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池塘生态养鲤鱼技术受到广大养殖户的欢迎。对百神庙镇鲤鱼生态养殖进行调查,并对生产实践中鲤鱼养殖技术进行总结,包括池塘条件、放养前的准备、鱼苗放养、养殖管理、水质管理、鱼病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 鲤鱼;生态;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75-01
近年来,舒城县百神庙镇结合灌溉用水,大力发展池塘养殖。截至2012年底,全镇0.67 hm2以上大塘达216口,可用水面达333.3 hm2,推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池塘养鱼规模逐年扩大,成为名副其实的养殖大镇。鲤鱼是底层鱼类,最适生长水温为25~32 ℃[1],高于35 ℃或低于8 ℃基本上停食。适宜在溶解氧4 mg/L以上、pH值为6.3~8.4的环境中生长,鲤鱼的性成熟年龄为2龄,在14 ℃以上就能产卵和繁殖,孵化水温为20~22 ℃。因鲤鱼生长的速度较快,适合集约化养殖,经济效益可观,精养的农户越来越多。也有少数养殖户因片面追求产量或鱼苗退化、操作不当等,鱼病的发生率越来越严重,渔民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失。现将鲤鱼生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池塘条件
百神庙镇大多数鲤鱼池塘面积0.67 hm2以上,塘底平坦,水源方便,四周塘埂坚固,大多数池塘水深2 m以上,光照充足,配备4 kW以上叶轮增氧机2台,有充足的无污染水源[2],有相对独立的排水渠道,以及便利的交通。
2 放养前的准备
2.1 池塘清整
冬季时干塘,让池塘曝晒10~20 d,清除过多的淤泥,加固池塘四周的塘埂,在全池中泼洒生石灰化浆,一方面可以让有害气体挥发,另一方面可以疏松板结的淤泥。
2.2 水质调节
池塘在放养前7 d,注水1 m左右,将发酵鸡粪施入池塘内,施用量为2 500~3 000 kg/hm2,用光合细菌和肥水型氨基酸培肥水质,再用芽孢杆菌稳定水色。
3 鱼苗放养
3.1 鱼种选择
选择无伤无病的1龄鲤鱼苗种,而且规格整齐,色泽鲜艳,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放鲤鱼2.7万尾/hm2,规格为2.8~3.5 g/尾。放养前先放试水苗,对放养的苗种进行严格消毒,用5%食盐水浸泡消毒10 min左右,以确保苗种成活率。
3.2 投放时间
一般为上年10月中下旬或11月上旬。第2期在6月中下旬第1期鱼出塘并清塘消毒后放苗。
4 养殖管理
4.1 饲料投放
投放饲料时,坚持“四定”,即定人、定时、定质、定量。从3月下旬开始,随着温度和鱼摄食量的加大,适当增加投喂次数和投喂量,以8成饱为宜。投喂次数如下:3月为1次/d,4月为2~3次/d,5月为3~4次/d,6—9月为4次/d,10月为3~4次/d,11月为1~2次/d。每天第1次投喂时间不可过早,最后一次不可过晚。在晴天中午开启增氧机2 h,阴天清晨亦开机,鱼将要浮头时提前开机。夏季每隔15 d在晴天下午人工搅动池底,以消除池水底层缺氧,防止鱼浮头。实行分批轮捕,及时捕捞成鱼,以减少池塘负载和溶解氧的消耗,有利于存塘鱼的生长。
4.2 水质管理
传统养鱼的水质是不要太肥,也不能太瘦[3],即保持池塘中有一定的浮游生物饵料,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是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浮游植物数量不足造成溶解氧偏低。一般来说保持25~40 cm的水体透明度。
4.2.1 溶解氧。虽然鲤鱼对溶解氧的要求并没有其他鱼类那么高,但是仍然尽量保持在4 mg/L以上,低于2 mg/L时,就会造成泛塘或鱼浮头,影响了鲤鱼正常的新陈代谢,影响了饲料转化率,无法达到高产的目的。该镇技术人员在平时的技术服务中,要求配备2 kW增氧机45~75台/hm2。有的养殖户虽然有增氧机,但没能正确使用,只是到了鱼浮头时,才开动增氧机,没有发挥增氧机的增氧、曝气、搅水的作用,把增氧机变成了“救鱼机”。尤其对于水深超过2 m的池塘,在高温季节,池塘出现了分层现象,底层水严重缺氧,水中硫化氢含量增加。一旦向池塘中大量注水,池水分层被破坏,很容易形成鱼浮头或泛塘,因此在晴天中午尽量打开增氧机或其他增氧设备,傍晚时关闭增氧机。
4.2.2 池水的藻相。在养殖鲤鱼的过程中,日常管理重要工作以培养单细胞藻类为主的水体,应以金藻、硅藻、绿藻、黄藻和隐藻为优势藻相形成的淡黄色、黄褐色、黄色和绿色为好。
5 鱼病防治
5.1 鱼病预防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在投放鱼苗前用生石灰2.25 t/hm2彻底清塘外,还要进行定期消毒,用生石灰和消毒精全池泼洒[4],以及通过喂药饵增强鱼体的抗病能力。
5.2 鱼病症状
主要有细菌性鱼病和寄生虫性鱼病。细菌性鱼病表现为鱼体发黑、鳞片脱落、烂腮、体表出血等;寄生虫性鱼病,表现为烦燥不安、跳跃、钻泥、腮部和体表黏液增多。
5.3 鱼病治疗
一是杀虫,可用灭虫王、敌百虫、硫酸铜及中药制剂和一些农药。灭虫王、敌百虫主要用来杀锚头鳋、蠕虫等;硫酸铜主要用来杀有鞭毛的原生动物;有些虫需要几种药配合一起进行治疗。二是灭菌,有内服和外用2种治疗方法。内服药有金霉素、土霉素、氟哌酸和中草药等,这些药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治疗常规性细菌病。外用药包括生石灰、无机氯、有机氯和中药制剂,用水溶液泼洒整个池塘以达到灭菌的作用。
6 参考文献
[1] 侯和菊.鲤鱼高效养殖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08(5):40-41.
[2] 朱洪利.鲤鱼池塘高产高效生态养殖技术[J].河北渔业,2010(8):21-22.
[3] 常东洲,祝少华.配合饲料养殖鲤鱼日常管理技术[J].河南水产,2004(3):21-24.
[4] 何芬.池塘鱼病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11,28(10):1475-1476.
关键词 鲤鱼;生态;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75-01
近年来,舒城县百神庙镇结合灌溉用水,大力发展池塘养殖。截至2012年底,全镇0.67 hm2以上大塘达216口,可用水面达333.3 hm2,推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池塘养鱼规模逐年扩大,成为名副其实的养殖大镇。鲤鱼是底层鱼类,最适生长水温为25~32 ℃[1],高于35 ℃或低于8 ℃基本上停食。适宜在溶解氧4 mg/L以上、pH值为6.3~8.4的环境中生长,鲤鱼的性成熟年龄为2龄,在14 ℃以上就能产卵和繁殖,孵化水温为20~22 ℃。因鲤鱼生长的速度较快,适合集约化养殖,经济效益可观,精养的农户越来越多。也有少数养殖户因片面追求产量或鱼苗退化、操作不当等,鱼病的发生率越来越严重,渔民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失。现将鲤鱼生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池塘条件
百神庙镇大多数鲤鱼池塘面积0.67 hm2以上,塘底平坦,水源方便,四周塘埂坚固,大多数池塘水深2 m以上,光照充足,配备4 kW以上叶轮增氧机2台,有充足的无污染水源[2],有相对独立的排水渠道,以及便利的交通。
2 放养前的准备
2.1 池塘清整
冬季时干塘,让池塘曝晒10~20 d,清除过多的淤泥,加固池塘四周的塘埂,在全池中泼洒生石灰化浆,一方面可以让有害气体挥发,另一方面可以疏松板结的淤泥。
2.2 水质调节
池塘在放养前7 d,注水1 m左右,将发酵鸡粪施入池塘内,施用量为2 500~3 000 kg/hm2,用光合细菌和肥水型氨基酸培肥水质,再用芽孢杆菌稳定水色。
3 鱼苗放养
3.1 鱼种选择
选择无伤无病的1龄鲤鱼苗种,而且规格整齐,色泽鲜艳,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放鲤鱼2.7万尾/hm2,规格为2.8~3.5 g/尾。放养前先放试水苗,对放养的苗种进行严格消毒,用5%食盐水浸泡消毒10 min左右,以确保苗种成活率。
3.2 投放时间
一般为上年10月中下旬或11月上旬。第2期在6月中下旬第1期鱼出塘并清塘消毒后放苗。
4 养殖管理
4.1 饲料投放
投放饲料时,坚持“四定”,即定人、定时、定质、定量。从3月下旬开始,随着温度和鱼摄食量的加大,适当增加投喂次数和投喂量,以8成饱为宜。投喂次数如下:3月为1次/d,4月为2~3次/d,5月为3~4次/d,6—9月为4次/d,10月为3~4次/d,11月为1~2次/d。每天第1次投喂时间不可过早,最后一次不可过晚。在晴天中午开启增氧机2 h,阴天清晨亦开机,鱼将要浮头时提前开机。夏季每隔15 d在晴天下午人工搅动池底,以消除池水底层缺氧,防止鱼浮头。实行分批轮捕,及时捕捞成鱼,以减少池塘负载和溶解氧的消耗,有利于存塘鱼的生长。
4.2 水质管理
传统养鱼的水质是不要太肥,也不能太瘦[3],即保持池塘中有一定的浮游生物饵料,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是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浮游植物数量不足造成溶解氧偏低。一般来说保持25~40 cm的水体透明度。
4.2.1 溶解氧。虽然鲤鱼对溶解氧的要求并没有其他鱼类那么高,但是仍然尽量保持在4 mg/L以上,低于2 mg/L时,就会造成泛塘或鱼浮头,影响了鲤鱼正常的新陈代谢,影响了饲料转化率,无法达到高产的目的。该镇技术人员在平时的技术服务中,要求配备2 kW增氧机45~75台/hm2。有的养殖户虽然有增氧机,但没能正确使用,只是到了鱼浮头时,才开动增氧机,没有发挥增氧机的增氧、曝气、搅水的作用,把增氧机变成了“救鱼机”。尤其对于水深超过2 m的池塘,在高温季节,池塘出现了分层现象,底层水严重缺氧,水中硫化氢含量增加。一旦向池塘中大量注水,池水分层被破坏,很容易形成鱼浮头或泛塘,因此在晴天中午尽量打开增氧机或其他增氧设备,傍晚时关闭增氧机。
4.2.2 池水的藻相。在养殖鲤鱼的过程中,日常管理重要工作以培养单细胞藻类为主的水体,应以金藻、硅藻、绿藻、黄藻和隐藻为优势藻相形成的淡黄色、黄褐色、黄色和绿色为好。
5 鱼病防治
5.1 鱼病预防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在投放鱼苗前用生石灰2.25 t/hm2彻底清塘外,还要进行定期消毒,用生石灰和消毒精全池泼洒[4],以及通过喂药饵增强鱼体的抗病能力。
5.2 鱼病症状
主要有细菌性鱼病和寄生虫性鱼病。细菌性鱼病表现为鱼体发黑、鳞片脱落、烂腮、体表出血等;寄生虫性鱼病,表现为烦燥不安、跳跃、钻泥、腮部和体表黏液增多。
5.3 鱼病治疗
一是杀虫,可用灭虫王、敌百虫、硫酸铜及中药制剂和一些农药。灭虫王、敌百虫主要用来杀锚头鳋、蠕虫等;硫酸铜主要用来杀有鞭毛的原生动物;有些虫需要几种药配合一起进行治疗。二是灭菌,有内服和外用2种治疗方法。内服药有金霉素、土霉素、氟哌酸和中草药等,这些药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治疗常规性细菌病。外用药包括生石灰、无机氯、有机氯和中药制剂,用水溶液泼洒整个池塘以达到灭菌的作用。
6 参考文献
[1] 侯和菊.鲤鱼高效养殖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08(5):40-41.
[2] 朱洪利.鲤鱼池塘高产高效生态养殖技术[J].河北渔业,2010(8):21-22.
[3] 常东洲,祝少华.配合饲料养殖鲤鱼日常管理技术[J].河南水产,2004(3):21-24.
[4] 何芬.池塘鱼病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11,28(10):1475-1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