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创新设计最大的不足就是太强调产品所谓的创新性,却忽略了产品最重要的特性——满足用户需求。
手机无线充电器、地震搜救机械蛇、智能计数机器人、高楼逃生器、梅花桩平衡锻炼器……这些神奇的发明,云集在北京工业大学奥林匹克体育馆内。12月8日~9日,首届“首都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与专利成果博览会”在此举行,首都35所高校大学生拿出的300余项作品让人目不暇接。
解决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以“青春绽放智慧·创新成就未来”为主题的首届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博览会上,来自首都35所高校的172项专利发明、118项实物发明、47份创意书以及101篇论文资料,以展板、交互式多媒体、互动展品、实物模型等展陈形式进行了全方位展示。引人关注的是,博览会现场还设立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为大学生提供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咨询服务;设立洽谈区,方便企业与大学生进行双向交流、洽谈,促进双方合作。
在博览会的专利展示区,首都师范大学的张岑、李进德研发的无线充电手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围观。只要将手机贴在信号发射端上就能给手机充电。他们还根据同样的原理设计了无线电灯,在信号发射端5cm范围内放置一组二极管灯泡,灯泡就会自动点亮,且可以自由转换方位和角度。两人一人手握电磁信号发射端,一人手拿手机和电灯,向人们展示了无线充电技术是怎样实现的。
此外还有涵道飞行器、壁面自主移动平台、梅花桩平衡锻炼器、曲线弹簧椅、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晾衣架等优秀的发明成果,也都引起了不少观众的驻足。
科技成果展示区的四周是长长的“专利墙”,上面印着各个大学的学生申请成功的专利项目。有北京科技大学研二学生刘敏申请的《一种城市环形道路交通流预测系统》、北京理工大学大二学生何兴平申请的《基于非对称式硬件密钥联网验证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北京印刷学院的《瓦楞纸的二次压痕装置》、北京农学院学生张岩的《曲线弹簧椅》等。
北京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周立军告诉记者,这次博览会并非简单的创新作品展示,而是要解决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博览会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全国和北京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形式,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搭建大学生展示自主创新成果并与企业直接对接的服务平台,从而促进专利和科技创新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实现人才培养与拓宽就业的双赢。
大学生的创新难以得到社会认可
椅子是什么样子的?座面+靠背+几条腿吗?大学生的创意对此说不!一根盘旋而上的钢管和一个彩色气球也可以是一把椅子仅有的部件。
北京科技大学张岩研发的弹簧椅引来了众多观众的驻足。这把椅子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椅子,它的主体由一根呈螺旋上升的弹簧组成,弹簧的上端和底座开口大,中间腰部细小,上端有几根钢筋组成的靠背,同时在上端开口处放一个充气气球当坐垫。不仅给人简约时尚的感觉,而且依然让你坐得舒适惬意。“我们的设计源自于女性身材的优美曲线,完全打破传统椅子一个板子几条腿的概念,把创意和个性彰显得淋漓尽致。同时,依据男女不同的体征而区分的两个款式更让人体会到我们对于人性的关怀。”张岩说。一名年轻的女观众说:“它给人的感觉挺新鲜的,一看就想上去坐坐,可惜样品不能让观众亲自坐上去体验一下。”张岩表示。
张岩在三年前就将自己的创意付诸实施,但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2009年,他携带作品参加“创业北京·创意北京”大学生创意创业大赛。当时大赛上的专家说我们的设计没法实现,因为当时的拉弯机有一个技术壁垒,好多标准都是国外的,所以我们的产品能做出来,但是成本比较高。所以在那次大赛中只拿到了一个优秀奖,很遗憾。
“但是目前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因为随着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这项技术越来越成熟,成本也降到了非常低的程度。”张岩说。
大学生的设计跟实际联系得不是很紧密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郝士光等同学研发的地震搜索机器人也受到了企业的关注。这个地震机器人乍一看就像一个长宽40cm的微型坦克,不一样的是它的头顶只有一个高高伸出的摄像头,而不是坦克必备的炮塔。另外它还有一个两个手掌大小的遥控台。
郝士光向记者表示,他的研发初衷是在地震废墟中探索生命的迹象。“由于废墟地段地形复杂,不适合一般机械设备的自动运行,所以我们在机器人的履带前方加设了一个活动装置,让履带可以自由上下活动,从而使爬坡能力本就超强的履带机器人更有优势。
方正国际联合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龚健对郝士光的机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最看重的是这些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像这样的装置他们能自己装配起来,完成60°的仰角爬行,作为学生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他们的控制台太大,操作不方便,应该把它扔掉,把软件装在手机上,直接在手机上做系统,用手机控制机器。” 龚健同时对大学生的创新产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龚健强调,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上的这些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时创意很新颖,不受传统现实困难的干扰,容易突发奇想,在设计研发上经常开创新领域新渠道。
龚健还和这几位同学交换了联系方式,打算在展会结束后做进一步的沟通。“我想会后把他们请到我的办公室,研究一下看能不能对这个机器做一些改进,以增强它的实用性。” 龚健告诉记者。两位同学也表示,龚老师的谈话给他们很多启发:“龚老师想得特别全面,这是我们最值得学习地方,我们设计的时候跟实际联系得不是很紧密,应该到实地多试验几次。”
大学生的科技成果保护意识明显不足
产品设计不切实际是大学生创新最大的问题。大学生创新设计最大的不足就是太强调产品所谓的创新性,忽略了产品最重要的特性——满足用户需求。
“消费者需要的不一定是很炫的东西,不是一下子能把你吸引过去的东西,而是真正能给用户带来便利的东西,这样的产品才能禁得住时间的考验。”尚友部落咨询公司CEO毛颖说。 同时,记者发现,大学生的科技成果保护意识也明显不足。“科技创新一般需要耗费很大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要进行合理的保护。这就是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协调处杨晋说。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业务主管余凌燕告诉记者,大学生科技成果转换为专利的最大问题就是对专利申请流程不熟悉。事实上,申请专利需要一整套文件,有的大学生连专利申请材料都没有准备齐。对此,我们只能告诉他们,“专利请求书、说明书和权力要求书被称为申请专利的‘三书’,缺一不可,如果不齐备我们不能受理。”
为了让大学生尽快将自己的科技成果“专利化”,近年来专利局时常走进高校举办专利座谈会。“最近,我们的宣传重点是电子申请专利,它可以365天24小时受理,不受正常办公限制,又可以大大加快申请速度。”余凌燕说。
此外,她还强调,大学生申请专利还应先确定是否已有人申请过该项专利并已拿到授权。“工作中,我碰到过一些大学生来申请专利,也交了申请费用,但是最后发现这项专利早已公布了,而申请费也无法退还。其实他们完全可以先到专利局网站检索系统查询。甚至在大学生展开一项发明研究时,也可以先做个调查,以免与他人专利重复,浪费了研究时间,做了‘无用功’”。余凌燕说。
如何解决大学生成果“落地”难的症结
科技成果转化为专利之后,下一个问题就是“专利产业化”。北京科技咨询中心负责人李晓征告诉记者,大学生实践经验较少,与企业和风投公司交流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本次博览会前,北京科技咨询中心特别组织了4次面向大学生的培训会,公关公司给他们做包装,包括美化PPT等,投行代表讲解如何获得风投公司的青睐,而产学研专家分析各个发明的实用性有多强。
“在培训中,确实发现了一些大学生成果‘落地’难的症结。比如,有的PPT错字较多,还有的两句话重叠在一起。公关专家就评论说,‘如果我是公司负责人,我虽然对你的技术感兴趣,但是看到你的PPT我也很难用你的技术’。”李晓征说。
此外,在科协专家评审本届博览会大学生科技成果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大学生的创新还存在实用性不足、科技领先性不够的问题。李晓征转述了一位科协专家的话,“参展展品中有一个管道探伤机器人,想法、设计很好,但是以目前技术来说,机器人在管道中‘走’1公里就走不动了,如果让其在管道中‘畅行无阻’,看来10年后才能实现。目前国际的先进设计已不再用机器人来探伤了,而是使用超声波雷达,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方式解决,今后很可能完全取代机器人”。由此也可看出大学生在把握科技发展方向上还不够准确。
有时,大学生创造的原始成果还不够吸引人,并非技术达不到,而是想法没有完全展开,只需要多想一步,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李晓征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今年10月,他看到一个大学生发明的无线电源控制器,用它来控制灯光的亮、灭。当时,他建议,如果能将这个控制器不止控制电灯,还控制电视、空调等家电,上班前按一个按钮就行了,这样既可节能环保,又体现物联网精神。按照这个思路,这个大学生用了1个月时间改进,果然吸引了企业的注意力。
对大学生来说,每个发明成果都像他们的孩子一样,他们对自己的产品期望值很高,有时难免出现定位不准的情况,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与企业合作的障碍。“比如,有一项设计是基于安卓的校园网,想法和技术都很好,但是没有充分考虑到投资公司回报率的问题,因此想要吸引企业,就需要转换策略、调整定位”。李晓征说。
手机无线充电器、地震搜救机械蛇、智能计数机器人、高楼逃生器、梅花桩平衡锻炼器……这些神奇的发明,云集在北京工业大学奥林匹克体育馆内。12月8日~9日,首届“首都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与专利成果博览会”在此举行,首都35所高校大学生拿出的300余项作品让人目不暇接。
解决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以“青春绽放智慧·创新成就未来”为主题的首届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博览会上,来自首都35所高校的172项专利发明、118项实物发明、47份创意书以及101篇论文资料,以展板、交互式多媒体、互动展品、实物模型等展陈形式进行了全方位展示。引人关注的是,博览会现场还设立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为大学生提供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咨询服务;设立洽谈区,方便企业与大学生进行双向交流、洽谈,促进双方合作。
在博览会的专利展示区,首都师范大学的张岑、李进德研发的无线充电手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围观。只要将手机贴在信号发射端上就能给手机充电。他们还根据同样的原理设计了无线电灯,在信号发射端5cm范围内放置一组二极管灯泡,灯泡就会自动点亮,且可以自由转换方位和角度。两人一人手握电磁信号发射端,一人手拿手机和电灯,向人们展示了无线充电技术是怎样实现的。
此外还有涵道飞行器、壁面自主移动平台、梅花桩平衡锻炼器、曲线弹簧椅、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晾衣架等优秀的发明成果,也都引起了不少观众的驻足。
科技成果展示区的四周是长长的“专利墙”,上面印着各个大学的学生申请成功的专利项目。有北京科技大学研二学生刘敏申请的《一种城市环形道路交通流预测系统》、北京理工大学大二学生何兴平申请的《基于非对称式硬件密钥联网验证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北京印刷学院的《瓦楞纸的二次压痕装置》、北京农学院学生张岩的《曲线弹簧椅》等。
北京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周立军告诉记者,这次博览会并非简单的创新作品展示,而是要解决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博览会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全国和北京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形式,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搭建大学生展示自主创新成果并与企业直接对接的服务平台,从而促进专利和科技创新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实现人才培养与拓宽就业的双赢。
大学生的创新难以得到社会认可
椅子是什么样子的?座面+靠背+几条腿吗?大学生的创意对此说不!一根盘旋而上的钢管和一个彩色气球也可以是一把椅子仅有的部件。
北京科技大学张岩研发的弹簧椅引来了众多观众的驻足。这把椅子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椅子,它的主体由一根呈螺旋上升的弹簧组成,弹簧的上端和底座开口大,中间腰部细小,上端有几根钢筋组成的靠背,同时在上端开口处放一个充气气球当坐垫。不仅给人简约时尚的感觉,而且依然让你坐得舒适惬意。“我们的设计源自于女性身材的优美曲线,完全打破传统椅子一个板子几条腿的概念,把创意和个性彰显得淋漓尽致。同时,依据男女不同的体征而区分的两个款式更让人体会到我们对于人性的关怀。”张岩说。一名年轻的女观众说:“它给人的感觉挺新鲜的,一看就想上去坐坐,可惜样品不能让观众亲自坐上去体验一下。”张岩表示。
张岩在三年前就将自己的创意付诸实施,但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2009年,他携带作品参加“创业北京·创意北京”大学生创意创业大赛。当时大赛上的专家说我们的设计没法实现,因为当时的拉弯机有一个技术壁垒,好多标准都是国外的,所以我们的产品能做出来,但是成本比较高。所以在那次大赛中只拿到了一个优秀奖,很遗憾。
“但是目前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因为随着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这项技术越来越成熟,成本也降到了非常低的程度。”张岩说。
大学生的设计跟实际联系得不是很紧密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郝士光等同学研发的地震搜索机器人也受到了企业的关注。这个地震机器人乍一看就像一个长宽40cm的微型坦克,不一样的是它的头顶只有一个高高伸出的摄像头,而不是坦克必备的炮塔。另外它还有一个两个手掌大小的遥控台。
郝士光向记者表示,他的研发初衷是在地震废墟中探索生命的迹象。“由于废墟地段地形复杂,不适合一般机械设备的自动运行,所以我们在机器人的履带前方加设了一个活动装置,让履带可以自由上下活动,从而使爬坡能力本就超强的履带机器人更有优势。
方正国际联合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龚健对郝士光的机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最看重的是这些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像这样的装置他们能自己装配起来,完成60°的仰角爬行,作为学生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他们的控制台太大,操作不方便,应该把它扔掉,把软件装在手机上,直接在手机上做系统,用手机控制机器。” 龚健同时对大学生的创新产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龚健强调,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上的这些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时创意很新颖,不受传统现实困难的干扰,容易突发奇想,在设计研发上经常开创新领域新渠道。
龚健还和这几位同学交换了联系方式,打算在展会结束后做进一步的沟通。“我想会后把他们请到我的办公室,研究一下看能不能对这个机器做一些改进,以增强它的实用性。” 龚健告诉记者。两位同学也表示,龚老师的谈话给他们很多启发:“龚老师想得特别全面,这是我们最值得学习地方,我们设计的时候跟实际联系得不是很紧密,应该到实地多试验几次。”
大学生的科技成果保护意识明显不足
产品设计不切实际是大学生创新最大的问题。大学生创新设计最大的不足就是太强调产品所谓的创新性,忽略了产品最重要的特性——满足用户需求。
“消费者需要的不一定是很炫的东西,不是一下子能把你吸引过去的东西,而是真正能给用户带来便利的东西,这样的产品才能禁得住时间的考验。”尚友部落咨询公司CEO毛颖说。 同时,记者发现,大学生的科技成果保护意识也明显不足。“科技创新一般需要耗费很大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要进行合理的保护。这就是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协调处杨晋说。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业务主管余凌燕告诉记者,大学生科技成果转换为专利的最大问题就是对专利申请流程不熟悉。事实上,申请专利需要一整套文件,有的大学生连专利申请材料都没有准备齐。对此,我们只能告诉他们,“专利请求书、说明书和权力要求书被称为申请专利的‘三书’,缺一不可,如果不齐备我们不能受理。”
为了让大学生尽快将自己的科技成果“专利化”,近年来专利局时常走进高校举办专利座谈会。“最近,我们的宣传重点是电子申请专利,它可以365天24小时受理,不受正常办公限制,又可以大大加快申请速度。”余凌燕说。
此外,她还强调,大学生申请专利还应先确定是否已有人申请过该项专利并已拿到授权。“工作中,我碰到过一些大学生来申请专利,也交了申请费用,但是最后发现这项专利早已公布了,而申请费也无法退还。其实他们完全可以先到专利局网站检索系统查询。甚至在大学生展开一项发明研究时,也可以先做个调查,以免与他人专利重复,浪费了研究时间,做了‘无用功’”。余凌燕说。
如何解决大学生成果“落地”难的症结
科技成果转化为专利之后,下一个问题就是“专利产业化”。北京科技咨询中心负责人李晓征告诉记者,大学生实践经验较少,与企业和风投公司交流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本次博览会前,北京科技咨询中心特别组织了4次面向大学生的培训会,公关公司给他们做包装,包括美化PPT等,投行代表讲解如何获得风投公司的青睐,而产学研专家分析各个发明的实用性有多强。
“在培训中,确实发现了一些大学生成果‘落地’难的症结。比如,有的PPT错字较多,还有的两句话重叠在一起。公关专家就评论说,‘如果我是公司负责人,我虽然对你的技术感兴趣,但是看到你的PPT我也很难用你的技术’。”李晓征说。
此外,在科协专家评审本届博览会大学生科技成果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大学生的创新还存在实用性不足、科技领先性不够的问题。李晓征转述了一位科协专家的话,“参展展品中有一个管道探伤机器人,想法、设计很好,但是以目前技术来说,机器人在管道中‘走’1公里就走不动了,如果让其在管道中‘畅行无阻’,看来10年后才能实现。目前国际的先进设计已不再用机器人来探伤了,而是使用超声波雷达,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方式解决,今后很可能完全取代机器人”。由此也可看出大学生在把握科技发展方向上还不够准确。
有时,大学生创造的原始成果还不够吸引人,并非技术达不到,而是想法没有完全展开,只需要多想一步,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李晓征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今年10月,他看到一个大学生发明的无线电源控制器,用它来控制灯光的亮、灭。当时,他建议,如果能将这个控制器不止控制电灯,还控制电视、空调等家电,上班前按一个按钮就行了,这样既可节能环保,又体现物联网精神。按照这个思路,这个大学生用了1个月时间改进,果然吸引了企业的注意力。
对大学生来说,每个发明成果都像他们的孩子一样,他们对自己的产品期望值很高,有时难免出现定位不准的情况,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与企业合作的障碍。“比如,有一项设计是基于安卓的校园网,想法和技术都很好,但是没有充分考虑到投资公司回报率的问题,因此想要吸引企业,就需要转换策略、调整定位”。李晓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