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化背景下,针对高职生思想行为和学习特点,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进行重构,以专题化教学内容引领微课、微信、微电影教学改革,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作具体教学实践。在实践的反思中,进一步提出了教学改革要对模式、对象、内容、评价进行全方位考量,切实实现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专题化;三微;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20-0045-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the textbook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re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students' ideological behavior and learning features. We should reform the teaching of micro class, WeChat and micro movie (three micro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pecial subject teaching content and tak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course as an example for the specific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reflection of practice, it is suggested that teaching reform should make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s to the model, object, content and evaluation to realize the pertinence and actual effect of teaching.
Keywords: special subject; three micro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reform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不断增强教学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作者结合当代高职生思想行为特征和学习特点,深入开展信息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积极探索专题化与“三微”(微课、微信、微电影)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一、专题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思路
(一)因材施教,有别于中职和本科的高职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具有独特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既不同于中职教育,因为它培养的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也有别于本科教育,因为它不适合学科知识体系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使用与本科生相同的统编教材,在此情形下,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寻求适合高职生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
(二)有的放矢,切合高职生思想行为和学习特点
相对于本科生,高职生思政理论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人文知识比较欠缺。当前市场经济和现实社会的不良负面影响,特别是网络承载海量信息,传播不同的意识和文化,互联网已成为东西方竞相抢夺的主要思想阵地。高职生社会生活经历不足,部分高职生迷失于网络,将网络工具“泛娱乐化”,对海量的网络信息的理性分析能力欠缺。如何顺应信息时代的新变化、新趋势、新挑战、新要求,在新媒体背景下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问题,已显日臻迫切和重要。
(三)专微结合,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当前开放的社会环境和纷繁的互联网空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还有不容忽视的网络虚拟空间。基于专题化与“三微”(微课、微信、微电影)教学相结合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方法探索,以“翻转课堂”模式整合了直接传授与建构主义学习、面授与网络学习、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让教师、课堂的角色产生了根本变化,有助于实现“微时代”下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质、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增强课程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
二、专题化与“三微”教学相结合的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践
(一)精髓所在,重构专题化教学内容引领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依据“目标分析、任务引领、项目驱动、能力本位”的课程建设理念, 结合高职生的认知水平和专业实际,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注重解答社会热点、难点、疑点等现实性问题,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形成若干专题,使得课堂教学更为全面。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体系以5大主题模块重构为8个专题实施教学,具体如表1。
(二)贯穿主线,开展“三微”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探索
在整合确定教学专题的基础上,按照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求,着重遴选教学“三點”(重点、难点、疑点)等知识点为教学单位,将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5~15分钟为限,采用微课、微信和微电影等“三微”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方法,由传统的教→学到技术支持的学→教,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认知环节的优化,并以课程资源的片断化、碎片化,通过内在关联的专题化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1. 微课:教学内容专题化的以微见大
微课由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资源等组成,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通过“微课”教学方式,以课件录屏式、讲课式和情景剧式等主要制作方式,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与实践、课堂与课外、传统式板书与网络化媒体平台等相结合的跨阈时空的立体化教学要求。作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根据医学高职生法律修为所需,增加了“卫生法律法规”教学内容,学生结合医学专业以情景剧形式演绎医患关系,引发对医务人员的法律思考,之后教师以课件播放重点讲解卫生法相关概念和法规知识,着重分析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预防、报告和法律责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突出医学高职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有的放矢。
2. 微信:信息平台的师生对话与沟通
微信作为一种传播与沟通媒介,通过手机、电脑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已成为大学生交往与联络的重要工具之一,无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是有利于形成突破时空限制的师生互动的平台。作者以微信为重要信息交流平台,进行自媒体活动,建立了“福建卫院天使吾修”公众号,及时分享时下新闻和学习资料,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学的真诚对话交流、思维的碰撞交集,将理论传载和新媒体传播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学习和自我内涵提升的广阔天地。
3. 微电影:身临其境的实践化教学
微电影犹如时尚旋风,对整个互联网产生了巨大的效应,同时作为一种网络时代的大众传媒工具,很容易对90后高职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微电影完全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制,而且将考核方式改为学生团队实践作业,以视频方式展示团队对考核题目的诠释、演绎。它摒弃了“死记硬背、照书抄写”,以“用心思考、亲身行为”进行体验式感悟、内化,践履思想政治理论课入耳入脑入心的教学要旨,有效助推实现印象深刻、毕生难忘的教学效果。
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第五大主题模块“素质养成”中的“四德修养 规范践履”专题教学,作者设计了文明礼仪为主题的微电影制作任务,要求作品原创,内容紧扣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职业等领域的道德修养,涵盖修养礼仪、就业面试礼仪和职业礼仪,考查学生的职场礼仪素养及其所蕴含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行为水平。该教学方法有助于对高职生的职业素养能力、实操技养和综合素质的检测和提高,同时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彰显团队合力和集体介质。
三、专题化与“三微”教学相结合教学改革的深入思考
要取得教学的实效性,教学改革必定不是单打独斗的某个方面的探讨,它是个关联全方位领域的系统性工程,关乎到教学模式、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所有环节。作者所在团队在进行专题化与“三微”相结合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也在不断反思,如何通过全方位的考量实现教学改革的最大实效。
(一)课程教学模式的平面化与立体化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指出“如果我们把技术当作某种中性的东西,我们就是最恶劣地听任技术摆布了;因为这种虽然是现在人们特别愿意采纳的,但它尤其使得我们对技术之本质盲然无知。”[1]随着新媒体互联网的广泛使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媒介由黑板向多媒体的行进,不仅体现为更先进技术的变迁,更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接受方式以及新型的人与思想的对话关系,课堂讲授的逻辑需要从单向被动的知识接受转变为主动驾驭知识、信息与思想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已从传统的“平面化”的课堂教学走向信息时代的“立体化”的教学趋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立旨于“立德树人”的育人定位,必然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求教师理论知识诠释的彻底性与学生实践体悟的全面性相结合、教师的主导性引领与学生的主体性自觉相结合、课堂集中式的有限与课外开放式的无限相结合,形成高架桥式的立体化贯通。
(二)课程教学对象的主导性与主体性
信息化时代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影响,师生之间从原来的“信息不对称”状态正转型为“信息对称”状态,学生从单纯的受众对象转向师生关系中的主体。为此,教师事必要用好主导作用引领学生运用信息手段,不为自媒体所牵制或绑架,将知识和信息的“碎片化”进行思考、提炼、升华,予以加工、整理、体悟,提高对知识和信息素材的“深度”、“精度”和“高度”。所以,循着教材内容的专题化整合,明确主题,通过“三微”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内力兴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立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对大学生涯、职业生涯和人生生涯进行导航,形成学校、企业和学生“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合力机制,推进受教育者由学生尽快向“职业人”的转变,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进而,要根据高职教育课程内容“要精要管用”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各专题在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目标。学生(主体)只有将自己摆进去,才有可能达成从外在的学习要求转化为内在的信仰与外在的行为,否则教学将变成教育者剃头挑子一头热,成为教师的“一厢情愿”。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应然与实然
不同其它专业课程性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在于推动教材体系最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不仅存在“知”与“不知”的矛盾,更有“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矛盾,从课程目标的应然转化為学生知行的实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为逻辑起点,从大学生的成长起步,从大学生的成才着眼,有助于高职生从一年级开始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和个人生活价值观,实现学生职业素养可持续发展。那么,如何按照“小、精、趣”原则,提炼出与课程相关的热点、难点或疑点,实现以“点”带“面”效果?这个关系到运用“一点(热点、难点、疑点)一微(微课、微信、微电影)”的方式,建立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提供信息、提出问题,引发共鸣、共同探讨,在学习研讨中引导高职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四)课程教学评价的单维与多维
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作者认为无论如何对模式、对象、内容等进行教学设计,“教”的目的是“学”,而“教”与“学”之间的检测桥梁是“评”。高职院校应摒弃过去偏重理论知识的测试,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按照“知行合一”原则,通过信息化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内力,将在课程学习中的实际操行纳入课程考核(如表2),师生共同评价形成多维的考核体系。
实施专题化与“三微”教学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改革,以专题化教学内容重构引领信息化教学方法创新,开展“三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探索,切实提高了教学的学术性、职业性和针对性、实效性,增强了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学能力,得到师生的普遍认可和充分肯定,并随之带来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等的全方位改革,努力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成高职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
[1]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3.
关键词:专题化;三微;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20-0045-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the textbook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re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students' ideological behavior and learning features. We should reform the teaching of micro class, WeChat and micro movie (three micro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pecial subject teaching content and tak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course as an example for the specific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reflection of practice, it is suggested that teaching reform should make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s to the model, object, content and evaluation to realize the pertinence and actual effect of teaching.
Keywords: special subject; three micro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reform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不断增强教学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作者结合当代高职生思想行为特征和学习特点,深入开展信息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积极探索专题化与“三微”(微课、微信、微电影)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一、专题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思路
(一)因材施教,有别于中职和本科的高职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具有独特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既不同于中职教育,因为它培养的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也有别于本科教育,因为它不适合学科知识体系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使用与本科生相同的统编教材,在此情形下,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寻求适合高职生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
(二)有的放矢,切合高职生思想行为和学习特点
相对于本科生,高职生思政理论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人文知识比较欠缺。当前市场经济和现实社会的不良负面影响,特别是网络承载海量信息,传播不同的意识和文化,互联网已成为东西方竞相抢夺的主要思想阵地。高职生社会生活经历不足,部分高职生迷失于网络,将网络工具“泛娱乐化”,对海量的网络信息的理性分析能力欠缺。如何顺应信息时代的新变化、新趋势、新挑战、新要求,在新媒体背景下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问题,已显日臻迫切和重要。
(三)专微结合,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当前开放的社会环境和纷繁的互联网空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还有不容忽视的网络虚拟空间。基于专题化与“三微”(微课、微信、微电影)教学相结合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方法探索,以“翻转课堂”模式整合了直接传授与建构主义学习、面授与网络学习、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让教师、课堂的角色产生了根本变化,有助于实现“微时代”下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质、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增强课程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
二、专题化与“三微”教学相结合的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践
(一)精髓所在,重构专题化教学内容引领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依据“目标分析、任务引领、项目驱动、能力本位”的课程建设理念, 结合高职生的认知水平和专业实际,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注重解答社会热点、难点、疑点等现实性问题,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形成若干专题,使得课堂教学更为全面。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体系以5大主题模块重构为8个专题实施教学,具体如表1。
(二)贯穿主线,开展“三微”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探索
在整合确定教学专题的基础上,按照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求,着重遴选教学“三點”(重点、难点、疑点)等知识点为教学单位,将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5~15分钟为限,采用微课、微信和微电影等“三微”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方法,由传统的教→学到技术支持的学→教,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认知环节的优化,并以课程资源的片断化、碎片化,通过内在关联的专题化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1. 微课:教学内容专题化的以微见大
微课由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资源等组成,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通过“微课”教学方式,以课件录屏式、讲课式和情景剧式等主要制作方式,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与实践、课堂与课外、传统式板书与网络化媒体平台等相结合的跨阈时空的立体化教学要求。作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根据医学高职生法律修为所需,增加了“卫生法律法规”教学内容,学生结合医学专业以情景剧形式演绎医患关系,引发对医务人员的法律思考,之后教师以课件播放重点讲解卫生法相关概念和法规知识,着重分析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预防、报告和法律责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突出医学高职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有的放矢。
2. 微信:信息平台的师生对话与沟通
微信作为一种传播与沟通媒介,通过手机、电脑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已成为大学生交往与联络的重要工具之一,无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是有利于形成突破时空限制的师生互动的平台。作者以微信为重要信息交流平台,进行自媒体活动,建立了“福建卫院天使吾修”公众号,及时分享时下新闻和学习资料,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学的真诚对话交流、思维的碰撞交集,将理论传载和新媒体传播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学习和自我内涵提升的广阔天地。
3. 微电影:身临其境的实践化教学
微电影犹如时尚旋风,对整个互联网产生了巨大的效应,同时作为一种网络时代的大众传媒工具,很容易对90后高职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微电影完全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制,而且将考核方式改为学生团队实践作业,以视频方式展示团队对考核题目的诠释、演绎。它摒弃了“死记硬背、照书抄写”,以“用心思考、亲身行为”进行体验式感悟、内化,践履思想政治理论课入耳入脑入心的教学要旨,有效助推实现印象深刻、毕生难忘的教学效果。
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第五大主题模块“素质养成”中的“四德修养 规范践履”专题教学,作者设计了文明礼仪为主题的微电影制作任务,要求作品原创,内容紧扣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职业等领域的道德修养,涵盖修养礼仪、就业面试礼仪和职业礼仪,考查学生的职场礼仪素养及其所蕴含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行为水平。该教学方法有助于对高职生的职业素养能力、实操技养和综合素质的检测和提高,同时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彰显团队合力和集体介质。
三、专题化与“三微”教学相结合教学改革的深入思考
要取得教学的实效性,教学改革必定不是单打独斗的某个方面的探讨,它是个关联全方位领域的系统性工程,关乎到教学模式、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所有环节。作者所在团队在进行专题化与“三微”相结合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也在不断反思,如何通过全方位的考量实现教学改革的最大实效。
(一)课程教学模式的平面化与立体化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指出“如果我们把技术当作某种中性的东西,我们就是最恶劣地听任技术摆布了;因为这种虽然是现在人们特别愿意采纳的,但它尤其使得我们对技术之本质盲然无知。”[1]随着新媒体互联网的广泛使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媒介由黑板向多媒体的行进,不仅体现为更先进技术的变迁,更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接受方式以及新型的人与思想的对话关系,课堂讲授的逻辑需要从单向被动的知识接受转变为主动驾驭知识、信息与思想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已从传统的“平面化”的课堂教学走向信息时代的“立体化”的教学趋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立旨于“立德树人”的育人定位,必然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求教师理论知识诠释的彻底性与学生实践体悟的全面性相结合、教师的主导性引领与学生的主体性自觉相结合、课堂集中式的有限与课外开放式的无限相结合,形成高架桥式的立体化贯通。
(二)课程教学对象的主导性与主体性
信息化时代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影响,师生之间从原来的“信息不对称”状态正转型为“信息对称”状态,学生从单纯的受众对象转向师生关系中的主体。为此,教师事必要用好主导作用引领学生运用信息手段,不为自媒体所牵制或绑架,将知识和信息的“碎片化”进行思考、提炼、升华,予以加工、整理、体悟,提高对知识和信息素材的“深度”、“精度”和“高度”。所以,循着教材内容的专题化整合,明确主题,通过“三微”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内力兴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立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对大学生涯、职业生涯和人生生涯进行导航,形成学校、企业和学生“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合力机制,推进受教育者由学生尽快向“职业人”的转变,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进而,要根据高职教育课程内容“要精要管用”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各专题在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目标。学生(主体)只有将自己摆进去,才有可能达成从外在的学习要求转化为内在的信仰与外在的行为,否则教学将变成教育者剃头挑子一头热,成为教师的“一厢情愿”。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应然与实然
不同其它专业课程性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在于推动教材体系最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不仅存在“知”与“不知”的矛盾,更有“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矛盾,从课程目标的应然转化為学生知行的实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为逻辑起点,从大学生的成长起步,从大学生的成才着眼,有助于高职生从一年级开始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和个人生活价值观,实现学生职业素养可持续发展。那么,如何按照“小、精、趣”原则,提炼出与课程相关的热点、难点或疑点,实现以“点”带“面”效果?这个关系到运用“一点(热点、难点、疑点)一微(微课、微信、微电影)”的方式,建立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提供信息、提出问题,引发共鸣、共同探讨,在学习研讨中引导高职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四)课程教学评价的单维与多维
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作者认为无论如何对模式、对象、内容等进行教学设计,“教”的目的是“学”,而“教”与“学”之间的检测桥梁是“评”。高职院校应摒弃过去偏重理论知识的测试,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按照“知行合一”原则,通过信息化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内力,将在课程学习中的实际操行纳入课程考核(如表2),师生共同评价形成多维的考核体系。
实施专题化与“三微”教学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改革,以专题化教学内容重构引领信息化教学方法创新,开展“三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探索,切实提高了教学的学术性、职业性和针对性、实效性,增强了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学能力,得到师生的普遍认可和充分肯定,并随之带来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等的全方位改革,努力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成高职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
[1]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