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不论何种船舶结构,其创造性、综合性、经验性都比较强,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型,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逐渐开始创新,船舶制造行业也应该进行创新。在实际中采取何种优化方法,才能获取相应的效果,这就需要结合实际的建造需求,文章主要探讨的是船舶结构优化设计的方式及其应用实践。首先分析了船舶结构优化设计的概述,同时阐述了各类优化设计方式及其应用。
关键词:船舶结构;优化设计;概念;应用
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船舶行业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科技时代背景下,船舶建造行业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对船舶的制造速度和制造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助何种手段,在确保船舶制造质量的同时,缩减制造速度是当前船舶制造企业首要解决的难题。全球范围内的造船大国,仅创建了大量的数字化造船体系。
1 船舶结构优化设计概述
1.1 船舶结构优化设计概念
随着船舶行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转变,与船舶设计相关的知识、技术也在发生了变化。在船舶设计制造过程中不管应用何种设计方式,首先需要确保船舶使用的安全性、便捷性,进而再追求船舶设计的经济利益,这也是船舶结构设计的原则。对船舶结构设计进行优化主要是为了挖掘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创新船舶设计结构形式,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包含设计大小、设计外形等信息,追求目标与重量的同时,还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满足相应的约束限制,以此确保在船舶设计过程中,实现动力形态与精力形态的完美结合。
1.2 船舶结构优化分类
按照变量属性,将船舶结构优化划分为离散模型、连续模型、混合变量模型。由于船舶制造过程中自身的比较繁琐,在建造过程中包括连续性、离散性,在骨材制造中包含连续性,在钢材厚度、型材上涉及离散性内容,因此,船舶结构优化设计本身属于一项混合优化设计方式。
2 船舶结构经典优化设计方式
2.1 准则优化设计方式
准则法是在力学相关知识和工程设计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创建出来的优化设计方式。这类船舶结构经典优化设计方式,在符合所有约束限制的设计方案内,选择最佳的准则法设计方式。
准则法经典优化设计方法的优点包括:(1)物理层的作用比较清晰,能够更好地开展分析工作;(2)准则法计算方式比较简单;(3)在具体的计算环节里,结构分析的次数较少;(4)计算过程中收敛速度较快,在最初使用传播结构优化设计的时候,这类设计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准则优化设计方式的缺点包括:(1)无法确保计算結果的最优化;(2)收敛性难以验证;(3)在优化过程中,设计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实际状况完成各项工作。
基于准则法的缺点,将其融入了形状优化内,通过实践形状优化设计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应力集中问题。若是力学模型中涉及大量的变量,使用这类方法能够简化设计环节。目前,在一般的船舶建造工程内,常见的准则法包括:位移准则法、能量准则法、满应力准则法。
2.2 数学规划设计方式
随着准则法的不断发展,相关专家学者对数学规划也展开了探讨,在1970年,相关学者创新了结构优化定义,为规范法注入了活力。通常情况下使用的方式为:单目标排序法、降维法、函数评价法等。在使用过程中是将多个目标进行规范,简化为单个目标,通过优化单个目标进行实现设计方式的优化。
数学规划法是在规划论的基础上存在,由于理论较为全面,因此使用范围也比较广,数学规划法自身还具备一定的收敛性。但是在应用中依旧存在一些缺点,主要包括:(1)计算环境较为复杂、收敛耗费的时间比较长,特别是是在变量较多的情况下,收敛耗时比较明显;(2)在计算上还存在一些隐性缺陷。
针对上述问题,相学者进行了改进,在规范法中融入了准则法的优点,依照力学的特征进行了完善,其完善范围包括:选取显示、导入倒数、制约功能、连接变量等方面,很大程度提升了运算速度。
3 船舶结构创新优化设计方式及应用实例
3.1 遗传模型优化设计方式
遗传模型是在相关数学模型变量属性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能够将结构优化设计划分为离散变量模型、连续变量模型、混合变量模型。基于传统模型结构优化设计中的不足之处,相关专家学者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算法,依照船舶结构设计的特征,融入生物进化知识,创新遗传算法。经过实验得知,这类遗传算法具备较强的鲁棒性,不需要导数资料,就能够借助目标函数的方式,将之前的不足之处及时完善。相应工作由编码集完成,利用二进制将相应的变量关系表现出来,有效解决在设计过程中连续性、离散性问题。效仿生物进化的方式开展交叉算子、再生算子、异化算子。通过实践证明,这类优化设计方式适用于各类繁琐的设计环境。在实际的应用中,遗传优化设计方式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是工程设计上的又一次革新,意义显著。
3.2 模糊原理优化设计方式
模糊原理最早起源于1980年,是在模糊判决的基础上创新出的限界搜索法,将其应用在船舶结构优化设计中,能够有效处理机构优化的难题。应用健全的模糊目标原理,将阈值视为变量(附加),有效避免了一次求解下的最大水平法,在求解之后只需要对施工、结构等要素进行思考,创建要素权重集与排序结合的模糊评价方式,在此基础上确定模糊约束容差值。例如:在对油船的槽形、横舱壁、剖面、其他结构等进行计算,首先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明确模糊要素的覆盖情况,接着再借助模糊优化设计方式,在减少原材料的基础上,实现设计的优化性。
模糊船舶结构优化设计在较为繁杂的设计工程内,会存在着多个目标问题,在最大法背景下,对模糊结构优化设计进行扩张,能够实现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方法的融合,同时实现了约束、目标不同层次的模糊性。在应用过程中首先需要创建符合模糊约束的目标子集,接着按照模糊判决,将其转变为普通的规划接着开展求解。模糊船舶结构优化设计在实际的应用中,不仅能够满足现实的设计需求,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能够结合实际状况,选取应用,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3.3 智能型优化设计方式
由于当前属于科学技术时代,因此,在船舶结构设计中智能型优化设计方式使用较为普遍,在明确了最基础的设计方式之后,接着根据实际情况深入研究设计问题,用数学规划的方案总结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例如:某船舶结构设计公司,借助智能型优化设计方式,系统内部的专家技术系统,为优化结构设计奠定了基础,在实际的应用中发现智能型船舶结构优化设计有效融合了经典的优化设计方式与人工智能,全面提升系统的设计效率。
根据相关调查,目前智能型船舶结构优化设计主要包括两种:一是神经网络设计法、二是专家系统设计法,这类系统在轮船结构优化设计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将轮船的节剖面发送至专家系统,专家将在线对表壳进行理性分析,将专家的主观经验整合,以此实现结构设计的优化。由于这类系统是效仿专业人士开展优化设计工作,其中储存的理论知识、优化设计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结构优化设计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在船舶结构设计中应该结合实际的建造需求,优化设计方式。就目前船舶结构设计情况而言,应用了形状优化、模糊优化、遗传优化等設计方式,在此背景下很大程度推动了船舶结构优化设计的发展,为船舶结构优化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映秋.IACS CSR中的计算力学的应用及对传统船舶设计方案的影响——兼论风险设计方法的发展趋势C//2016,15(04):184-188.
[2]阮雪榆,周雄辉,崔振山,等.数字化制造技术及其在船舶智能设计与优化中的应用C//2016,08(14):204-208.
[3]郭日修.船舶结构力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C//2015,29(14):1108-1112.
[4]莫鉴辉.国际船舶标准的发展对船舶工业的影响分析C//2016,28(14):1121-1123.
[5]徐雯珠,曹晓伟.我国船舶设计建造技术现状及展望[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3):166.
关键词:船舶结构;优化设计;概念;应用
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船舶行业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科技时代背景下,船舶建造行业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对船舶的制造速度和制造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助何种手段,在确保船舶制造质量的同时,缩减制造速度是当前船舶制造企业首要解决的难题。全球范围内的造船大国,仅创建了大量的数字化造船体系。
1 船舶结构优化设计概述
1.1 船舶结构优化设计概念
随着船舶行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转变,与船舶设计相关的知识、技术也在发生了变化。在船舶设计制造过程中不管应用何种设计方式,首先需要确保船舶使用的安全性、便捷性,进而再追求船舶设计的经济利益,这也是船舶结构设计的原则。对船舶结构设计进行优化主要是为了挖掘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创新船舶设计结构形式,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包含设计大小、设计外形等信息,追求目标与重量的同时,还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满足相应的约束限制,以此确保在船舶设计过程中,实现动力形态与精力形态的完美结合。
1.2 船舶结构优化分类
按照变量属性,将船舶结构优化划分为离散模型、连续模型、混合变量模型。由于船舶制造过程中自身的比较繁琐,在建造过程中包括连续性、离散性,在骨材制造中包含连续性,在钢材厚度、型材上涉及离散性内容,因此,船舶结构优化设计本身属于一项混合优化设计方式。
2 船舶结构经典优化设计方式
2.1 准则优化设计方式
准则法是在力学相关知识和工程设计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创建出来的优化设计方式。这类船舶结构经典优化设计方式,在符合所有约束限制的设计方案内,选择最佳的准则法设计方式。
准则法经典优化设计方法的优点包括:(1)物理层的作用比较清晰,能够更好地开展分析工作;(2)准则法计算方式比较简单;(3)在具体的计算环节里,结构分析的次数较少;(4)计算过程中收敛速度较快,在最初使用传播结构优化设计的时候,这类设计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准则优化设计方式的缺点包括:(1)无法确保计算結果的最优化;(2)收敛性难以验证;(3)在优化过程中,设计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实际状况完成各项工作。
基于准则法的缺点,将其融入了形状优化内,通过实践形状优化设计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应力集中问题。若是力学模型中涉及大量的变量,使用这类方法能够简化设计环节。目前,在一般的船舶建造工程内,常见的准则法包括:位移准则法、能量准则法、满应力准则法。
2.2 数学规划设计方式
随着准则法的不断发展,相关专家学者对数学规划也展开了探讨,在1970年,相关学者创新了结构优化定义,为规范法注入了活力。通常情况下使用的方式为:单目标排序法、降维法、函数评价法等。在使用过程中是将多个目标进行规范,简化为单个目标,通过优化单个目标进行实现设计方式的优化。
数学规划法是在规划论的基础上存在,由于理论较为全面,因此使用范围也比较广,数学规划法自身还具备一定的收敛性。但是在应用中依旧存在一些缺点,主要包括:(1)计算环境较为复杂、收敛耗费的时间比较长,特别是是在变量较多的情况下,收敛耗时比较明显;(2)在计算上还存在一些隐性缺陷。
针对上述问题,相学者进行了改进,在规范法中融入了准则法的优点,依照力学的特征进行了完善,其完善范围包括:选取显示、导入倒数、制约功能、连接变量等方面,很大程度提升了运算速度。
3 船舶结构创新优化设计方式及应用实例
3.1 遗传模型优化设计方式
遗传模型是在相关数学模型变量属性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能够将结构优化设计划分为离散变量模型、连续变量模型、混合变量模型。基于传统模型结构优化设计中的不足之处,相关专家学者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算法,依照船舶结构设计的特征,融入生物进化知识,创新遗传算法。经过实验得知,这类遗传算法具备较强的鲁棒性,不需要导数资料,就能够借助目标函数的方式,将之前的不足之处及时完善。相应工作由编码集完成,利用二进制将相应的变量关系表现出来,有效解决在设计过程中连续性、离散性问题。效仿生物进化的方式开展交叉算子、再生算子、异化算子。通过实践证明,这类优化设计方式适用于各类繁琐的设计环境。在实际的应用中,遗传优化设计方式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是工程设计上的又一次革新,意义显著。
3.2 模糊原理优化设计方式
模糊原理最早起源于1980年,是在模糊判决的基础上创新出的限界搜索法,将其应用在船舶结构优化设计中,能够有效处理机构优化的难题。应用健全的模糊目标原理,将阈值视为变量(附加),有效避免了一次求解下的最大水平法,在求解之后只需要对施工、结构等要素进行思考,创建要素权重集与排序结合的模糊评价方式,在此基础上确定模糊约束容差值。例如:在对油船的槽形、横舱壁、剖面、其他结构等进行计算,首先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明确模糊要素的覆盖情况,接着再借助模糊优化设计方式,在减少原材料的基础上,实现设计的优化性。
模糊船舶结构优化设计在较为繁杂的设计工程内,会存在着多个目标问题,在最大法背景下,对模糊结构优化设计进行扩张,能够实现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方法的融合,同时实现了约束、目标不同层次的模糊性。在应用过程中首先需要创建符合模糊约束的目标子集,接着按照模糊判决,将其转变为普通的规划接着开展求解。模糊船舶结构优化设计在实际的应用中,不仅能够满足现实的设计需求,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能够结合实际状况,选取应用,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3.3 智能型优化设计方式
由于当前属于科学技术时代,因此,在船舶结构设计中智能型优化设计方式使用较为普遍,在明确了最基础的设计方式之后,接着根据实际情况深入研究设计问题,用数学规划的方案总结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例如:某船舶结构设计公司,借助智能型优化设计方式,系统内部的专家技术系统,为优化结构设计奠定了基础,在实际的应用中发现智能型船舶结构优化设计有效融合了经典的优化设计方式与人工智能,全面提升系统的设计效率。
根据相关调查,目前智能型船舶结构优化设计主要包括两种:一是神经网络设计法、二是专家系统设计法,这类系统在轮船结构优化设计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将轮船的节剖面发送至专家系统,专家将在线对表壳进行理性分析,将专家的主观经验整合,以此实现结构设计的优化。由于这类系统是效仿专业人士开展优化设计工作,其中储存的理论知识、优化设计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结构优化设计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在船舶结构设计中应该结合实际的建造需求,优化设计方式。就目前船舶结构设计情况而言,应用了形状优化、模糊优化、遗传优化等設计方式,在此背景下很大程度推动了船舶结构优化设计的发展,为船舶结构优化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映秋.IACS CSR中的计算力学的应用及对传统船舶设计方案的影响——兼论风险设计方法的发展趋势C//2016,15(04):184-188.
[2]阮雪榆,周雄辉,崔振山,等.数字化制造技术及其在船舶智能设计与优化中的应用C//2016,08(14):204-208.
[3]郭日修.船舶结构力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C//2015,29(14):1108-1112.
[4]莫鉴辉.国际船舶标准的发展对船舶工业的影响分析C//2016,28(14):1121-1123.
[5]徐雯珠,曹晓伟.我国船舶设计建造技术现状及展望[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