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文本解读的回归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文本解读的现状
  前段时间参加了江苏省初中语文教师培训,不少专家都谈到了文本的解读,感触颇多。目前语文文本的解读的主要的误区主要有这么两个方面:一是文本解读的单一化,二是文本解读的多元化。
  文本解读的多元化随着新课标实施以来,“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运用充满魅力的鼓励性语言”“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等话语在现在的评课中经常出现,因此所谓的新课改的课堂里,教者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满嘴涂蜜式的“赏识语言”塞满了整个课堂,即使学生的回答有时驴头不对马嘴,教者也经常来一句“不错,角度独特有创意”等等。在老师不断的赏识中,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出现了,不少学生却因此“迷失”了文本所应有的阅读导向。因此多元化的文本解读应本着文本本身所蕴含的内涵,联系作家作品的写作背景,再结合学生或当前社会的生活实际进行理性的解读,不能指鹿为马,否则就会过分强调学生阅读的能动性,失去学习文本的意义。
  二、文本解读回归的内涵
  所谓文本解读的回归就是指紧扣文本,对作品的内容、结构和语言(这也是写作的三个基本方面)进行整体的感知、认真的分析与仔细的玩味,充分的发掘文本本身所蕴涵的丰富内涵。
  “语文文本解读的回归”的内涵又是什么呢?即立足文本本身。学生通过感知文本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意境,丰富他们的情感;通过认真分析文本的结构,摸索作者行文的思路,增强他们的写作能力;通过仔细玩味文本的语言,培养他们的语感,提高他们对语言含义感知的深度和广度的能力。
  三、文本解读回归的方法
  1.把握作者情感意境进行体验式阅读
  新课标“倡导对学生文本的感悟体验。”一篇文章常常是作者价值观、审美观的体现,作者的情感意境需要学生对文本去品读、去咀嚼、去揣摩、去感悟,与文中人物和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激起情感上共鸣。
  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脍炙人口的美文《背影》时,它语言的平实、描写的传神,但在内容的整体感知上,重点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由开始的“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到“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让学生立足文本,自己走进文本,通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对文本内容进行体验感悟,让学生认真阅读、充分感悟、仔细体验;看到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的几次流泪,学生们从文本中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无私,儿子对父亲的内疚愧悔,并由此联系自身实际,触发相关亲情的联想,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知恩、报恩的热情。
  2.关注文本结构进行创作式阅读
  《新课标》要求,初中阶段学生对名家名篇的学习欣赏,不仅要“初步了解作品的内涵,获得有益启示;而且要对作品的思想情感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但是我想更重要的是要摸索名家名篇的行文思路,以便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加以运用,学会谋篇布局。这也是语文的工具性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体现。因此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关注文本的结构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首先海外友人迫切需要枣核,从“航空信”、“再三”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友人需要枣核的迫切性,从“蹊跷”一词可以我当时内心的疑惑。是“蹊跷”,家乡值得思念之物多了,为何单要几颗生枣核?文章好像起笔波澜不惊,但一下子抓住了读者心弦,激发读者继续向下阅读的兴趣。
  接着二人见面“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
  最后当层层设置悬念之后,“她”才道出了枣核的用途:“近来我老是想故乡院里的那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籽试种一下。”简简单单几句话却说出了她“年纪越大、思乡越切”的感情,至此,我们也被她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
  根据初中生特别是七年级学生作文平淡无奇且写不长的特点,我又总结出“欲望—困难—解决”作文情节一波三折的构思方法,即文中友人想得到枣核(欲望),但远在美国(困难),只有求“我”带之(解决);“我”想知道枣核的用途(欲望),友人不告知(困难),在后花园栽种(解决);渴望知道这样做的原因(欲望),友人不说(困难),踏访后花园,点出主旨(解决)。通过这样结构的分析后,学生文章情节的创作逐渐的曲折起来了。
  3.抓住文本语言进行解剖式阅读
  通过认真学习《新课标》,我个人认为学习语文教育的核心即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作为一个初中生,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阅读。
  本学期在教学贾平凹《月迹》时,我就引导学生抓住进入文本的关键词语,进行解剖式阅读:
  如何紧扣文本感悟作品主旨,体验作者情感呢?在教学时我抓住了文本最后出现的一个关键词语——“好”进行分析:文末妹妹说月亮是个“好”,月亮好在哪里?这里好的含义是什么?仅仅指月亮吗?
  通过分析学生了解到,文章中奶奶带领我们大家寻找月亮,这里的月亮明亮、纯洁、美丽,她应该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这些解读通过学生平时的积累应该容易得出。然后进一步讨论分析寻月过程的动作、精彩对话,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情感也就容易理解了。同时学生的内心情感得到了丰富,心灵得到的净化。而这种效果,就是紧扣文本语言,抓住关键词语,解剖阅读文本带来的。
  上述三种文本解读的方法都是立足于文本,着重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让学生从三个方面挖掘文本丰富的内涵,体验作品丰富的情感,揣摩大家名篇行文的思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杨庙中学)
其他文献
新版初中体育课程标准鲜明的提出并强调: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社会适应”的三维目标的落实,倡导在体育教学中以科学探究式的多样化的学习与训练方式。据此,在当前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如何来实现“知识容量大、训练到位、技能提升快”,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呢?个人认为: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在学生身心等发育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牢固
【内容摘要】采用量表法对115名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SWB)进行比较。差异检验表明,在主观幸福感总分上,农村中学生明显高于城市。在情感量表的得分上,农村学生较城市体验到更多的正性情感,更少的的负性情感。总体生活快乐感调查表明农村较城市有更多的高快乐感学生,更少低快乐感学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中学生 快乐感  引言  主观幸福感(SWB)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①。Din
【内容摘要】由于高中学校招生层次和学生发展造成的双重不均衡,“临界生”广泛存在。临界生,是指临近学业某一客观评价水平,并有发展潜力的学习后进生。“临界生”是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本文结合数学学习,阐释了根据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原理,对临界生转化的四大策略,并总结了八大具体做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 临界生 个性化学习 最近发展区 辅导策略  由于目前教育和学生发
地理思维即理性认识,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关系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它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的一种抽象思维。  在初中地理的课程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地理思维过程和思维能力培养的教育价值。然而初中生受地域活动范围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对宏观复杂的地理环境及构成要素的感知,往往是局部的、零碎的、表面的。关于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分布、相互作用和影响等地理表象的认识非常匮乏,甚至是错误的,从而
【内容摘要】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执行,之前所具有的教学方式逐渐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但是与数学教学相关的课程的改革里面的改变显得更加明显。数学教师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融入一些新鲜的教学元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才能让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从接受到喜爱再到探索的过程转变。即使数学老师的教学模式也处在日益改善的过程中,然而里面也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以下我们将会对在初中的数学教学环节里面所
“反三”阅读,就是海量阅读,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爱好和兴趣,变苦读书为精神上的欣赏享受。它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需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改革模式。所谓的“归一”,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对第四学段(7~9年级)提出了这样的“阅读”要求:养成默
【内容摘要】高中地理是一门囊括了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科学类学科,提升高中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其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文拟从认知矛盾、知识联结和潜在规律等三个方面,探析如何升华高中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问题意识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强调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最大限度地激发高中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
参与“理想教育”课题后,经过实践研究发现,理想的音乐课堂具有如下特点:  一、让音乐课堂成为充满热爱、彼此尊重的课堂  课改之初,学生习惯于“边讨论边听音乐”,遇到这种情况我都是“责怪”学生,但现在我会诚认真地告诉孩子们,音乐要用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感受,只有这样,你的心灵才会和作者发生碰撞,也只有这样你才能踏进作者的心灵深处。我的认真的分析触动了他们,学生们开始地尝试着去细心聆听,逐渐形成细心
【内容摘要】北宋苏轼经历坎坷,但作品却一如既往地彰显出他那令后人钦羡的本性,或豪情万丈,意气风发;或坦荡开阔,洒脱飘逸;或自娱自乐,自强不息,而他的故事就隐现在他的诗文里。  【关键词】豪情 洒脱 乐观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里,共有四篇苏轼诗文,虽篇数不多,却在苏轼跌宕起伏的人生中彰显了其一如既往的豪放狷狂的本性。  密州任上的豪情仙气  熙宁八年(1075年),北宋的朝廷有些不平,王安石在遭受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专业的人才,成为我国教育面临的一个难题。在当前的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要身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高中的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和升学的压力下,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本文基于这一背景,探讨了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的改革。  【关键词】职业高中 心理健康状况 教育 改革 探索  随着青少年学习压力的增加,学生出现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