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南方周末》的三次关键性转型入手,揭示不同阶段该报的内容重心、办报理念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等,并以此为线索,结合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分析《南方周末》对推动当代中国公共领域建构的作用。
【关键词】《南方周末》 公共领域 转型
自1984年2月11日《南方周末》创刊号面世至今,这份靠文化周报起家,最初只有对开四版的报纸经历三次关键性的转型,发展到如今对开32版的综合类周报,销量过百万,稳坐“中国第一周报”的交椅,成为中国最有社会影响力的媒体之一。
一、三次关键性的转型
1、从文化周报到综合类周报
从1984年创刊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南方周末》从娱乐性的文化周报成长为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的综合类大报。《南方周末》首创之时,正值改革开放之际,经历十年文革的普通受众,十分渴望新文化、新观念。在中国掀起“周报热潮”的背景下,《南方周末》应时而生,主要内容是文摘稿件和娱乐八卦。1987年,在游雁凌的主持下,《南方周末》开展业务大讨论,树立起“办一张有全国影响的综合性大型周末报”的办报目标。1988年9月2日,头版刊登专稿《一位女研究生被拐始末》,引起强烈反响,表明《南方周末》开始剖析社会问题。这个时期,老报人黄文俞提出一句南周人坚守至今的办报理念,“可以有不说出来的真话,但绝不说假话。”《南方周末》在左方主编等人的指挥下迅速发展,分别建立了北京、上海分印点和记者站,并于1992年扩版为对开八版。此后《南方周末》抓住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精神需求增加的契机,在众多周报中脱颖而出,站稳了脚跟。从1993年第507期起,《南方周末》突破百万大关,此后一直保持百万份以上的销量。
2、加强舆论监督,践行新闻专业主义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原有的社会规则和秩序被打破,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强势群体对社会产生影响,而弱势群体在追逐利益时处于无力状态。由于当时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各种矛盾纷纷涌现。对腐败、社会不公等现象的痛恨成为共有情绪。①然而由于报刊“党性”原则下的宣传控制,人们的情绪和思想没有宣泄的渠道。这时,《南方周末》顶住压力,践行新闻专业主义,举起了舆论监督的大旗。
为紧扣中国现实和民众焦点,这一时期《南方周末》“爱心·正义·良知”的办报宗旨逐渐确立。1995年起,《南方周末》进入“黄金时代”,大批有专业素养和公民精神的年轻记者齐聚一堂,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民生,通过对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深度报道,迅速扩大《南方周末》的社会影响力。在“坚持讲真话,坚持公信力”的理念下,《南方周末》为弱势群体代言,揭露社会不公。同一时期,《南方周末》开辟了新年致辞的传统并贯行至今。
3、弘扬理性,加强时评,推动社会建设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头几年,《南方周末》一直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不公现象,树立了“揭黑勇士“的形象,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追捧。那么为何要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再次转型?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读者的文化素养在提升,不再满足“真相是什么”的报道。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时期,需要弘扬理性精神,引导公共舆论,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建设。《南方周末》秉持“深入成就深度”的理念,在2004年第五次改版,将32版发行到全国,逐步整合成以新闻、经济、文化、时局和评论五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大报,时评的比例加重。这样的转型让有些读者不适应,《南方周末》不再是道德标杆高高在上的理想主义化身,而更多的关照现实,为社会、为今天负责。2007年4月,新的品牌口号“在这里,读懂中国”正式启用,坚持这样的理念,《南方周末》实现了第三次转型。
二、我国报刊与公共领域
从20世纪90年代起,于尔根·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获得广泛关注。公共领域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它是市民社会与国家政府之间的批判性舆论空间。个体公民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他们所关注的公共事务,形成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一致意见,并组织对抗武断的、压迫性的国家与公共权力形式,从而维护总体利益和公共福祉。在这个领域中,人们可以自由地进退,就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表达各自的意愿、交换彼此的观点,根据“更佳论据”的原则展开平等争论,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从而对共同体的社会行为进行民主监督、参与和控制。
虽然公共领域的产生源于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发展,但该理论同样适用于中国社会。哈氏认为,政治公共领域以公共舆论为媒介对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加以调节,而报刊则是“公共领域最典型的机制”。②许纪霖先生也曾说过近代中国的确存在公共领域,它集报刊、学校、学会于一体,伴随着通电、集会等很多形式。因此我们可以认定,中国报刊对公共领域的建构有着积极意义。
中国报刊与公共领域构建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一是初步形成时期(鸦片战争至1985年)——清末报刊促进了早期公共领域的形成;二是建设发展时期(1895年至建国前后)——商办私营报刊的大量出现推动公共领域不断发展;三是销蚀时期(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社会被高度国家化,公共领域被吞噬,报刊沦为政治的附庸;四是重构时期(改革开放至今)——报刊对公共领域积极重构(这里由于篇幅不展开)。我们看到,公共领域在中国并不是凭空跳出来的,它以报刊为载体之一不断发展,推动社会正义与民主。
三、《南方周末》的公共领域建构
结合本文第一部分以及公共领域的机制和功能,《南方周末》不断推动着中国公共领域的建构。
公共领域在机制上有平等、公共、开放、批判等特点。平等性是理性讨论得以进行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更加民主、自由,《南方周末》和其他报刊一样,自创始起就一直秉持平等的原则。
公共领域概念的价值规范集中体现在它对公共性的高扬与彰显,而公共性不仅以批判与开放为其特征,更重要的是,它以自由、民主、正义为基石。③《南方周末》第一次转型时,在朱德付的带领下向大特写转型,用报告文学关注社会公共事件,深刻表现历史和现状;2002年以后,《南方周末》的报道少了犀利和情绪化,却多了理性和建设性,提高了时政新闻和时评的比重,区别于过去的“揭黑报道”,更加关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这是主流化成熟化的表现。
再说开放性。新中国成立后的报刊大都设立读者信箱,转型后《南方周末》F版的“自由谈”栏目则是公民理性讨论的平台。此外,第三次转型后时评更加平民化,更具有关怀普通民众的人文情怀,扩展了“公共领域”的参与度。
公共领域的精髓在于批判性:这里的“批判”是指公众通过大众传媒,在理性精神的指引下,基于“公”的目的而进行的交往过程,以此形成对公共事务的一致性意见。④《南方周末》的批评报道大都是“社会表达”的批评报道,按照新闻价值、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来暴露问题、表达民意。尤以第二次转型时期为代表,“揭黑报道”的批评更多涉及政治、法律、公民权利和反腐败等重大问题,这也是公共领域的应有之义。从江艺平到钱钢时期,《南方周末》被宣传部门警告、批评以及其他省市“发难”的报道不胜枚举,批评报道引来了风波,却是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是对公众知情权的保障。
公共领域的功能一是讨论公共事务,产生公共舆论,形成公共意见,进而影响公共决策,二是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和批评。公共舆论是指有判断能力的公众所从事的批判性活动。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的私人,从各自理解的公共利益出发,对公共事务进行公开讨论和争辩,最后在公共交往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公共舆论。而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批评是离不开公共舆论的。《南方周末》自第二次转型起,举起舆论监督大旗,点评时政,针砭时弊,一时间声名鹊起,对公权力进行监督批判,推动了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
《南方周末》作为自由讨论的平台显示出公共领域的功能和特点,石义彬称之为“传媒公共领域”⑤。经历三次转型,《南方周末》仿佛从一个游戏娱乐的孩童成长为一个仗义执言、拔刀相助的青年,再成熟为一个理性睿智的中年,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己责,建构着当代中国的公共领域。
参考文献
①周志懿、黄逸秋、彭波,《理想照耀现实〈南方周末〉二十五年成长史》,《传媒》,2009(8)
②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
③石长顺、向培凤,《公共电视与公共领域的建构》,《现代传播》,2006(5)
④⑤石义彬:《单向度 超真实 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研究生)
实习编辑:王雨燕
责编:周蕾
【关键词】《南方周末》 公共领域 转型
自1984年2月11日《南方周末》创刊号面世至今,这份靠文化周报起家,最初只有对开四版的报纸经历三次关键性的转型,发展到如今对开32版的综合类周报,销量过百万,稳坐“中国第一周报”的交椅,成为中国最有社会影响力的媒体之一。
一、三次关键性的转型
1、从文化周报到综合类周报
从1984年创刊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南方周末》从娱乐性的文化周报成长为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的综合类大报。《南方周末》首创之时,正值改革开放之际,经历十年文革的普通受众,十分渴望新文化、新观念。在中国掀起“周报热潮”的背景下,《南方周末》应时而生,主要内容是文摘稿件和娱乐八卦。1987年,在游雁凌的主持下,《南方周末》开展业务大讨论,树立起“办一张有全国影响的综合性大型周末报”的办报目标。1988年9月2日,头版刊登专稿《一位女研究生被拐始末》,引起强烈反响,表明《南方周末》开始剖析社会问题。这个时期,老报人黄文俞提出一句南周人坚守至今的办报理念,“可以有不说出来的真话,但绝不说假话。”《南方周末》在左方主编等人的指挥下迅速发展,分别建立了北京、上海分印点和记者站,并于1992年扩版为对开八版。此后《南方周末》抓住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精神需求增加的契机,在众多周报中脱颖而出,站稳了脚跟。从1993年第507期起,《南方周末》突破百万大关,此后一直保持百万份以上的销量。
2、加强舆论监督,践行新闻专业主义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原有的社会规则和秩序被打破,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强势群体对社会产生影响,而弱势群体在追逐利益时处于无力状态。由于当时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各种矛盾纷纷涌现。对腐败、社会不公等现象的痛恨成为共有情绪。①然而由于报刊“党性”原则下的宣传控制,人们的情绪和思想没有宣泄的渠道。这时,《南方周末》顶住压力,践行新闻专业主义,举起了舆论监督的大旗。
为紧扣中国现实和民众焦点,这一时期《南方周末》“爱心·正义·良知”的办报宗旨逐渐确立。1995年起,《南方周末》进入“黄金时代”,大批有专业素养和公民精神的年轻记者齐聚一堂,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民生,通过对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深度报道,迅速扩大《南方周末》的社会影响力。在“坚持讲真话,坚持公信力”的理念下,《南方周末》为弱势群体代言,揭露社会不公。同一时期,《南方周末》开辟了新年致辞的传统并贯行至今。
3、弘扬理性,加强时评,推动社会建设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头几年,《南方周末》一直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不公现象,树立了“揭黑勇士“的形象,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追捧。那么为何要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再次转型?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读者的文化素养在提升,不再满足“真相是什么”的报道。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时期,需要弘扬理性精神,引导公共舆论,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建设。《南方周末》秉持“深入成就深度”的理念,在2004年第五次改版,将32版发行到全国,逐步整合成以新闻、经济、文化、时局和评论五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大报,时评的比例加重。这样的转型让有些读者不适应,《南方周末》不再是道德标杆高高在上的理想主义化身,而更多的关照现实,为社会、为今天负责。2007年4月,新的品牌口号“在这里,读懂中国”正式启用,坚持这样的理念,《南方周末》实现了第三次转型。
二、我国报刊与公共领域
从20世纪90年代起,于尔根·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获得广泛关注。公共领域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它是市民社会与国家政府之间的批判性舆论空间。个体公民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他们所关注的公共事务,形成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一致意见,并组织对抗武断的、压迫性的国家与公共权力形式,从而维护总体利益和公共福祉。在这个领域中,人们可以自由地进退,就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表达各自的意愿、交换彼此的观点,根据“更佳论据”的原则展开平等争论,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从而对共同体的社会行为进行民主监督、参与和控制。
虽然公共领域的产生源于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发展,但该理论同样适用于中国社会。哈氏认为,政治公共领域以公共舆论为媒介对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加以调节,而报刊则是“公共领域最典型的机制”。②许纪霖先生也曾说过近代中国的确存在公共领域,它集报刊、学校、学会于一体,伴随着通电、集会等很多形式。因此我们可以认定,中国报刊对公共领域的建构有着积极意义。
中国报刊与公共领域构建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一是初步形成时期(鸦片战争至1985年)——清末报刊促进了早期公共领域的形成;二是建设发展时期(1895年至建国前后)——商办私营报刊的大量出现推动公共领域不断发展;三是销蚀时期(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社会被高度国家化,公共领域被吞噬,报刊沦为政治的附庸;四是重构时期(改革开放至今)——报刊对公共领域积极重构(这里由于篇幅不展开)。我们看到,公共领域在中国并不是凭空跳出来的,它以报刊为载体之一不断发展,推动社会正义与民主。
三、《南方周末》的公共领域建构
结合本文第一部分以及公共领域的机制和功能,《南方周末》不断推动着中国公共领域的建构。
公共领域在机制上有平等、公共、开放、批判等特点。平等性是理性讨论得以进行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更加民主、自由,《南方周末》和其他报刊一样,自创始起就一直秉持平等的原则。
公共领域概念的价值规范集中体现在它对公共性的高扬与彰显,而公共性不仅以批判与开放为其特征,更重要的是,它以自由、民主、正义为基石。③《南方周末》第一次转型时,在朱德付的带领下向大特写转型,用报告文学关注社会公共事件,深刻表现历史和现状;2002年以后,《南方周末》的报道少了犀利和情绪化,却多了理性和建设性,提高了时政新闻和时评的比重,区别于过去的“揭黑报道”,更加关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这是主流化成熟化的表现。
再说开放性。新中国成立后的报刊大都设立读者信箱,转型后《南方周末》F版的“自由谈”栏目则是公民理性讨论的平台。此外,第三次转型后时评更加平民化,更具有关怀普通民众的人文情怀,扩展了“公共领域”的参与度。
公共领域的精髓在于批判性:这里的“批判”是指公众通过大众传媒,在理性精神的指引下,基于“公”的目的而进行的交往过程,以此形成对公共事务的一致性意见。④《南方周末》的批评报道大都是“社会表达”的批评报道,按照新闻价值、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来暴露问题、表达民意。尤以第二次转型时期为代表,“揭黑报道”的批评更多涉及政治、法律、公民权利和反腐败等重大问题,这也是公共领域的应有之义。从江艺平到钱钢时期,《南方周末》被宣传部门警告、批评以及其他省市“发难”的报道不胜枚举,批评报道引来了风波,却是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是对公众知情权的保障。
公共领域的功能一是讨论公共事务,产生公共舆论,形成公共意见,进而影响公共决策,二是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和批评。公共舆论是指有判断能力的公众所从事的批判性活动。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的私人,从各自理解的公共利益出发,对公共事务进行公开讨论和争辩,最后在公共交往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公共舆论。而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批评是离不开公共舆论的。《南方周末》自第二次转型起,举起舆论监督大旗,点评时政,针砭时弊,一时间声名鹊起,对公权力进行监督批判,推动了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
《南方周末》作为自由讨论的平台显示出公共领域的功能和特点,石义彬称之为“传媒公共领域”⑤。经历三次转型,《南方周末》仿佛从一个游戏娱乐的孩童成长为一个仗义执言、拔刀相助的青年,再成熟为一个理性睿智的中年,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己责,建构着当代中国的公共领域。
参考文献
①周志懿、黄逸秋、彭波,《理想照耀现实〈南方周末〉二十五年成长史》,《传媒》,2009(8)
②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
③石长顺、向培凤,《公共电视与公共领域的建构》,《现代传播》,2006(5)
④⑤石义彬:《单向度 超真实 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研究生)
实习编辑:王雨燕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