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与公共领域建构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dpw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南方周末》的三次关键性转型入手,揭示不同阶段该报的内容重心、办报理念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等,并以此为线索,结合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分析《南方周末》对推动当代中国公共领域建构的作用。
  【关键词】《南方周末》 公共领域 转型
  
  自1984年2月11日《南方周末》创刊号面世至今,这份靠文化周报起家,最初只有对开四版的报纸经历三次关键性的转型,发展到如今对开32版的综合类周报,销量过百万,稳坐“中国第一周报”的交椅,成为中国最有社会影响力的媒体之一。
  
  一、三次关键性的转型
  
  1、从文化周报到综合类周报
  从1984年创刊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南方周末》从娱乐性的文化周报成长为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的综合类大报。《南方周末》首创之时,正值改革开放之际,经历十年文革的普通受众,十分渴望新文化、新观念。在中国掀起“周报热潮”的背景下,《南方周末》应时而生,主要内容是文摘稿件和娱乐八卦。1987年,在游雁凌的主持下,《南方周末》开展业务大讨论,树立起“办一张有全国影响的综合性大型周末报”的办报目标。1988年9月2日,头版刊登专稿《一位女研究生被拐始末》,引起强烈反响,表明《南方周末》开始剖析社会问题。这个时期,老报人黄文俞提出一句南周人坚守至今的办报理念,“可以有不说出来的真话,但绝不说假话。”《南方周末》在左方主编等人的指挥下迅速发展,分别建立了北京、上海分印点和记者站,并于1992年扩版为对开八版。此后《南方周末》抓住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精神需求增加的契机,在众多周报中脱颖而出,站稳了脚跟。从1993年第507期起,《南方周末》突破百万大关,此后一直保持百万份以上的销量。
  2、加强舆论监督,践行新闻专业主义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原有的社会规则和秩序被打破,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强势群体对社会产生影响,而弱势群体在追逐利益时处于无力状态。由于当时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各种矛盾纷纷涌现。对腐败、社会不公等现象的痛恨成为共有情绪。①然而由于报刊“党性”原则下的宣传控制,人们的情绪和思想没有宣泄的渠道。这时,《南方周末》顶住压力,践行新闻专业主义,举起了舆论监督的大旗。
  为紧扣中国现实和民众焦点,这一时期《南方周末》“爱心·正义·良知”的办报宗旨逐渐确立。1995年起,《南方周末》进入“黄金时代”,大批有专业素养和公民精神的年轻记者齐聚一堂,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民生,通过对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深度报道,迅速扩大《南方周末》的社会影响力。在“坚持讲真话,坚持公信力”的理念下,《南方周末》为弱势群体代言,揭露社会不公。同一时期,《南方周末》开辟了新年致辞的传统并贯行至今。
  3、弘扬理性,加强时评,推动社会建设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头几年,《南方周末》一直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不公现象,树立了“揭黑勇士“的形象,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追捧。那么为何要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再次转型?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读者的文化素养在提升,不再满足“真相是什么”的报道。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时期,需要弘扬理性精神,引导公共舆论,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建设。《南方周末》秉持“深入成就深度”的理念,在2004年第五次改版,将32版发行到全国,逐步整合成以新闻、经济、文化、时局和评论五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大报,时评的比例加重。这样的转型让有些读者不适应,《南方周末》不再是道德标杆高高在上的理想主义化身,而更多的关照现实,为社会、为今天负责。2007年4月,新的品牌口号“在这里,读懂中国”正式启用,坚持这样的理念,《南方周末》实现了第三次转型。
  
  二、我国报刊与公共领域
  
  从20世纪90年代起,于尔根·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获得广泛关注。公共领域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它是市民社会与国家政府之间的批判性舆论空间。个体公民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他们所关注的公共事务,形成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一致意见,并组织对抗武断的、压迫性的国家与公共权力形式,从而维护总体利益和公共福祉。在这个领域中,人们可以自由地进退,就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表达各自的意愿、交换彼此的观点,根据“更佳论据”的原则展开平等争论,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从而对共同体的社会行为进行民主监督、参与和控制。
  虽然公共领域的产生源于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发展,但该理论同样适用于中国社会。哈氏认为,政治公共领域以公共舆论为媒介对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加以调节,而报刊则是“公共领域最典型的机制”。②许纪霖先生也曾说过近代中国的确存在公共领域,它集报刊、学校、学会于一体,伴随着通电、集会等很多形式。因此我们可以认定,中国报刊对公共领域的建构有着积极意义。
  中国报刊与公共领域构建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一是初步形成时期(鸦片战争至1985年)——清末报刊促进了早期公共领域的形成;二是建设发展时期(1895年至建国前后)——商办私营报刊的大量出现推动公共领域不断发展;三是销蚀时期(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社会被高度国家化,公共领域被吞噬,报刊沦为政治的附庸;四是重构时期(改革开放至今)——报刊对公共领域积极重构(这里由于篇幅不展开)。我们看到,公共领域在中国并不是凭空跳出来的,它以报刊为载体之一不断发展,推动社会正义与民主。
  
  三、《南方周末》的公共领域建构
  
  结合本文第一部分以及公共领域的机制和功能,《南方周末》不断推动着中国公共领域的建构。
  公共领域在机制上有平等、公共、开放、批判等特点。平等性是理性讨论得以进行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更加民主、自由,《南方周末》和其他报刊一样,自创始起就一直秉持平等的原则。
  公共领域概念的价值规范集中体现在它对公共性的高扬与彰显,而公共性不仅以批判与开放为其特征,更重要的是,它以自由、民主、正义为基石。③《南方周末》第一次转型时,在朱德付的带领下向大特写转型,用报告文学关注社会公共事件,深刻表现历史和现状;2002年以后,《南方周末》的报道少了犀利和情绪化,却多了理性和建设性,提高了时政新闻和时评的比重,区别于过去的“揭黑报道”,更加关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这是主流化成熟化的表现。
  再说开放性。新中国成立后的报刊大都设立读者信箱,转型后《南方周末》F版的“自由谈”栏目则是公民理性讨论的平台。此外,第三次转型后时评更加平民化,更具有关怀普通民众的人文情怀,扩展了“公共领域”的参与度。
  公共领域的精髓在于批判性:这里的“批判”是指公众通过大众传媒,在理性精神的指引下,基于“公”的目的而进行的交往过程,以此形成对公共事务的一致性意见。④《南方周末》的批评报道大都是“社会表达”的批评报道,按照新闻价值、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来暴露问题、表达民意。尤以第二次转型时期为代表,“揭黑报道”的批评更多涉及政治、法律、公民权利和反腐败等重大问题,这也是公共领域的应有之义。从江艺平到钱钢时期,《南方周末》被宣传部门警告、批评以及其他省市“发难”的报道不胜枚举,批评报道引来了风波,却是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是对公众知情权的保障。
  公共领域的功能一是讨论公共事务,产生公共舆论,形成公共意见,进而影响公共决策,二是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和批评。公共舆论是指有判断能力的公众所从事的批判性活动。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的私人,从各自理解的公共利益出发,对公共事务进行公开讨论和争辩,最后在公共交往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公共舆论。而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批评是离不开公共舆论的。《南方周末》自第二次转型起,举起舆论监督大旗,点评时政,针砭时弊,一时间声名鹊起,对公权力进行监督批判,推动了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
  《南方周末》作为自由讨论的平台显示出公共领域的功能和特点,石义彬称之为“传媒公共领域”⑤。经历三次转型,《南方周末》仿佛从一个游戏娱乐的孩童成长为一个仗义执言、拔刀相助的青年,再成熟为一个理性睿智的中年,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己责,建构着当代中国的公共领域。
  
  参考文献
  ①周志懿、黄逸秋、彭波,《理想照耀现实〈南方周末〉二十五年成长史》,《传媒》,2009(8)
  ②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
  ③石长顺、向培凤,《公共电视与公共领域的建构》,《现代传播》,2006(5)
  ④⑤石义彬:《单向度 超真实 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研究生)
  实习编辑:王雨燕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摘要】 成本是企业管理学、会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基本含义是指生产某一产品所耗费的全部费用。文章首先指出,“成本”一词的原始含义是“成功的根本”;继而运用佛法中的“因果论”、“舍得论”说明了古人将产品生产费用称为“成本”的原因,并以佛法中的“福田论”为指导,探讨了什么是企业真正的成本;最后,文章还略述了从佛法的角度考察“成本”一词的深刻内涵对于企业成本管理具有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成本;
【摘要】本文以腾讯网和新浪网的财经版块在2009年6月1日对“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的专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的主题设立,版块安排,内容安排,视角分析等方面进行对比和总结,寻找出网络财经专题报道在形式和内容编排方面的特点,以期对网站财经新闻的专题报道的编排和运作起到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网站财经新闻 专题报道 编排原则 版面结构 媒介融合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网络媒体凭借其对新
早晨起来,有阳光轻轻浅浅地照进客厅,心境顿时为之一亮。已经好多天了,没有见到太阳的影迹,日子总是昏昏沉沉的,灰的天,雾沉沉的地,连河水都失去了它莹亮的色泽,一切都黯然无光,在这样的日子里,我的心情也莫名地有些低落。  我走上阳台,站在宽大的玻璃窗边,将目光投向窗外。咦,外面竟然有雪,最明显的是路上,有一层薄薄如绒毯般的雪,静静地覆盖在地面上,让清晨的马路有了一种安详的味道。道路上人很少,偶尔会有人
1938年的1月,佩吉在伦敦开办了一家现代艺术画廊。在众多朋友的帮助和建议下,画廊运营得非常成功。达达主义画家马塞尔·杜尚(MarcelDuchamp)是佩吉于1920年前后在巴黎生活时结识的一位老友。正是他为佩吉介绍了众多画家,教导她当代艺术与审美格调,并为画廊的几次展览出谋划策。此外,佩吉也会承办一些雕塑或综合展览,参展者不乏如今人们眼中的经典现代艺术大师。  尽管画廊看起来一帆风顺,也闯出了
姚明是个异数。论到他的“进账”,人们会想起倍数。姚明是个单数,迄今不是双数。王治郅比姚明早进NBA,易建联如今也去了,而姚明作为球员的身价,作为商业广告代理者的身价,中国体坛无人匹敌。飞人刘翔“大起大落”,泳后刘子歌“带答不理”,丁俊晖“慢慢长大”,都不能与姚明的“牛市”同日而语。  從实业角度讲,没有任何企业,能在7年左右,将本求利,获得这么高的利润。荣毅仁子承父业,李嘉诚伙计起步,哪个不是以终
【关键词】山水画 山川自然 意韵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是山水画创作中特殊的心与物的结合。山水画意韵的形成,是画家集山川景象之精粹,融个人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的艺术提炼、加工,最终达到景中有我,情景交融。画中的一笔一画,既是客观形象的表现,又是个人感情的抒发。  山水画以山川自然为表现题材。在山水画产生之前,古人对山川自然的认识已和情感联系在一起,山水画从描摩自然风景到山水画艺术,人们的审
现在,不少人在超市里自购一些干花(如玫瑰花、菊花等)和中草药(如决明子、枸杞子、胖大海等)用来泡茶喝。据报道,在欧洲,有些人误将中药之一的关木通视为“减肥茶”而长期饮用,最终由于关木通中所含的马兜铃酸对肾小球产生细胞毒作用,导致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在我国云南、贵州等省,有些人不辨真伪,误将昆明山海棠或雪上一枝蒿的叶充当苦丁茶饮用,导致强直性惊厥或心脏持续收缩而毙命。其实,大多数干花、中草药当茶饮用对
在文字类型学上,汉字迥异于在世界上占据主流地位的拼音文字,因此,非母语者在学习汉语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个“过汉字关”的问题,汉字也被认为是汉语学习中最大的“拦路虎”。其中最具影响的两个论点分别是“汉字繁难论”和“汉字落后论”。这两个说法不仅在国外汉语学习者中流播甚广,甚至也得到一些国内学者和教师的附和。因此,有必要从学理上澄清有关汉字认知的这两个怪论,在汉语国际传播中树立文字自信,讲好汉字故事。
博语心声    新的一年,我们为您开辟了一个“花园”:  真情流露您教学中的苦与乐是花儿们的种子;  认真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是花儿们的肥料;  真诚交流实践磨练而生的经验与教训是花园里的栅栏;  以教师博客为土壤,以教者的心声为雨露——  敞开心扉,倾听“博语心声”,这里是心与心贴得最近的地方!    本期关注博客:潇湘游子  博主:胡永跃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  关注理由:胡老师的博客是一个进行教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6日下午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全军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扎实推进军队各项工作,坚决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2020年目标任务,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在认真听取代表发言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首先对全军部队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