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教学实践,分别从课前导入、课中提问和课后作业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ruby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多效性;课文教学;新课导入;问题设计;多样化
  课文教学是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的重点。小学阶段课文教学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 高年级的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也具备一定程度的学习能力,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体验乐趣。传统的小学英语课文教学的集中表现为“讲读”。“讲读式”的小学英语课文教学注重英语语言知识。特别是语法知识的讲授和灌输。由于这种教法过于强调语法知识的传授和学生需要输出的英语规范性,不利于促进小学生乐于开口说英语,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分别从课前导入、课中提问和课后作业这三个步骤谈谈关于课文教学的多效性。
  1 选择适合课文主题的方式进行新课导入
  课前活动是英语课文教学的前奏和基础,对于构建课文内容结构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新标准英语版的教材里,高年级的课文内容更加侧重知识性,包括了人文、历史、文化等,要求学生了解的不仅仅是字面的意思,而应该是其深层的知识含义。根据不同的主题模块,老师应该通过不同的导入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扫除影响学生理解课文的部分语言障碍,为学生顺利地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下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里的典型的主题模块分别列举不同的导入方式。
  1.1 情感铺垫式导入。
  教材: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第十一册Module1 How long is the Great Wall?
  主题:爱国主义精神——长城
  方式:让学生听歌《大中国》,播放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用英语一一介绍我国闻名世界的名胜古迹。在言语中抒发对祖国的热爱。最后定格到长城,并侧重于介绍长城的历史。
  T: Boys and girls, where is it ?
  Ss;The Great Wall!
  T: Yes. It’s only in China. It’s the most miracle of China. It is often used as a symbol of China! We should be proud of it. Right?
  Ss;Yes!
  T: It wants to resist hordes to attacking China. On Fourteenth Century, it’s from Jiayuguan to Hushan. So it’s very very old, and very very long!
  作为中国人我们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拥有的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骄傲和自豪。这样的情感熏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迫切地想要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后面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课文部分。
  1.2 传统文化式导入。
  教材: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第十一册Module4 American festivals.
  主题:美国传统节日——感恩节
  方式:老师通过图片用英语一一介绍美国的传统节日,包括它们的日期、要怎么过节等等方面。用你最喜欢的美国节日引出感恩节。
  T: What ‘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s?
  S: My favourite is Mother’s day. What about you ?
  T: My favourite is Thanksgiving day. Let’s watch the origin of Thanksgiving day.
  然后我用一段视频给学生展示了感恩节的来历。在这个视频里我提炼出了感恩节时间、传统食物,家庭还有最重要的感恩这几个信息。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抓住了关键词,也为下面的进一步的学习感恩做好了准备。用这样的方式导入课文,学生不只是知道了感恩节的时间这个表面上的信息,而是更加全面地了解了这个节日甚至更多的传统文化。
  1.3 情景式导入。
  教材: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第十二册Module1 I want a hot dog.
  主题:生活情景——点餐
  方式:老师打扮成快餐店服务员登场,这样的扮相立即吸引了同学们的眼光。马上就可以把学生带入课文的主题。然后,老师带着学生复习食物的单词。
  T:Good morning. What do you want to eat?
  Ss: I want a hamburger.
  I want some noodles.
  I want to eat some chips.
  ……
  T: And what do you want to drink?
  Ss: I want to drink a cola.
  I want to drink some coffee.
  I want to drink a cola, too.
  ……
  T: So that’s two hamburgers, one hot dog and three colas. Here is your food.
  Ss: Thank you. How much is it?
  T: thirteen dollars and twenty-five cents in all.   Ss: Here you are.
  T: Thank you. Enjoy your meal!
  这样做的好处是:①开门见山地切入主题。②把生活中的场景带入课堂,有助于让学生实际感受英语生活化,更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③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主动地加入到英语活动中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呈现的导入方式,特别对课文教学是非常必要的环节。既能减少孩子们语言学习的枯燥,又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6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环境,接受的信息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课本表面的知识容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他们需要更全面地了解这个多元化的世界。而我们老师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更“丰满”起来,全方位地了解每一个主题模块。才能让学生对每一个主题模块都有全方位的了解。所以,不同的主题应该有不同的课文导入方式。
  2 不同阶段的问题设计有助于课文的理解
  教学实践证明,问题设计在课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课文教学中设计有效的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探究获取和处理信息,提高阅读技能的重要手段。
  2.1 阅读前的导入型问题设计在于激发兴趣,走进课文。
  问题导入是英语教学过程,特别是高段课文教学中运用最广泛、最好操作的方式之一。它是指教师从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建立起课文文本和以前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在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第十一册Module1 How long is the Great Wall?中,老师在介绍了长城的情况后,提出以下问题:
  T: The Great Wall is very very old, and very very long. Do you know how old is the Great Wall? Listen and find the answer, and try to underline it.
  Ss: Yes. The Great Wall is ten thousand li long.
  T; Li?
  Ss: Five thousand kilometers long!
  T: And how old is the Great Wall?
  Ss;it’s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old.
  T: Good!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 and “kilometre”? let’s listen to the text again.
  我从介绍长城到提出关于长城长度和历史的问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这个问题也是学生心里迫切想知道的答案。这样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巧妙地进入了课文,也解决了这篇课文最重要的两个问题。
  2.2 阅读中的细节型问题设计在于理清思路,理解课文。
  课文教学中离不开对课文细节性问题的探究,这也是课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其主要任务是通过阅读了解文本大意,理清思路,从而获取课文的具体信息或细节信息。所以,老师可以根据篇章结构、语言层次、句法、词汇等设计一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解读课文,探究课文的深层含义。例如,在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第十一册Module4 American festivals.中我这样提问:
  T: What ‘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Ss:My favourite is Thanksgiving day.
  T: When is it?
  Ss: It’s in November.
  T: And what do people do on Thanksgiving day? Listen and underline the sentences.
  Ss:Families are together.
  We have a big, special dinner.
  We say thank you for all the good things we have.
  T: Good! Thanksgiving has got 3 points. They are “Love、Thank you and Good things”!
  Love----Who do you want to say love?
  Ss: I love my mother.
  Thank you---Who do you want to say thank you?
  Ss: I want to say thank you to my grandma.
  Good things---Who gives you all the good things?
  Ss: My parents give the good things to me.
  T: So we say thank you for all the good things we have.
  Ss: Yes.
  T: Now what’s the Chinese meaning of this sentence?
  Ss: 我们要对我们所拥有的所有美好的事物说感谢!   T: Well done! On thanksgiving day, we’ll say thanks to all of the people who have been loving me.
  Ss: Yes.
  T: Is thanksgiving day very important?
  Ss: Yes.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笔者像剥笋壳一样把这篇课文一层一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每一个问题是在为后一个问题做铺垫。剥到最后,许多貌似零碎的信息被这些问题串联在一起,帮助学生理清了理解课文的思路,文章的重点和结构都清晰地呈现。我又根据课文中一些细小而关键的词句的问题,(如以:what、who、Is等提出的问题),意在培养学生精心阅读,捕捉文本的细节信息,引领学生正确掌握课文内容,从而全面地理解课文深层次的意义。那就是学会感恩,学会感恩家人,感恩朋友,感恩老师!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还受到了爱的洗礼。
  2.3 阅读后评价型问题设计在于检测评估,强化课文。
  课后练习是整个课文教学的升华阶段。老师在学生摄取课文主要知识的基础上,针对课文细节设计一些回忆型、理解型问题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另外,还要深入挖掘文本内涵,设计一些评价型,创新型和思维型等一系列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高级阶段,训练学生综合概括和进行独立思考和团结合作的能力。完成从信息汲取到知识输出的过程,从而将课文上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例如,在学习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第十一册Module1 How long is the Great Wall?这篇课文后,我是这样和学生交流的:
  T;Now we know a lot about the Great Wall. How long is it? (回忆型问题)
  Ss: it’s ten thousand li long.
  T: How old is it? (回忆型问题)
  Ss: It’s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old.
  T: Can Simon walk all of the Great Wall?(理解型问题)
  Ss:No,he can’t.
  T: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Geat Wall? (评价型问题)
  Ss: it’s the symbol of China.
  Ss;We ‘ll protect it.
  T: The moon is only two thousand years old?(理解型问题)
  Ss: Not the moon. The Great Wall.
  T: So how old is the moon? (理解型问题)
  Ss: It’s millions of years old.
  以上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易到难,有浅入深,既检测评估了课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文本空间,把语言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总之,问题的设计在小学英语课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恰当得体的设问我能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意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教师应把握课文内容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走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促进课文教学目标的达成。
  3 多样化的课后作业有助于课文的巩固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课后作业就是将英语教学延伸到课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搞好课堂教学之外,如何布置一些精彩的、深受孩子们喜欢的英语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分层性作业思考。
  所谓的分层性,是针对受教育对象整体而言。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英语学习的要求在提高,学习程度的差异性也在不断加大。教师需要的是让有差异的学生完成相应的分层性作业,达到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轻松愉快地完成作业,减轻学生负担,采用“分层设计、共同提高”的形式,将学生个体和内容分层强化的目标。例如,在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第十一册Module8 Do you often tidy your room? 这篇课文学习后,我采用了分层的方法。让学习程度优异的学生运用小作文的形式讲述自己在家的生活习惯,让学习程度中等的学生运用表格形式和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同学或者朋友的生活习惯。让学习程度较弱的学生运用抄写的形式巩固学生的规范书写。
  3.2 开放性作业思考。
  让学生发挥合作意识,经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个目标即为开放性作业。这样的作业可以让每个学生发挥其所长,能突出领导的能力,培养团结意识,小组合作精神。例如,在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第十二册Module1 I want a hot dog.这一课中,笔者给学生安排了这样的作业:全班每4人为一个英语学习小组,一个组长。每个小组都要完成这一课的情景剧表演。由组长负责安排角色、道具制作、排练等。最后在班上轮流表演。这样的作业我把它定义为开放性的作业。作业完成的结果是,同学们都甩开了课本,不是在背课文,而是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英语氛围。这样的作业完全地发挥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也让学生能够把英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更是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所在。
  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重视课内,更要重视课外。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英语教师设计科学、分层、高效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掌握课堂知识重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实践等多种能力和创新意识,巩固学生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加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学高年级英语课文教学的探究仍然需要每一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总结。教师在英语课文教学中,应让学生体验语言的真实应用,做到为用而学,在学中用,自主参与,充分地接受听、说、读、写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才会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
  [2]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2010年
  [3] 《小学外语教学》2011年
其他文献
绘画教学习惯以教师为中心,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孩子在绘画中,往往按照老师的范画去模仿,教师和家长也常常以画得和老师象不象作为好的评价标准,而幼儿自身的创造性呢?幼儿在绘画时是不是愉快、自愿的?也就是绘画时幼儿的情感是否积极主动,这常常被成人忽视了,认为只要幼儿能模仿得象就行了。只重视结果,而忽视了在绘画过程中,幼儿自身情感活动的发展和在绘画中的作用,这种情感活动有哪些内容呢?我认为,它包括对事
期刊
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向观察客观事物过度的一个桥梁和凭借,是培养儿童提高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面对单幅图或多幅图,能写上几句话或一段话,并非是件很容易的事。滔滔江河源于涓涓细流,这可以说是作文的一项基本功。如何写好看图作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训练  一,细读要求、找出要素  看图写话,通常都会配有这样一段文字。“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
期刊
1 《周易》简介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也就是学界里常说的《周易》分为“经”和“传”两部分。在《周易》编订成书之前,或者说在对“易经”进行解释——“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的《易传》成书之前,“易经”应当经历了相当漫长的画卦、重卦(八卦两两相重而成六十四卦)和系卦辞、系爻辞的发展时期,才有具有一定研究成果的“易传”问世。《易传》是解释《易经》的著作,汉朝人将里面的内容归纳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如何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我想关键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真正发挥其主体性。所以我对地理课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了一些研究.重点是从课堂导入、问题设计、教学手段、学生活动等方面做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提高;地理学习;兴趣  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期刊
初中 英语中考试题中的最后一道题目为--书面表达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一篇80个词左右的短文。这一道题目完成得好或坏取决于诸多因素,我认为我们可以 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一、词汇  英语写作要求有一定量的词汇,没有词汇就好比巧 妇无米难以下厨。写作时可能出现要写的词记不起来、要用的词拿不准、尤其是遇到同义词、更不知用哪一个好、或词性没记住,结果乱用…… 这都
期刊
【摘要】“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因此,在物理习题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起着很大的帮助作用。本文着重论述了如何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思维习惯、画图习惯、规范解题习惯和反思习惯。  【关键词】解题习惯;物理思维;规范解题;画图;反思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习惯就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对教育者来说,习惯是本质现象之一,只有习惯才能使教育
期刊
【摘要】本文从《项目教学法》概述出发,通过对高中新课程改革、独生子女教育、《通用技术》学科特点和实验室配置现状分析,探索在《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通用技术 ;学科教学 ;项目教学法  一 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就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
期刊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她能涵盖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载道、载情、载史于一体。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阅读它们,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
期刊
为人师表十余载,在教学上经历的世事颇多,领略了我和同事勤奋的教学风貌,也目睹学生寒窗苦读的身姿,然而教也苦,学也苦,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初中时期,十多岁的学生,好似初升的太阳,应该是朝气蓬勃,活力四射,在学习中应该涌现无限的激情,然而我看见的是沉闷疲乏的背影,孜孜不倦,奋笔疾书的劳苦,昔日活泼欢快的身影哪儿去了,学习的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厌学的情绪逐渐露出端倪。  然而,为人师表的我是喜爱学生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开展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要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理论体系,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注重完成教学任务,导致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无法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积极性。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激趣教学,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