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氏束电图在房室阻滞定位中的意义

来源 :临床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ulan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电活动的起源或传导发生紊乱时,会引发心律失常.医学对心律失常的记录和诊断可分为3个时期:①心电图问世前的时期:主要依靠脉搏图记录和诊断心律失常;②心电图时期:出现各种心电活动的记录方法,包括动态心电图,但这些方法都属于单纯的、被动的记录,记录时发生了心律失常则能对心律失常做出诊断,记录时未发生心律失常则不能诊断;③心脏电生理时代:这一时代开始于上一世纪70年代,是以希氏束电图和程序心脏刺激两大标志性技术问世为起点.心脏电生理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从此不是被动的记录,而是主动的诱发和复制.如果患者原有的心律失常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中ST-T形态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早期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发病0.5~4h有ST-T抬高并诊断为早期心梗的病例,与70例同期非心梗但有ST—T抬高的病例
目的探讨窦房结-心房脂肪垫(SAFP)在右上肺静脉灶性放电引发阵发性房颤(PAF)中的作用。方法12条新疆家养犬,苯巴比妥钠麻醉,经右侧开胸暴露右侧肺静脉。将1根8极标测电极导管固定在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相关梗死动脉的关系。方法57例急性下壁心梗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结果①当STⅢ〉STⅡ,86.4%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而ST
室性早搏(室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其取决于室早是偶发还是频发,是发生于左室还是右室,是短联律间期还是长联律间期等.当室早联律问期较短时,心室舒张期充盈
目的探讨冠脉病变患者心电图ST-T的改变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0年-2003年收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60例冠心病患者,造影前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观察ST-T改变。结
例1.患者男,56岁,因病窦综合征植入DDD起搏器(Ac-tros D Biotronik)。基础起搏频率60ppm,上限频率160ppm,动态AV间期180/100ms,心房、心室起搏电压均为3.6V,脉宽0.4ms/心房感知灵敏度1.5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