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藏九地 攻动九天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oneknow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在中国去地产化的大背景下,流动性的改善不会太明显,2012年中期以前国内经济难言底部,国内与进出口的人流和货流增长将受到一定冲击。 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典型的中游行业,承载商旅客流和大宗商品流转之重任,实难独善其身。但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转型依然值得期待,转型中的中国面临着贸易保护之困境、物流费用之痛楚、破除垄断之迫切、消费升级之契机、技术替代之希望。 中国经济转型中,哪些交运子行业有望获得超额收益? 其一,物流政策红利下,具备供应链管理理念的网络化和专业化物流公司将持续受益,并有望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其二,铁路市场化改革中,站在最前沿的铁路上市公司将被赋予历史重任,兼并收购的外延扩张之路和多元化经营的内生增长之路有望齐头并进;其三,人均收入不断提升、人民币持续升值、竞争格局日益稳定,消费升级渐行渐近、商业广告模式带动机场减弱周期走向消费,国际航线的浴火凤凰有望一扫航空盈利估值阴霾;其四,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正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转变,通用航空产业链公司在开放的低空中冉冉升起,承载中国高端设备出口的特种船公司正驶向广阔蓝海。 建议关注交运行业的配置机会,矛盾组合,先防后攻,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高分红、低估值、稳增长的交运蓝筹子行业为盾:积极配置铁路、机场、公路和港口等子行业。以边际改善和主题投资为矛:把握全球经济复苏可能带来国际航线边际改善的航空航运子行业的基本面反转机会;关注铁道部市场化改革重启、物流政策红利实施和低空放开提速带来的铁路、物流和通用航空等子行业的主题投资机会。
  
  航空:等待基本面反转 由于2012年上半年国内外经济增速同时放缓是大概率事件,且供需可能呈现供大于求,我们对2012年航空市场表现相对谨慎,供需失衡带来2012年盈利下行风险。但股价波动往往会先于基本面表现。如果2012年年中时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全球经济预期复苏,则航空股价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可能会有表现,从而迎来行业性反转机会。 参考国内外历史估值情况,国航、东航、南航、海航2012年极限下跌幅度为36%、35%、36%和21%。但2012年依然可能存在4个绝地反击机会:国内外经济复苏超预期,行业基本面有望反转;全球航空业一片惨淡,国外航空公司大规模破产保护,给国内航空提供历史机遇和市场空间;人民币重拾升值预期;油价出现大幅下跌。 我们推荐国际航线占比较高的中国国航(601111.SH),一旦全球经济好转,国际航线有望一扫阴霾,浴火重生。建议关注协同效应日益显现、战略引资坚定不移的东方航空(600115.SH),同时密切关注南方航空(600029.SH)2012年5架A380的运营情况,“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机场:稳增长,待提价 我们重点推荐上海机场(600009.SH)和厦门空港(600897.SH),理由如下: 从防御特性来说,如果2012年上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不佳,股市可能难有表现,业绩稳定增长的机场将显现出明显的防御性。 从大型资产投建带来盈利周期性波动来说,在A股上市的4个机场中,深圳机场(000089.SZ)扩建工程启用在即;白云机场(600004.SH)空侧产能趋于饱和;浦东机场和厦门机场空侧产能相对宽松,近期资本开支不大,还处在盈利周期的上升阶段。 从航空业务和非航业务增速来说,由于世博会因素,2011年上海机场是高基数低增长,2012年增速将恢复正常,非航业务上,上海机场作为枢纽机场具有更大的商业价值,随着商业规划的调整,2012年非航业务增速值得期待。厦门空港由于海西经济融合和居民旅游的提升,航空业务保持快速增长,2012年机场商业的重新招标也有望带来新的增量。 从机场收费并轨来说,我们预计2012年收费并轨会积极推进,有可能一步到位,且由于航空公司近两年盈利不错,我们判断内航外线向外航外线并轨的可能性较大。以2011年上半年的数据为参考标准,上海机场对收费标准并轨的敏感性最大。
  
  航运:寒冬未尽,关注“一主一辅”两类交易性机会 由于航运业周期拐点尚未到来,在没有趋势性机会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关注2012年航运股 “一主一辅”的两类交易性机会。 “一主”是等待跌出来的机会。考虑到2012年一季度,航运股业绩环比下滑的概率较大,股价短期仍有调整压力。根据我们的测算,船价下跌20%情况下,航运股股价平均下跌30%将接近悲观重置成本,激进型资金届时可博弈超跌反弹,建议重点关注中远航运(600428.SH)、中海发展(600026.SH)和中海集运(601866.SH)。 “一辅”是博弈政策扶持。随着航运公司经营状况不断恶化,要求政策支持的呼声日益高涨。特别是“国油国运”领域,由于原油运输关系到国家安全,政府可能出台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扶持国内油轮公司,建议重点关注长航油运(600087.SH)和招商轮船(601872.SH)。
  
  港口:行业渐成熟,精选防御个股 港口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吞吐量增速下滑,业绩放缓。从长期看,大规模投资带来的产能过剩或通过兼并整合的方式来实现平衡,而这个过程将伴随着各区域内的港口为维护或提升市场份额而展开的激烈价格战。 未来几年,对于大部分港口而言市场份额比公司利润更为重要,继续扩建以及降价揽货都存在可能,未来几年港口企业的业绩增速将很难令投资者满意。 从估值的角度看,进入成熟期的港口行业必然失去过往高增长的溢价。2012年港口公司平均PE将降至13倍,虽然估值提升几无可能,但防御性也明显增强。 在个股上选择上,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具有相对估值优势、腹地货源充足、竞争压力相对小、具备稳定增长潜力的区域龙头,维持上港集团(600018.SH)“强烈推荐”评级,公司分红率维持在50%以上,股息率接近4%,未来增长稳定,是防御性的上佳品种,给予天津港(600717.SH)、日照港(600017.SH)、唐山港(601000.SH)“推荐”评级。
  
  铁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在铁路市场化改革中,站在最前沿的铁路上市公司将被赋予历史重任,兼并收购的外延扩张之路和多元化经营的内生增长之路有望齐头并进,我们对铁路改革充满期待。 综合考虑分红、估值和增长,我们建议加大对铁路板块的配置,维持大秦铁路(601006.SH)“强烈推荐”评级,铁龙物流(600125.SH)和广深铁路(601333.SH)“推荐”评级。
  
  公路:车流量打响保卫战,通行费走向平衡木 2012年高速公路行业增长相对稳定、估值相对较低、股息率相对较高。高速公路估值已经达到历史低点,且基本低于国外同行业公司,具有较高安全边际,降低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风险逐渐释放。 综合基本面、估值和分红等因素,我们给予高速公路行业“推荐评级”,建议择优配置,强烈推荐宁沪高速(600377.SH)、山东高速(600350.SH)、皖通高速(600012.SH)和深高速(600548.SH)。
  
  物流:黄金十年,寻找中国物流龙头 尽管中国物流发展水平程度较低,但美国经验表明中国物流业未来也将出现“黄金十年”。随着近年来经济结构转型对现代物流的需求快速增长,政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物流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我们看好物流业的长期前景,维持物流行业“推荐“评级,推荐组合为:建发股份(600153.SH)、中储股份(600787.SH)和飞力达(300240.SZ)。
  
  作者为2011年卖方分析师评选水晶球奖交通运输行业第一名
其他文献
1 方酸染料的合成及光谱研究rn方酸染料由于其吸收光谱往往呈尖锐的窄峰和具有很大的克分子消光系数(logε>5), 同时具有好的热稳定性,可被用于吸收指定波长的激光,具有非常好
世界之变:从竞争走向合作当跨国药企经历新药上市乏力和药品专利大规模到期后,转而不得不关注供应链,寻求更多的国际合作,以获得更快的成长,未来10年全球健康产业将弱化竞争,
公共卫生是国际难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国家话题,在我国更是一个关系到千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健康问题的战略制度.本文首先阐述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构成,公共卫生资金在基层
2011年中国受外围经济影响,用电增速缓慢回落,预计2012年电力需求仍将延续下滑的趋势,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约为9.9%。同时,由于近几年电力投资特别是火电投资快速下滑,导致装机增速持续低于用电需求,全国已进入电力紧缺的新一轮周期。预计未来几年,电力供需将逐渐偏紧。   火电双管齐下促盈利改善,水电等待来水回归正常。2012年,火电板块在电价上调和煤价稳定的条件下,盈利预计将大幅改善,利润总额或达到
深圳房价为什么会大幅调整?这种调整或价格的理性回归是局部性还是全国性的?最近,对房地产市场形势判断,争论得十分激烈,特别是房地产是否出现拐点,更是各种理由罗列一一,有
2011年中国在高通胀压力下,货币政策持续偏紧,加之铁路投资大幅下滑及房地产调控持续严厉,宏观投资不断放缓.目前不论是货币政策、铁路投资还是房地产投资预期都缺乏改善迹象
摘 要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是其他法实施的“保障法”、“后盾法”,是保障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现代社会,随着立法文明的不断发展,司法文明的不断进步,刑法谦抑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引发了学者们的积极探讨。刑罚并非越重越好,在注重人权保障的今天,刑法的谦抑性无疑对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刑法谦抑性 非犯罪化 轻刑化  中图分类号:D914 文献标识码:A  刑法是
摘要:长久以来,社会人员失业问题是我国社会问题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问题的严峻性已经关系到国计民生。进入21世纪以后,为保证社会人员的成功就业,我国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国家从上到下,制定了合理的扶持政策。国家的财政部门对就业补助资金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同时对于特殊的就业者,比如家庭条件困难、就业职务具有服务性的群体,进行政策性的倾斜,采取直接扶持的财税政策。分析了社会失业问题的现状,分析了此种局面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