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米埔湿地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西北部,毗邻后海湾。面积1500公顷的米埔及内后海湾湿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价值,于1995年9月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拉姆萨尔湿地)”。
米埔和后海湾湿地因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成为香港滨海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海湾沿岸分布有超过330公顷红树林,面积位列全国第六,米埔分布有33种陆生哺乳动物,占全港物种种类的40%以上。米埔水獭为一个较为珍贵濒危的亚种,在全港仅分布在后海湾一带。湿地分布的鸟类有416种,其中49种为全球珍稀濒危物种,包括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名录的黑嘴鸥和黑脸琵鹭。
米埔湿地已有近百年历史。早在1920年,后海湾地区就有农民在海边筑堤,以抵御潮水。这种以堤围绕的土地被当地人称作基围,用作种植水稻。二十世纪40年代,广东渔民迁移至后海湾,开始用基围养虾、鱼、蚝等,用来维持生计,其中又以养虾为主。19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又有一轮新移民进入该地,以深水鱼塘养鱼。
米埔湿地一度也是冬季传统的水鸟狩猎地区。前来狩猎的既有殖民时期在港生活与工作的英国人,也有来自澳门的葡萄牙殖民者。最早提出保护米埔的为香港自然历史学会和香港观鸟学会。1964年,英国知名环保人士斯科特爵士参观米埔后,致函港英政府,提议建立自然保护区。1974年,港府将米埔列为禁猎区。1975年,为了避免建设项目侵占米埔湿地,港府将该湿地进一步列为禁止进入区,任何人必须得到原渔农处(现为:渔农自然护理署,下文简称为:渔护署)的禁区通行证后才可进入。1976年,米埔湿地被列入“具有特殊科学价值地点”名录。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香港工业快速发展,工业废水快速增长,未经处理就排放至后海湾,导致后海湾水质污染严重,基围经营效益不佳。部分基围的红树林被砍伐,改建为深水鱼塘,部分农地也被改建为住宅区,导致了湿地及其生态价值的永久丧失。就此,1981年成立的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下文简称为:WWF香港)决定向老渔民购入基围重新管理,以保护这种独一无二的生境,并将米埔发展成为环境教育中心,提高公众对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的认知和关注。
1983年,香港米浦沼泽湿地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米埔自然保护区的日常管理工作由渔护署和WWF香港共同负责。渔护署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条例》(香港法例第170章)规定,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执法活动,查处未经批准进入保护区的外来人员及未经批准的活动;该署在保护区入口设立办事处,登记核查进入自然保护区人员的许可证,该许可证由渔护署署长签发。参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机构还有规划署、地政署、环保署等政府职能部门。规划署负责区内的建设工程审批事宜,就工程申请予以公示,征集社会公众意见,并作出许准或不许准决定。地政署负责区内土地改变用途的审批,就保护区内栖息地景观及用途的改变进行审核。环保署针对米埔及后海湾湿地水质等进行监测,并发布相应的监测报告。
WWF香港经政府授权,以每年向行政区政府支付1港币费用的租金,获得在保护区内开展湿地生境保护管理、自然保护宣教等工作的权利。WWF所开展的保护管理工作基于其编制并经过渔护署同意的保护管理计划。若WWF未能按照保护管理计划开展保护管理工作,或其所开展的保护管理工作不利于保护目标的达成,行政区政府将有权提前3个月告知解除对其的授权。WWF为开展栖息地、红树林管理及候鸟监测等保护工作专门设立了管理部,设置经理、湿地主任、户外主任、培训主任等职位。
成立的“米埔管理委员会”,就保护管理米埔和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提供决策参考、管理指南,监督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委员会成员包括政府部门(包括渔护署)代表、湿地研究和管理专家、其他非政府组织和私人公司代表、WWF职员,每季度开会一次。委员会同时负责监督保护区有否按管理计划制定的目标、对策和时间表开展保护管理工作。
香港观鸟协会等民间组织不参与保护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但对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监督和支撑作用。
目前,米埔自然保护区内共有21个基围,每个面积约为10公顷,这些基围也是全香港仅存的仍在运作的基围。第12~14号和第18~19号基围采用了上世纪40年代的管理方式,作为传统基围虾塘,在亚洲独一无二,成为重要文化遗产。其他基围则作为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和生境保护。
根据传统基围管理方式,每年8~12月夜间后海湾潮水处于高位时,将虾苗引入基围,以基围底部的生物和微生物为食物。收获虾的时期为4月底至10月,收虾工作结束后,基围的水将全部排干捕鱼。届时,每个基围可以吸引逾1600只越冬鸟前来觅食。
基围的基堤也会出现裂缝。如果裂缝小,则由工人手工修复。如果遇到海浪和风暴崩溃,则需用挖土机和推土机等机械修复。由于从后海湾涌入基围的海水带有大量淤泥,导致基围底部不断上升。如要保持原来的深度,则每隔10年要进行一次清淤工作。
淡水生境是米埔一直以来短缺的生态环境。为此,在自然保护区建立了5个淡水池塘/沼泽,即8号基围的一部分、9号、20号、23号和24号基围,生长着双穗雀稗、大骨草等米埔并不常见的植物,成为食草和食果类水鸟的主要食物来源。夜间,这些沼泽吸引了大量越冬水鸟来到栖息地,为依赖淡水生境生活的野生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
后海湾滩涂湿地作为越冬鸟和候鸟迁移途中的停歇场所,是数以万计水鳥的主要觅食地。由于湿地是一种过渡生态系统,后海湾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也具有脆弱性,容易被转变为陆地生态系统。
为使后海湾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处于健康和稳定状态,在渔护署的许可下,WWF定期清除滩涂上的秋茄等红树树苗,避免这些滩涂长成红树林,以保护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人员也定期对后海湾湿地进行清理,清除潮水、游客带来的各种垃圾,为水鸟提供安全可靠的栖息场所。 在米埔湿地的保护工作中,渔护署和WWF都十分重视针对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环境教育,积极帮助前来游览的游客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针对前来米埔湿地的不同群体,自然保护区提供不同的环境教育活动。针对中学生和小学生,环境教育工作由全职的教育主任负责,针对其他社会公众和伤残人士,则由经过系统训练的大学生担任讲解员。公众的环境教育活动在周六、日和公共假日举办。活动由讲解员带领,需时约为3个小时,以增强公众对湿地保护工作的认识和认同感。伤残人士可以免费参观米埔湿地,相关费用来自于爱心企业和个人捐赠。WWF也定期举办教师培训活动,提高他们开展环境保护教学的效果;编制了逾百套环境保护方面的教材,包括小册子、书刊、幻灯片等,分发给全港学校、公共图书馆和相关政府部门。
生态环境监测也是米埔湿地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监测小组于2003年成立,基于有效期为5年的工作指南开展监测工作。监测工作的目标包括:评估WWF在米埔自然保护区生境管理上的成效;增强关于具有保护价值的湿地物种的生态及管理需要上的知识。所开展的监测工作包括生态基线监测和基线调查、专题研究、物种和生境目标监测等。
米埔自然保护区采用的多部门的综合管理模式,形成了科学的保护决策系统,构建了多渠道的保护投入体系,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全国乃至全球滨海湿地保护领域的一颗耀眼明珠,也对于全国其他地区的湿地保护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米埔沼泽湿地自然保护区所实行的综合管理模式基于香港政府现行法律制度的完备,为多部门开展协作和联合保护管理行动奠定了制度基础。与此同时,引入科学保护管理决策模式,提高保护管理水平,提升保护管理计划编制与执行能力,有效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监测工作;构建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形成政府财政、企业与个人捐赠等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特别是重视吸纳社会资金。在保护建设的同时,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将针对学生及社会公众所开展的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于湿地保护的认同度,并成为湿地保护的有利组成部分。
米埔沼澤湿地自然保护区是非政府组织(NGO)与政府形成公私伙伴关系(PPP)共同治理滨海湿地的成功典范,这也说明NGO可以成为政府的得力伙伴,在滨海湿地保护中发挥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对于政府而言,要做好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工作,给予NGO充分信任,创建NGO参与机制,界定清楚NGO的权责,建立针对NGO的有效监督和服务机制,为NGO开展工作打造有力的制度环境,帮助NGO提升滨海湿地治理活动的参与能力与成效。对于NGO而言,要对自身在滨海湿地治理中的职能与角色进行准确界定,发挥好自身的专业特长,承担环境教育、生态监测、保护管理等工作,成为政府在滨海湿地治理中的得力伙伴。
米埔和后海湾湿地因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成为香港滨海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海湾沿岸分布有超过330公顷红树林,面积位列全国第六,米埔分布有33种陆生哺乳动物,占全港物种种类的40%以上。米埔水獭为一个较为珍贵濒危的亚种,在全港仅分布在后海湾一带。湿地分布的鸟类有416种,其中49种为全球珍稀濒危物种,包括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名录的黑嘴鸥和黑脸琵鹭。
米埔湿地已有近百年历史。早在1920年,后海湾地区就有农民在海边筑堤,以抵御潮水。这种以堤围绕的土地被当地人称作基围,用作种植水稻。二十世纪40年代,广东渔民迁移至后海湾,开始用基围养虾、鱼、蚝等,用来维持生计,其中又以养虾为主。19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又有一轮新移民进入该地,以深水鱼塘养鱼。
米埔湿地一度也是冬季传统的水鸟狩猎地区。前来狩猎的既有殖民时期在港生活与工作的英国人,也有来自澳门的葡萄牙殖民者。最早提出保护米埔的为香港自然历史学会和香港观鸟学会。1964年,英国知名环保人士斯科特爵士参观米埔后,致函港英政府,提议建立自然保护区。1974年,港府将米埔列为禁猎区。1975年,为了避免建设项目侵占米埔湿地,港府将该湿地进一步列为禁止进入区,任何人必须得到原渔农处(现为:渔农自然护理署,下文简称为:渔护署)的禁区通行证后才可进入。1976年,米埔湿地被列入“具有特殊科学价值地点”名录。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香港工业快速发展,工业废水快速增长,未经处理就排放至后海湾,导致后海湾水质污染严重,基围经营效益不佳。部分基围的红树林被砍伐,改建为深水鱼塘,部分农地也被改建为住宅区,导致了湿地及其生态价值的永久丧失。就此,1981年成立的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下文简称为:WWF香港)决定向老渔民购入基围重新管理,以保护这种独一无二的生境,并将米埔发展成为环境教育中心,提高公众对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的认知和关注。
1983年,香港米浦沼泽湿地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米埔自然保护区的日常管理工作由渔护署和WWF香港共同负责。渔护署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条例》(香港法例第170章)规定,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执法活动,查处未经批准进入保护区的外来人员及未经批准的活动;该署在保护区入口设立办事处,登记核查进入自然保护区人员的许可证,该许可证由渔护署署长签发。参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机构还有规划署、地政署、环保署等政府职能部门。规划署负责区内的建设工程审批事宜,就工程申请予以公示,征集社会公众意见,并作出许准或不许准决定。地政署负责区内土地改变用途的审批,就保护区内栖息地景观及用途的改变进行审核。环保署针对米埔及后海湾湿地水质等进行监测,并发布相应的监测报告。
WWF香港经政府授权,以每年向行政区政府支付1港币费用的租金,获得在保护区内开展湿地生境保护管理、自然保护宣教等工作的权利。WWF所开展的保护管理工作基于其编制并经过渔护署同意的保护管理计划。若WWF未能按照保护管理计划开展保护管理工作,或其所开展的保护管理工作不利于保护目标的达成,行政区政府将有权提前3个月告知解除对其的授权。WWF为开展栖息地、红树林管理及候鸟监测等保护工作专门设立了管理部,设置经理、湿地主任、户外主任、培训主任等职位。
成立的“米埔管理委员会”,就保护管理米埔和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提供决策参考、管理指南,监督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委员会成员包括政府部门(包括渔护署)代表、湿地研究和管理专家、其他非政府组织和私人公司代表、WWF职员,每季度开会一次。委员会同时负责监督保护区有否按管理计划制定的目标、对策和时间表开展保护管理工作。
香港观鸟协会等民间组织不参与保护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但对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监督和支撑作用。
目前,米埔自然保护区内共有21个基围,每个面积约为10公顷,这些基围也是全香港仅存的仍在运作的基围。第12~14号和第18~19号基围采用了上世纪40年代的管理方式,作为传统基围虾塘,在亚洲独一无二,成为重要文化遗产。其他基围则作为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和生境保护。
根据传统基围管理方式,每年8~12月夜间后海湾潮水处于高位时,将虾苗引入基围,以基围底部的生物和微生物为食物。收获虾的时期为4月底至10月,收虾工作结束后,基围的水将全部排干捕鱼。届时,每个基围可以吸引逾1600只越冬鸟前来觅食。
基围的基堤也会出现裂缝。如果裂缝小,则由工人手工修复。如果遇到海浪和风暴崩溃,则需用挖土机和推土机等机械修复。由于从后海湾涌入基围的海水带有大量淤泥,导致基围底部不断上升。如要保持原来的深度,则每隔10年要进行一次清淤工作。
淡水生境是米埔一直以来短缺的生态环境。为此,在自然保护区建立了5个淡水池塘/沼泽,即8号基围的一部分、9号、20号、23号和24号基围,生长着双穗雀稗、大骨草等米埔并不常见的植物,成为食草和食果类水鸟的主要食物来源。夜间,这些沼泽吸引了大量越冬水鸟来到栖息地,为依赖淡水生境生活的野生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
后海湾滩涂湿地作为越冬鸟和候鸟迁移途中的停歇场所,是数以万计水鳥的主要觅食地。由于湿地是一种过渡生态系统,后海湾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也具有脆弱性,容易被转变为陆地生态系统。
为使后海湾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处于健康和稳定状态,在渔护署的许可下,WWF定期清除滩涂上的秋茄等红树树苗,避免这些滩涂长成红树林,以保护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人员也定期对后海湾湿地进行清理,清除潮水、游客带来的各种垃圾,为水鸟提供安全可靠的栖息场所。 在米埔湿地的保护工作中,渔护署和WWF都十分重视针对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环境教育,积极帮助前来游览的游客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针对前来米埔湿地的不同群体,自然保护区提供不同的环境教育活动。针对中学生和小学生,环境教育工作由全职的教育主任负责,针对其他社会公众和伤残人士,则由经过系统训练的大学生担任讲解员。公众的环境教育活动在周六、日和公共假日举办。活动由讲解员带领,需时约为3个小时,以增强公众对湿地保护工作的认识和认同感。伤残人士可以免费参观米埔湿地,相关费用来自于爱心企业和个人捐赠。WWF也定期举办教师培训活动,提高他们开展环境保护教学的效果;编制了逾百套环境保护方面的教材,包括小册子、书刊、幻灯片等,分发给全港学校、公共图书馆和相关政府部门。
生态环境监测也是米埔湿地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监测小组于2003年成立,基于有效期为5年的工作指南开展监测工作。监测工作的目标包括:评估WWF在米埔自然保护区生境管理上的成效;增强关于具有保护价值的湿地物种的生态及管理需要上的知识。所开展的监测工作包括生态基线监测和基线调查、专题研究、物种和生境目标监测等。
米埔自然保护区采用的多部门的综合管理模式,形成了科学的保护决策系统,构建了多渠道的保护投入体系,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全国乃至全球滨海湿地保护领域的一颗耀眼明珠,也对于全国其他地区的湿地保护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米埔沼泽湿地自然保护区所实行的综合管理模式基于香港政府现行法律制度的完备,为多部门开展协作和联合保护管理行动奠定了制度基础。与此同时,引入科学保护管理决策模式,提高保护管理水平,提升保护管理计划编制与执行能力,有效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监测工作;构建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形成政府财政、企业与个人捐赠等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特别是重视吸纳社会资金。在保护建设的同时,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将针对学生及社会公众所开展的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于湿地保护的认同度,并成为湿地保护的有利组成部分。
米埔沼澤湿地自然保护区是非政府组织(NGO)与政府形成公私伙伴关系(PPP)共同治理滨海湿地的成功典范,这也说明NGO可以成为政府的得力伙伴,在滨海湿地保护中发挥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对于政府而言,要做好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工作,给予NGO充分信任,创建NGO参与机制,界定清楚NGO的权责,建立针对NGO的有效监督和服务机制,为NGO开展工作打造有力的制度环境,帮助NGO提升滨海湿地治理活动的参与能力与成效。对于NGO而言,要对自身在滨海湿地治理中的职能与角色进行准确界定,发挥好自身的专业特长,承担环境教育、生态监测、保护管理等工作,成为政府在滨海湿地治理中的得力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