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诺贝尔奖还珍贵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iwang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88年12月初,波蘭作家显克维支收到一笔莫名汇款,款额为15000卢布,汇款人署名“米哈尔·伏沃迪约夫斯基”。是谁呢?唯一有迹可寻的是,1888年5月,显克维支发表过一部长篇小说《伏沃迪约夫斯基先生》,小说的主人公名叫“伏沃迪约夫斯基”,但是,这个人物纯属虚构,没有原型。
  15000卢布相当于当时的华沙总督(当时,波兰被沙皇俄国统治)3年的薪水。尽管显克维支笔耕不辍,且致力于社会文化活动,足迹遍及欧洲各地,但自己的生活却捉襟见肘,举步维艰。朋友阿斯尼克说:“这笔钱正好可以改善你的状况,让你丰裕起来。”显克维支婉言谢绝了,别出心裁地用这笔巨款设立了一个文学基金,使许多文学青年受益匪浅。
  1900年12月22日,华沙读者自发地举行集会,庆祝显克维支从事创作25年,场面壮观。这是世界上素昧平生的人们第一次聚集在一起,庆祝一位作家的创作周年。在那次集会上,又有人送给显克维支一份礼物——一座昂贵庄园的门钥匙。庄园名叫“奥布伦戈尔克”,它是由成千上万的普通民众捐款买下的。
  此后,显克维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古稀的显克维支接受了《波兰报》的专访。记者问:“作为一位声誉卓著的作家,您认为,世界上最珍贵最值得拥有的东西是什么?”显克维支说:“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对最珍贵的理解也就自然各异。对我来说,我最珍贵的不是小说,也不是诺贝尔奖,而是1888年的15000卢布,那是我终生的依托和温暖。”
  萤火小语:遭遇困境者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或许是一个微笑,或许是一句鼓励,或者是一双愿意拉他一把的双手……雪中送炭的情谊之所以令人难忘,就在于它的可贵。所以,当别人有难时,我们也要做一个爱心的播散者。
  文题延伸:温暖;珍贵的财富;播撒爱心……
  (郭旺启摘自《做人与处世》2019年第20期)
其他文献
春雷始响,惊天动地,犹如突然间降临的一场轰炸声,在万籁俱寂中奏出了一个序幕。这是春耕最显著的象征,“正月启蛰”,新的一年开始耕种。记得每当这个时令过后,爷爷就会扛起锄头,埋头弯腰在田地里锄地。春来秋去,任凭岁月滔天流逝……  这一声巨大的春雷,积蓄了一整个寒冬的力量,在庞大的云层中炸开一般,惊动了冬眠的动物。它们因为这声巨响而苏醒过来,于是随着大地上人们逐渐忙碌的脚步声,很快明白:新的一年开始了。
一条长得看不到尽头的火车轨道,把我们一家子和外祖母分隔在两个不同的地方。  坐在怡保火车站长条木椅上的外祖母,旁若无人地流着眼泪,当火车呼啸着由远而近时,像泄洪一样汹涌而下的泪水,将她的脸冲出了千沟万壑。啊,经历过战乱的她,原是比钢铁还要坚强的呵!  等我们在新加坡安定下来后,母亲便三不五时地接外祖母到新加坡欢聚,有时,一住便长达两三个月。在印象里,母亲从来不曾为外祖母庆祝过什么母亲节,对于母亲来
阅读训练一  工人善琴  万历末,詹懋举者,守颍州,偶召木工,詹适①弹琴,工立户外,矫②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呼问之曰:“颇善③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④,甚妙。詹大惊异,诘⑤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往见一老人贸薪入城,担头常囊此,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贱工也,受工之直⑥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⑦,今以献公。”果
【2020年中考作文备考试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有那么一些事、那么一些人、那么一些现象让你产生过“我不能接受”的想法,请结合你最真实的感受,将你不能接受的人、事、做法或现象写出来。以“我不能接受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先将文题补充完整,再来完成作文。  (2)全文的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3)文中不能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除诗歌、戏剧外,文
惠风和畅,天朗气清,于初秋之际寻访兰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实人间仙境。观书圣《兰亭》,忆古思今,遂作此文,才疏学浅,不足为凭 。  ——题记  沿着曲折的小径步入兰亭,欣赏着沿岸那竹苞松交的胜景。深山古刹,竹径磬声,云栖竹径,柳浪闻莺,漫步于幽静雅致的竹林,倒颇有几分“空翠湿人衣”的韵致。  凭栏倚望,白鹅戏水,池水清碧,仿佛诉说着王羲之爱鹅、书鹅的传说,而上书“鹅
我站在河对岸,隔着一座石桥,桥对岸便是我的家乡。  桥上一个人也没有,暗青色的石桥拱起佝偻的腰,随着我拾级而上发出沉闷的哼声,就连桥下欢快流过的溪水,也像孩子一样“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些逝去的岁月所忘却的。  我的心头猛地一紧,接着便浮现出鲁迅《故乡》中的一句话,他说:“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昔时玩耍的石子路已被浇成了沥青路面,散发着庄严;记忆中的红瓦小屋长了个
有旅人蕉的路口/有甘泉/有浓荫/有旅人不期的相遇。  ——爱莉《旅人蕉》  它是救人树,是水树,是穿越沙漠的人的希望,它是旅人蕉。  茫茫沙漠,浩瀚無际,这已经足以让人觉得自己渺小,心慌无措,犹如热锅上焦灼的蚂蚁。更何况,在这浩瀚无际的世界里,很难找到水的踪迹,生命也因此成了稀有的存在。可是,总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走入这荒漠无垠的世界,而这荒凉的世界里亦有预想不到的奇迹。  旅人蕉是沙漠的奇迹,在
夜幕降临,窗外一片寂静。天空乌云密布,注定又是没有月亮的夜晚。  我坐在书桌前,看着一笔没动的作文纸。老师留的作文题目很抽象——幸福。幸福是什么?我呆呆地看着题目,手中的笔一次次拿起,又一次次放下,白纸却依旧洁白,没有半分被黑色浸染的痕迹。  夜渐渐深了,时间在悄悄流逝。夜依旧寂静,偶尔两声蝉鸣算是夜里唯一的调味剂。我的眼神愈加迷茫,像是月光永远逃离不了满天乌云。  “叮,叮。”门外清脆的钥匙声传
文言故事一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王冕传》)  【故事大意】故事大意】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让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
裹挟一路花香,望着树枝缝隙间投注而下的束束阳光,春就这样姗姗而来,叩开了季节的大门。在苍茫中,有一种声音萦绕耳畔,那不是蜜蜂蝴蝶的絮语,而是青竹拔节的声音。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个富有生机、充满旺盛生命力的季节,歇息了一季的木槿开始绽放,尘封了许久的河水渐渐流淌,仿佛是春天这个精灵为它们注入了活力。而我,在期末失利后就沉寂了,从此我都不敢抬头看,仿佛我的天空失去了颜色,阳光似乎也将我隔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