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课教师由学历教育向职工培训转型分析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了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职能转型后,任课教师由学历教育向职工培训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的措施。教师只有深刻认识教师转型的重要意义,深入了解职工培训教学的特点,重新确立合理的师生角色定位,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综合素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培训教师。
  关键词:职能转型;职工培训;角色转换;培训课程
  作者简介:王进春(1966-),女,河北保定人,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动力工程系,高级讲师。(河北 保定 071051)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212-03
  2012年6月28日,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成立技能培训中心,与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合署办公,自此,我院迎来了职业学校教育向企业职工培训教育的职能转型。企业职工培训对专业课教师的理论修养、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均是重大挑战,对于长期从事职业学历教育的专业课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尽快转换角色,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培训教师是摆在人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就专业课教师由学历教育向职工培训转型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谈一些个人的认识。
  一、深刻认识教师转型的重要意义
  1.教师转型是学院职能转变的需要
  我院前身创建于1957年,至今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长期以来,我院主要进行的是高中毕业生职业技术学历教育,我院现有教师学历高、职称高,有深厚的学科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学历教学经验,但大多实践能力薄弱、职工培训经验匮乏。冀北电网技能培训中心与我院合署办公后,培训中心急需一支能够胜任企业职工培训教学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企业职工培训教师队伍,这是学院职能转变的需要。
  2.教师转型是中心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培训事业的第一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专业素质就是培训的质量,培训的差距归根结底是教师的差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培训中心综合实力之所系。教师队伍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培训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中心的前途和发展。
  3.教师转型是中心实施人才战略的需要
  实施人才战略是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实施人才战略首先要重视开发教师资源和人力资源。
  教师转型是开发教师资源、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成就教师个体发展的手段。教师转型是我院职能转型中教师队伍建设中重要的一环。
  二、深入了解职工培训教学的特点
  企业培训教学是为了提高就业能力、岗位工作能力和岗位转换能力而对劳动者实施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活动。不同于学历教育,有其明显的特点。
  1.职工培训与职业学校教育的不同点
  (1)教育对象不同。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是在完成高中教育基础上实行的学历性的职业教育,教育的对象是应届参加高考录取的高中毕业生,学生的知识、年龄层次较为统一。企业职工培训的对象多为企业在职职工,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学员的年龄、知识与技能水平都参差不齐。
  (2)教学周期不同。职业学校教育周期较长,一般为三年,而企业员工培训周期较短。
  (3)教学目的不同。学历教育是围绕某一主要学科或专业实施所必要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形式,其重点在于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企业职工培训是针对具体岗位和特定对象而进行的短期教学培训,重点在于实用知识和技能的提高,要求学员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在岗位任职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提升。
  2.企业职工培训教学的特点
  (1)教学的实践性。企业职工培训教学活动一定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教学为技能教学服务,在教学方法上必须突出实践环节,增加专业操作比重,在教学活动中让受训人员有更多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
  (2)教学培养目标的确定性。企业培训教学目标体现在实用、实际和实效三个方面,按企业需求培训人才。
  (3)教学形式灵活多样。职工培训教学形式不受某种固定模式的限制,根据职业标准的要求,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4)教学和生产相结合。教学要紧紧围绕生产实际进行,培养人才与提高岗位任职能力相适应,提高员工岗位生产技能和专业知识。
  三、教师转型面临的问题分析
  1.教师本身的权威性降低,自信不足且心理优势弱化
  职业学校教育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思想简单纯洁,易于沟通管理,在知识、心智等方面教师有明显的优势,其信心贯穿课堂内外,教师在学生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教师是学生学习效仿的榜样。
  职工培训教育教师教学对象是企业员工,更多的是生产一线员工,他们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思想独立,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年龄偏大,有的甚至比教师年长。面对事业有成、有一定能力和社会阅历的培训学员,教师没有明显的优越感,可能在某些方面还不如学员,导致自信心不足,课堂管理相对较难。
  2.知识体系偏理论层面,缺乏实践能力和现场经验
  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能力、现场经验明显不足。面对来自基层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职工,他们大多只能进行理论层面的分析和讲授,无法或者不能深入指导职工的技能操作,培训效果在短期内还不能达标。
  3.原有的教学方法不完全适应职工培训教学
  企业职工的学习不同于学生,企业职工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再学习、再教育。企业职工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形成及学习内容的选择很大程度上都是以自己的岗位、经验、已有的知识作为继续学习的基础和依托。传统的学历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企业职工培训的需要,应改变原有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式、开放式、研讨式教学,体现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   四、教师转型的应对措施
  教师应从心理认识、素质能力、课程教学、考核制度等层面加速角色的转换。
  1.重新确立合理的师生角色定位,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企业职工培训中,培训学员由于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等原因,与一般意义上的学历教育学生有很大的区别,师生的角色定位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应重新确立合理的师生角色定位。
  学历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多的是传道与被传道、教育与被教育、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企业培训中,培训教师与企业员工则是平等的、信任的、合作的关系。
  在职工培训教学中,教师必须摆脱自己权威的角色身份,抛弃教师的支配、控制、指挥等倾向,代之以宽容、非支配、非指挥等倾向。培训师要有一种包容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要善于与学员沟通。
  2.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要做一名合格、优秀的企业培训师,首先,除了必须要掌握训练与指导的内容、方法和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能够紧跟企业发展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做到多读书、多实践、多请教,尽量创造机会走入企业生产一线,参与企业生产全过程,把握生产过程的关键点,关注工艺提高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实践技能。
  “学高方能为师,身高才能为范。”企业培训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会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本领,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更要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3.分析学员特征,讲究教学方法,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1)做好学员情况分析,掌握学员学习能力。职工培训的复杂性在于学员层次不同,学员的年龄、学历、素质参差不齐,差异很大。这些差异直接导致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极大不同。
  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注重“背学员”这一环节,要掌握培训学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员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岗位)、曾经参加过哪些培训等。此外,教师还可以了解学员其他情况,如家庭情况、生活背景、过去和现在的工作情况、对此次培训的态度等。从众多的学员信息中,分析学员现有文化与培训内容之间的关系,判断学员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这些对教学方法的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的合理编排、对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的破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上学期笔者在接受了学院举办的宣化热电培训班的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任务后,首先对学员的个人信息作了较为详细的了解。该班共有30名学员,其中女学员3人;年龄相差很大,最大的51岁,最小的23岁;学员都有专科以上文凭,但是学的专业差别很大,除了10人学的是热动专业外,其余的有外语、法律、建筑等;学员现场经验也差别很大,有工作了30年的,也有几个月的。这些信息在教学实施中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都要给予充分的考虑。
  (2)讲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高培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职工培训中,根据职工培训的特点,在选择课堂教学方法时,除了适当保留讲授式的培训方法外,应根据学员自身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力求将启发、互动、研讨、案例分析、实战演练、角色扮演、模拟与游戏等融入培训课堂,引导学员主动思维,激发学员积极参与,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境;在教学手段上,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开发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展多媒体教学,创新教学手段,最大限度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案例教学法是在职工培训中比较常用的且已证明比较成功的方法之一。是对工作情景和实际工作活动的描述,是从行业事件、工作经历中挑选出来的大量生动、丰富和有价值的事例,让学员运用有关的知识和理论去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讨论和思考从中取得经验教训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允许学生想象性地站在有关决策人或问题解决者的位置或角度来决策或解决问题,符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适应了培训教育的教学要求。
  情景模拟法是通过对事件或事物发展与发展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员身临其境,在所设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期内提高能力。角色扮演法是情景模拟中应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
  讨论教学法是通过培训师与学员之间或学员与学员之间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讨论法可以使学员主动提出问题,表达个人的感受,有助于激发学员学习兴趣;鼓励学员积极思考,有利于能力的开发;学员在讨论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有利于知识和经验的交流。
  角色扮演法是设定一个最接近现有状况的培训环境,指定学员扮演某种角色,借助角色的演练来理解角色的内容,从而提高学员主动面对现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角色扮演法有助于训练学员的基本能力,提高学员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头脑风暴法”也称为“研讨会法”。特点是培训对象在培训活动中相互启迪思想、激发创造性思维,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员的创造能力,提供解决问题更多更佳的方案。
  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可以迅速地把课程资源显现在学生面前,既可以大量节省教师讲课、板书的时间,又可以使教师传授更多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可以变复杂为简单,变困难为容易,变抽象为形象,更易突出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技术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精心准备培训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职工培训中的教材必须是事先精心准备的材料,但又必须切合培训学员的实际需要,教材的内容要特别突出职业活动和岗位工作的技能目标要求,而且必须有足够的能反映该领域内最新信息的材料。
  培训教学内容要经过合理的编排,要注意以下几点:
  整体性:培训内容从整体上应是统一完整的,各个部分内容要有机结合,而不是拼凑在一起的。
  关联性:各个模块及培训内容要相互紧密联系,而不是相互冲突。   顺序性:课程内容在编排上要符合成人学习循序渐进的特点,要充分考虑培训班学员的实际情况。各个模块和培训内容出现的次序要合理得当。
  4.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确保培训质量
  考试是评价培训效果、检验教师教学的一种必要手段和方式。实用的考试内容、科学的考试方式对职工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增强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职工培训考试应注重内容、题型、方式三个方面。
  职工培训考试内容应突出针对性、实用性,讲究实际效果,除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题外,应加大“应用题”、“能力题”、“实际操作题”的数量,避免学历教育考试中过多地重视记忆题,不同程度地忽略实际操作题,在客观上给学员带来了“死记硬背”的压力。
  职工培训考试题型应从成人学习的特点出发,立足于实际需要,转换思维,改变题型,根据问题的简单和复杂,让死记硬背的东西“活”起来,让学员有思考、发挥的余地。
  职工培训考试方式除了采用传统的考试形式外,还可采用观测、口试、现场操作、第三者评价、自评、小论文、提交案例分析、书面答卷等方法的综合运用。这些方法的应用与单纯用理论试卷的考核方法相比,更能反映出学员的综合素质,体现能力为本的思想。
  在宣化热电培训班“工程热力学”课程的考核中,笔者打破了传统的工程热力学笔试闭卷的考试方式,而是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采用了撰写论文的形式。给出两个论文题目: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对火力发电厂的实际指导意义;工程热力学的理论对节能环保的实际应用价值。学员选择一个题目撰写2000字左右的论文。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激发了学员学习本门课程的热情,收到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以上对我院职能转型中专业课教师角色转换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培训教师,一个最核心的因素就是要有一个积极进取的态度,热爱本职岗位的心境,深入实践,不断学习,在进行企业培训这样一个双赢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也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2]郭庆亭,赵晓燕.关于教师转型发展的几个前沿问题[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5,(2).
  [3]刘亚平.案例教学法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5,(6).
  [4]李斌.对企业培训教学中师生角色定位的几点认识[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6,(5).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大量高学历的青年教师进入高校教师队伍,教师本身的工程素质令人堪忧。这些青年教师大多数都是从校门到校门,从“学生”角色直接转变为“教师”角色,没有实际工程工作的经历,缺少工程实践经验,很难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影响到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工程素质成为当务之急。以北京工业大学青年教师工程素质培养情况为例,探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青年教师;
摘要:青年教师是地方高校发展的主力军,建设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科建设质量的根本保障。在青年教师培养上,地方高校应积极发挥“学科建设”项目的引领和反哺作用,通过建立各种学科平台,引领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团队协作等专业化能力的快速成长。  关键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学科建设  作者简介:刘元朋(1976-),男,河南邓州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副教授;张又林(19
一、翻天覆地 巨大成就 体制适应 强国征途  建国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体制上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征途。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中央政治局通过并正式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一个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