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农村人口也成自然缩减趋势。以我乡为例,2003年十三至十五周岁适龄少年2200多人,本乡初中在校中学生1400多人;七至十二周岁学龄人口4000多人,本乡学在校生3200多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城镇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把孩子带到外地就读,农村中小学学生人数锐减,目前本乡初中在校生仅750多人,全乡小学在校生仅820人。分散的教学点有的仅有三四十名学生。随之造成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其中最突出的是师资的流动。优秀的教师大多往中心地区走,中学教师流往县城,小学教师则聚集到中心校。村校只有几个年迈的教师守着几十个学生。这些学生也以留守儿童居多。年老的爷爷奶奶和年迈的教师共同看护着这些留守的孩子。因此,寄宿制学校成了发展的必然趋势。调查发现,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愿,它解决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也减轻了农村空巢老人管教孙辈的压力。集中办学也利于更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达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那么,新兴的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是否真正做到让社会放心、让家长省心呢?是否充分体现出它的优势呢?答案有待于我们去深入探索。
调查发现,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仍然处于低级层面:首先是管理的缺失,贯彻素质教育意识不足,精细化管理不到位;其次是客观条件的制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而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只着眼于解决学生吃住和规避安全责任风险这个层面。学校表面上风平浪静,其实并没有充分发挥寄宿制学校的优势,在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生活的技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寄宿制学校管理质量,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在管理上要贯彻学生自主意识
“只有自主,才能自觉。”新课改已经大力提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寄宿制学校管理上要转变观念,把学生当作学校的主人。调查发现,那些厌学的、翻围墙逃学的,往往是在学校被当作管制对象的学生。正确的做法是要让学生理解、支持并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有遵守规章制度的义务,也有享受学习、生活的权利,把学校看成值得留恋的地方,焕发出“我要在这里有所作为”的激情和动力。
二、一日常规常态化
在寄宿制学校中,教师既要保证学生安全,又要管好学生的吃住;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既要落实常规教育教学,又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省教育厅出台的寄宿制学校一日常规管理条例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指导,学校应结合实际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从学生作息时间到学习要求,从午休、自习、到就寝,从课外活动到集会劳动,从食宿安全到个人卫生都必须安排落实到责任教师头上。学校领导要分工明确,要让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管理,同时把工作情况记录在案,以便及时总结经验,及时修正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尤其对学生自习、课外活动、午休、夜寝等容易疏漏的地方,不能随意安排。
三、借鉴半军事化管理
人的活动,讲究的是精气神,精气神足则效率高。反之则拖、懒、散、慢!较之各行各业,军队的纪律和作风是最正规的。省教育厅出台的寄宿制学校管理条例第八章第四十条规定学校要引进军事化管理理念,但目前农村中学只在开学初进行一次简单的军训,而且大多局限于列队训练,小学基本上没有开展。因此学校应该结合实际探索军事化或半军事化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如起床叠被、早操集队、就餐就寝等方面。在这些环节上借鉴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管理,可以整肃学生拖沓的坏习气,提升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培养学生严肃的纪律意识,锻炼学生坚强的生活意志,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也会大有改观。
四、教师要进入寄宿制角色
笔者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一所近千人的寄宿制初中,放学后只剩下几名值班教师。学校这样安排是为了考虑大多数教师的家庭困难,教师宿舍紧缺,所以只能安排几名教师。可以肯定,他们连起码的作息常规都难以顾及。晚自习每个教师要巡视四五个班的学生,就更不用说有效的管理辅导了。学生以校为家,教师却人走一空。学生在这个管理松散的环节也放任起来,许多安全事故也会在这个时段发生。问题的核心是寄宿制学校必须树立教师寄宿意识,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家,需要教师牺牲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多的精力。同时也迫切希望上级更多的投入,解决教师的住宿问题。
五、强化安全保障和后勤服务
学校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也是老生常谈,其核心是加强教育,周密部署,防微杜渐。在做好学校安全的硬件保障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自我防范技能培养,加强对安全薄弱环节的管控。同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降低安全风险。但是,为规避安全风险而增加课外作业、延长晚自习时间、减少课外时间活动等简单的处理方式是不可取的,只能适得其反。
调查发现,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仍然处于低级层面:首先是管理的缺失,贯彻素质教育意识不足,精细化管理不到位;其次是客观条件的制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而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只着眼于解决学生吃住和规避安全责任风险这个层面。学校表面上风平浪静,其实并没有充分发挥寄宿制学校的优势,在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生活的技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寄宿制学校管理质量,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在管理上要贯彻学生自主意识
“只有自主,才能自觉。”新课改已经大力提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寄宿制学校管理上要转变观念,把学生当作学校的主人。调查发现,那些厌学的、翻围墙逃学的,往往是在学校被当作管制对象的学生。正确的做法是要让学生理解、支持并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有遵守规章制度的义务,也有享受学习、生活的权利,把学校看成值得留恋的地方,焕发出“我要在这里有所作为”的激情和动力。
二、一日常规常态化
在寄宿制学校中,教师既要保证学生安全,又要管好学生的吃住;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既要落实常规教育教学,又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省教育厅出台的寄宿制学校一日常规管理条例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指导,学校应结合实际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从学生作息时间到学习要求,从午休、自习、到就寝,从课外活动到集会劳动,从食宿安全到个人卫生都必须安排落实到责任教师头上。学校领导要分工明确,要让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管理,同时把工作情况记录在案,以便及时总结经验,及时修正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尤其对学生自习、课外活动、午休、夜寝等容易疏漏的地方,不能随意安排。
三、借鉴半军事化管理
人的活动,讲究的是精气神,精气神足则效率高。反之则拖、懒、散、慢!较之各行各业,军队的纪律和作风是最正规的。省教育厅出台的寄宿制学校管理条例第八章第四十条规定学校要引进军事化管理理念,但目前农村中学只在开学初进行一次简单的军训,而且大多局限于列队训练,小学基本上没有开展。因此学校应该结合实际探索军事化或半军事化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如起床叠被、早操集队、就餐就寝等方面。在这些环节上借鉴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管理,可以整肃学生拖沓的坏习气,提升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培养学生严肃的纪律意识,锻炼学生坚强的生活意志,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也会大有改观。
四、教师要进入寄宿制角色
笔者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一所近千人的寄宿制初中,放学后只剩下几名值班教师。学校这样安排是为了考虑大多数教师的家庭困难,教师宿舍紧缺,所以只能安排几名教师。可以肯定,他们连起码的作息常规都难以顾及。晚自习每个教师要巡视四五个班的学生,就更不用说有效的管理辅导了。学生以校为家,教师却人走一空。学生在这个管理松散的环节也放任起来,许多安全事故也会在这个时段发生。问题的核心是寄宿制学校必须树立教师寄宿意识,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家,需要教师牺牲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多的精力。同时也迫切希望上级更多的投入,解决教师的住宿问题。
五、强化安全保障和后勤服务
学校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也是老生常谈,其核心是加强教育,周密部署,防微杜渐。在做好学校安全的硬件保障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自我防范技能培养,加强对安全薄弱环节的管控。同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降低安全风险。但是,为规避安全风险而增加课外作业、延长晚自习时间、减少课外时间活动等简单的处理方式是不可取的,只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