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许多学校倡导教师写教学反思,但一些教师写的教学反思就跟记流水账一样,只是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一些简单的描述,再加上一些泛泛而谈的教学评论,缺乏对教学现象和教学本质的深度思考,因而成效并不大。哪些内容是值得深入反思的?怎样才能进行深度的反思?也就是如何寻找到教学反思中的“反思点”呢?我们以案例分析为主要形式,加强同伴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进行集体反思,在互相探讨的过程中找到“反思点”。
一、反思教学细节,寻找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行为与新课程理念的差距,不断提高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怎样的评语才能激励学生?
一位教师教学37 5,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说出了很多计算方法,教师脸上闪耀着兴奋和自豪。这时候,又有一个学生举手,教师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让他站起来回答,这位学生说:“老师,黑板上37 5=42,你写成43了。”教师脸上顿时暗了下来,“哦”了一声,转过身把黑板上的数字改了。忽然这位教师又想起了什么,说:“××虽然平时上课不太积极,但是今天却很细心,我们表扬他。”学生听着教师的口令,机械地“啪啪啪”鼓了几下掌,××脸上也不知是什么表情地坐下了。
这是一位教师的研究课中的一个细节,我们把这个细节放大处理,组织教师反思和讨论:由此教学现象你想到了什么?
一位教师在反思中认为:这位教师已经认识到激励性评价的重要性,但只是把它作为自己实现新课程的一种点缀,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由衷的赞叹,教师在表扬的同时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评判味:你平时学习是不认真的,今天也没有动脑筋。学生听后的感想如何呢?因此,给学生以激励性评价,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是在需要做时才做的一种装饰,它需要时时渗透在教师的教育思想中,处处落实在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当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已经不需要提醒的时候,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才能真正深入到我们的教育之中。
二、反思不成功的教学案例,寻找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的差距,促使新课程理念向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
案例:课件资源如何开发和利用?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统计”时,一位教师创设了“给猴子喂各种形状饼干”的动画情景。他的设计意图是:第一次课件演示,使学生产生统计的需要;第二次课件演示,学生因来不及计数而产生记录的需要,并在各种记录方法的比较中引出画勾的方法再次统计;第三次课件演示,让学生运用画勾的方法再次统计。但在课堂上,效果并没有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有一些学生记录几个后就“罢工”了,而且交头接耳,根本不看屏幕,显出很不耐烦的样子。
课后,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了研讨和反思:为什么教师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并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课堂中学生的感受是什么呢?我们找来两个学生问了一问。学生回答:“我知道三次的饼干都一样,所以答案和前面一样,不需要再看了。”确实,三次课件演示的情节如出一辙。通过调查和讨论,教师们在反思中认识到:这位教师注意了课件资源的多次利用,力图使学生的学习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没有考虑到相同课件演示的“重复”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怎样的演示才能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呢?教师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意见:可以变换一下演示形式,将课件情景中出示的饼干改变形状、改变数量、改变顺序,让学生“不可捉摸”,从而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件之中。教学手段是为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服务的,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感受。
三、反思有争议的教学案例,对教学行为进行追问,不断促进自我行为的改进和重塑。
案例:怎样的探索是自主探索?
这是一节新课程課堂教学观摩课,教学内容是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师出示了很多典型性的分数,提问:怎样把分数化为小数?学生回答:用分子除以分母。计算后教师再提问:根据计算结果如何进行分类?学生很快把这些分数分为商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两类。教师第三次提问:请你猜一猜,分数是否能化为有限小数和分数的什么有关?通过讨论和引导,学生一致认为与分数的分母有关,然后在教师引导下,继续探究与分数的分母有怎样的关系。整节课的教学如行云流水,丝丝入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探索。
针对这一节课的讨论,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在这一节课中,学生探究目的明显,参与程度高,目标达成度也高,教学效果很好。而另一种意见认为,在这一节课中,教师的着眼点过于指向引导学生得出分数能否转化为有限小数的结论,学生的探索始终是在教师预先设定的框架内进行,至于为什么要进行探索?怎样找到探索的方法?学生都很茫然。在这种貌似自主的活动中,学生缺乏明确的自我学习意识和目标,思维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难培养。
在争论之后,我们引导大家学习了数学家吴文俊先生在谈21世纪的中国教育时曾说过的一段话:“学校所给的数学题目都是有答案的,已知什么,求证什么,都是清楚的,题目也一定做得出来。但是到了社会上,所面对的问题大多是预先不知道答案的,甚至不知道是否会有答案。这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会处理各种实际数学问题的方法,但要做到这一点,光靠逻辑推理是不够的。”经过争论和学习,教师们的反思深刻了,认识清晰了:课堂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更重要的是需要掌握遇到实际问题如何解决的能力,教师应该让学生的视角从狭窄的思维中解放出来,更多地提供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尝试,不断探索,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反思教学细节,寻找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行为与新课程理念的差距,不断提高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怎样的评语才能激励学生?
一位教师教学37 5,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说出了很多计算方法,教师脸上闪耀着兴奋和自豪。这时候,又有一个学生举手,教师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让他站起来回答,这位学生说:“老师,黑板上37 5=42,你写成43了。”教师脸上顿时暗了下来,“哦”了一声,转过身把黑板上的数字改了。忽然这位教师又想起了什么,说:“××虽然平时上课不太积极,但是今天却很细心,我们表扬他。”学生听着教师的口令,机械地“啪啪啪”鼓了几下掌,××脸上也不知是什么表情地坐下了。
这是一位教师的研究课中的一个细节,我们把这个细节放大处理,组织教师反思和讨论:由此教学现象你想到了什么?
一位教师在反思中认为:这位教师已经认识到激励性评价的重要性,但只是把它作为自己实现新课程的一种点缀,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由衷的赞叹,教师在表扬的同时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评判味:你平时学习是不认真的,今天也没有动脑筋。学生听后的感想如何呢?因此,给学生以激励性评价,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是在需要做时才做的一种装饰,它需要时时渗透在教师的教育思想中,处处落实在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当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已经不需要提醒的时候,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才能真正深入到我们的教育之中。
二、反思不成功的教学案例,寻找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的差距,促使新课程理念向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
案例:课件资源如何开发和利用?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统计”时,一位教师创设了“给猴子喂各种形状饼干”的动画情景。他的设计意图是:第一次课件演示,使学生产生统计的需要;第二次课件演示,学生因来不及计数而产生记录的需要,并在各种记录方法的比较中引出画勾的方法再次统计;第三次课件演示,让学生运用画勾的方法再次统计。但在课堂上,效果并没有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有一些学生记录几个后就“罢工”了,而且交头接耳,根本不看屏幕,显出很不耐烦的样子。
课后,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了研讨和反思:为什么教师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并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课堂中学生的感受是什么呢?我们找来两个学生问了一问。学生回答:“我知道三次的饼干都一样,所以答案和前面一样,不需要再看了。”确实,三次课件演示的情节如出一辙。通过调查和讨论,教师们在反思中认识到:这位教师注意了课件资源的多次利用,力图使学生的学习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没有考虑到相同课件演示的“重复”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怎样的演示才能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呢?教师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意见:可以变换一下演示形式,将课件情景中出示的饼干改变形状、改变数量、改变顺序,让学生“不可捉摸”,从而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件之中。教学手段是为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服务的,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感受。
三、反思有争议的教学案例,对教学行为进行追问,不断促进自我行为的改进和重塑。
案例:怎样的探索是自主探索?
这是一节新课程課堂教学观摩课,教学内容是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师出示了很多典型性的分数,提问:怎样把分数化为小数?学生回答:用分子除以分母。计算后教师再提问:根据计算结果如何进行分类?学生很快把这些分数分为商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两类。教师第三次提问:请你猜一猜,分数是否能化为有限小数和分数的什么有关?通过讨论和引导,学生一致认为与分数的分母有关,然后在教师引导下,继续探究与分数的分母有怎样的关系。整节课的教学如行云流水,丝丝入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探索。
针对这一节课的讨论,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在这一节课中,学生探究目的明显,参与程度高,目标达成度也高,教学效果很好。而另一种意见认为,在这一节课中,教师的着眼点过于指向引导学生得出分数能否转化为有限小数的结论,学生的探索始终是在教师预先设定的框架内进行,至于为什么要进行探索?怎样找到探索的方法?学生都很茫然。在这种貌似自主的活动中,学生缺乏明确的自我学习意识和目标,思维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难培养。
在争论之后,我们引导大家学习了数学家吴文俊先生在谈21世纪的中国教育时曾说过的一段话:“学校所给的数学题目都是有答案的,已知什么,求证什么,都是清楚的,题目也一定做得出来。但是到了社会上,所面对的问题大多是预先不知道答案的,甚至不知道是否会有答案。这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会处理各种实际数学问题的方法,但要做到这一点,光靠逻辑推理是不够的。”经过争论和学习,教师们的反思深刻了,认识清晰了:课堂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更重要的是需要掌握遇到实际问题如何解决的能力,教师应该让学生的视角从狭窄的思维中解放出来,更多地提供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尝试,不断探索,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