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作为一门贴近生活且注重动手能力的课程,在中学阶段一直备受重视。然而,由于其概念抽象,涉及面广,许多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往往感到困难。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成为教师们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实验操作能力的训练以及创新思维的塑造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物理;创新思维;素质教育;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248-01
众所周知,物理与数学、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息息相关,是中学阶段的重头戏。同时,学生的物理思维与学习能力密不可分。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构建物理思维呢?
一、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1、正确认识物理学科
物理的研究领域十分宽泛,中学阶段总括为微观与宏观两大范围,同时还涉及光学、电学、力学、磁学等方面。由于涉及面广,并与多门学科互相交叉,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再加上物理学科所占分数比重较大,学习难度不小,极易拉开分数差距,教师与学生中普遍流传“得物理者得天下”的说法。
中学阶段,上至教师、家长,下至学生本人,都十分注重考试分数,甚至以分数为权威。由于无处不在的升学压力,物理科目的学习在学生中会造成两极分化:起初对物理知识掌握较牢固的学生越学越感兴趣,而学得较吃力的学生则容易产生畏惧甚至排斥心理,在后续学习中愈发反感物理。在恶性循环的效应下,这部分学生会逐渐演变成“学困生”[1]。因此,教师本身首先要正确认识到学习物理的意义在于接近生活,了解周边事物,并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防止学生在畏难情绪下产生过大学习压力。
此外,数学是物理的基本工具,物理科目的学习离不开大量数学计算与数据分析。因而,教师还需嘱咐学生垒实数学基础,在算术中保持细心,避免因数据计算错误而产生焦躁抵触的心理。
2、变抽象为具体,避免概念混淆
在刚接触到各类物理名词时,由于对部分名词的理解能力有限,学生很容易将概念混淆。以速度和加速度为例,就定义而言,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是描述物理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但有不少学生会产生诸如“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之类的错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未能正确理解这些相似名词的定义。在后续的学习中,接触到相似名词会越来越多,如果学生没能及时正确理解基础名词,则会产生“多米诺”效应,造成越学越乱的不良后果。
这就需要教师将抽象名词具体化,利用公式a=△V/△t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阐述清楚,再列举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例子,比如“子弹刚发射出去的时候加速度很大而速度很小”等将概念强化,巩固知识点。
3、变被动为主动,引导学生自学
由于受中学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惯用“填鸭式”教育,学生也普遍搞题海战术。这类教育模式与学习模式均会导致学生学习的被动性——为分数而学,为考试而战。学生长期处在被动学习的环境中,自然难以掌握扎实的知识。
针对这一现象,教师不妨设立学习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目标,并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后分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这样一来,在老师和小组成员的相互监督之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会有所提高。再者,也方便学生在共同探讨中解决问题,加深印象。
二、带领学生在试验中领略物理魅力
中学阶段开设的物理课程以“纸上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但由于物理学科的特殊性,理论知识的学习自然不如观察与亲自动手实验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2]。因此,我们不妨在课堂上做一些既能说明问题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小实验,带领学生在实验中领略物理魅力。
比如在学习分子间隙的时候,可以在课堂上用透明玻璃罐做容纳实验展示:在玻璃罐中装满石头,罐子看似满了,却还能装进细沙,倒满细沙之后,没想到还能再倒入水。这么一个典型的实验分析,就能让学生明白分子和分子之间并非紧密靠在一起,而是留有空隙。在学习大气压强时,为了让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到大气压强的存在,我们可以演示纸片托水实验: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瓶口,将整瓶水倒置过来,纸片却纹丝不动。学生在惊讶的同时,也在老师的讲述下理解大气压强的作用。原来,一片薄薄的纸能够托起整瓶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无疑会给他们带来更直观的感受和学习积极性。就电学实验而言,学生在成功连接电路,观察到小电珠发亮的时候,内心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他们不仅根據理论知识完成了实验操作,还认识到能够运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在实验中教学,学生的物理思维自然逐渐被培养起来。
三、善用启发式教学,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创新思维是学习物理学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而创新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塑性。我们知道,物理解题的方法类目繁多,包括类比法、对比法、矛盾法、图表法、逆向思维、过程分析法、构建模型、等效替代、构建章节概念图等[4]。在传授知识之初,教师不能为求进度只教授学生最简便的解题方式,相反,应该尽可能在典型例题的基础上,变换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题目并拥有自己独立的解题思路。学习重在触类旁通,关键点不在于所解题目的数量,而在于质量。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会一题而通一类。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建立良好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出现边学边忘的情况,探其根本,还是因为未能及时构建物理知识体系。物理的各个领域看似有所区分却又密切相连,引导学生自主描绘知识脉络图也是构建物理思维的关键。
我国近年来一直在强调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那么,我们应该让学生从死板的学习模式中解脱,让他们发挥主人翁意识,独立思考研究。
总结
所谓物理,即“格物致理”,重在考察事物的形态及变化,总结事物规律。物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当代中学物理教师应从实际生活着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让知识为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 秦爱锋.从学生的角度谈中学物理概念的建构[J].中学物理,2015,16:86.
[2] 董广陆.物理实验教学对中学生物理思维品质培养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5.
[3] 陈少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
[4] 王涤非.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
[关键词]中学物理;创新思维;素质教育;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248-01
众所周知,物理与数学、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息息相关,是中学阶段的重头戏。同时,学生的物理思维与学习能力密不可分。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构建物理思维呢?
一、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1、正确认识物理学科
物理的研究领域十分宽泛,中学阶段总括为微观与宏观两大范围,同时还涉及光学、电学、力学、磁学等方面。由于涉及面广,并与多门学科互相交叉,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再加上物理学科所占分数比重较大,学习难度不小,极易拉开分数差距,教师与学生中普遍流传“得物理者得天下”的说法。
中学阶段,上至教师、家长,下至学生本人,都十分注重考试分数,甚至以分数为权威。由于无处不在的升学压力,物理科目的学习在学生中会造成两极分化:起初对物理知识掌握较牢固的学生越学越感兴趣,而学得较吃力的学生则容易产生畏惧甚至排斥心理,在后续学习中愈发反感物理。在恶性循环的效应下,这部分学生会逐渐演变成“学困生”[1]。因此,教师本身首先要正确认识到学习物理的意义在于接近生活,了解周边事物,并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防止学生在畏难情绪下产生过大学习压力。
此外,数学是物理的基本工具,物理科目的学习离不开大量数学计算与数据分析。因而,教师还需嘱咐学生垒实数学基础,在算术中保持细心,避免因数据计算错误而产生焦躁抵触的心理。
2、变抽象为具体,避免概念混淆
在刚接触到各类物理名词时,由于对部分名词的理解能力有限,学生很容易将概念混淆。以速度和加速度为例,就定义而言,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是描述物理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但有不少学生会产生诸如“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之类的错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未能正确理解这些相似名词的定义。在后续的学习中,接触到相似名词会越来越多,如果学生没能及时正确理解基础名词,则会产生“多米诺”效应,造成越学越乱的不良后果。
这就需要教师将抽象名词具体化,利用公式a=△V/△t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阐述清楚,再列举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例子,比如“子弹刚发射出去的时候加速度很大而速度很小”等将概念强化,巩固知识点。
3、变被动为主动,引导学生自学
由于受中学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惯用“填鸭式”教育,学生也普遍搞题海战术。这类教育模式与学习模式均会导致学生学习的被动性——为分数而学,为考试而战。学生长期处在被动学习的环境中,自然难以掌握扎实的知识。
针对这一现象,教师不妨设立学习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目标,并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后分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这样一来,在老师和小组成员的相互监督之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会有所提高。再者,也方便学生在共同探讨中解决问题,加深印象。
二、带领学生在试验中领略物理魅力
中学阶段开设的物理课程以“纸上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但由于物理学科的特殊性,理论知识的学习自然不如观察与亲自动手实验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2]。因此,我们不妨在课堂上做一些既能说明问题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小实验,带领学生在实验中领略物理魅力。
比如在学习分子间隙的时候,可以在课堂上用透明玻璃罐做容纳实验展示:在玻璃罐中装满石头,罐子看似满了,却还能装进细沙,倒满细沙之后,没想到还能再倒入水。这么一个典型的实验分析,就能让学生明白分子和分子之间并非紧密靠在一起,而是留有空隙。在学习大气压强时,为了让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到大气压强的存在,我们可以演示纸片托水实验: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瓶口,将整瓶水倒置过来,纸片却纹丝不动。学生在惊讶的同时,也在老师的讲述下理解大气压强的作用。原来,一片薄薄的纸能够托起整瓶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无疑会给他们带来更直观的感受和学习积极性。就电学实验而言,学生在成功连接电路,观察到小电珠发亮的时候,内心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他们不仅根據理论知识完成了实验操作,还认识到能够运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在实验中教学,学生的物理思维自然逐渐被培养起来。
三、善用启发式教学,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创新思维是学习物理学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而创新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塑性。我们知道,物理解题的方法类目繁多,包括类比法、对比法、矛盾法、图表法、逆向思维、过程分析法、构建模型、等效替代、构建章节概念图等[4]。在传授知识之初,教师不能为求进度只教授学生最简便的解题方式,相反,应该尽可能在典型例题的基础上,变换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题目并拥有自己独立的解题思路。学习重在触类旁通,关键点不在于所解题目的数量,而在于质量。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会一题而通一类。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建立良好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出现边学边忘的情况,探其根本,还是因为未能及时构建物理知识体系。物理的各个领域看似有所区分却又密切相连,引导学生自主描绘知识脉络图也是构建物理思维的关键。
我国近年来一直在强调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那么,我们应该让学生从死板的学习模式中解脱,让他们发挥主人翁意识,独立思考研究。
总结
所谓物理,即“格物致理”,重在考察事物的形态及变化,总结事物规律。物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当代中学物理教师应从实际生活着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让知识为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 秦爱锋.从学生的角度谈中学物理概念的建构[J].中学物理,2015,16:86.
[2] 董广陆.物理实验教学对中学生物理思维品质培养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5.
[3] 陈少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
[4] 王涤非.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