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雕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只有用科学规划指导城市雕塑建设,才会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展现其真正的魅力。本文从城市雕塑的概念及特征出发,列举了城市雕塑在美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弘扬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功用,总结了目前一些城市雕塑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科学规划城市雕塑功能问题对策和建议
五十年代初,刘开渠、王朝闻等人将西方现实主义艺术引入国内,开创了我国城市雕塑艺术的先河。最初的城市雕塑中红色战争题材的作品占据了较大比重,它们矗立在各大城市的显要位置,成为了革命战争岁月的见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雕塑建设取得了多样化的发展。
1.城市雕塑概念及特征
城市雕塑是指设置在城市公共环境中的室外雕塑,大致可以分为纪念性、主题性、装饰性、娱乐性、宗教性五类。城市雕塑是一门公共环境艺术,具备高度的公共性,其核心意义是让最广大的民众都拥有享受艺术美的权利,提高民众生活品位,提升城市的艺术内涵。
2.城市雕塑的主要功能
2.1美化城市环境
人类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如过高的人口密度、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压抑乏味的城市环境空间,让人们希望拥抱自然,拥抱艺术,人们渴望着更美好的生态绿色家园,渴望受到精神上的享受,呼唤更舒适悦目的城市空间。城市雕塑以其特殊的艺术语言和感染力,营造城市空间的美感和艺术氛围,为美化城市环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2完善城市功能
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作品,与城市建筑物、城市街道、公共绿地相互映衬,相互统一,和谐有序地构筑城市最美丽的景观。特别是在时下,城市雕塑的概念为“公共艺术”所取代,一切公共休闲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景观构成物都可以用艺术造型与艺术美的形式,来创造出更美丽、更人性化的大众生存空间。
2.3代言城市形象
城市也有各自的脾性与气质。南方小城多灵秀淡雅、恬静安详、充满柔情,北方城市多具有阳刚气概、凝重内敛、直率热烈,东部城市繁华喧嚣、时尚明丽、现代感强,西部城市多苍凉雄壮、古老神秘、卓而不凡。城市雕塑作品恰恰是城市个性的重要表述载体,城市昨天、今天、未来的光辉之处都可用城市雕塑来记录和表达。
2.4弘扬城市文化
城市之所以让人留恋,大多在于其独特的人文与自然景观,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城市雕塑撷取城市最显著的人文特征,并用美的形式加以渲染、提炼,使城市文化内涵由此突显。城市雕塑是完全开放的,它如此自然、洒脱地置于人们的视野之中,成为城市最直接最自然的名片,有效地提升了城市文化层次。
2.5传承历史文脉
历史传承的文化特质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传达着一座城市浓厚的文化底蕴。城市雕塑具有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的独特功效。它折射出一座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反映城市历史进程与历史变迁,见证城市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城市雕塑成为追溯城市发展史的文明承载者,成为城市灵魂的主要铸就者,近而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6反映时代特征
城市雕塑能够反映社会现象与时代的科技、人文特色。一切社会新气象,新的文明形式,时代发展的新鲜信息,都能用城市雕塑作品生动巧妙地反映和诠释。
2.7满足情感需求
城市雕塑作品能够反映大众的思想感情与人文需求,为此需要关注民生,关注社会新气象,关注老百姓的所思所想,将最前沿的时代信息,最大众化的声音捕捉到、融入到城市雕塑中,让它成为城市的思想闪光点。城市雕塑反映着大众的情感需求,表达着城市的精神气概,成为人们的精神动力与思想溯源地。
2.8创造经济价值
城市雕塑与其他城市建筑共同构成城市高雅美丽的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产生了视觉空间的凝聚力,这就创造了一种对于环境的投资潜能。城市雕塑可作为亮丽的城市风景线、旅游观光景点,从而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3.我国城市雕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1妄自菲薄,崇洋媚外
我国当代城市建设很多还是借鉴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理念,强调标志性建设。城市雕塑建设忽视城市自身的文化底蕴,漠视本土文化,妄自菲薄,只求追赶国际,而结果导致虽“洋为中用”,却用得不伦不类,流失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风格。
3.2盲目抄袭,相互雷同
小城市借鉴大城市、大城市模仿西方城市,互相盲目地借鉴抄袭,相互雷同,令人产生视觉上的厌倦与审美疲惫。另外雕塑的规模化生產也是造成雷同的罪魁祸首。
3.3张冠李戴,鹤立鸡群
在城市雕塑景观打造上,往往与周围环境欠和谐,忽视了雕塑的艺术品位与人文价值。好的雕塑仿佛是在它所置身的环境中生长出来一样,只有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才能够发挥审美功效,绝不可张冠李戴,随意照搬。想象一下在拙政园中加入自由女神雕塑、在宏村修建埃菲尔铁塔,将会给人带来怎样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伤害。
3.4画蛇添足,见缝插针
城市雕塑布局分散杂乱,随意性、盲目性较大。城市雕塑在环境景观中更多地是起点缀作用,如果放置数量过多,见缝插针,不但挤占了城市太多的空间且引起视觉的繁乱,反而画蛇添足,过犹不及。
3.5良莠不齐,鱼目混珠
由于各方面美学知识和文化储备不足,城市雕塑作品往往立意不高,思想性与艺术性平平,雕塑造型呆板,缺乏外在美与内涵,虽精雕细琢,却是毫无生命力与创造力的平庸之辈。有的虽然在立意与构思上符合时代要求,如果在选材、表现形式、时空选择上把握不好,也会使作品面目全非。
3.6缺乏沟通,各自为政
城市雕塑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沟通协调不够,城市雕塑与环境脱节、与城市人文气质脱节,与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在色彩、风格、尺度上不相协调等现象比比皆是,收不到应有的审美效果。
4.对于城市雕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4.1紧密结合城市规划
城市雕塑建设要以科学的雕塑规划为指导,城市雕塑规划又要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通过综合分析、考察城市历史文化、经济结构、各种社会资源及风土人情、人文景观和城市性格品质,经过系统化的构思、创意设计,形成全局性的雕塑艺术意象组合形式。城市雕塑只有走上规划之路,才会不断开拓思路,得到更深入的发展,才能打造出经典、恒久的城市雕塑景观。
4.2注重雕塑规划效应
城市雕塑规划明确了未来一定时段内城市雕塑的分布情况以及开发建设时序,将城市雕塑建设用规划的语言描述,使城市雕塑建设的“规划性”体现出来。城市雕塑不仅自身有着艺术美感与思想感染力,有效地对其进行规划,还可以自然地对空间加以分隔,形成多维城市空间,产生丰富且有韵律感的视觉审美效果。
4.3充分考虑自然因素
城市的地形、地貌、河流、山川等自然因素往往决定了城市整体发展的脉络与特色,决定了城市最基本框架,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情况。城市雕塑本质上就是环境艺术,城市雕塑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外界自然因素。
4.4深刻挖掘历史文化
城市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是一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城市文化对城市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城市雕塑中的人文特质与城市气质、风貌是相互依存、相互照应的。城市的历史人文是城市雕塑创作的重要依托,是城市雕塑取材的主要参照。城市雕塑需要深刻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城市历史人文特色。
4.5了解公众心理需求
城市雕塑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文化特色、城市公众心理与审美取向、城市地域特色。城市雕塑在特定的选址点,如主干道交叉点,市级公园或城市车站、广场内,需要对人流及公众的心理特征有所顾忌,不同的位置、场所特征,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人群积聚与人流效应。这也决定了城市雕塑的体量、内容与形式。在创作宗旨上,城市雕塑作品要贴近生活,贴近大众,反映大众的审美需求与情感特质,体现深深的人文关怀。
4.6分析建筑群落特征
城市雕塑规划中,周围建筑物特征也是必然要考虑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周围建筑物的功用,建筑物的立面几何特征、布局特征、天际线特征等,城市雕塑的大小、色彩、立体造型的选取要与之相衬,起到烘托整体景观,增加视觉美感的效果。将建筑群落与雕塑结合在一起,从整体上构思综合雕塑景观。
4.7控制雕塑空间形态
雕塑的高度、长度、宽度三者之间要力求舒适、适宜、优美、得体,这就对雕塑的造型有了更高的要求,雕塑作品要保证观赏者从多个侧面、多个视角都能获得较好的视觉感受。雕塑创作中要事先考虑到这些影响造型的自然与人为因素,尽量保证其造型的完美性,考虑其综合的观赏效果。
4.8和谐融入城市环境
城市雕塑建设要突出作品与环境依存、融合的关系。城市雕塑应该和谐地置于城市环境之中,在造型、颜色、材质、绿化、铺地等诸多环节上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使雕塑與城市空间环境实现完美合一,宛若天生。通过实地的观测、考察,以自然元素的联想、材质的默契、造型的呼应、比例尺度与节奏的把握为要点,使作品与环境浑然一体。
总之,城市雕塑建设工作涉及规划、建筑、园林、文化、艺术等众多领域,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城市雕塑建设只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并正真地融入城市总体规划中,才会展现其真正的魅力。
参考资料:
1.城市雕塑规划探讨.王岚.《四川建筑》.2007第5期.
2.城市雕塑与需要“规划”.符英 段德罡.《规划师》.2000第2期.
3.对话 共生 创新—试论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的互动.任云英 田能.《规划师》.2001第2期.
4.我国城市雕塑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策.沈春竹 葛幼松等.《城市规划》.2002第4期.
5.城市文化对城市雕塑创作的影响.袁华祥 李铭超.《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7
关键词:科学规划城市雕塑功能问题对策和建议
五十年代初,刘开渠、王朝闻等人将西方现实主义艺术引入国内,开创了我国城市雕塑艺术的先河。最初的城市雕塑中红色战争题材的作品占据了较大比重,它们矗立在各大城市的显要位置,成为了革命战争岁月的见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雕塑建设取得了多样化的发展。
1.城市雕塑概念及特征
城市雕塑是指设置在城市公共环境中的室外雕塑,大致可以分为纪念性、主题性、装饰性、娱乐性、宗教性五类。城市雕塑是一门公共环境艺术,具备高度的公共性,其核心意义是让最广大的民众都拥有享受艺术美的权利,提高民众生活品位,提升城市的艺术内涵。
2.城市雕塑的主要功能
2.1美化城市环境
人类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如过高的人口密度、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压抑乏味的城市环境空间,让人们希望拥抱自然,拥抱艺术,人们渴望着更美好的生态绿色家园,渴望受到精神上的享受,呼唤更舒适悦目的城市空间。城市雕塑以其特殊的艺术语言和感染力,营造城市空间的美感和艺术氛围,为美化城市环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2完善城市功能
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作品,与城市建筑物、城市街道、公共绿地相互映衬,相互统一,和谐有序地构筑城市最美丽的景观。特别是在时下,城市雕塑的概念为“公共艺术”所取代,一切公共休闲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景观构成物都可以用艺术造型与艺术美的形式,来创造出更美丽、更人性化的大众生存空间。
2.3代言城市形象
城市也有各自的脾性与气质。南方小城多灵秀淡雅、恬静安详、充满柔情,北方城市多具有阳刚气概、凝重内敛、直率热烈,东部城市繁华喧嚣、时尚明丽、现代感强,西部城市多苍凉雄壮、古老神秘、卓而不凡。城市雕塑作品恰恰是城市个性的重要表述载体,城市昨天、今天、未来的光辉之处都可用城市雕塑来记录和表达。
2.4弘扬城市文化
城市之所以让人留恋,大多在于其独特的人文与自然景观,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城市雕塑撷取城市最显著的人文特征,并用美的形式加以渲染、提炼,使城市文化内涵由此突显。城市雕塑是完全开放的,它如此自然、洒脱地置于人们的视野之中,成为城市最直接最自然的名片,有效地提升了城市文化层次。
2.5传承历史文脉
历史传承的文化特质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传达着一座城市浓厚的文化底蕴。城市雕塑具有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的独特功效。它折射出一座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反映城市历史进程与历史变迁,见证城市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城市雕塑成为追溯城市发展史的文明承载者,成为城市灵魂的主要铸就者,近而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6反映时代特征
城市雕塑能够反映社会现象与时代的科技、人文特色。一切社会新气象,新的文明形式,时代发展的新鲜信息,都能用城市雕塑作品生动巧妙地反映和诠释。
2.7满足情感需求
城市雕塑作品能够反映大众的思想感情与人文需求,为此需要关注民生,关注社会新气象,关注老百姓的所思所想,将最前沿的时代信息,最大众化的声音捕捉到、融入到城市雕塑中,让它成为城市的思想闪光点。城市雕塑反映着大众的情感需求,表达着城市的精神气概,成为人们的精神动力与思想溯源地。
2.8创造经济价值
城市雕塑与其他城市建筑共同构成城市高雅美丽的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产生了视觉空间的凝聚力,这就创造了一种对于环境的投资潜能。城市雕塑可作为亮丽的城市风景线、旅游观光景点,从而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3.我国城市雕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1妄自菲薄,崇洋媚外
我国当代城市建设很多还是借鉴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理念,强调标志性建设。城市雕塑建设忽视城市自身的文化底蕴,漠视本土文化,妄自菲薄,只求追赶国际,而结果导致虽“洋为中用”,却用得不伦不类,流失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风格。
3.2盲目抄袭,相互雷同
小城市借鉴大城市、大城市模仿西方城市,互相盲目地借鉴抄袭,相互雷同,令人产生视觉上的厌倦与审美疲惫。另外雕塑的规模化生產也是造成雷同的罪魁祸首。
3.3张冠李戴,鹤立鸡群
在城市雕塑景观打造上,往往与周围环境欠和谐,忽视了雕塑的艺术品位与人文价值。好的雕塑仿佛是在它所置身的环境中生长出来一样,只有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才能够发挥审美功效,绝不可张冠李戴,随意照搬。想象一下在拙政园中加入自由女神雕塑、在宏村修建埃菲尔铁塔,将会给人带来怎样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伤害。
3.4画蛇添足,见缝插针
城市雕塑布局分散杂乱,随意性、盲目性较大。城市雕塑在环境景观中更多地是起点缀作用,如果放置数量过多,见缝插针,不但挤占了城市太多的空间且引起视觉的繁乱,反而画蛇添足,过犹不及。
3.5良莠不齐,鱼目混珠
由于各方面美学知识和文化储备不足,城市雕塑作品往往立意不高,思想性与艺术性平平,雕塑造型呆板,缺乏外在美与内涵,虽精雕细琢,却是毫无生命力与创造力的平庸之辈。有的虽然在立意与构思上符合时代要求,如果在选材、表现形式、时空选择上把握不好,也会使作品面目全非。
3.6缺乏沟通,各自为政
城市雕塑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沟通协调不够,城市雕塑与环境脱节、与城市人文气质脱节,与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在色彩、风格、尺度上不相协调等现象比比皆是,收不到应有的审美效果。
4.对于城市雕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4.1紧密结合城市规划
城市雕塑建设要以科学的雕塑规划为指导,城市雕塑规划又要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通过综合分析、考察城市历史文化、经济结构、各种社会资源及风土人情、人文景观和城市性格品质,经过系统化的构思、创意设计,形成全局性的雕塑艺术意象组合形式。城市雕塑只有走上规划之路,才会不断开拓思路,得到更深入的发展,才能打造出经典、恒久的城市雕塑景观。
4.2注重雕塑规划效应
城市雕塑规划明确了未来一定时段内城市雕塑的分布情况以及开发建设时序,将城市雕塑建设用规划的语言描述,使城市雕塑建设的“规划性”体现出来。城市雕塑不仅自身有着艺术美感与思想感染力,有效地对其进行规划,还可以自然地对空间加以分隔,形成多维城市空间,产生丰富且有韵律感的视觉审美效果。
4.3充分考虑自然因素
城市的地形、地貌、河流、山川等自然因素往往决定了城市整体发展的脉络与特色,决定了城市最基本框架,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情况。城市雕塑本质上就是环境艺术,城市雕塑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外界自然因素。
4.4深刻挖掘历史文化
城市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是一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城市文化对城市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城市雕塑中的人文特质与城市气质、风貌是相互依存、相互照应的。城市的历史人文是城市雕塑创作的重要依托,是城市雕塑取材的主要参照。城市雕塑需要深刻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城市历史人文特色。
4.5了解公众心理需求
城市雕塑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文化特色、城市公众心理与审美取向、城市地域特色。城市雕塑在特定的选址点,如主干道交叉点,市级公园或城市车站、广场内,需要对人流及公众的心理特征有所顾忌,不同的位置、场所特征,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人群积聚与人流效应。这也决定了城市雕塑的体量、内容与形式。在创作宗旨上,城市雕塑作品要贴近生活,贴近大众,反映大众的审美需求与情感特质,体现深深的人文关怀。
4.6分析建筑群落特征
城市雕塑规划中,周围建筑物特征也是必然要考虑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周围建筑物的功用,建筑物的立面几何特征、布局特征、天际线特征等,城市雕塑的大小、色彩、立体造型的选取要与之相衬,起到烘托整体景观,增加视觉美感的效果。将建筑群落与雕塑结合在一起,从整体上构思综合雕塑景观。
4.7控制雕塑空间形态
雕塑的高度、长度、宽度三者之间要力求舒适、适宜、优美、得体,这就对雕塑的造型有了更高的要求,雕塑作品要保证观赏者从多个侧面、多个视角都能获得较好的视觉感受。雕塑创作中要事先考虑到这些影响造型的自然与人为因素,尽量保证其造型的完美性,考虑其综合的观赏效果。
4.8和谐融入城市环境
城市雕塑建设要突出作品与环境依存、融合的关系。城市雕塑应该和谐地置于城市环境之中,在造型、颜色、材质、绿化、铺地等诸多环节上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使雕塑與城市空间环境实现完美合一,宛若天生。通过实地的观测、考察,以自然元素的联想、材质的默契、造型的呼应、比例尺度与节奏的把握为要点,使作品与环境浑然一体。
总之,城市雕塑建设工作涉及规划、建筑、园林、文化、艺术等众多领域,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城市雕塑建设只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并正真地融入城市总体规划中,才会展现其真正的魅力。
参考资料:
1.城市雕塑规划探讨.王岚.《四川建筑》.2007第5期.
2.城市雕塑与需要“规划”.符英 段德罡.《规划师》.2000第2期.
3.对话 共生 创新—试论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的互动.任云英 田能.《规划师》.2001第2期.
4.我国城市雕塑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策.沈春竹 葛幼松等.《城市规划》.2002第4期.
5.城市文化对城市雕塑创作的影响.袁华祥 李铭超.《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