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会计信息失真的事情时有发生,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现已成为久治不愈的痼疾,亟待引起必要的重视并予以及时治理。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它不仅涉及到国家的会计法律、法规建设、企业外部经济环境的治理,而且还涉及到企业的内部会计管理工作的诸多方面。为此,要全面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必须从宏观到微观进行综合治理。本文试图通过挖掘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因素及其危害性,探讨如何防范会计信息失真之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真实性;失真;原因
一、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理解
所谓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揭示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可以说,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没有真实性,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会削弱,严重的还会贻害社会和广大公众,损害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二、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人为操作”造成的,一些企业领导直接授意会计人员造假,方法多种多样,有的以虚假的业务资料进行核算,假账真算;有的将业务收支不通过法定会计账册统一核算,而进入私设的“小金库”;有的直接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等等,因此,维护会计行业的独立性、公正性、客观性、提高诚信度和公信力,是当前会计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是会计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失真的会计信息无论在微观方面还是宏观方面都将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使会计信息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必须深入揭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这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
(一)主观因素
1、企业产权中各行为主体的利益矛盾。企业的产权主体包括个人、政府和企业,它们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和经济特征,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驱动,不可避免发生各种利益矛盾或利益冲突。
2、法制建设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国家虽颁布了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一系列法规、制度,初步克服了无法可依的状况,但由于“造假犯法”的法制环境尚未完全建立,对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人员造假的处分微乎其微。
3、企业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长期以来,为了确保国家利益的实现,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方法。一些企业负责人作为 “领头羊”,为追求个人和企业不正当的政治、经济利益,指使和纵容会计人员弄虚作假。
(二)客观因素
1、一些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免不了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估计、推理与判断。一些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即便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使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一些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弱化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比如,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会计人员配备不合理,岗位责任制不明晰,会计工作的交接手续不规范,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撑,账簿登记随意性大。
3、会计政策的不完善性和弹性。会计政策的不完善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会计政策不健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了政策的不规范、不配套等问题;二是会计政策不断更改。经济不断发展,为提高会计政策的适应性,需要调整并制定新的会计政策,如用现金流量表代替财务状况变动表等;三是会计政策滞后。
四、会计信息失真对社会经济的危害
(一)信息失真给国民经济造成了重大负面影响
1、不利于国家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国家对税金的征收。会计信息失真掩盖了企事业单位的真实财务状况,增大了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誤导国家对当前的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和判断,使国家出台的各项经济方针政策出现偏离客观真实情况,势必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2、造成了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流失渠道:决策失误导致流失;在破产中、改制中、中外合资合作中流失;由于经营不善、财政性蚕食造成流失以及无形资产、土地不入账造成流失。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约束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破坏投资环境、影响经济资源配置
会计信息失真,会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投资决策从而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也会影响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序流动。若投入的是国家资产,则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对企业的股东和债权人来说,有可能得不到应得的本息。若国家银行是其债权人,则造成了呆账或坏账,形成了金融风险;若公众是其债权人,则会形成债务纠纷。
五、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一)明晰界定产权
一是构建规范化公司治理结构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产权的明晰界定,为会计信息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所有者追求资产收益的最大化;二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经济上的契约关系。
(二)改革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实行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凭借管理职能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主管会计进行委派的一种制度。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会计信息是国家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重要环节。会计人员要真正成为约束企业的执法官,就必须把会计人员的地位和身份作一些调整和改变,这就需要实行会计委派制。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一是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二是健全专业资格确认制度;三是建立一套统一的、具有刚性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特别要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力度,以此约束和管制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四是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提倡会计人员终身教育的观念,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更新知识。
(四)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
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氛围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还必须健全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确保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目前会计工作来说,有必要制定一个操作性强的“会计法实施细则”,保证《会计法》的执行能落到实处。鉴于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必然要受到企业领导层领导制约的现实,细则中要明确企业管理当局对不合法会计行为应负主要会计责任,同时要突出如何有效保障企业会计人员合法权益问题的规定,使会计人员能够积极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作用。
作者简介:吴 婧(1996.02—),女,汉族,浙江绍兴人,学生,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商学分院,专业:会计学;
陈卓群(1996.11—),女,汉族,浙江台州人,学生,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商学分院,专业:会计学;
王伊婷(1995.11—),女,汉族,浙江台州人,学生,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商学分院,专业:会计学。
【关键词】:会计信息;真实性;失真;原因
一、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理解
所谓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揭示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可以说,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没有真实性,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会削弱,严重的还会贻害社会和广大公众,损害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二、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人为操作”造成的,一些企业领导直接授意会计人员造假,方法多种多样,有的以虚假的业务资料进行核算,假账真算;有的将业务收支不通过法定会计账册统一核算,而进入私设的“小金库”;有的直接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等等,因此,维护会计行业的独立性、公正性、客观性、提高诚信度和公信力,是当前会计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是会计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失真的会计信息无论在微观方面还是宏观方面都将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使会计信息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必须深入揭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这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
(一)主观因素
1、企业产权中各行为主体的利益矛盾。企业的产权主体包括个人、政府和企业,它们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和经济特征,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驱动,不可避免发生各种利益矛盾或利益冲突。
2、法制建设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国家虽颁布了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一系列法规、制度,初步克服了无法可依的状况,但由于“造假犯法”的法制环境尚未完全建立,对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人员造假的处分微乎其微。
3、企业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长期以来,为了确保国家利益的实现,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方法。一些企业负责人作为 “领头羊”,为追求个人和企业不正当的政治、经济利益,指使和纵容会计人员弄虚作假。
(二)客观因素
1、一些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免不了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估计、推理与判断。一些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即便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使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一些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弱化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比如,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会计人员配备不合理,岗位责任制不明晰,会计工作的交接手续不规范,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撑,账簿登记随意性大。
3、会计政策的不完善性和弹性。会计政策的不完善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会计政策不健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了政策的不规范、不配套等问题;二是会计政策不断更改。经济不断发展,为提高会计政策的适应性,需要调整并制定新的会计政策,如用现金流量表代替财务状况变动表等;三是会计政策滞后。
四、会计信息失真对社会经济的危害
(一)信息失真给国民经济造成了重大负面影响
1、不利于国家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国家对税金的征收。会计信息失真掩盖了企事业单位的真实财务状况,增大了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誤导国家对当前的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和判断,使国家出台的各项经济方针政策出现偏离客观真实情况,势必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2、造成了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流失渠道:决策失误导致流失;在破产中、改制中、中外合资合作中流失;由于经营不善、财政性蚕食造成流失以及无形资产、土地不入账造成流失。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约束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破坏投资环境、影响经济资源配置
会计信息失真,会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投资决策从而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也会影响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序流动。若投入的是国家资产,则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对企业的股东和债权人来说,有可能得不到应得的本息。若国家银行是其债权人,则造成了呆账或坏账,形成了金融风险;若公众是其债权人,则会形成债务纠纷。
五、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一)明晰界定产权
一是构建规范化公司治理结构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产权的明晰界定,为会计信息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所有者追求资产收益的最大化;二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经济上的契约关系。
(二)改革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实行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凭借管理职能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主管会计进行委派的一种制度。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会计信息是国家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重要环节。会计人员要真正成为约束企业的执法官,就必须把会计人员的地位和身份作一些调整和改变,这就需要实行会计委派制。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一是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二是健全专业资格确认制度;三是建立一套统一的、具有刚性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特别要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力度,以此约束和管制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四是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提倡会计人员终身教育的观念,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更新知识。
(四)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
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氛围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还必须健全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确保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目前会计工作来说,有必要制定一个操作性强的“会计法实施细则”,保证《会计法》的执行能落到实处。鉴于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必然要受到企业领导层领导制约的现实,细则中要明确企业管理当局对不合法会计行为应负主要会计责任,同时要突出如何有效保障企业会计人员合法权益问题的规定,使会计人员能够积极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作用。
作者简介:吴 婧(1996.02—),女,汉族,浙江绍兴人,学生,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商学分院,专业:会计学;
陈卓群(1996.11—),女,汉族,浙江台州人,学生,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商学分院,专业:会计学;
王伊婷(1995.11—),女,汉族,浙江台州人,学生,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商学分院,专业:会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