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380天建起的人民大会堂

来源 :今日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iu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能不断增加的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是世界上最大的会堂建筑,从规划、设计到施工,一共只用了1年零15天。
  1958年9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十大建筑开始筹建,万人大会堂是其中的重点工程。此时距离1959年的国庆节只剩下不到400天。在400天内建起庄严美观、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建筑,任务非常艰巨。
  北京市政府随即以中国建筑学会的名义向全国建筑界发出邀请。3天之内,全国17个省市的30多位顶级建筑师云集北京,梁思成、杨廷宝、张开济、吴良铺等都来了。
  从初稿到定稿,大会堂的设计方案足足进行了七轮评比论证:叫大家来的时候只说做一个万人大礼堂,第二轮就加入了5000人的大宴会厅,第三轮,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楼也加了进来,建筑师们苦心设计的方案,往往转天就被全盘推翻。到1958年国庆节,10年大庆进入一周年倒计时的时候,“十大建筑”中最重要的万人大会堂,依然没有一个成形的设计。
  1958年国庆期间,焦急的周恩来做出指示:进一步解放思想,除老专家之外,发动青年同志参加国庆各大项目的设计。前几轮中作为“审核机关”而没有参与具体设计的北京市规划管理局,也正式加入了大会堂的设计队伍。10月14日,刚从外地返京的周恩来连夜召开会议,审查大会堂设计方案。最终,规划局方案中选。14天后,万人大会堂破土动工。著名建筑师张镩为万人大会堂的总建筑师。
  彭真提出具体要求
  大会堂刚一动工,彭真就派助手找到张镩,对大礼堂提出了具体要求:全国人大的正式代表在3500人左右,他们必须全部坐在大礼堂的一层,且每个座位都要配备桌子或者放文件的设施。张镩发现一层最多能容下2750个座位,与要求的3500个相差甚远。
  此时一个意外的发现成了大礼堂的“救星”。两度“神秘”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上的辽、金时期的永定河故道,迫使大会堂工程暂停。施工的停滞倒为张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解决了观众席的问题。工程继续以惊人的高速推进了下去。
  古诗带来的灵感
  刚松了一口气的张镩不会想到,此刻,一封来自他的恩师梁思成的“抗议信”,已经悄然摆在了周恩来的办公桌上。
  大会堂的面积从7万平方米扩大到17万平方米,几乎是一夜之间的事,方案从来没有交给专家论证过,一时间,书面意见雪片一股飞到了总理的面前,几乎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大会堂的“大”字。
  梁思成说,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用了“尺度放大”法;人一进去立刻觉得自己微不足道,仿佛到了“巨人国”。这样的方法用来表现神权无可非议,用在“人民性”第一的大会堂上就很不适宜了。
  面对专家们的质疑,周恩来说:“圣彼得教堂是神权社会的产物,有意识使教徒进入之后感觉天主伟大、自身渺小。我们不同,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大会堂空间、体形、面积扩大一倍之后同样要注意由内而外体现‘平易近人’四字,不要故弄玄虚,让人成了物的奴隶。”
  周恩来一番诚恳表白平息了对于大会堂的争议。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会堂和天安门广场的“大”也渐渐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
  争论虽然平息,专家的意见却给建筑师们敲响了警钟。大会堂怎样让每一个普通人走进它的时候感觉自己像个主人?而一间能装进整个天安门城楼的大屋子,怎样才能让所有人都看得见、听得清?一
  周恩来陷入了沉思,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不消除巨大空间给人的压抑感,大礼堂就会是个失败的设计。片刻之后,周恩来忽然轻轻吟诵了两句诗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周恩来说:“人站在地上,并不觉得天有多高,站在海边,也不觉得海有多远。‘落霞孤鹜’这一句,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为什么不从水天一色的意境出发,去做抽象处理呢?”
  说得兴起,周恩来一边打着手势,一边拿过纸笔描画起来:“大礼堂四边没有平直的硬线,有点类似自然环境的无边无沿。顶棚可以做成大穹隆形,象征天体空间。顶棚和墙身的交界做成大圆角形,把天顶与四壁连成一体。没有边、没有沿、没有角,就能得到上下浑然一体的效果,冲淡生硬和压抑感。”
  为了体现“水天一色”的感觉,张镩给大礼堂的穹顶设计了三圈水波形的暗灯槽,与周围装贴的淡青色塑料板相呼应,灯亮之时犹如波光盈盈。建筑师们还在整个穹顶上开了近500个灯孔,人坐在观众席内,抬头就可见“繁星点点”,仿佛置身于浩瀚夜空,丝毫不会感觉压抑、沉重。在大礼堂巨大的穹顶上,还藏着许多我们看不清的小“星星”,那是几百万个小小的吸声孔,有了它们,大礼堂的屋顶整个儿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吸音板,主席台上发出的多余音波完全被吸走,不但没有回声还能留点“混响”,让坐在每个角落的人都能清晰准确地听到发言人的声音,大空间带来的问题,又被大空间自身解决掉了。
  1959年9月24日,历时11个月建设的大会堂工程宣告完成。就在竣工前的几天,毛泽东给这座气势恢弘的建筑正式定名——人民大会堂。
  (付一舟荐自《中国老年报》)
  责编:高冗
其他文献
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维夫的一个军事基地里,21岁的士兵E坐在多个电脑屏幕前,每天整整八小时,他都要盯着一幅幅不同角度的高分辨率卫星图像,来分析、监控每一个可疑的人、物体或动作。在以色列这个国情较为复杂且经常在人口密集地区发生战争的国家,他从事的工作,“对减少士兵和平民伤亡的意义重大。”E的军官解释。    美国《大西洋月刊》报道称,对许多人来说,从不同角度将同一位置的情形仔细梳理比对,甚至精确到毫
期刊
一些爱美人士利用天然的水果、蔬菜等自制面膜,认为这样更安全。但是,人体皮肤吸收能力有限,黄瓜、白醋、芦荟等自制的面膜可能微生物超标,导致人发生过敏反应,不可任性使用。一些水果、蔬菜中的营养成分和果酸虽然具有减少皮肤角质层的聚合力,但由于人体皮肤吸收能力较弱,很多营养物质难以吸收,反而会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无论哪种面膜,选用时一定要慎重,敷用不当,也有毁容的可能性。要根据自身皮肤情况选择,尤其是敏感
期刊
米淘很多遍。很多人淘米时一淘就是四五遍,连搓带洗,恨不得给大米去层皮。这种做法十分不可取,容易造成水溶性营养素流失。淘米过程中不需要流水冲洗,在盆里用手搅动着清洗1~2遍,除去较为明显的灰尘,再用手轻轻搓洗一遍即可。另外,免淘米在加工时就去除了沙石和尘土,可以直接下锅。    不注意加水量。不少人蒸米饭时不注意加水量,导致做出来的米饭要么太软要么太硬,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正确测算加水量很重要。若蒸白
期刊
人世,原本就是尘世。尘世,自然避不开风尘。自从茫茫寰宇有了人类,大千众生,有哪一个不曾经历风尘、不在风尘中行走?  生而于世,奔波劳作、风雨兼程,如何能不沾染风尘?不食烟火的仙客只是文人们的臆想,没有谁真正见识过仙人们的踪迹。晋人的桃花源,我们只能循着书本去遥望。佛道修行,亦不过是另一场风尘路的起航。没有谁逃得过风尘的追逐,没有谁避得开风尘的拥抱。    风尘历练人性,风尘锻炼心境,风尘检验智慧,
期刊
1    学车时,教练要求踩离合越慢越好。一次训练中,我正踩着离合,教练问我:“你在东北上大学?”我默认了。教练又问:“东北航空航天大学?”我困惑地说:“东北好像没有这个大学吧。”教练不死心地继续问:“那你是学的航空航天专业?”我无奈地回答:“我们学校没有这个专业。”教练大吼:“那你把离合踩得这么快,跟开飞机一样!”  2  在我学车的驾校,教练对每一个大妈都非常用心,让我非常奇怪。后来,教练心酸
期刊
肯尼亚女子赛维·加特因自己PS的旅游照在社交网站“脸谱”上走红。据悉,因为负担不起亚洲游的费用,赛维决定通过将自己PS到这些风景名胜中来“旅行”。    赛维今年2月份开始在“脸谱”上上传自己前往中国“游玩”的PS照片,这些手法粗糙的照片引起数千名网友的转发。  没想到,赛维此举引起了肯尼亚企业家山姆的注意,他决定出钱资助赛维旅行。山姆表示:“如果你真的想去,请准备好护照,因为你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期刊
最近,中国游客在日本扫货的“海淘热”报道引起热议,除去购买者的一些非理性因素,中国制造话题再次引发反思。其中,两个问题值得追问:受追捧的日本商品究竟好在哪里?中国企业为什么没有做出类似商品?  带加温冲洗功能的马桶圈、不伤发的负离子吹风机、耐用的陶瓷菜刀、煮饭喷香的电饭煲……人们在追捧这些日本商品时,其实并非只看中制造工艺或科技含量有多高,更是感叹这些商品契合消费者胃口。  换言之,“海淘热”的关
期刊
能不能秘密通过?  1976年12月,中央军委正式批准人民海军252潜艇突破第一岛链首航西太平洋训练的计划。  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副支队长许志明接到中央军委批准远航训练的命令,非常兴奋,躺在床上几乎一夜没合眼,满脑子都是“出航!出航!”252潜艇是首次远航西太平洋,许志明肩上压着千斤重担。  为了执行好中央军委命令,支队制订了3套预案,进行了50多种紧急情况下预案的操练,从物质上、精神上、战备上做
期刊
离不惑之年一步之遥时,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取悦自己很重要。  小时候,我本是个假小子,整天跟男孩子疯跑。后来无意中听到大人们一起闲聊,说谁谁家的女孩子文静乖巧,极惹人喜欢。不知道是不是这句话起了作用,总之后来的我彻底变了个人,听话、懂事,只是过于文静了,甚至有些自闭。  从懵懂顽劣到懂得在意他人的眼光,不知道算是成长还是失去。只记得从那时起,我说话、做事就不再单单考虑自己的感受,一句话出口,总要斟
期刊
2015年度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主席奖颁奖仪式在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总部举行。来自65个国家的300多所建筑学校参与了本年度奖项的角逐。中国南京大学的学生席弘拿下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奖本科组第三名,这是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第一个获奖的中国大陆院校的学生。这设立于1836年的奖项,是全球历史最为悠久、最具声誉的建筑教育奖项。  改造了剑桥大学图书馆  1993年出生的席弘是南大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1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