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控制的安全策略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emoshou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全球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网际协作和信息共享的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控制安全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 自动化管理 安全策略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253-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和依赖性也越来越大,同时对安全稳定供电的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 因为受到电力系统自身因素和外部干扰的影响,电网事故经常发生,使电力经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了损失, 并且对电力用户和整个社会都将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保证大规模互联电力系统能够稳定、自动化、安全、经济运行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必须作为一个战略问题来解决。
  1、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安全问题
  影响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安全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内部因素:
  1)电力控制系统的主要元件发生故障,如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等故障;
  2)电力控制系控制和保护系统发生故障,比如继电器的隐性故障、控制故障或者误操作等故障;
  3)计算机软、硬件及通信的系统故障。在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分类有很多种,根据业务类型、安全等级等因素,其网络应用主要分为生产数据和管理信息传输两大类,不同的应用系统对其安全有着不同的要求,如图1所示。
  信息、通信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则不能进行系统自动控制。容易出现信息系统的故障,比如造成信息的缺损或得到不真实的信息;
  4)电力竞争环境的客观因素:在电力市场中存在着参与者间不协调的竞争,在更换过期、旧的控制装置和保护系统上缺少主观能动性;
  (2)外部因素:
  1)自然灾害和气候因素,比如地震、洪水、雷雨、森林火灾等因素;
  2)人为因素:因操作人员误操作及控制和保护系统设置错误,或者蓄意破坏等因素。
  那么真对上述电力系统自动管理控制出现的安全问题,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1、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由于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控制中存在着联网的计算机,其能够被网上任一台主机攻击,一旦网络措施不到位,则会出现信息安全方面的重大问题。所以,需注意电力控制系统系统操作层面的安全性,包括系统帐号口令的设置,安全管理设置等问题。其次,应加大主机系统应用软件层的安全,比如数据库、WEB服务器等方面的安全问题。最后,还需加强内部人员的管理,防止内部人员对网络和系统的攻击和误用等。
  2、加强电网建设,降低事故概率
  电力工业是需要长期及超前投资的一项工业,这就要求厂网协调、统一规划、超前建设、合理结构,以此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特别要注意电网建,比如加强远距离输电网、受端电网建设,以此提高电网安全可靠性,来降低事故概率,从而减少了停电带来的损失。
  3、开展广域电力系统安全防治
  开发广域、智能、并且与电力控制系统全局协调的保护的安全系统。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视、仿真和控制。其安全防治系统的主要目标是:
  (1)对系统故障的迅速反应。比如故障的早期隔离、元件的过负荷状态,以及避免其他事故扩大的措施。
  (2)尽可能以最快速度使失去供电的负荷恢复供电,同时使系统快速回到正常运行状态。这就需要重视事故恢复计划的相关准备,在电网和电源建设阶段就必须要考虑事故恢复问题。准确合适的事故恢复计划可减少事故停电的损失。
  (3)在系统正常运行时,电力控制系统能够自动校正系统的运行性能,使其保持安全性,使承受故障的能力更高。
  最近相关研究人员提出了系统保护终端的思想,如图2 所示,终端是接在变电所的控制系统中的。为了应用时标,则需要有GPS功能。SPT本身具有高速通信界面,它在终端数据库间就可以进行电力系统数据交换,在数据库中有该变电所所有的实时刷新量测值和信号,则为其实时控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结语
  安全的电网调度控制是当今电力研究课题的重点,因此在系统设计与应用实践中,我们只有从电网的实际运作状况来看,树立提升系统安全性的科学目标,有目的、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控制,才能促进电網自动化系统的稳定、安全,才能促进经济有效、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士政,电力系统控制与调度自动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 王诗军,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3] 陈大才.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1(22).
  [4] 王庆晖.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火灾信号处理设计[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1(03).
  [5] 董德坤,商涛.浅析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2).
  [6] 肖云峰,刘立英.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1(15).
  [7] 金旭.基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探析[J].科技传播.2012(07).
其他文献
[摘 要]春节的火车客运问题一直是个难题,在春运期间,火车票的市场供求关系从来都呈供不应求的态势,火车站人满为患,火车票一票难求。一方面,人们对火车票的需求,在某一段时间内非常巨大且缺乏弹性;另一方面,火车票的供给又不能储存,它只能每天供给。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火车票的需求与供给在某段时间内,数量上不相等,因此造成春运期间“票难买,家难回”的现象。针对此现象,本文首先分析了导致火车票供需不相等的原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在大规模的向城市的拥挤中造成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日益严重。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能够减少或避免拥堵所造成的损失。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适应当下各条线路的客流需求,就要改变传统的单一交路形式和编组方式。在行车组织方面,要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列车运行交路,来满足信息网络自动化运营条件下各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动车组线圈自动绝缘检测装置的原理和应用,提出了线圈自动绝缘检测装置的制造工艺和设备研制过程。实践证明,所研制的设备使用情况良好。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线圈、绝缘检测装置、研制、应用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251-01  前言  目前动车组牵引电机定子线圈的绝缘性能检测工艺相对落后,而且检测准确度不高。为了改变这种状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减少卷接机组盘纸、水松纸拼接余量的可实施方法,分析了各种实施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较佳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盘纸、水松纸余量;PLC;脉冲;  中图分类号:TG3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248-02  一、引言  水松纸、盘纸作为卷烟生产的基础原材料,在实际生产中用量巨大,然而,新水松纸、盘纸拼接时所产生的拼接余量,在老的控制系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新时期科技情报机构的定题服务这项内容,从开展定题服务的必要性、特点等方面,对小型情报机构如何开展定题服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科技情报 定题服务  中图分类号:F42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226-01  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的脚步也日益加快,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传输的网络化正以
期刊
[摘 要]卷烟企业生产属于流程性材料加工方式,生产中的质量消耗数据等内容是凭借生产线中各种仪器仪表所指示的工艺参数值进行反应,对一些生产过程中的重点工序、关键工序或特殊工序进行控制,在实施质量监控中,需要了解在连续的生产监控中,有无变化的征兆;有无急剧的变化;有无越出控制范围的异常值。而统计过程控制(SPC)就是应用统计技术方法,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强调全过程的预防原则,达到改进与保证产品
期刊
[摘 要]随着室内装修的兴起,室内甲醛污染现象越来越明显,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都有着严重的威胁,甲醛的治理已经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本文从甲醛的化学性质,甲醛治理的方法,甲醛治理的展望展开了介绍。  [关键词]甲醛 化学性质 治理 方法  中图分类号:TD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244-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室
期刊
[摘 要]针对莱钢板带厂冷轧生产线罩式退火炉的具体情况,分析制定了影响退火工艺的多种因素,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較为完善的退火制度。  [关键词]罩式退火炉,退火工艺,优化  中图分类号:TF0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257-01  1 前言  莱钢罩式退火炉于2009年6月份正式投产,在退火炉设备调试及生产前期,为保证退火卷产品质量符合国
期刊
[摘 要]油库计量是原油储运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原油供求双方利益的重要环节。在原油产品的交接计量过程中,经常涉及到输差的问题,如果不充分重视并减少其中的计量误差,会给交接双方带来不必要的纠纷。造成原油计量误差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计量方式误差、原油计量器具误差、人为操作误差以及使用石油计量表不当造成的误差四个方面。在分析各种误差的基础上,对控制减小误差的方式、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对油库储运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TG3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247-01  1、前言  如何将无序的、只能手工操作的产品,按照设计师的意愿,通过一些机器设备转换成有序的、可规模化生产的产品,一直是机械设计师非常头疼的问题。这些产品往往数量繁多,看似无章可循,还往往没有成熟的产品加以借鉴,令设计师们束手无策。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思考,转换思路,摆在面前的困难和挑战也会迎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