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之所以有“狼来了”的担忧,是人们出于外资银行瓜分中国金融市场这块蛋糕的考虑。其实,中国金融市场尚未饱和,开发潜力巨大,就算是竞争,也远未到兵刃相见、刺刀见红的时候。更何况,从网点规模、客户群体等硬性指标来看,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的金融版图中只占据着2%左右的份额
在失去了政策壁垒的保护伞后,中资银行,尤其是多年来吃惯了大锅饭的国有银行,纷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其实,在中国本土市场苦心经营多年,如论“块头”,在这些立足未稳的外资行面前,中资银行可以说是占尽优势的。不过,商场毕竟有别于“相扑场”,仅凭“块头”尚难以获取最终的胜利。
同台竞技 优势互补
深圳发展银行总行主管零售业务的刘宝瑞副行长认为,中外资银行不能说谁比谁更强,谁会压了谁的风头,与其说竞争,倒不如说是优势上的互补。比如外资银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资本质量优势 外资银行悠久的历史、国际化的运作和其所依托的母体财团,使得其资本的质量和充足性都具有相当的优势。
运营管理优势 这是国内银行迫切需要改善的一个环节,只有将运营流程的各个环节理清、理顺,才能最大程度地节约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产品品牌优势 外资银行在理财、信用卡和网上银行等方面有多年的创新和开发经验,其知名的品牌、丰富的产品结构和高效的产品开发流程,是中资银行需学习和追赶的。
但外资银行在网点、人文、达到本地法人监管等方面存在明显劣势,而中资银行长期以来在本土发展,也有外资银行所不具备的优势。
物理网点渠道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资银行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服务网络,是外资银行无法比拟的。
人脉文化优势 中资银行扎根于本土,对国内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理念及民族传统有着很深刻的理解,与国内客户有着天然的沟通优势,更容易亲近。
业务体系优势 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已形成全体本土银行的共识,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零售业务体系,尤其个贷与信用卡业务的运作方面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而外资银行尚需要一段时间方能完全构建。
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差异化竞争的实质就是局部优势互补,合力形成银行业整体的显著优势,共同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并肩把中国银行业这块蛋糕做大做厚。
人才争夺 不可避免
作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最终打造者、服务品质的终端执行者和客户对银行的直观感受对象,优秀的人才无疑是一个优秀银行不可或缺的最根本要素。此前,中资银行屡屡暴露出员工服务态度不好、专业知识欠缺等弊病,正是人才配备不到位这个主要因素造成的。如此,将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作为银行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人才战略无疑是迅速提升银行竞争力与品牌形象的一条必由之路。
在吸引和储备人才方面,外资银行的某些成熟举措显示出了值得中资银行借鉴的地方。如香港汇丰银行就非常注重优秀本土人才的发掘工作,正如其所提出的口号“环球金融,地方智慧”一样,汇丰银行在中国的员工中有高达95%的比例是来自于本土。而为了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加盟、给加盟者提供更为宽广的职业发展空间,除市场化的薪酬激励外,汇丰在招聘过程中采取了以内部培养为主的“银行家培训计划”。
外资银行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法宝,源自于后续培训的大力跟进以及差异化职业发展空间的设计等,而这些方面则正是时下的中资银行所欠缺和亟待改进的。与此同时,各大中资银行当前都加强了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如招商银行启动了以副行长唐志宏挂帅的“全国校园招聘宣讲会”活动,规模覆盖38所重点院校,这在招行的招聘史上尚属首次。此外,工、农、中、建、交等五大银行也明显加大了对人才的争夺力度。
中间业务 争做文章
除了服务品质,外资银行在贵宾理财等方面的强悍,也让国内百姓感受到了一种不同凡响的冲击力。境外成熟银行的百年发展历程证明,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利差空间的挤压和缩小将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此背景下,淡化利差收入、大力拓展更具效率和生命力的中间业务才是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如今,众多外资银行已纷纷完成从公司银行到零售银行、再从零售银行到私人银行的转型历程。其中,最具标志意义的莫过于其盈利模式已从以存贷利差为主导的传统模式蜕变为以中间业务为主导的现代盈利模式。
如在位列全球老大的花旗银行2006年的利润构成中,以投资理财、财务咨询为代表的中间业务就占据了高达70%的份额。尤其是其针对高端客户所推出的私人银行业务,更是凸显高附加值、高回报率的特征。据统计,花旗银行私人业务的盈利水平已达到了其零售业务平均水平的10倍,充分彰显出其中间业务的高效率和高技术含量。
反观中资银行的利润构成,中间业务所贡献的比重尚不足15%,依然停留在过分依赖存贷息差的较低发展阶段。面对国内高达16万亿的储蓄大蛋糕,中资银行能否在盈利模式上迅速完成转型、能否在高端理财市场上做足文章并向其他中间业务领域成功渗透,将成为其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
从近两年中资银行的发展动向来看,绝大部分银行已经意识到了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并在投资理财等领域迈出了探索性的步伐。如工商银行针对30万元以上的储户推出了“理财金账户”附加值服务,招商银行则对50万元以上的“金葵花客户”采取了财富管家、基金讲堂等服务举措。
需要指出的是,在产品设计、业务创新以及服务的多样性等诸多方面,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在服务种类方面,一些老牌外资银行的服务围绕客户的需求已拓展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达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其中不仅包括委托理财、财务咨询、税收代理等金融服务,还涵盖艺术品投资收藏、遗产继承、离婚和财产保护、移民、赛马等非金融服务。相比之下,中资银行的中间业务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
电子化建设 相互竞速
当前,在中、外资银行的PK过程中,最让人无可争议的就是中资银行的网点优势和渠道优势了。不过,网上交易的低成本、高效率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如若人们办理银行业务的习惯发生改变,从支行腾挪到网上,那么一切都将发生改变,中资银行的网点优势或将荡然无存!这就好比是在打一场现代战争,如果没有高科技含量的武器作为后盾,单纯靠人员数量其实是毫无意义的。
好在中资银行的高管们对于银行业的长远发展趋势都看得很清楚,并没有躺在“块头”的优势上睡大觉。日前,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在“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财富论坛”上就非常明确地向公众表明了工行转型的目标:“未来10年内,将70%的业务量都转移到网上。”口号也从“您身边的银行”悄然转变成了“您家中的银行”。据悉,在2006年,工行每天平均办理的4000万笔银行业务中,通过电子渠道处理的业务达到了30%,已昂首走在了中资银行的前列。
尽管在中间业务、电子化建设等领域暂落下风,不过,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中资银行也无需妄自菲薄。在守好国内市场“一亩地三分田”的同时,奋起直追、缩小与欧美强手差距,还需要有“走出去”的勇气。前不久,建行已率先迈出了走出国门的步伐——购买了美洲银行的亚洲分行,为各中资银行做出了表率。
在失去了政策壁垒的保护伞后,中资银行,尤其是多年来吃惯了大锅饭的国有银行,纷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其实,在中国本土市场苦心经营多年,如论“块头”,在这些立足未稳的外资行面前,中资银行可以说是占尽优势的。不过,商场毕竟有别于“相扑场”,仅凭“块头”尚难以获取最终的胜利。
同台竞技 优势互补
深圳发展银行总行主管零售业务的刘宝瑞副行长认为,中外资银行不能说谁比谁更强,谁会压了谁的风头,与其说竞争,倒不如说是优势上的互补。比如外资银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资本质量优势 外资银行悠久的历史、国际化的运作和其所依托的母体财团,使得其资本的质量和充足性都具有相当的优势。
运营管理优势 这是国内银行迫切需要改善的一个环节,只有将运营流程的各个环节理清、理顺,才能最大程度地节约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产品品牌优势 外资银行在理财、信用卡和网上银行等方面有多年的创新和开发经验,其知名的品牌、丰富的产品结构和高效的产品开发流程,是中资银行需学习和追赶的。
但外资银行在网点、人文、达到本地法人监管等方面存在明显劣势,而中资银行长期以来在本土发展,也有外资银行所不具备的优势。
物理网点渠道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资银行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服务网络,是外资银行无法比拟的。
人脉文化优势 中资银行扎根于本土,对国内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理念及民族传统有着很深刻的理解,与国内客户有着天然的沟通优势,更容易亲近。
业务体系优势 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已形成全体本土银行的共识,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零售业务体系,尤其个贷与信用卡业务的运作方面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而外资银行尚需要一段时间方能完全构建。
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差异化竞争的实质就是局部优势互补,合力形成银行业整体的显著优势,共同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并肩把中国银行业这块蛋糕做大做厚。
人才争夺 不可避免
作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最终打造者、服务品质的终端执行者和客户对银行的直观感受对象,优秀的人才无疑是一个优秀银行不可或缺的最根本要素。此前,中资银行屡屡暴露出员工服务态度不好、专业知识欠缺等弊病,正是人才配备不到位这个主要因素造成的。如此,将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作为银行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人才战略无疑是迅速提升银行竞争力与品牌形象的一条必由之路。
在吸引和储备人才方面,外资银行的某些成熟举措显示出了值得中资银行借鉴的地方。如香港汇丰银行就非常注重优秀本土人才的发掘工作,正如其所提出的口号“环球金融,地方智慧”一样,汇丰银行在中国的员工中有高达95%的比例是来自于本土。而为了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加盟、给加盟者提供更为宽广的职业发展空间,除市场化的薪酬激励外,汇丰在招聘过程中采取了以内部培养为主的“银行家培训计划”。
外资银行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法宝,源自于后续培训的大力跟进以及差异化职业发展空间的设计等,而这些方面则正是时下的中资银行所欠缺和亟待改进的。与此同时,各大中资银行当前都加强了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如招商银行启动了以副行长唐志宏挂帅的“全国校园招聘宣讲会”活动,规模覆盖38所重点院校,这在招行的招聘史上尚属首次。此外,工、农、中、建、交等五大银行也明显加大了对人才的争夺力度。
中间业务 争做文章
除了服务品质,外资银行在贵宾理财等方面的强悍,也让国内百姓感受到了一种不同凡响的冲击力。境外成熟银行的百年发展历程证明,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利差空间的挤压和缩小将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此背景下,淡化利差收入、大力拓展更具效率和生命力的中间业务才是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如今,众多外资银行已纷纷完成从公司银行到零售银行、再从零售银行到私人银行的转型历程。其中,最具标志意义的莫过于其盈利模式已从以存贷利差为主导的传统模式蜕变为以中间业务为主导的现代盈利模式。
如在位列全球老大的花旗银行2006年的利润构成中,以投资理财、财务咨询为代表的中间业务就占据了高达70%的份额。尤其是其针对高端客户所推出的私人银行业务,更是凸显高附加值、高回报率的特征。据统计,花旗银行私人业务的盈利水平已达到了其零售业务平均水平的10倍,充分彰显出其中间业务的高效率和高技术含量。
反观中资银行的利润构成,中间业务所贡献的比重尚不足15%,依然停留在过分依赖存贷息差的较低发展阶段。面对国内高达16万亿的储蓄大蛋糕,中资银行能否在盈利模式上迅速完成转型、能否在高端理财市场上做足文章并向其他中间业务领域成功渗透,将成为其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
从近两年中资银行的发展动向来看,绝大部分银行已经意识到了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并在投资理财等领域迈出了探索性的步伐。如工商银行针对30万元以上的储户推出了“理财金账户”附加值服务,招商银行则对50万元以上的“金葵花客户”采取了财富管家、基金讲堂等服务举措。
需要指出的是,在产品设计、业务创新以及服务的多样性等诸多方面,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在服务种类方面,一些老牌外资银行的服务围绕客户的需求已拓展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达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其中不仅包括委托理财、财务咨询、税收代理等金融服务,还涵盖艺术品投资收藏、遗产继承、离婚和财产保护、移民、赛马等非金融服务。相比之下,中资银行的中间业务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
电子化建设 相互竞速
当前,在中、外资银行的PK过程中,最让人无可争议的就是中资银行的网点优势和渠道优势了。不过,网上交易的低成本、高效率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如若人们办理银行业务的习惯发生改变,从支行腾挪到网上,那么一切都将发生改变,中资银行的网点优势或将荡然无存!这就好比是在打一场现代战争,如果没有高科技含量的武器作为后盾,单纯靠人员数量其实是毫无意义的。
好在中资银行的高管们对于银行业的长远发展趋势都看得很清楚,并没有躺在“块头”的优势上睡大觉。日前,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在“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财富论坛”上就非常明确地向公众表明了工行转型的目标:“未来10年内,将70%的业务量都转移到网上。”口号也从“您身边的银行”悄然转变成了“您家中的银行”。据悉,在2006年,工行每天平均办理的4000万笔银行业务中,通过电子渠道处理的业务达到了30%,已昂首走在了中资银行的前列。
尽管在中间业务、电子化建设等领域暂落下风,不过,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中资银行也无需妄自菲薄。在守好国内市场“一亩地三分田”的同时,奋起直追、缩小与欧美强手差距,还需要有“走出去”的勇气。前不久,建行已率先迈出了走出国门的步伐——购买了美洲银行的亚洲分行,为各中资银行做出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