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习惯是指在长时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是极为稳定的思维和行为动力定型。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是因为形成一种稳定的记忆之后产生的‘自动化’行为。”因此,只有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反复地强化,才能形成“思维和行为的动力定形”,才能“产生‘自动化”’的行为。
关键词:学习习惯 培养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好习惯是人们存放在神经系统中的生活资本,人在一生中都可以不断享用它的利息。和语文相关的好习惯很多,自主、认真地修改文章和多渠道学习语文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项。
习惯的养成靠日浸月润、潜移默化,须由知到行、持之以恒。以上两项习惯的培养也应循此规律,按照知、情、信、行四个环节进行。
知,就是要通过教学让同学们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教学中要告诉同学们:(1)写文章大致要经过思考酝酿、初步成文和修改完善等阶段,而修改完善是很重要的阶段,很多大作家、文章高手都很重视这个阶段。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他们的共同经验。教学时,可以给学生讲一些著名作家关于修改文章的体会。要让学生明白,“文章不厌百回改,吹尽黄沙始到金”的道理。这里,还可以联系学生的习作实践让大家回忆,自己的每一篇习作写完后,细读一番,总会发现一些毛病。如果把这些毛病改了,文章读起来就会有很大改观,多改几遍,就会成为好文章。(2)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学语文不仅仅是学到一些知识,训练一些技能。学语文的过程,是一个人走向生活,了解世界,融入特定文化的过程;是带着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理解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是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的过程。因此,要学好语文就要大胆、热情地走向生活,在各种活动和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要结合插图,在讨论、对话中让同学们理解、体会以上道理。
情,就是要从感性层面来触动学生,让他们从内心想这样做。人的行为总是被“理”和“情”所左右。对于人的行动,一般来说,“理”是从外部来“管”人的,而“情”则是从内心来“催”人的。一个人做事,如果只是从道理上知道应该怎么做,虽说他也会照着做,但做起来比较被动,会感觉累,因此有时行动上却会故意与正确的要求相违背。如果不仅从道理上理解,也从感性上认同某种做法,那他在行动中就会乐此不疲。要使同学们在感性层面认同自主修改文章和多渠道学习语文这两种学习习惯,通过老师讲或者让同学们搜集后互讲写作名家修改文章和多渠道学习语文的故事是好办法。这方面的故事很多,我们在教学前可多搜集一些,讲的时候要尽量生动,让学生在兴味盎然中得到教益。
信,是让同学们对以上两种习惯形成信念,让他们对此深信不疑,从而在实践中努力践行。信念是人对某种观点、原则、理念的正确性坚信不疑并力求在行动上加以实现的个性倾向,它不单纯是认识,而且富有深刻的感情体验,可以使人产生坚强的毅力。因此,信念在习惯养成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信念是知、情的“合金”,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活动而形成的。如果我们能在扎扎实实地做好前两个环节(知、情)工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行动中,即通过反复修改作文、多渠道学习语文的实践,不断加深对以上两种习惯的认同,那么他们的相关信念就会形成。
行,就是行动。习惯的养成最终还是要靠行动,好的行为模式只有通过长时间反复实践才能固化到人的身上进而成为习惯。有人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这话很有道理,它把习惯比喻为一根绳索,每次行为的重复,就相当于又为它缠上了一股绳索。很显然,每天缠,不断缠,缆绳会越来越粗,终于有一天,会粗到牢不可破。这样,好习惯也就养成。
以上四个环节,前两个环节,可在课堂上通过一到两个课时完成,或基本完成;后两个环节,应在本学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进行,教师在这两项习惯的培养上,应从知、情、信、行方面对学生持续关注。
另外,修改文章和多渠道学语文的具体知识和方法,可结合正常教学在以上环节的培养中适当渗透。在此基础上谈谈自己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所做的有效尝试。
1、细嚼慢咽,细品其滋味 。第十二册语文教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有两个主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配有12幅彩图。在实践中学会运用,配有7幅彩图。怎样才能充分利用这部分的教学资源,具体的教学策略如下:
(1)读题,初解含义。教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先让学生读题,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初步谈谈自己的理解。
(2)看图,了解内容。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一幅图画,了解图上画的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们会想什么。如第一幅插图,要让学生了解:这是在天文台,老师和同学们在参观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从他们神态、动作中可以看出,他们从这古代的天文仪器中读到了有关的天文知识,读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3)总结,升华内涵。在学生观察议论之后,老师再组织学生谈谈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解,然后总结如下: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仅可以从课堂上获得,从书本上获得,还可以走出课堂,走出课本,在社会、大自然中获得。‘留心处处皆学问’,我们应该读好社会、自然这两本无字的书,这样才能让自己成为一本内容丰富的“书”。
2、不断“反刍”,内化其行为 。徐之诚老师说:“我们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安排在教材开篇的位置,只是为了表示这个板块在我们教材整个体系中的作用和位置。它是独立的,但绝对不是孤立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体现在教材开篇的几幅彩图中,还体现在课本编写的方方面面,渗透在课本编选的课文中。在使用这套教材的时候,只有把这些相关的内容都有机地联系起来,才能看到这个板块的完整的结构,我们的编排意图才能得到体现,我们的课程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在“反刍”中不断强化,使其成为内在的“自动化行为”。
如果说,学期初告诉学生要养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的良好学习习惯,这还比较抽象,比较单薄,那么,在此之后,这些课文对此所作的延伸和渗透就会让人觉得形象饱满了。在这些课堂教学的滋润下,我们在开篇播下的“习惯的种子”,也必然会快乐地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容我们忽视。我们只有使习惯教育成为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个强有力的音符,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成为优美动听的旋律,我们的语文之树也才能根深叶茂。
关键词:学习习惯 培养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好习惯是人们存放在神经系统中的生活资本,人在一生中都可以不断享用它的利息。和语文相关的好习惯很多,自主、认真地修改文章和多渠道学习语文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项。
习惯的养成靠日浸月润、潜移默化,须由知到行、持之以恒。以上两项习惯的培养也应循此规律,按照知、情、信、行四个环节进行。
知,就是要通过教学让同学们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教学中要告诉同学们:(1)写文章大致要经过思考酝酿、初步成文和修改完善等阶段,而修改完善是很重要的阶段,很多大作家、文章高手都很重视这个阶段。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他们的共同经验。教学时,可以给学生讲一些著名作家关于修改文章的体会。要让学生明白,“文章不厌百回改,吹尽黄沙始到金”的道理。这里,还可以联系学生的习作实践让大家回忆,自己的每一篇习作写完后,细读一番,总会发现一些毛病。如果把这些毛病改了,文章读起来就会有很大改观,多改几遍,就会成为好文章。(2)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学语文不仅仅是学到一些知识,训练一些技能。学语文的过程,是一个人走向生活,了解世界,融入特定文化的过程;是带着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理解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是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的过程。因此,要学好语文就要大胆、热情地走向生活,在各种活动和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要结合插图,在讨论、对话中让同学们理解、体会以上道理。
情,就是要从感性层面来触动学生,让他们从内心想这样做。人的行为总是被“理”和“情”所左右。对于人的行动,一般来说,“理”是从外部来“管”人的,而“情”则是从内心来“催”人的。一个人做事,如果只是从道理上知道应该怎么做,虽说他也会照着做,但做起来比较被动,会感觉累,因此有时行动上却会故意与正确的要求相违背。如果不仅从道理上理解,也从感性上认同某种做法,那他在行动中就会乐此不疲。要使同学们在感性层面认同自主修改文章和多渠道学习语文这两种学习习惯,通过老师讲或者让同学们搜集后互讲写作名家修改文章和多渠道学习语文的故事是好办法。这方面的故事很多,我们在教学前可多搜集一些,讲的时候要尽量生动,让学生在兴味盎然中得到教益。
信,是让同学们对以上两种习惯形成信念,让他们对此深信不疑,从而在实践中努力践行。信念是人对某种观点、原则、理念的正确性坚信不疑并力求在行动上加以实现的个性倾向,它不单纯是认识,而且富有深刻的感情体验,可以使人产生坚强的毅力。因此,信念在习惯养成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信念是知、情的“合金”,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活动而形成的。如果我们能在扎扎实实地做好前两个环节(知、情)工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行动中,即通过反复修改作文、多渠道学习语文的实践,不断加深对以上两种习惯的认同,那么他们的相关信念就会形成。
行,就是行动。习惯的养成最终还是要靠行动,好的行为模式只有通过长时间反复实践才能固化到人的身上进而成为习惯。有人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这话很有道理,它把习惯比喻为一根绳索,每次行为的重复,就相当于又为它缠上了一股绳索。很显然,每天缠,不断缠,缆绳会越来越粗,终于有一天,会粗到牢不可破。这样,好习惯也就养成。
以上四个环节,前两个环节,可在课堂上通过一到两个课时完成,或基本完成;后两个环节,应在本学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进行,教师在这两项习惯的培养上,应从知、情、信、行方面对学生持续关注。
另外,修改文章和多渠道学语文的具体知识和方法,可结合正常教学在以上环节的培养中适当渗透。在此基础上谈谈自己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所做的有效尝试。
1、细嚼慢咽,细品其滋味 。第十二册语文教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有两个主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配有12幅彩图。在实践中学会运用,配有7幅彩图。怎样才能充分利用这部分的教学资源,具体的教学策略如下:
(1)读题,初解含义。教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先让学生读题,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初步谈谈自己的理解。
(2)看图,了解内容。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一幅图画,了解图上画的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们会想什么。如第一幅插图,要让学生了解:这是在天文台,老师和同学们在参观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从他们神态、动作中可以看出,他们从这古代的天文仪器中读到了有关的天文知识,读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3)总结,升华内涵。在学生观察议论之后,老师再组织学生谈谈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解,然后总结如下: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仅可以从课堂上获得,从书本上获得,还可以走出课堂,走出课本,在社会、大自然中获得。‘留心处处皆学问’,我们应该读好社会、自然这两本无字的书,这样才能让自己成为一本内容丰富的“书”。
2、不断“反刍”,内化其行为 。徐之诚老师说:“我们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安排在教材开篇的位置,只是为了表示这个板块在我们教材整个体系中的作用和位置。它是独立的,但绝对不是孤立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体现在教材开篇的几幅彩图中,还体现在课本编写的方方面面,渗透在课本编选的课文中。在使用这套教材的时候,只有把这些相关的内容都有机地联系起来,才能看到这个板块的完整的结构,我们的编排意图才能得到体现,我们的课程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在“反刍”中不断强化,使其成为内在的“自动化行为”。
如果说,学期初告诉学生要养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的良好学习习惯,这还比较抽象,比较单薄,那么,在此之后,这些课文对此所作的延伸和渗透就会让人觉得形象饱满了。在这些课堂教学的滋润下,我们在开篇播下的“习惯的种子”,也必然会快乐地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容我们忽视。我们只有使习惯教育成为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个强有力的音符,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成为优美动听的旋律,我们的语文之树也才能根深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