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在超急性脑梗死诊断中应用64排多层螺旋CT(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8例疑似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所有受检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分析MSCT对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同时分析患者的CT图像表现,对比脑血管灌注成像参数及不同时段MSCT的检出率.结果:大面积脑梗死阳性患者可见豆状核轮廓欠清、岛叶白质及灰质界限不清晰、病灶周围脑回肿胀、脑动脉走行区域有高密度影、有中线移位、脑室受压等表现.本组68例患者,最终确诊大面
【机 构】
: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在超急性脑梗死诊断中应用64排多层螺旋CT(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8例疑似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所有受检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分析MSCT对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同时分析患者的CT图像表现,对比脑血管灌注成像参数及不同时段MSCT的检出率.结果:大面积脑梗死阳性患者可见豆状核轮廓欠清、岛叶白质及灰质界限不清晰、病灶周围脑回肿胀、脑动脉走行区域有高密度影、有中线移位、脑室受压等表现.本组68例患者,最终确诊大面积脑梗死36例,其他类型脑血管疾病或正常32例.与健侧区相比,梗死区的脑血容量、脑灌注值、强化峰值更低,达峰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对超急性期(0~6 h)、12~24 h、24~72 h大面积脑梗死的检出率分别为52.78%、94.44%、100.00%.MSCT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检出率显著低于12~24 h、24~72 h时段(P<0.05).结论:MSCT对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有待提高,可结合病史、临床表现,作为早期初步筛查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放射影像技术在创伤急救中的合理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拍片检查的76例创伤急救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应用放射影像技术类型和检查的结果,分析总结创伤急救患者合理应用放射影像技术的价值.结果:头部创伤患者26例均采取CT平扫和MR检查,MR检查检出率100.00%显著高于CT平扫检查的84.62%(P<0.05);23例胸部创伤患者进行CT平扫和X平片检查,CT平扫检出率95.65%显著高于X平片检查的73.91%(P<0.05);27例四肢创伤
目的:分析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在肺结节诊断上的应用准确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2月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诊断为肺结节的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C T检查诊断,观察组接受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联合CT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漏诊率、误诊率、检查时间、检查满意度.结果:CT诊断为真阳性18例、假阴性6例、假阳性6例、真阴性19例;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联合CT诊断为真阳性23例、假阴性1例、
目的:探讨X线、CT及MR三种影像诊断技术对肩锁关节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研究,均采用X线、CT及MR对其进行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对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进行对比.结果:8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后,阳性和阴性患者分别为65例和15例.MR检查的灵敏度和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和CT检查,漏诊率显著低于X线检查和CT检查(P<0.05).结论:采用MR对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检查,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检查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4月在广州开发区医院超声医学科检查的128例腿纹不对称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年龄为0~6个月,临床疑似为髋关节发育不良,均给予高频超声进行初步筛查及跟踪复查,以Graf法对患儿进行Ⅰ型、Ⅱ型(Ⅱa型、Ⅱb型、Ⅱc型)、Ⅲ型、Ⅳ型分型,以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统计患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总检出率;并对Graf分型Ⅱa型(α角0.05).结论:通过高频超声检查,能有效诊断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