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海这座美丽的城市,文化艺术演出从不缺席,尤其是近几年音乐剧的演出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之态。这其中除了引进的西方经典音乐剧剧目依然保持热度,我们还能看到不少本土原创音乐剧的演出频频出现,并引起了较大的关注。而“上海音乐剧艺术中心”“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的相继成立也标志着上海已成为中国音乐剧演出市场的核心和培养优秀国产音乐剧的孵化基地。引进及原创音乐剧的演出已成为上海演出市场的浓墨重彩。
正是在如此良好的氛围中,上海原创儿童音乐剧逐渐从儿童剧或是音乐剧范畴内脱颖而出,不仅被广大观众接受认可,有些作品也成为了上海原创音乐剧的黑马。其实,儿童戏剧的发展在上海始终备受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创始人宋庆龄女士就曾强调过:“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通过戏剧培养下一代,提高他们的素质,给予他们娱乐,点燃他们的想象力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儿童戏剧可以启迪心灵、激发孩子美好的天性、市场有需求,但因为诸多原因这部分市场始终无法得到充分开发。如何制作出更多与时代接轨、与当代儿童精神世界相吻合、适合中国青少年儿童观看的戏剧作品,如何持续点燃这一群体的观看热情,带着这样的初心,许多上海艺术工作者投身于儿童戏剧事业并选择了音乐剧进行尝试和拓展,而在上海这也是必然趋势。
上海的演出市场一直具有前沿性。打开国门,美国百老汇、英国西区等地音乐剧的引入提升了观众的欣赏水平和艺术视野,少年儿童及家长们对戏剧演出形式也有了更高的期许。尤其是懵懂活泼的儿童在成长发育阶段需要接受多元的信息和鲜活的刺激。音乐剧恰恰是在话剧的基础上增加了歌、舞元素及明朗的视听形象,令人愉悦的动感更易被儿童观众所接受。可喜的是上海的两所国家级艺术院校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为音乐剧的演出提供了大量的艺术储备和创作优势。近些年,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推出的许多优秀儿童戏剧作品如《泰坦尼克号》《巴黎圣母院》《成长的快乐》等等,这些新创剧目很好地融合了歌舞元素使其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增加了可看性、欣赏性。在上海,原创儿童音乐剧不仅在专业艺术院团不断发展,许多社会儿童艺术团体在其中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最具代表性的是由著名儿童剧导演及制作人张忱婷创办的“尔多儿童剧团”。
自2014年起,“尔多儿童剧团”连续创作了多部儿童音乐剧作品,其一大亮点就是剧目中的演员基本由儿童演员担任。2015年该团联合风马儿童剧团推出第一部藏语儿童音乐剧《多杰》,该剧通过一个5岁藏族男孩多杰的视角把带有藏族文化的童话故事带到上海的观众面前。该剧首次尝试用音乐剧的形式结合藏族本民族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来自青海高原的小演员们原生态的表演也完全征服了现场观众。舞台上,带着高原的质朴和淳厚的小演员们亮开了喉咙载歌载舞,不时掀起演出的热浪。舞台下,上海的小观众们和小演员们一样相信着大自然中动物和人类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包括成年观众观看时也不自觉地激动流泪。虽然在《多杰》一剧中台词及唱词全部是藏语,但富有特色的视觉、听觉形象,豪放激越的律动,引起了演出的巨大反响,这就是音乐剧的魅力。
其后,儿童音乐剧《寻找耳朵的声音》是该剧团又一部经典之作。《寻找耳朵的声音》是根据张忱婷导演在2013年拍摄的电影《寻找声音的耳朵》改编而成,故事讲述了严小聃随父母从农村进入城市后在学校里因为对声音的“执着”而改变全班同学的故事。在选材上,该剧聚焦中小学生学业压力、家长焦虑、城市拆迁等社会问题。用孩子的视角表达了属于这一年龄段的困惑不解、喜怒哀乐,引起了许多青少年观众的强烈共鸣。《寻找耳朵的声音》还在2019年入选上海华语音乐剧演出季,是上海地区唯一入选华语音乐剧演出季的儿童音乐剧作品。从“尔多”这些年的几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儿童艺术团体的创作生命力,精良制作每一部作品,集结上海优秀的艺术人才以及导演对演员独到的训练方式是剧团成为原创儿童音乐剧发展中坚力量的重要原因。
“让戏剧改变孩子们的生活”是尔多儿童剧团的初衷,而由“小顽家”儿童戏剧团队创作的沪语儿童音乐剧《摇啊摇》则是献给上海小囡们的一份特殊礼物。该剧是著名戏剧导演徐俊继《犹太人在上海》《白蛇惊变》等成人音乐剧后首次尝试儿童音乐剧创作,也是原创儿童音乐剧本土化的又一次深入探索。该剧讲述了女孩小宝为了拯救外婆的生命如何与死神进行较量,最终唤醒了病中外婆的故事。在剧情上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神(日游神)和黑白无常等神话形象进行了卡通化的处理,用孩子们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来探讨生死。而在音乐创作上以老上海沪语童谣为核心重新编曲加以原创音乐新旧结合并用沪语演唱,极大地增加了地域文化特色。当《摇啊摇》《卖糖粥》《小皮球》等经典童谣旋律响起时,引发了全场观众一起哼唱。创作者们没有完全拘泥于过去,而是将原创与经典相呼应,让听觉感受更加丰富。而从沪语出发,弘扬民族文化是徐俊导演在这部戏中体现出的艺术工作者的文化使命。
以上几部戏的原创之路只是整个上海儿童原创音乐剧的缩影,但是从他们的努力中可以看到艺术工作者的良苦用心。而更有价值的是他们清一色地选取了青少年演员来挑大梁,本色出演。戏剧,不仅给孩子们带来欢愉,也最大程度上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在他們成长的学习教育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塑造一颗美好的心灵,同时也激发了文化学习的动力,这是学生和家长们都乐于看到的,可以说对小演员的培养培训过程是一种“双赢”的结果。从百老汇音乐剧《玛蒂尔达》《安妮》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儿童演员所呈现的高素质,这其实与国外较早成熟的儿童戏剧教育体系脱离不开。从大环境来看戏剧教育才刚刚在国内起步,要挑选如此之多的儿童演员其实是为排练创作提出了更高的难度。在《寻找耳朵的声音》《摇啊摇》等几部剧的排练过程中,剧组筛选出有一定演出条件的孩子进行集中培训、排练,无形中也完成了一个戏剧教育的过程。通过戏剧演出的方式给予孩子锤炼,在锤炼中将他们的特长进行综合性的整合。如果这条路可以坚持下去,将对儿童戏剧教育的普及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原创儿童音乐剧的市场还在摸索阶段,未来如何发展是被寄予厚望的。总结以往儿童剧的发展状态,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去低幼化。这里所指的“低幼化”不是指对低年龄孩子的忽略,而是对相应年龄层的“低幼化联想”。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影响下,孩子们的视野和思考能力非常开阔、超前。作为艺术工作者万不可从自己的观念出发来衡量他们的欣赏水准和习惯。其实从迪士尼、百老汇很多经典的音乐剧作品如《女巫》《冰雪奇缘》等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多元的音乐构成、多角度的故事解读观众们完全可以接受,在创作中因为是给儿童看而故意幼稚化,同时这也是一种消极的惯性思维。
2.制作精良。曾几何时,儿童剧市场处于长期被轻视的状态。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粗制滥造的儿童剧作品。这些作品的产生将儿童的理解能力、欣赏水准过分低估,使得观众对于演出丧失兴趣,导致儿童剧越来越边缘化。庆幸的是近年来儿童剧市场的复苏,演出市场以及大多数家长本身对于戏剧的重视带动了儿童剧的演出市场。在专业院团和社会艺术团体的双向努力、相互促进之下,上海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儿童剧作品。但是音乐剧的创作并非易事,这一综合艺术形式对剧本、音乐、演员、舞台呈现等各个方面都有相当严谨的专业要求。“制作精良”并非是推崇大制作、高投入,而要想不被市场和观众淘汰,在制作上必须投入心力,创作上投入想象力和创新力,精心制作,提高演出质量,推进优秀作品的沉淀,才能共同促进这一市场的良性发展。
3.长远的战略眼光。儿童戏剧和成人戏剧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教育功能的体现。正如儿童的成长一样,儿童剧市场需要培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什么西方的儿童戏剧如此繁荣,这与剧场和学校、家庭三者紧密联系是分不开的。教育部门、专业戏剧团队、学校全方位联动组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其实是一个非常长远的规划。可持续发展,将教育与儿童戏剧紧密联系,是儿童戏剧事业发展的长久之计。而音乐剧这一集合了歌、舞、演三位一体的演出形式更可以参与到青少年儿童的美育教育之中,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儿童戏剧是一个充满创意的事业,从业者需要有更多的责任心、童心去感悟孩子,同时鼓励社会各个层面共同开发儿童戏剧的创作和演出,并鼓励孩子们创作演出属于自己的戏剧。相信儿童音乐剧的演出在未来会是一个更加与国际接轨、更多元的文化藝术产业。虽然2020年伊始,一场疫情让所有的演出市场按下了暂停键。那以此为点,我们是否可以冷静下来,回顾一下过往、重新整理思路。当一切恢复之时,愿有更多更优秀的儿童音乐剧作品诞生,带着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带着鲜明的中华文化标识走向世界!
(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教师)
正是在如此良好的氛围中,上海原创儿童音乐剧逐渐从儿童剧或是音乐剧范畴内脱颖而出,不仅被广大观众接受认可,有些作品也成为了上海原创音乐剧的黑马。其实,儿童戏剧的发展在上海始终备受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创始人宋庆龄女士就曾强调过:“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通过戏剧培养下一代,提高他们的素质,给予他们娱乐,点燃他们的想象力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儿童戏剧可以启迪心灵、激发孩子美好的天性、市场有需求,但因为诸多原因这部分市场始终无法得到充分开发。如何制作出更多与时代接轨、与当代儿童精神世界相吻合、适合中国青少年儿童观看的戏剧作品,如何持续点燃这一群体的观看热情,带着这样的初心,许多上海艺术工作者投身于儿童戏剧事业并选择了音乐剧进行尝试和拓展,而在上海这也是必然趋势。
上海的演出市场一直具有前沿性。打开国门,美国百老汇、英国西区等地音乐剧的引入提升了观众的欣赏水平和艺术视野,少年儿童及家长们对戏剧演出形式也有了更高的期许。尤其是懵懂活泼的儿童在成长发育阶段需要接受多元的信息和鲜活的刺激。音乐剧恰恰是在话剧的基础上增加了歌、舞元素及明朗的视听形象,令人愉悦的动感更易被儿童观众所接受。可喜的是上海的两所国家级艺术院校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为音乐剧的演出提供了大量的艺术储备和创作优势。近些年,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推出的许多优秀儿童戏剧作品如《泰坦尼克号》《巴黎圣母院》《成长的快乐》等等,这些新创剧目很好地融合了歌舞元素使其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增加了可看性、欣赏性。在上海,原创儿童音乐剧不仅在专业艺术院团不断发展,许多社会儿童艺术团体在其中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最具代表性的是由著名儿童剧导演及制作人张忱婷创办的“尔多儿童剧团”。
自2014年起,“尔多儿童剧团”连续创作了多部儿童音乐剧作品,其一大亮点就是剧目中的演员基本由儿童演员担任。2015年该团联合风马儿童剧团推出第一部藏语儿童音乐剧《多杰》,该剧通过一个5岁藏族男孩多杰的视角把带有藏族文化的童话故事带到上海的观众面前。该剧首次尝试用音乐剧的形式结合藏族本民族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来自青海高原的小演员们原生态的表演也完全征服了现场观众。舞台上,带着高原的质朴和淳厚的小演员们亮开了喉咙载歌载舞,不时掀起演出的热浪。舞台下,上海的小观众们和小演员们一样相信着大自然中动物和人类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包括成年观众观看时也不自觉地激动流泪。虽然在《多杰》一剧中台词及唱词全部是藏语,但富有特色的视觉、听觉形象,豪放激越的律动,引起了演出的巨大反响,这就是音乐剧的魅力。
其后,儿童音乐剧《寻找耳朵的声音》是该剧团又一部经典之作。《寻找耳朵的声音》是根据张忱婷导演在2013年拍摄的电影《寻找声音的耳朵》改编而成,故事讲述了严小聃随父母从农村进入城市后在学校里因为对声音的“执着”而改变全班同学的故事。在选材上,该剧聚焦中小学生学业压力、家长焦虑、城市拆迁等社会问题。用孩子的视角表达了属于这一年龄段的困惑不解、喜怒哀乐,引起了许多青少年观众的强烈共鸣。《寻找耳朵的声音》还在2019年入选上海华语音乐剧演出季,是上海地区唯一入选华语音乐剧演出季的儿童音乐剧作品。从“尔多”这些年的几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儿童艺术团体的创作生命力,精良制作每一部作品,集结上海优秀的艺术人才以及导演对演员独到的训练方式是剧团成为原创儿童音乐剧发展中坚力量的重要原因。
“让戏剧改变孩子们的生活”是尔多儿童剧团的初衷,而由“小顽家”儿童戏剧团队创作的沪语儿童音乐剧《摇啊摇》则是献给上海小囡们的一份特殊礼物。该剧是著名戏剧导演徐俊继《犹太人在上海》《白蛇惊变》等成人音乐剧后首次尝试儿童音乐剧创作,也是原创儿童音乐剧本土化的又一次深入探索。该剧讲述了女孩小宝为了拯救外婆的生命如何与死神进行较量,最终唤醒了病中外婆的故事。在剧情上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神(日游神)和黑白无常等神话形象进行了卡通化的处理,用孩子们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来探讨生死。而在音乐创作上以老上海沪语童谣为核心重新编曲加以原创音乐新旧结合并用沪语演唱,极大地增加了地域文化特色。当《摇啊摇》《卖糖粥》《小皮球》等经典童谣旋律响起时,引发了全场观众一起哼唱。创作者们没有完全拘泥于过去,而是将原创与经典相呼应,让听觉感受更加丰富。而从沪语出发,弘扬民族文化是徐俊导演在这部戏中体现出的艺术工作者的文化使命。
以上几部戏的原创之路只是整个上海儿童原创音乐剧的缩影,但是从他们的努力中可以看到艺术工作者的良苦用心。而更有价值的是他们清一色地选取了青少年演员来挑大梁,本色出演。戏剧,不仅给孩子们带来欢愉,也最大程度上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在他們成长的学习教育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塑造一颗美好的心灵,同时也激发了文化学习的动力,这是学生和家长们都乐于看到的,可以说对小演员的培养培训过程是一种“双赢”的结果。从百老汇音乐剧《玛蒂尔达》《安妮》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儿童演员所呈现的高素质,这其实与国外较早成熟的儿童戏剧教育体系脱离不开。从大环境来看戏剧教育才刚刚在国内起步,要挑选如此之多的儿童演员其实是为排练创作提出了更高的难度。在《寻找耳朵的声音》《摇啊摇》等几部剧的排练过程中,剧组筛选出有一定演出条件的孩子进行集中培训、排练,无形中也完成了一个戏剧教育的过程。通过戏剧演出的方式给予孩子锤炼,在锤炼中将他们的特长进行综合性的整合。如果这条路可以坚持下去,将对儿童戏剧教育的普及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原创儿童音乐剧的市场还在摸索阶段,未来如何发展是被寄予厚望的。总结以往儿童剧的发展状态,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去低幼化。这里所指的“低幼化”不是指对低年龄孩子的忽略,而是对相应年龄层的“低幼化联想”。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影响下,孩子们的视野和思考能力非常开阔、超前。作为艺术工作者万不可从自己的观念出发来衡量他们的欣赏水准和习惯。其实从迪士尼、百老汇很多经典的音乐剧作品如《女巫》《冰雪奇缘》等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多元的音乐构成、多角度的故事解读观众们完全可以接受,在创作中因为是给儿童看而故意幼稚化,同时这也是一种消极的惯性思维。
2.制作精良。曾几何时,儿童剧市场处于长期被轻视的状态。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粗制滥造的儿童剧作品。这些作品的产生将儿童的理解能力、欣赏水准过分低估,使得观众对于演出丧失兴趣,导致儿童剧越来越边缘化。庆幸的是近年来儿童剧市场的复苏,演出市场以及大多数家长本身对于戏剧的重视带动了儿童剧的演出市场。在专业院团和社会艺术团体的双向努力、相互促进之下,上海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儿童剧作品。但是音乐剧的创作并非易事,这一综合艺术形式对剧本、音乐、演员、舞台呈现等各个方面都有相当严谨的专业要求。“制作精良”并非是推崇大制作、高投入,而要想不被市场和观众淘汰,在制作上必须投入心力,创作上投入想象力和创新力,精心制作,提高演出质量,推进优秀作品的沉淀,才能共同促进这一市场的良性发展。
3.长远的战略眼光。儿童戏剧和成人戏剧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教育功能的体现。正如儿童的成长一样,儿童剧市场需要培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什么西方的儿童戏剧如此繁荣,这与剧场和学校、家庭三者紧密联系是分不开的。教育部门、专业戏剧团队、学校全方位联动组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其实是一个非常长远的规划。可持续发展,将教育与儿童戏剧紧密联系,是儿童戏剧事业发展的长久之计。而音乐剧这一集合了歌、舞、演三位一体的演出形式更可以参与到青少年儿童的美育教育之中,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儿童戏剧是一个充满创意的事业,从业者需要有更多的责任心、童心去感悟孩子,同时鼓励社会各个层面共同开发儿童戏剧的创作和演出,并鼓励孩子们创作演出属于自己的戏剧。相信儿童音乐剧的演出在未来会是一个更加与国际接轨、更多元的文化藝术产业。虽然2020年伊始,一场疫情让所有的演出市场按下了暂停键。那以此为点,我们是否可以冷静下来,回顾一下过往、重新整理思路。当一切恢复之时,愿有更多更优秀的儿童音乐剧作品诞生,带着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带着鲜明的中华文化标识走向世界!
(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