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合理安排语文课外作业的依据。语文教师要对课外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周密考虑,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富有层次性、趣味性、探究性、实践性、人文性的少而精的练习,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作业的兴趣。使语文课外作业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成为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信息通道。
那么该如何精心设计语文课外练习,让练习在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作用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强化语言积累,重视阅读与背诵。
学好语言必须有丰厚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就是诵读。初中生处于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有很大的记忆空间,如果在青少年时期不积累些可以作为终身发展支柱的人类文明精华,多储存些 “养料”,是很大的智力浪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阶段背诵80篇优秀诗文,并推荐了50篇,语文教师要有计划地布置安排。如每学期要求熟背15篇,学生所花时间不多,却受益匪浅。要学好语文,光学几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语文水平和阅读能力需要在大量的阅读中长进。阅读不仅为学生语文能力奠基,而且为一辈子做人奠基。语文教师要带头多读书报,并按《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速度和总量,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各类优秀图书报刊,学习从网络搜集处理信息,并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学会做读书摘录,积累、欣赏、学习精彩的语言材料。我坚持每天让学生摘抄一段美文 ,并在早自习自由读背,课堂上共同赏析。事实证明,日积月累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显著提高。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养成课外练笔的习惯。
根据不同的年级和对象,布置学生课外写观察日记、随笔、读书笔记或进行自由写作,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发展,积累生活素材,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对生活的感受。也可要求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写成演讲稿,为课堂演讲作准备。我多年来坚持在每堂课开始时的两分钟让一个学生上讲台演讲,学生们在课前都作了认真准备,这对学生书面、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对生活的关注颇有成效。
三、写好钢笔字作为初中阶段一项持续进行的课外作业。
这既是提高书写技能的需要,又能适应社会生活需求,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练字要持之以恒,并注意一定的方法。电视书法讲座中庞中华先生介绍,每天可要求学生按字贴练三个汉字,每个字先描 20遍,再临贴20遍,达到熟练掌握这几个字笔画特征和字的结构,并逐步提高书写速度。学生认真训练,教师严格要求,三年下来,学生的字有明显改观。日常教学中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练字积极性,我在班级中定期举办“小小书法家”展览,评选的优秀作品张贴在班内或校内报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练字热情。
四、增加探究性语文作业的设计,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与创新意识。
课外作业不能只是简单重复课堂教学的结论,不能只是把学生引向教参上的答案。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与写法的理解体会,对人物思想、语言、行为的看法,对某一特点的词语、篇章的收集归类等,都可以通过课外作业引导学生探究;与课文有关的时代背景及作家、作品等,可布置学生查找资料,整理梳理,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意见,改变消极接受知识的方式。
五、布置作业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与水平的不同,在课外作业布置的量与难易程度上要有所区别,以体现作业布置的 “人性化”,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这符合 “因材施教”的古训和“人本化”原则。要避免“一刀切”的做法。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把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作为课外作业的取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其实,如果学生语文素质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提高,他们适应中考、高考的能力自然就强,两者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所谓“功到自然成”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该如何精心设计语文课外练习,让练习在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作用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强化语言积累,重视阅读与背诵。
学好语言必须有丰厚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就是诵读。初中生处于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有很大的记忆空间,如果在青少年时期不积累些可以作为终身发展支柱的人类文明精华,多储存些 “养料”,是很大的智力浪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阶段背诵80篇优秀诗文,并推荐了50篇,语文教师要有计划地布置安排。如每学期要求熟背15篇,学生所花时间不多,却受益匪浅。要学好语文,光学几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语文水平和阅读能力需要在大量的阅读中长进。阅读不仅为学生语文能力奠基,而且为一辈子做人奠基。语文教师要带头多读书报,并按《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速度和总量,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各类优秀图书报刊,学习从网络搜集处理信息,并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学会做读书摘录,积累、欣赏、学习精彩的语言材料。我坚持每天让学生摘抄一段美文 ,并在早自习自由读背,课堂上共同赏析。事实证明,日积月累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显著提高。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养成课外练笔的习惯。
根据不同的年级和对象,布置学生课外写观察日记、随笔、读书笔记或进行自由写作,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发展,积累生活素材,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对生活的感受。也可要求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写成演讲稿,为课堂演讲作准备。我多年来坚持在每堂课开始时的两分钟让一个学生上讲台演讲,学生们在课前都作了认真准备,这对学生书面、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对生活的关注颇有成效。
三、写好钢笔字作为初中阶段一项持续进行的课外作业。
这既是提高书写技能的需要,又能适应社会生活需求,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练字要持之以恒,并注意一定的方法。电视书法讲座中庞中华先生介绍,每天可要求学生按字贴练三个汉字,每个字先描 20遍,再临贴20遍,达到熟练掌握这几个字笔画特征和字的结构,并逐步提高书写速度。学生认真训练,教师严格要求,三年下来,学生的字有明显改观。日常教学中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练字积极性,我在班级中定期举办“小小书法家”展览,评选的优秀作品张贴在班内或校内报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练字热情。
四、增加探究性语文作业的设计,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与创新意识。
课外作业不能只是简单重复课堂教学的结论,不能只是把学生引向教参上的答案。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与写法的理解体会,对人物思想、语言、行为的看法,对某一特点的词语、篇章的收集归类等,都可以通过课外作业引导学生探究;与课文有关的时代背景及作家、作品等,可布置学生查找资料,整理梳理,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意见,改变消极接受知识的方式。
五、布置作业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与水平的不同,在课外作业布置的量与难易程度上要有所区别,以体现作业布置的 “人性化”,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这符合 “因材施教”的古训和“人本化”原则。要避免“一刀切”的做法。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把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作为课外作业的取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其实,如果学生语文素质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提高,他们适应中考、高考的能力自然就强,两者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所谓“功到自然成”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