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厨房定制一条牛仔裤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hen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美国西进运动。自由奔放的游牧人,成为了刚毅神勇、狂放不羁的牛仔代言人,而代表着自由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牛仔文化,也风靡至今。大概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中国的牛仔们,虽不能在广袤的草原策马扬鞭、纵横驰骋,却用中国人特有的严谨细致,向牛仔文化致敬。
  店名:牛仔厨房
  地址:杭州庆春路199号JASONWOOD旗舰店
  电话:18668159722
  如果要用一样东西来代表牛仔文化,牛仔裤必是不二之选。无论是硬朗奔放的西方男儿,还是神秘内敛的东方女性,打开任何年轻人的衣柜,都能发现牛仔裤。但是这些牛仔裤似乎都逃不开一个模式:靛蓝色、纯棉斜纹布、臀部紧身、中低腰短裆设计,还有固定的拷钮、缉明线、贴袋、标牌装饰……难道牛仔裤必须是这个样子吗?
  杭州庆春路有家名叫“牛仔厨房”的店铺,几十平方米的空间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牛仔衣饰。铁丝网架上的牛仔裤,带着不一样的时尚感,深深抓住了行人眼球。然而最吸引人注意的,是那些装在木头格子里的牛仔裤零配件,花色繁多的纽扣、各种材质的拉链、还有不同纹饰的徽章,让人大感好奇。原来,牛仔厨房是一家定制牛仔的体验店,墙上那些看起来有些“另类”的牛仔裤,是客人们根据自己喜好定制的成品。在这里,大到牛仔衣裤,小至牛仔手袋,都可以根据顾客的喜好自由发挥。50多种面料、18种线色、18种扣件,任意挑选,随心搭配。顾客甚至可以在设计师的指导下,为自己的衣饰手绘心仪的图案,经过定色水洗后,就能拥有一条独一无二的牛仔单品。
  服装设计专业出身的丁咚,便是这家体验店的“厨师长”。拥有10多年牛仔类服装设计工作经验的他,如今重回手作,享受着牛仔厨房带给他的无限乐趣。在牛仔厨房,一条牛仔裤,从下单到完成,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期间,丁咚需要和顾客交流沟通,为其量体裁衣,并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丁咚说,“顾客的想法和创意有时候比设计师还好,我的工作就是帮他们实现想法。”定制使工作变得更加繁琐,也更加具有挑战性,丁咚不再只是按照标准尺寸进行单调的重复设计,而个性发挥的空间更是给了他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
  缝纫机、绣花机、彩色棉线,在这个微缩版的牛仔生产车间里,爱牛仔的你,可以与丁咚一起,享受一场专属定制之旅。
其他文献
在羊年春节期间,贵州黔东南蝴蝶妈妈手工体验馆正式亮相凯里苗侗风情园。开馆不久,体验馆就以鲜明的苗族特色受到了广大手工爱好者及游客的欢迎。蝴蝶妈妈手工体验馆以“蝴蝶衍苗族,体验亦传承”为宗旨,精心推出了蜡染、锻银、苗绣、古法造纸等体验项目,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充分展示了苗文化的精彩。据悉,体验馆内除了手工体验苗族工艺,还推出了苗族特色餐饮小吃,以及设计师重新演绎的苗文化产品,为黔东南的旅游文化产业树立
昆卡(CUENCA)是厄瓜多尔第三大城市,也是厄瓜多尔最美丽的城市。昆卡的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和银,因此也有着世界闻名的金属加工制作产业链。在距离昆卡市中心1小时车程的地方,有座名叫Chordeleg的小镇,被群山环绕,建筑至今仍保留着西班牙殖民时期的模样。当地人五彩斑斓的服饰,透着浓浓的美洲风情,散发出野性、自由的味道。  昆卡的每一个镇都有一门专攻的手艺,而生活在Chordeleg小镇的人们
在苏州私人园林建造史中断百年之后,重开当代苏州园林营造之风的人,不是某位建筑学家或园林学家,而是金石篆刻家蔡廷辉。  清晨,泡上一壶自家产的碧螺春,蔡廷辉一手拿着牙刷,一手拿着剪刀开始在他的“醉石居”里闲庭信步。他边刷牙边四处查看园中树木的长势,看到哪棵树的枝丫长得不好,就停下来仔细修剪一番,直到满意后再继续沿花径漫步。对蔡廷辉来说,用一个多小时来刷牙是一件挺正常的事,这个习惯从他开始造园就一直保
无法对抗的传统与现代  盐野米松:大家下午好,我是盐野米松,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坐在一起聊天。我1947年出生在日本秋田县的角馆镇,小镇大概有15000人,我生活的街道大概有30多户人家,他们中有打铁的,有木匠,有各种各样的手艺人。1965年,我到东京读大学,之后每年寒暑假回到家,都会发现有一两个手艺人消失了,待我五年毕业后再回到镇子的时候,有三分之二的手艺人都没有了。  黄永松:我比盐野米
也许在70后眼里,80后是特立独行的一代,而90后则更是难以理解的一代。在固有的观念里,大多数人总是会认为90后的年轻人个性叛逆、随心所欲。但也正是因为大多数90后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社会大环境观念更新的影响,让很多年轻人能更自由地决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并为之努力。1990年出生的蒋晟,就是这样一位标准的90后。  阴差阳错学雕塑  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雕塑系的蒋晟,生长在雕塑世家。蒋晟的
备受瞩目的“世界最大艺术书墙”近日在雅昌(深圳)艺术中心正式揭幕。该书墙长50米、宽30米,藏书主要包括全球限量艺术图书、经典外文艺术套书、珍贵古董图书孤本;世界顶级博物馆、美术馆、基金会权威出版物;世界权威大学、艺术院校艺术杰作;国内大师级艺术系列等,共计50000种艺术图书,可谓“一面书墙,一部艺术史”。该项目由雅昌文化集团全力打造,台湾行人文化实验室担纲总顾问,历时8年而成。
每次有北极熊的镜头在眼前闪过,就会想起几年前所见的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一只浑身雪白的北极熊耷拉着脑袋,用四肢艰难地伏在地上,它的后背托着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滚烫的蜡液滴满全身……这是汪婧4年前留学丹麦时创作的“哭泣的北极熊”系列作品之一,看过的人无不被那些白色的“泪滴”打动。  “那年丹麦承办了‘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主要探讨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会场上有个北极熊冰雕吸引了我……”汪婧回忆起当初的
Mirrors Café,是日本当地一处颇有名气的景观。这座由日本Bandesign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独立建筑,以“复制”周边美景为设计理念,外部墙体全部使用巨大的镜面作为建筑材料,并在两个镜面墙之间设计了一个特别的折射角度。每当樱花盛开的季节,咖啡馆的玻璃墙体便映照出蔚蓝的春日和粉嫩的樱花,重叠的树丛和花影相互掩映,仿佛正在邀请赏景游人走进这片美轮美奂的建筑艺术之林。  mirrorscafean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阳节的歌谣传唱了千百年,然而很多人都感叹那存在于传统节日里的悠远古风已经渐行渐远。  值此佳节,《中华手工》杂志联合重庆购书中心举办了一场美哉艺文节,让大众在赏玩古风雅物,参与汉文化雅集、缝香包、画团扇、编中国结的手工活动中重拾传统文化里的习俗礼仪、风情雅趣。  七弦琴对话六弦琴  书卷之地,布上茶席、香席、花席,营
葱绿的小草终会枯萎,鲜艳的花朵终会凋谢。为了留住这大自然的馈赠,美国艺术家Sarah Smith设计了一系列花草树脂手环。每个手环都是纯手工制作,不同的花草与细小的气泡都成为独一无二的元素。有如此自然清丽的手环锁于手腕之间,似乎能透过脉搏,感受到大自然的心跳。  www.iamsarahsmi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