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堂是一个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能力、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也是促进学生在知识、智能、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是合理的课堂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 优化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课堂结构 课堂氛围
改革的深入,经济社会的发展,技术工人的短缺,技工教育越来越重视 ,作为基础的数学教育亦愈显重要,加之近几年已成为基础教育主旋律的素质教育也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数学教与学的进一步认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学校和教师应如何来体现这一点呢?我认为课堂作为教与学的主战场是研究的重点。课堂是一个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能力、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也是促进学生在知识、智能、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主渠道。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是合理的课堂教学的要求。
一、布置合理的教学内容
布置合理的教学内容,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优选、加工、补充和组合。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吃透教材,真正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明确哪些应详讲,哪些可略讲;哪些应先讲;哪些后讲等。把有限的4 5分钟主要集中在最核心的内容上。必须把握知识的结构体系,分析每节课的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认真研究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为新知识顺利迁移创造条件。如不等式解法可依照等式解法;空间图形可借助平面图形;复数问题可转化为实数问题等等,都可以寻找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而在相同中找出不同点。这样既顺应了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规律,又可适时地进行辩证明唯物主义教育。
除此之外,还要适当补充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边缘学科知识和一些课外知识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把握课本上和实际沾边的题。例如:利用函数求最值,可联系到某工厂企业中,要用最小的成本获耿最多利润,应如何设置最合理的生产线。再譬如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解斜角形,可安排学生亲身体验测量一座山的高度,一条河的宽或者结合机械钻床三角形钻孔定位问题。并以“假如你是工程技术人员,假如你是厂长经理”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责任感”,增强应用意识和兴趣。
二、设置合理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合理的教学方法,必须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参与意识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数学课,这个过程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并提供有关背景知识、材料,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再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始终要让学生感受他是知识的主人。教师应尽可能去挖掘教材的潜力,把功夫下在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过程的设计上。如在一堂数学课中,教师精心设计几道有思维价值的、能引导学生学习的思考题,并提供与思考题相匹配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先行自学、自探,然后得出结论。例:给学生a2;(a+b)2=a2+2ab+b2;(a+b)3=a3+3a2b+3ab2+b3;(a+b)4=a4+4a3b+6a2b2+4ab3+b4……让学生思考讨论找规律画出杨辉三角,从而得出(a+b)n的展开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留有让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然后再组织他们讨论。这样,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到答案,或达到答案的“边缘”,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快乐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主动地发现、提出、解决了问题,而且培养了他们乐于参与、乐于探究的精神。有效性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促进学生个性化的感悟与体验,使学生真正获得思想的启迪,丰富的感悟,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应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因为数学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所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逐步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优化教学方法,要改变过去的“题海战术”等呆板专一的教法,透用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法。认识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会学习;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结构是为了完成一定教学目标,对整堂课的各种教学因素进亍合理组合,在确定了教学目标,选择了教学内容、数学方法后教师就要对课堂教学作整体安排。首先要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在有限的4 5分钟内教师要讲精一点,讲巧一点,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等处,在学生学习的疑点盲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予以精辟地讲解,致于剩下的内容和时问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其次要协调好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教学方法,以达到课堂教学的“低消耗、高效率”。如复习二次函数y=ax2+bx+c(a﹥0)时,把二次式ax2+bx+c,二次方程ax2+bx+c=0,二次不等式ax2+bx+c﹥0连起来学习。这四個二次式的联系纽带就是△=b2-4ac。当△=0时,二次式ax2+bx+c能分解成两个相同的因式;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相同的解;二次不等式ax2+bx+c﹥0有解;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有一个交点。当△﹥0、△<0时,让学生自己分析总结,这时最好用多媒体,数形结合效果显著。
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囤
教学氛围是课堂上师生共同创造的学习氛围,即课堂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就是要创设和谐、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教师要以自己的行动和真挚的感情去吸引、激励学生,使学生愿意学习,热爱学习,这样以便学生的智力和情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充分发挥,使教学活动产生最佳效益。为此,教师要在一堂课的开始就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如:对数学习,已知22=4,23=8,24=16,那么,2x=7?对于本来认为一堂枯燥无味的数学课,教师就要在开课引题上下功夫。可通过提问,也可通过设置悬念,根据所学内容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然后步步诱惑,步步深入,最后豁然开朗。整个过程始终给学生造成一种欲破迷宫的感觉。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变的教学方法,抓住使学生愉快地学习的多种因素保持愉快的课堂气氛。
总之,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提高学生学习信心的核心问题。我们教师应提高思想认识,转变不适应的教学观念,把优化教学过程变成一个重要课题,积极探索积累经验,教师若能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地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厌学情绪的消除,还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达到学习目标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帮助下自己进行独立钻研的学习主体,我们的教学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优化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课堂结构 课堂氛围
改革的深入,经济社会的发展,技术工人的短缺,技工教育越来越重视 ,作为基础的数学教育亦愈显重要,加之近几年已成为基础教育主旋律的素质教育也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数学教与学的进一步认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学校和教师应如何来体现这一点呢?我认为课堂作为教与学的主战场是研究的重点。课堂是一个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能力、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也是促进学生在知识、智能、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主渠道。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是合理的课堂教学的要求。
一、布置合理的教学内容
布置合理的教学内容,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优选、加工、补充和组合。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吃透教材,真正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明确哪些应详讲,哪些可略讲;哪些应先讲;哪些后讲等。把有限的4 5分钟主要集中在最核心的内容上。必须把握知识的结构体系,分析每节课的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认真研究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为新知识顺利迁移创造条件。如不等式解法可依照等式解法;空间图形可借助平面图形;复数问题可转化为实数问题等等,都可以寻找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而在相同中找出不同点。这样既顺应了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规律,又可适时地进行辩证明唯物主义教育。
除此之外,还要适当补充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边缘学科知识和一些课外知识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把握课本上和实际沾边的题。例如:利用函数求最值,可联系到某工厂企业中,要用最小的成本获耿最多利润,应如何设置最合理的生产线。再譬如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解斜角形,可安排学生亲身体验测量一座山的高度,一条河的宽或者结合机械钻床三角形钻孔定位问题。并以“假如你是工程技术人员,假如你是厂长经理”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责任感”,增强应用意识和兴趣。
二、设置合理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合理的教学方法,必须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参与意识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数学课,这个过程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并提供有关背景知识、材料,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再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始终要让学生感受他是知识的主人。教师应尽可能去挖掘教材的潜力,把功夫下在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过程的设计上。如在一堂数学课中,教师精心设计几道有思维价值的、能引导学生学习的思考题,并提供与思考题相匹配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先行自学、自探,然后得出结论。例:给学生a2;(a+b)2=a2+2ab+b2;(a+b)3=a3+3a2b+3ab2+b3;(a+b)4=a4+4a3b+6a2b2+4ab3+b4……让学生思考讨论找规律画出杨辉三角,从而得出(a+b)n的展开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留有让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然后再组织他们讨论。这样,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到答案,或达到答案的“边缘”,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快乐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主动地发现、提出、解决了问题,而且培养了他们乐于参与、乐于探究的精神。有效性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促进学生个性化的感悟与体验,使学生真正获得思想的启迪,丰富的感悟,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应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因为数学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所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逐步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优化教学方法,要改变过去的“题海战术”等呆板专一的教法,透用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法。认识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会学习;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结构是为了完成一定教学目标,对整堂课的各种教学因素进亍合理组合,在确定了教学目标,选择了教学内容、数学方法后教师就要对课堂教学作整体安排。首先要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在有限的4 5分钟内教师要讲精一点,讲巧一点,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等处,在学生学习的疑点盲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予以精辟地讲解,致于剩下的内容和时问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其次要协调好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教学方法,以达到课堂教学的“低消耗、高效率”。如复习二次函数y=ax2+bx+c(a﹥0)时,把二次式ax2+bx+c,二次方程ax2+bx+c=0,二次不等式ax2+bx+c﹥0连起来学习。这四個二次式的联系纽带就是△=b2-4ac。当△=0时,二次式ax2+bx+c能分解成两个相同的因式;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相同的解;二次不等式ax2+bx+c﹥0有解;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有一个交点。当△﹥0、△<0时,让学生自己分析总结,这时最好用多媒体,数形结合效果显著。
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囤
教学氛围是课堂上师生共同创造的学习氛围,即课堂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就是要创设和谐、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教师要以自己的行动和真挚的感情去吸引、激励学生,使学生愿意学习,热爱学习,这样以便学生的智力和情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充分发挥,使教学活动产生最佳效益。为此,教师要在一堂课的开始就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如:对数学习,已知22=4,23=8,24=16,那么,2x=7?对于本来认为一堂枯燥无味的数学课,教师就要在开课引题上下功夫。可通过提问,也可通过设置悬念,根据所学内容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然后步步诱惑,步步深入,最后豁然开朗。整个过程始终给学生造成一种欲破迷宫的感觉。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变的教学方法,抓住使学生愉快地学习的多种因素保持愉快的课堂气氛。
总之,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提高学生学习信心的核心问题。我们教师应提高思想认识,转变不适应的教学观念,把优化教学过程变成一个重要课题,积极探索积累经验,教师若能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地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厌学情绪的消除,还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达到学习目标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帮助下自己进行独立钻研的学习主体,我们的教学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