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老百姓有相机的少,要照相就得去照相馆,很贵。记得照学生证用的普通一寸照片要4毛钱,可以买10个大馒头,照相是奢侈的“高档消费”。
小时候,在北京工作的父母又是出差又是搞运动,没法管孩子,就把我送湖南乡下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那个偏僻的小地方,很远的镇上才有照相馆,大人忙,再说也没那个闲钱,所以我5岁之前的照片只有三张。
一张是婴儿躺着望天的,最显眼的是棉袄棉裤。第二张不过一寸大,三个小孩儿加个大人,就是拿放大镜也看不清眉眼。最后一张倒是我的正脸,咧着嘴笑得挺快乐,两个小辫子超可爱,只是穿的衣服太憋镜头:家织布,黑糊糊的对襟小褂,这不是老太太的样式吗?
如今,在网上看年轻妈妈们几乎天天给宝宝照相,贴博客里交流“会爬啦”“长牙啦”“叫妈妈了”之类的大变化小进步,特别喜人。一想到没见过自己穿小裙子、露着没牙小嘴的美好童年,就觉得遗憾、沮丧。
我5岁回北京跟着父母生活,去过北海公园,在湖边的照相服务点照过一张“全家福”。因为很少照相,我特紧张,低着头、皱着眉,像是在被批斗。我翻遍了相册也找不到幼儿园毕业、小学毕业的合影,好奇怪,那会儿的社会咋那么不重视小孩子呢?
1965年,我第一次自己照相是刚加入少先队的时候,与同学们约好去天安门前留影。天安门广场支着一溜太阳伞,那是十几个摄影点。照相的人可真多,天热,晒得我够呛,但心里美滋滋的,一点儿不急。排了好长时间才轮到我,还没摆好姿势,那个晒得黑黑的叔叔就“咔嚓”了。“下一个。”他说。“这就照完了?我还没有酝酿好表情呢!”挺遗憾的。留了地址,一个星期后照片便寄来了。“太阳晃得眼睛眯着,嘴巴笑得有点歪”,照得不理想。
我大姐喜欢照相,很想有台自己的相机。1968年,她初中毕业进纺织厂当工人,一个月工资18块钱,省吃俭用半年多,父母再支持点,买了台国产120海鸥相机,这是我家最贵重的“固定资产”了。姐姐教我怎么调光圈、速度,照相的学问可真大。有了相机也不能经常照,胶卷、冲洗、加印都很贵,人们都说“照相这个爱好是无底洞”。除非同学当兵、邻居下乡、老家来亲戚这些情况,平时没人舍得照。
因为有相机的人少,我们在公园照相时,总有不认识的人小心翼翼地问:“我们是外地的,第一次来北京,能给我们照张相吗?可以付钱。”我们很愿意帮忙,通常是照好相,留个地址和一些钱。妈妈总是提醒我们:“赶紧给人家寄过去,别拖太久。”记着呢,从来没误过事,“得讲信用”。
不久,北京流行自己洗照片,我姐姐也学会了,照相的成本算是降下来了。她买了放大机和相纸,找了两个大碗,一个装显影液,一个装定影液,把家里台灯的灯泡用油漆涂成红色,当工作用灯。再找双筷子,从家里翻出块大塑料布,就“开张”了。老姐通常是晚上洗照片,一干就是半夜。我特爱给她打下手,先用塑料布把窗户蒙上,然后把底片放在机器下,调好距离,“啪”一声开灯数数。“1、2、3……曝光时间到!”我马上把照片捞出来放显影碗里,出人影后放清水里涮涮,再放定影碗里。
1979年我上大学,班里一个男生居然有架日本带闪光灯的“傻瓜相机”。系里晚上开联欢会,他的相机出尽风头,我们羡慕得直流哈喇子。开春,宿舍女生们偷偷借了旗袍去公园“扮模特儿”,派有点“姿色”的小玲找他借相机,一切OK。公园里景色很美,我们找了个离厕所近又有草坪的地儿扎营,换一套照一堆,还偷偷摘把野菊花当道具,那天可过足了服装瘾。我负责把底片拿回家冲洗加印,这时已经熟练地掌握全部洗照程序,效果也超好。
1980年,同学阿珠爸爸去日本访问,带回几卷彩色胶卷。以前我只在画报上见过彩色照片,蓝天白云、绿草红花,漂亮得不得了。一直觉得那是专业摄影师的高级东西,这次看见真的了,稀罕得不得了。
等大人们上班了,我们几个女孩儿带上漂亮衣服偷偷跑到阿珠家化妆照相。关好门、拉上窗帘,怕人看见,那会儿女孩儿爱美是“资产阶级”。不懂舞台妆与生活妆的区别,按照电影海报上剧照的样子把嘴画得红红的,眼睛描得大大的。我抱着洋娃娃打着花伞,拎着漂亮的手提袋,摆着奇奇怪怪的姿势,觉得自己太“潮”了,太幸福了。嘻嘻哈哈玩了一下午,彩色胶卷给我们带来无限新奇和快乐。
彩色胶卷舍不得一次照完,只有出去玩或者同学聚会才照,前后用了快一年。直到有人说老不洗胶卷,效果会变差,我们才拿去冲。那会儿,冲和洗是分开的,冲好了再从里面挑满意的加洗。能洗彩色照片的地方不多,北京宣武门有个新华社图片中心,那儿能洗,只是很贵,1.60块一张。当时,我们大学食堂里一份香掉舌头的红烧茄子不过0.25元。洗照片贵得像割肉,路远不便更让人发疯。每次都得换好几次公交车去加洗,过几天再跋山涉水取回来,麻烦极了。
1984年我结婚,照相馆里可以照婚纱照了,但是只有黑白的,而且要排队预约。我们选的是西单著名的“国泰照相馆”,22块钱一套:一张小6寸黑白全身照,一张一尺上色半身照。服装由照相馆提供,男人黑西服,女士白婚纱,各一套,没得挑。珍珠项链和耳环不知道被多少新娘戴过,没得挑。背景是一幅摄影“欧洲风格的豪宅”,也没得挑。几星期以后取来,粉粉的脸,红红嘴唇,头上斜插了一朵花,嘿,好看得一塌糊涂。我太满意了,无论怎么搬家,这照片始终放在客厅最显眼处。
工作以后,我很想买台相机。但一个月工资才56元,买粮食、买菜、付房租水电,每月还得存20块以备急用,买相机只能在“计划中”。我怀孕8个月时,老公派去国外工作。他也喜欢照相,为了省下买相机的钱,一直舍不得理发。4个月后回来,头发长得像“艺术家”。我们终于买了台带闪光灯的“傻瓜”相机,1800块,真是“天价”。想到可以记录女儿的成长过程,让她没有遗憾,觉得挺值。
彩色胶卷仍然贵,柯达、富士、樱花,价格基本上是22元、24 元。有时碰上便宜的就多买几卷放在冰箱里,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不久,国产彩色胶卷“乐凯”问世,9.8元一卷,比进口的便宜很多。洗彩色相片也容易多了,南方城市引进洗彩色胶卷的设备。北京不少照相馆接了洗彩色胶卷的活送到广州、深圳,一星期后取回来,虽然时间长,但便宜,“一块钱一张”,普通老百姓能接受。因为洗照片要运来运去,中间难免出问题。
1985年秋天,我家附近的洗衣店里有很多人在吵架,原来洗衣店也办收洗彩色照片的业务。结果交接照片的人出了问题,一直没把照片送来。等着取照片的人急死了,声音最大那个丢的是结婚照,还有一个年轻妈妈急得哭了,她宝宝的“百天照”没有了。后来,警察来了,商店答应赔钱。但是,那些宝贵的瞬间不能重现,有些照片是无价的。
1996年前后,洗彩色照片变得方便了。原来北京有经济实力的照相馆买了冲印彩色胶卷的小型设备,可以前面收活后面冲印,挂上了“立等可取”的招牌。最火的时候,我们那条几百米的大街有四家洗照片的店,黑白照片几乎见不到了。因为竞争,价格也便宜了,“加印一张5寸的,0.5元,多了还能打折”。为了省钱,我在单位门口办了“洗照片年卡”,打8折。
现在,不管走到哪儿都能看到拿着数码相机的人,公园里照相摊快绝迹了,家门口的照相馆也隔出一块租给卖香烟的了。开车去西藏,在日喀则看到年轻的僧人熟练地使用数码互相拍着玩。有了突发事件,马上有人爆料给媒体,同时附上照片,新闻变得及时、立体而真实。2008年5·12汶川地震,全国人民就是从媒体一张张真实的照片中了解灾情的严重、灾民的需求,真切感受到血脉相连,继而掀起一股股捐款捐物的高潮。
只不过几十年,照相就由黑白、彩色到数码,一步一步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循着记忆的脉络,我亲身感受到祖国的日新月异。
编辑/麻 雯[email protected]
小时候,在北京工作的父母又是出差又是搞运动,没法管孩子,就把我送湖南乡下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那个偏僻的小地方,很远的镇上才有照相馆,大人忙,再说也没那个闲钱,所以我5岁之前的照片只有三张。
一张是婴儿躺着望天的,最显眼的是棉袄棉裤。第二张不过一寸大,三个小孩儿加个大人,就是拿放大镜也看不清眉眼。最后一张倒是我的正脸,咧着嘴笑得挺快乐,两个小辫子超可爱,只是穿的衣服太憋镜头:家织布,黑糊糊的对襟小褂,这不是老太太的样式吗?
如今,在网上看年轻妈妈们几乎天天给宝宝照相,贴博客里交流“会爬啦”“长牙啦”“叫妈妈了”之类的大变化小进步,特别喜人。一想到没见过自己穿小裙子、露着没牙小嘴的美好童年,就觉得遗憾、沮丧。
我5岁回北京跟着父母生活,去过北海公园,在湖边的照相服务点照过一张“全家福”。因为很少照相,我特紧张,低着头、皱着眉,像是在被批斗。我翻遍了相册也找不到幼儿园毕业、小学毕业的合影,好奇怪,那会儿的社会咋那么不重视小孩子呢?
1965年,我第一次自己照相是刚加入少先队的时候,与同学们约好去天安门前留影。天安门广场支着一溜太阳伞,那是十几个摄影点。照相的人可真多,天热,晒得我够呛,但心里美滋滋的,一点儿不急。排了好长时间才轮到我,还没摆好姿势,那个晒得黑黑的叔叔就“咔嚓”了。“下一个。”他说。“这就照完了?我还没有酝酿好表情呢!”挺遗憾的。留了地址,一个星期后照片便寄来了。“太阳晃得眼睛眯着,嘴巴笑得有点歪”,照得不理想。
我大姐喜欢照相,很想有台自己的相机。1968年,她初中毕业进纺织厂当工人,一个月工资18块钱,省吃俭用半年多,父母再支持点,买了台国产120海鸥相机,这是我家最贵重的“固定资产”了。姐姐教我怎么调光圈、速度,照相的学问可真大。有了相机也不能经常照,胶卷、冲洗、加印都很贵,人们都说“照相这个爱好是无底洞”。除非同学当兵、邻居下乡、老家来亲戚这些情况,平时没人舍得照。
因为有相机的人少,我们在公园照相时,总有不认识的人小心翼翼地问:“我们是外地的,第一次来北京,能给我们照张相吗?可以付钱。”我们很愿意帮忙,通常是照好相,留个地址和一些钱。妈妈总是提醒我们:“赶紧给人家寄过去,别拖太久。”记着呢,从来没误过事,“得讲信用”。
不久,北京流行自己洗照片,我姐姐也学会了,照相的成本算是降下来了。她买了放大机和相纸,找了两个大碗,一个装显影液,一个装定影液,把家里台灯的灯泡用油漆涂成红色,当工作用灯。再找双筷子,从家里翻出块大塑料布,就“开张”了。老姐通常是晚上洗照片,一干就是半夜。我特爱给她打下手,先用塑料布把窗户蒙上,然后把底片放在机器下,调好距离,“啪”一声开灯数数。“1、2、3……曝光时间到!”我马上把照片捞出来放显影碗里,出人影后放清水里涮涮,再放定影碗里。
1979年我上大学,班里一个男生居然有架日本带闪光灯的“傻瓜相机”。系里晚上开联欢会,他的相机出尽风头,我们羡慕得直流哈喇子。开春,宿舍女生们偷偷借了旗袍去公园“扮模特儿”,派有点“姿色”的小玲找他借相机,一切OK。公园里景色很美,我们找了个离厕所近又有草坪的地儿扎营,换一套照一堆,还偷偷摘把野菊花当道具,那天可过足了服装瘾。我负责把底片拿回家冲洗加印,这时已经熟练地掌握全部洗照程序,效果也超好。
1980年,同学阿珠爸爸去日本访问,带回几卷彩色胶卷。以前我只在画报上见过彩色照片,蓝天白云、绿草红花,漂亮得不得了。一直觉得那是专业摄影师的高级东西,这次看见真的了,稀罕得不得了。
等大人们上班了,我们几个女孩儿带上漂亮衣服偷偷跑到阿珠家化妆照相。关好门、拉上窗帘,怕人看见,那会儿女孩儿爱美是“资产阶级”。不懂舞台妆与生活妆的区别,按照电影海报上剧照的样子把嘴画得红红的,眼睛描得大大的。我抱着洋娃娃打着花伞,拎着漂亮的手提袋,摆着奇奇怪怪的姿势,觉得自己太“潮”了,太幸福了。嘻嘻哈哈玩了一下午,彩色胶卷给我们带来无限新奇和快乐。
彩色胶卷舍不得一次照完,只有出去玩或者同学聚会才照,前后用了快一年。直到有人说老不洗胶卷,效果会变差,我们才拿去冲。那会儿,冲和洗是分开的,冲好了再从里面挑满意的加洗。能洗彩色照片的地方不多,北京宣武门有个新华社图片中心,那儿能洗,只是很贵,1.60块一张。当时,我们大学食堂里一份香掉舌头的红烧茄子不过0.25元。洗照片贵得像割肉,路远不便更让人发疯。每次都得换好几次公交车去加洗,过几天再跋山涉水取回来,麻烦极了。
1984年我结婚,照相馆里可以照婚纱照了,但是只有黑白的,而且要排队预约。我们选的是西单著名的“国泰照相馆”,22块钱一套:一张小6寸黑白全身照,一张一尺上色半身照。服装由照相馆提供,男人黑西服,女士白婚纱,各一套,没得挑。珍珠项链和耳环不知道被多少新娘戴过,没得挑。背景是一幅摄影“欧洲风格的豪宅”,也没得挑。几星期以后取来,粉粉的脸,红红嘴唇,头上斜插了一朵花,嘿,好看得一塌糊涂。我太满意了,无论怎么搬家,这照片始终放在客厅最显眼处。
工作以后,我很想买台相机。但一个月工资才56元,买粮食、买菜、付房租水电,每月还得存20块以备急用,买相机只能在“计划中”。我怀孕8个月时,老公派去国外工作。他也喜欢照相,为了省下买相机的钱,一直舍不得理发。4个月后回来,头发长得像“艺术家”。我们终于买了台带闪光灯的“傻瓜”相机,1800块,真是“天价”。想到可以记录女儿的成长过程,让她没有遗憾,觉得挺值。
彩色胶卷仍然贵,柯达、富士、樱花,价格基本上是22元、24 元。有时碰上便宜的就多买几卷放在冰箱里,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不久,国产彩色胶卷“乐凯”问世,9.8元一卷,比进口的便宜很多。洗彩色相片也容易多了,南方城市引进洗彩色胶卷的设备。北京不少照相馆接了洗彩色胶卷的活送到广州、深圳,一星期后取回来,虽然时间长,但便宜,“一块钱一张”,普通老百姓能接受。因为洗照片要运来运去,中间难免出问题。
1985年秋天,我家附近的洗衣店里有很多人在吵架,原来洗衣店也办收洗彩色照片的业务。结果交接照片的人出了问题,一直没把照片送来。等着取照片的人急死了,声音最大那个丢的是结婚照,还有一个年轻妈妈急得哭了,她宝宝的“百天照”没有了。后来,警察来了,商店答应赔钱。但是,那些宝贵的瞬间不能重现,有些照片是无价的。
1996年前后,洗彩色照片变得方便了。原来北京有经济实力的照相馆买了冲印彩色胶卷的小型设备,可以前面收活后面冲印,挂上了“立等可取”的招牌。最火的时候,我们那条几百米的大街有四家洗照片的店,黑白照片几乎见不到了。因为竞争,价格也便宜了,“加印一张5寸的,0.5元,多了还能打折”。为了省钱,我在单位门口办了“洗照片年卡”,打8折。
现在,不管走到哪儿都能看到拿着数码相机的人,公园里照相摊快绝迹了,家门口的照相馆也隔出一块租给卖香烟的了。开车去西藏,在日喀则看到年轻的僧人熟练地使用数码互相拍着玩。有了突发事件,马上有人爆料给媒体,同时附上照片,新闻变得及时、立体而真实。2008年5·12汶川地震,全国人民就是从媒体一张张真实的照片中了解灾情的严重、灾民的需求,真切感受到血脉相连,继而掀起一股股捐款捐物的高潮。
只不过几十年,照相就由黑白、彩色到数码,一步一步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循着记忆的脉络,我亲身感受到祖国的日新月异。
编辑/麻 雯[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