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儒简死亡观念刍议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0612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郭店儒简重视死亡但又很少论及死亡问题,同时表明了不惧怕死亡的态度。在死亡价值取向上简文主张以道德品质为主。简文未提及死后世界,指出为后世留下好名声的途径有立德、立功及践行道德品质等。郭店儒简对死亡的认识在继承孔子相关思想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为早期儒家的生死观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郭店儒简 死亡态度 死亡价值取向 死后世界
  
  对死亡态度的认识
  死亡是生命的终点,面对死亡人们总会表现出一定的心态。郭店儒简既体现出当时人们对死亡的一般心态又体现出儒家在这一问题上的独到见解。
  重视死亡。郭店儒简重视死亡,这一点可以从其对举办丧礼的关注上看出。《六德》篇说:“聚人民,任土地,足此民尔生死之用,非忠信者莫之能也。”① “生死之用”当是指为生者提供给养以及为死者举办丧礼所需的费用。《六德》指出只有忠信的人执政才能够满足民众最重要的两种需求——“养生”与“送死”。《六德》篇又说:“父兄任者,子弟大材艺者大官,小材艺者小官,因而施禄焉,使之足以生,足以死,谓之君,以义使人多。”② “足以死”当是指满足死(丧礼)的费用。《六德》篇一再强调“足此民尔生死之用”以及“足以死”并指出不是忠信之人不能完成此项任务,由此反映出郭店儒简对死亡问题的重视。
  很少谈论死亡。郭店儒简很少谈论死亡问题。在郭店儒简1万余字中仅有9处提及“死”,其中5处见于《六德》篇。其余4处分别见于《缁衣》、《穷达以时》、《忠信之道》及《性自命出》等篇。这种很少谈论死亡的认识源于孔子,《论语·先进》上载子路与孔子这样一段对话: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邢昺疏曰:“鬼神及死事难明又语之无益,故不答也。”由邢疏可知,“死”之事难以明了,论之无益,故孔子很少谈论死亡问题。郭店儒简继承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的思想,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生”的问题的关注上,对生命的本质、生命价值、养生等“生”的问题的论述远远超过对死亡问题的论述。
  不惧怕死亡。惧怕死亡是人们的普遍心态,郭店儒简中却出现不惧怕死亡的心态,《忠信之道》上说:“君子如此,故不诳生,不背死也。”③对于“诳生”与“背死”,刘钊指出其涵义是说“舍生忘死”。据刘说可知君子能做到如此(对人忠、信)则不会贪生怕死。只要统治者能以忠信(仁义)之道对待民众,民众会全力支持他,不会贪生怕死。郭店儒简这种不惧怕死亡的态度有个存在前提——统治者施行德政。统治者以忠信(仁义)之道对待臣下及民众,臣下及民众会为统治者效尽全力,不惧怕死亡;反之臣下及民众则不会表现出“诳生背死”的态度。
  对死亡价值取向的认识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死亡取向,就一般人而言逐利是人生的目标,因此以“利”为死亡取向是多数人的选择。儒家有着更高层次的死亡取向。孔子曾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在孔子的眼里死亡要以道德品质为取向,要体现出仁的价值。作为七十子及其后学的郭店儒简亦认识到有比死亡更为重要的东西,其死亡取向是以道德品质为主。《六德》上说:“非我血气之亲,畜我如其子弟,故曰:苟济夫人之善也,劳其藏腑之力弗敢惮也,危其死弗敢爱也,谓之臣,以忠事人多。”④简文指出只要统治者真心爱护臣下,做臣下的也会尽力回报他,为实现“忠”德即便是死也在所不惜。“危其死弗敢爱也”是说即便是威胁到生命也不会吝惜,这一情况表明《六德》篇认为“忠”德比生命更为重要,为得到它即便是死也是值得的。总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死亡取向,有些人以“利”为主,有些人以“仁”、“忠”为代表的道德品质为主,与前者相比,郭店儒简更赞同后者。郭店儒简主张以道德品质为死亡取向,指出为实现这些道德品质就算是死也值得。
  对死后的认识
  对死后的认识主要包括对死后世界及死后名声的认识。死后世界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然而死后世界的情况如何却难以说清楚,这集中体现在对鬼的认识上。此外人们还十分关注死后名声问题,人死后名声依然会存在,如何使自己的名声传于后世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郭店儒简的公布为学者们探讨早期儒学对死后世界及死后名声的认识提供了依据。
  对死后世界的认识。对死后世界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对“鬼”的认识上。春秋战国时期鬼神观念盛行,儒家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不能不论及鬼神。郭店儒简中未见一个“鬼”字,实际上未涉及死后世界。郭店儒简这一认识是在孔子相关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孔子对鬼神多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论语·述而》上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何晏注“神”为“鬼神之事”。邢昺疏曰:“‘不语’,谓不称道之也。”由上可知鬼神之事难以明了,孔子很少论及鬼神。郭店儒简中未见一个“鬼”字,未涉及死后世界,这是对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思想的继承。郭店儒简未涉及死后世界的态度得到孟子认可,《孟子》一书中亦未见一个“鬼”字,与郭店儒简对“鬼”的态度是一致的。
  对死后名声的认识。儒家重视死后名声问题,《论语·卫灵公》上载孔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杨伯峻释本句为:“到死而名声不被人家称述,君子引以为恨。”郭店儒简继承孔子“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的思想,注重人死后的名声,《缁衣》上说:“君子言有物,行有格,此以生不可夺志,死不可夺名。”⑤由此可以看出名声在儒者心目中的重要性。《穷达以时》上又说:“动非为达也,故穷而不□□□为名也。”⑥本段简文残缺不全,影响文意的理解,但从“为名也”一句可以看出名声的重要性。
  人总有一死,君子不担心别的只担心死后自己的名声不能传于后世,如何使名声流传后世,仅就郭店儒简而言,为后世留下好的名声可以通过“立德”、“立功”以及践行道德品质等方式来实现。
  第一,通过“立德”的方式为后世留下好名声。《唐虞之道》上说:“唐虞之道,禅而不传。尧舜之王,利天下而不利也。……爱亲忘贤,仁而未义也。尊贤遗亲,义而未仁也。古者虞舜笃事瞽寞,乃弋其孝;忠事帝尧,乃弋其臣。爱亲尊贤,虞舜其人也。”⑦尧、舜是儒家心目中的圣人,早期儒家的著作中常提及二人,孟子更是“言必称尧舜”⑧。据简文可知,尧、舜为后世所称道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爱亲尊贤”,达到仁义要求的同时又达到仁义的极致(“利天下而不利也”及“禅”),这正是孔颖达所谓的“创制垂法,博施济众”,有这样的德行之人其名声必会为后世所铭记,成为世人效仿的楷模。《礼记·中庸》篇又载孔子云:“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郑玄注“名”为“令闻也”亦即扬名于世的涵义。可见,有大德行的人,一定会得到好名声。《唐虞之道》篇提及像尧、舜这样怀有大德并能施德于民的人,他们的名字必定会为后世所称颂。
  第二,通过“立功”的方式为后世留下好名声。《穷达以时》上说:“(孙叔敖)初淊醢,后名扬。”⑨ “淊醢”一语整理者未作解释,李零读为“澹晦”,意为“默默无闻的意思”,刘钊释为“沉滞不遇”⑩,虽有个别字句有争论但本句大意还是清楚的,孙叔敖一开始默默无闻最后则扬名于世。孙叔敖之所以能够扬名后世是因为他于楚国多有功绩。孙叔敖在未遇楚庄王前默默无闻,遇到楚庄王后助其成就霸业,他本人也因此扬名,为后世所称颂。由上可见,建立功勋能扬名后世。《穷达以时》上又说:“子胥前多功,后戮死,非其智衰也。”{11}简文指出伍子胥最初于吴国多有功绩,虽然后来被杀但其功绩仍会为后世所铭记。《穷达以时》篇还提到吕望、管仲、百里奚等人{12},这些人能够扬名于后世在于他们能够建立功勋,如吕望辅佐武王灭商、管仲相齐使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百里奚帮秦穆公称霸西戎。由上可见,通过建立功勋能够使名声扬于后世。
  第三,通过践行道德品质的方式为后世留下好名声。《成之闻之》上说:“士盛言不行,名弗得矣。”{13} “盛言”即“大话”的意思,简文指出要想得到“名”需要言行一致,如果不付诸实际行动,即便说得再好听也不能成就美名。郭店儒简《语丛三》又说:“未有其至,则仁者□至无间,则成名。”{14}“至无间,则成名”,指的是“统治者无微不至,就会成名。”本句的大意是说(统治者)践行仁德就会使人们之间亲密无间,因此就会成就美名。可见只要将对道德品质的认识付诸实践中才能成就美名。
  郭店儒简重视死后的名声问题,指出若要为后世留下美名可以通过“立德”、“立功”和践行道德品质等途径。留名于后世的最佳途径莫过于“立德”,然而这一途径只有像尧、舜那样具有大德的圣人才能做到。通过“立功”留名于后世的途径亦较难实现,只有像孙叔敖、百里奚那样既有才干又能“遇命”之人才能做到。郭店儒简还指出可以通过践行道德品质的途径留名于后世,这一认识为众多儒者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留名途径。只要将自己的一言一行与儒家推崇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终究会成就美名。(作者为通化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吉林大学古籍所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⑨{11}{12}{13}{14}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87、187、163、187、130、145、157、145、145、145、167、210页。
  ⑧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⑩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74页。
  
其他文献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在我国审判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也呈现出诸多不足。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在实际应用中易产生冲突,调解主体和程序方面也存在冲突。要同
2003年6月,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对规划管理工作内部运行机制进行了调整。为进一步了解调整的具体思路与内容,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邱跃,他就这次调整的有关情况
真的,走进张开济的家,就似走进一个小型水雕博物馆……
【摘要】法律自其产生之初就当然地具有世俗性,它是为俗世人的幸福而存在的。它自身包含公平正义等良好的价值观念,为人们普遍接受和推崇。它立足于最广大的人们,以对违法者的惩罚保护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秩序。作为社会总体价值的保护者,法律又自有其优良的本性,它是人们理性的选择。法律的功能决定了它是能够也是应当被信仰的。  【关键词】法律 信仰 人性 公平正义    法律被当作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是历史的选
"道学"不是曾经被讥讽为"假道学"的宋明理学,而是以黄帝、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与道教之学。道教之学乃是对道家之学的继承、发展,彼此构成了以"道"为本根,以生命完善为理想的大
随着法治化进程的推进,正当法律程序作为区分法治与恣意之治的分水岭、权利实现路途中的清道夫,愈来愈被立法者所重视。从中西比较研究的视角对程序法文化的起源进行了探索,
【摘要】加害给付行为人承担加害给付法律责任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债权人的损害应当得到充分而非双重受偿。债权人受损利益得到充分的受偿符合民法公平原则,而避免双重受偿则是基于任何人均不能从损害中获益的原理,否则将可能导致债权人的道德风险和债务人的利益受损。因此,《合同法》第122条的规定应当作相应的修改。  【关键词】加害给付行为人 受损履行利益 固有利益 竞合 聚合    加害给付行为的应然法律责任的明
【摘要】《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通过梳理对《共同纲领》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各派人权理论观点及相应的法律制度,可以发现《共同纲领》所包含的人权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权观基础上兼顾了中间势力的人权主张而树立的新民主主义人权观念。  【关键词】《共同纲领》 人权理念 思想来源    诞生于1949年的《共同纲领》①,在对中国当时的政治情况和国际情
【摘要】美丽消费的产生立足于消费社会中获取分配的经济动力,体现着男权社会的性别文化和大众审美的符号化。“她时代”的来临使女性在美丽消费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表面看来,这是女性解放的体现,然而,美丽消费往往导致女性主体地位的异化,传递着错误的社会价值观,因此有必要以法律约束它。  【关键词】她时代 美丽消费 现实依据 法律约束    当今社会,女性的社会角色意识、主体意识、自立意识张扬,①女性在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