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相互影响越来越明显。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对于确保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要。如何抓住机遇、面对挑战,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升我国农产品企业竞争能力,大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日前,记者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上,采访了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任、中国贸促会农业行业分会秘书长倪洪兴。
农产品市场周刊:请您介绍一下贸促中心举办的三大国际展会——薯博会、渔博会和种博会的办展理念、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倪洪兴:农业贸促中心是农业部为统筹农业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积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而成立的专职贸易促进机构。2004年成立以来,我们不断提高贸易促进公共服务能力,积极打造以国际性农业展会为基础的贸易交流平台,在农产品营销促销和国际市场开拓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农业展会是面向农业企业的服务产品,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两个整合”上,一是产业整合,二是市场整合。在我们举办的几个展会中,清晰的主题定位、规范的组织流程、专业的服务队伍、高效的管理系统都是围绕更好地发挥展会“两个整合”作用而不断完善的。一个好的农业展会应当成为促进农业贸易发展、巩固贸易成果、扩大贸易影响的交流平台,城市经济和农业经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关联纽带,产品、科技、资金、信息、人员集中交汇的经济磁场。
中心举办的“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迄今已成功举办17届,展会规模从最初的3000平米扩大到4.8万平米,中外参展企业由不足300家发展到近1000家,已成为规模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渔业盛会,全球渔业生产、贸易及合作的重要互动平台。2012的展会上共有来自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的930多家企业参展,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以展团形式参展;展会共有海外参展企业近400家,展出面积占40%;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0余名采购商和专业人士到会参观。该展会专业化的运作模式、国际化的组展机制、网络化的招展招商、数据化的用户管理和巡回式的办展方式已成为农业领域品牌展会的标杆和旗帜。
“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自2008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5届,累计展览面积7万平米,参展国家数近100个。其开创的“展览交易+高峰论坛+田间示范”的种业会展新模式,被同类展览纷纷效仿,已成为种业展览的标准模板。正在举办的第4届的“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也得到国内外薯业企业和相关机构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
农产品市场周刊:除了国内办展以外,中心在推动我国农产品营销促销和市场开拓方面还有哪些举措?这一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什么?
倪洪兴:随着我国农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农业贸易促进事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2011年底,农业部印发了《全国农业贸易促进规划(2011-2020年)》,为农业贸易促进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不仅要把国外企业和采购商“请进来”,还要把我国优秀农业企业“带出去”。因此,在举办专业化的来华展之外,中心还积极组织企业赴国外参加展览,召开推介会、洽谈会,以及多种形式的境外促销活动。在组织这些贸易促进活动时,不论是遵循“产地就近”或“市场就近”的原则,其核心都是为满足企业和农业生产经营者顺利接轨市场、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
中心成立以来,先后组织境外参展、参会活动近百次,其中比利时布鲁塞尔渔博会、韩国首尔国际食品展、巴西国际食品展、马来西亚国际饮食品贸易展、土耳其梅辛农业与园艺博览会、美国天然及有机产品展、世界种子大会、欧洲马铃薯大会等项目深受企业欢迎。此外,中心还直接组织企业赴境外举办推介活动,先后帮助国内100余家农产品企业开拓了英国、日本、菲律宾、捷克、匈牙利等重点市场。这些直接走入目标市场的促销活动有效树立了我国优质农产品形象,提高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尽管我们的海外市场开拓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比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我们用于支持农产品市场开拓和营销促销的资金少,且较为分散。我国农业部门直接用于支持农产品促销(包括国内促销和出口促销)的专项资金在2012年以前一直保持在每年2000万元左右。美国农业部“市场准入项目”和“海外市场发展项目”支持资金为每年2.35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的企业和私人部门用于市场开拓的配套资金大约占总支出的64%左右,也就是说政府每出一块钱,企业跟着出两块钱。而我国农业企业对于海外市场开拓的积极性和承担成本的能力要低得多。
农产品市场周刊:您认为当前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应当从哪些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倪洪兴:对于我国大多数农业出口企业而言,在影响和制约其竞争力的诸多因素中,有两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较为突出,一是贸易人才缺乏,二是市场信息不畅。
我国农业企业从事外经外贸的人才素质不仅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之国内其他行业也有很大差距。这一方面是由于农业企业大多规模较小,比较效益较低,承担人才培训成本的能力弱;另一方面也由于企业从事贸易的经理和业务人员流动性强,从而造成经营者人才培养的意愿薄弱。这些问题在中西部地区、中小型农业企业当中更为严峻。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组织开展了农产品贸易职业经理及管理人员培训、生态水产品认证培训、农业产业损害风险评估培训等多项公共服务活动。
其中,农产品贸易经理人培训是一项直接为农产品出口企业培养实用型贸易人才的专业培训项目。我中心通过与中国农科院、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确立了农业贸易形势、出口市场介绍、贸易渠道创新、营销促销策略、国际贸易实务等为核心的课程框架,建立了稳定的教师队伍。自2008年起,该培训已连续举办5年,组织境内培训8期,境外培训5期,培训农业贸易复合型人才670余人。 近年来,农产品国际市场波动加剧,各国对中国农产品设限的情况也多有发生,使很多农产品出口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为此,我们加大了对农产品国际市场变化的监测分析,每年编写世界主要农产品价格报告、农产品贸易监测报告、世界农产品供需预测报告等100余期,并通过“中国农业外经外贸信息网”及时发布农产品贸易相关的重要信息。通过与联合国粮农组合、国际贸易中心等国际机构合作,对各国农产品标准进行了梳理,并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贸促中心作为农业贸易促进工作的“国家队”,在自身作好公共服务的同时,还积极推动全国农业贸易促进体系的建设。通过与各省农业外经管理部门、贸促会分支机构、农业会展组织机构的协调合作,构建农产品营销促销公共服务网络。
农产品市场周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您认为国内农业展会的主要差距在哪里?加强行业规范引导和管理有哪些举措和建议?
倪洪兴:国内农业会展行业起步较晚,现有的农业展会中68%以上都是2004年以来才创办的;到2012年,连续举办10届以上的农业展会数量仅50个左右。较之国外农业会展行业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国内大多数农业展会的组织管理水平和贸易促进效果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目前我国农业会展行业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专业化水平低;二是品牌化展会少;三是重复办展严重。
会展组织工作“门槛低、做精难”,要做好一个会展活动,需要有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近年来,全球农业会展的发展都呈现出较明显的专业化趋势。农业会展行业目前的情况是办展主体复杂且不稳定,“临时搭班子”现象时有发生,成为制约大多数农业会展办展质量提升的重要瓶颈。
世界上几乎所有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农业展会如“GREEN WEEK”(德国柏林绿色周)、“SIMA”(法国国际食品展)、“ESE”(欧洲国际水产展)等,都将品牌建设作为发展中的核心战略来看待,其品牌价值动辄数亿美元。而我国农业会展的品牌化建设严重滞后,很多会展组织机构品牌意识淡薄,展会标识甚至名称都不固定。
在2011年举办的260余个农业展会,不限行业和内容的综合性农业展就有46个,这些展会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其展出内容大同小异,用户群体基本重叠,企业反复参展收益很低。
自2009年起,农业部市场司着手加强农业展会的管理工作,出台了《农业部展览工作管理办法》,对农业部参与主办和支持的展会进行严格管理。我中心也配合开展了农业会展的分类认定工作,通过采集展会项目组织运营的数据指标进行评价认定,先后认定了两批共60个农业会展。在此基础上,我们整理编印了两册《中国农业会展指南》(中英文版);开发并上线了“中国农业会展信息与分类认定”网站;初步建立了农业会展项目数据库;编写了首部农业会展研究专著《中国农业会展理论与实践问题》;连续三年发布了农业会展行业发展报告;并着手编写《农业会展工作手册》,组织开展了农业会展境外布局研究。
通过以上举措,我们宣传推介了一批办展水平较高、社会效益较好的农业展会;建立完善了一套会展评估认定的标准、办法和工作机制;系统梳理了农业会展行业数据,深化了农业会展行业研究;探索了行业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加快了农业会展资源整合。今后,农业展会的组织、管理和评价应向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通过会展统计、审计的推广、会展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强化,实现农业展会组织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农产品贸易的发展铸起坚实、高效的平台。
农产品市场周刊:请您介绍一下贸促中心举办的三大国际展会——薯博会、渔博会和种博会的办展理念、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倪洪兴:农业贸促中心是农业部为统筹农业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积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而成立的专职贸易促进机构。2004年成立以来,我们不断提高贸易促进公共服务能力,积极打造以国际性农业展会为基础的贸易交流平台,在农产品营销促销和国际市场开拓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农业展会是面向农业企业的服务产品,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两个整合”上,一是产业整合,二是市场整合。在我们举办的几个展会中,清晰的主题定位、规范的组织流程、专业的服务队伍、高效的管理系统都是围绕更好地发挥展会“两个整合”作用而不断完善的。一个好的农业展会应当成为促进农业贸易发展、巩固贸易成果、扩大贸易影响的交流平台,城市经济和农业经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关联纽带,产品、科技、资金、信息、人员集中交汇的经济磁场。
中心举办的“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迄今已成功举办17届,展会规模从最初的3000平米扩大到4.8万平米,中外参展企业由不足300家发展到近1000家,已成为规模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渔业盛会,全球渔业生产、贸易及合作的重要互动平台。2012的展会上共有来自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的930多家企业参展,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以展团形式参展;展会共有海外参展企业近400家,展出面积占40%;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0余名采购商和专业人士到会参观。该展会专业化的运作模式、国际化的组展机制、网络化的招展招商、数据化的用户管理和巡回式的办展方式已成为农业领域品牌展会的标杆和旗帜。
“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自2008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5届,累计展览面积7万平米,参展国家数近100个。其开创的“展览交易+高峰论坛+田间示范”的种业会展新模式,被同类展览纷纷效仿,已成为种业展览的标准模板。正在举办的第4届的“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也得到国内外薯业企业和相关机构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
农产品市场周刊:除了国内办展以外,中心在推动我国农产品营销促销和市场开拓方面还有哪些举措?这一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什么?
倪洪兴:随着我国农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农业贸易促进事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2011年底,农业部印发了《全国农业贸易促进规划(2011-2020年)》,为农业贸易促进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不仅要把国外企业和采购商“请进来”,还要把我国优秀农业企业“带出去”。因此,在举办专业化的来华展之外,中心还积极组织企业赴国外参加展览,召开推介会、洽谈会,以及多种形式的境外促销活动。在组织这些贸易促进活动时,不论是遵循“产地就近”或“市场就近”的原则,其核心都是为满足企业和农业生产经营者顺利接轨市场、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
中心成立以来,先后组织境外参展、参会活动近百次,其中比利时布鲁塞尔渔博会、韩国首尔国际食品展、巴西国际食品展、马来西亚国际饮食品贸易展、土耳其梅辛农业与园艺博览会、美国天然及有机产品展、世界种子大会、欧洲马铃薯大会等项目深受企业欢迎。此外,中心还直接组织企业赴境外举办推介活动,先后帮助国内100余家农产品企业开拓了英国、日本、菲律宾、捷克、匈牙利等重点市场。这些直接走入目标市场的促销活动有效树立了我国优质农产品形象,提高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尽管我们的海外市场开拓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比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我们用于支持农产品市场开拓和营销促销的资金少,且较为分散。我国农业部门直接用于支持农产品促销(包括国内促销和出口促销)的专项资金在2012年以前一直保持在每年2000万元左右。美国农业部“市场准入项目”和“海外市场发展项目”支持资金为每年2.35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的企业和私人部门用于市场开拓的配套资金大约占总支出的64%左右,也就是说政府每出一块钱,企业跟着出两块钱。而我国农业企业对于海外市场开拓的积极性和承担成本的能力要低得多。
农产品市场周刊:您认为当前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应当从哪些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倪洪兴:对于我国大多数农业出口企业而言,在影响和制约其竞争力的诸多因素中,有两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较为突出,一是贸易人才缺乏,二是市场信息不畅。
我国农业企业从事外经外贸的人才素质不仅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之国内其他行业也有很大差距。这一方面是由于农业企业大多规模较小,比较效益较低,承担人才培训成本的能力弱;另一方面也由于企业从事贸易的经理和业务人员流动性强,从而造成经营者人才培养的意愿薄弱。这些问题在中西部地区、中小型农业企业当中更为严峻。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组织开展了农产品贸易职业经理及管理人员培训、生态水产品认证培训、农业产业损害风险评估培训等多项公共服务活动。
其中,农产品贸易经理人培训是一项直接为农产品出口企业培养实用型贸易人才的专业培训项目。我中心通过与中国农科院、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确立了农业贸易形势、出口市场介绍、贸易渠道创新、营销促销策略、国际贸易实务等为核心的课程框架,建立了稳定的教师队伍。自2008年起,该培训已连续举办5年,组织境内培训8期,境外培训5期,培训农业贸易复合型人才670余人。 近年来,农产品国际市场波动加剧,各国对中国农产品设限的情况也多有发生,使很多农产品出口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为此,我们加大了对农产品国际市场变化的监测分析,每年编写世界主要农产品价格报告、农产品贸易监测报告、世界农产品供需预测报告等100余期,并通过“中国农业外经外贸信息网”及时发布农产品贸易相关的重要信息。通过与联合国粮农组合、国际贸易中心等国际机构合作,对各国农产品标准进行了梳理,并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贸促中心作为农业贸易促进工作的“国家队”,在自身作好公共服务的同时,还积极推动全国农业贸易促进体系的建设。通过与各省农业外经管理部门、贸促会分支机构、农业会展组织机构的协调合作,构建农产品营销促销公共服务网络。
农产品市场周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您认为国内农业展会的主要差距在哪里?加强行业规范引导和管理有哪些举措和建议?
倪洪兴:国内农业会展行业起步较晚,现有的农业展会中68%以上都是2004年以来才创办的;到2012年,连续举办10届以上的农业展会数量仅50个左右。较之国外农业会展行业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国内大多数农业展会的组织管理水平和贸易促进效果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目前我国农业会展行业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专业化水平低;二是品牌化展会少;三是重复办展严重。
会展组织工作“门槛低、做精难”,要做好一个会展活动,需要有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近年来,全球农业会展的发展都呈现出较明显的专业化趋势。农业会展行业目前的情况是办展主体复杂且不稳定,“临时搭班子”现象时有发生,成为制约大多数农业会展办展质量提升的重要瓶颈。
世界上几乎所有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农业展会如“GREEN WEEK”(德国柏林绿色周)、“SIMA”(法国国际食品展)、“ESE”(欧洲国际水产展)等,都将品牌建设作为发展中的核心战略来看待,其品牌价值动辄数亿美元。而我国农业会展的品牌化建设严重滞后,很多会展组织机构品牌意识淡薄,展会标识甚至名称都不固定。
在2011年举办的260余个农业展会,不限行业和内容的综合性农业展就有46个,这些展会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其展出内容大同小异,用户群体基本重叠,企业反复参展收益很低。
自2009年起,农业部市场司着手加强农业展会的管理工作,出台了《农业部展览工作管理办法》,对农业部参与主办和支持的展会进行严格管理。我中心也配合开展了农业会展的分类认定工作,通过采集展会项目组织运营的数据指标进行评价认定,先后认定了两批共60个农业会展。在此基础上,我们整理编印了两册《中国农业会展指南》(中英文版);开发并上线了“中国农业会展信息与分类认定”网站;初步建立了农业会展项目数据库;编写了首部农业会展研究专著《中国农业会展理论与实践问题》;连续三年发布了农业会展行业发展报告;并着手编写《农业会展工作手册》,组织开展了农业会展境外布局研究。
通过以上举措,我们宣传推介了一批办展水平较高、社会效益较好的农业展会;建立完善了一套会展评估认定的标准、办法和工作机制;系统梳理了农业会展行业数据,深化了农业会展行业研究;探索了行业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加快了农业会展资源整合。今后,农业展会的组织、管理和评价应向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通过会展统计、审计的推广、会展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强化,实现农业展会组织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农产品贸易的发展铸起坚实、高效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