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兼容谁?怎么兼容?是个难题
整个Android平台的差异化越来越大。Android是一个开放平台,这也是它能够在塞班与iOS等不同系统下杀出一片天的关键所在。可以说Android的诞生为智能手机的普及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谷歌自己开发的系统,却被许多非谷歌生产的手机所使用”造成了整个Android系统碎片化情况日趋严重。由于Android的设备种类、品牌难以统计,它们所采用的Android版本也有很大的不同,分辨率更是千差万别。新的Android版本在不断推出,而旧的版本却一直没有被淘汰。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同样的一个APP,在设计过程中,是让它冒着被淘汰的风险,去兼容低版本,还是面向未来,去兼容最新版本的Android,结果可能用户手机都还没有更新到这个版本,这个应用却已经被淘汰了呢?这种两难选择无疑大大增加了APP开发商的开发成本,想要争取更多的用户,就要让自己的产品去适应更多不同版本的系统。难怪不少APP开发商更乐于专注于更封闭、成本更低,但用户消费能力毫不输给Android的iOS系统了。
一人千面的Android
除了要应对版本上的差异问题,对于Android用户来说,还会因为不同厂商的定制系统而产生不同的用户体验。
因为Android是一个开源系统,所以理论上Android系统定制可以无限多,每个厂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删除或者添加相关的应用。而许多手机品牌厂商都有自己深度定制UI(如小米、魅族、HTC、三星和华为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开放给Android发烧友的专用UI。如此多的UI让不少Android用户眼花缭乱,甚至没用上多久,就在他人的怂恿之下懵懵懂懂地走上了刷机之路。而对于另外一部分用户来说,虽然同属Android系统,但不同的UI也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用户体验。
比如同样是通讯录功能,小米MIUI不能提供黑白名单功能,而腾讯tita则是连设定联系人铃声都不支持,魅族的Flyme更是不允许用户导入导出通讯录资料……,仅一个通讯录功能就有如此之大的差异性,难怪不少刚刚接触Android系统的用户,跳到另外一个深度定制系统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了。这种问题就直接导致了许多用惯了Android的用户在转战iOS之后,会迅速被其简单统一的UI所拉拢。
我是iOS的山寨版?
虽然谷歌想做一个与iOS不同的系统,但让人遗憾的是,许多厂商在打造自己深度定制系统时,却尽可能地期望去靠近iOS,让不少用户甚至产生了“Android是iOS山寨版”的错觉。
尽管普及度很高,但谷歌却缺少一套强有力的设计标准,在定制系统逐渐被更多用户所接受的时候,它之前所采用的Holo设计语言开始湮没,甚至连谷歌自己似乎也放弃了它,转而推出了新的设计语言—Material Design。与此同时,前面我们所提到的Android碎片化问题也制约着新的Material Design普及,不少厂商干脆直接将自己在iOS上成功的那一套,拿到Android继续用。如腾讯的QQ,Android版几乎完全照搬照抄iOS版本的设计,不少APP在设计Android版时,不注重突出不同平台一些功能与UI的差异性。结果就造成Android越来越像其他系统,反而不能发挥自己所长。
有了好平台,但应用在哪里?
在平板电脑市场,Android的境况也并不乐观。随着苹果iPad的推出,平板电脑也为整个3C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似乎只要和IT扯上关系的企业,如消费电子、PC、通讯和软件等厂商,都期望在平板电脑市场中插上一脚。由于iOS被苹果所垄断,他们当然会求助于Android系统。据统计,目前市场上大约有90%左右的平板电脑运行Android系统,虽然前有iOS珠玉在前,但Android依旧是个中霸主。
不过,高市场占有率并不代表它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我们知道,摩托罗拉Xoom是世界上第一款Android平板电脑,但是它的表现却相当糟糕,价格高昂、用户体验差成为了Xoom的催命符。而且,当时还没有任意一款Android APP特别为平板电脑进行设计或优化,而只能移植手机APP到平板电脑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谷歌特别发布了Android4.0“冰激淋三明治”版本,整合了2.3姜饼和3.1蜂巢版本中最好的功能,并针对平板电脑进行了性能和功用上的改进,这也让Android平板电脑生态日趋完善起来。
但也仅此而已,目前平板电脑市场中Android垄断了中低端市场,而iOS继续在高端市场中叱咤风云。尽管平台已经成熟,可是不少应用依旧不愿意为Android平板电脑平台进行量身定制,而历年来谷歌对于Android平板应用的具体数字更是只愿意透露一些类似于“许多许多”这样的虚数。有好的环境却没应用,那么Android平板电脑就注定不一定有好结果。
在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遇到种种难题之后,谷歌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创造一个新平台,在其中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就如同当初苹果推出了iPad一样。为此,谷歌将自己的切入点放在了Google Glass上,但是如同当年iPad那样的神话却并没有随之开启。
能不能不把我当玩具?
2012年,谷歌向外公布了著名的Google Glass,人们期望它能够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网上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收发电子邮件等功能,甚至引领未来,成为智能家居生活的一个接入窗口。当然,作为谷歌的“亲儿子”,它采用的也是Android系统。
然而两年过去了,Google Glass却雷声大雨点小,虽然时不时会在不同媒体上看到它的相关消息,或者向用户开放一定数量的购买资格,但它的市场普及度却极低。Google Glass在目前形势下,几乎看不出有能使家居生活产生革命性变化的可能。甚至在两年后的最近,它才刚刚正式开放了直播功能,允许佩带者将自己所见所闻免费分享给指定观众。如此缓慢的进度,磨光了许多人对于Google Glass的热情,也让Android在这个领域不幸的变成了小透明。
整个Android平台的差异化越来越大。Android是一个开放平台,这也是它能够在塞班与iOS等不同系统下杀出一片天的关键所在。可以说Android的诞生为智能手机的普及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谷歌自己开发的系统,却被许多非谷歌生产的手机所使用”造成了整个Android系统碎片化情况日趋严重。由于Android的设备种类、品牌难以统计,它们所采用的Android版本也有很大的不同,分辨率更是千差万别。新的Android版本在不断推出,而旧的版本却一直没有被淘汰。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同样的一个APP,在设计过程中,是让它冒着被淘汰的风险,去兼容低版本,还是面向未来,去兼容最新版本的Android,结果可能用户手机都还没有更新到这个版本,这个应用却已经被淘汰了呢?这种两难选择无疑大大增加了APP开发商的开发成本,想要争取更多的用户,就要让自己的产品去适应更多不同版本的系统。难怪不少APP开发商更乐于专注于更封闭、成本更低,但用户消费能力毫不输给Android的iOS系统了。
一人千面的Android
除了要应对版本上的差异问题,对于Android用户来说,还会因为不同厂商的定制系统而产生不同的用户体验。
因为Android是一个开源系统,所以理论上Android系统定制可以无限多,每个厂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删除或者添加相关的应用。而许多手机品牌厂商都有自己深度定制UI(如小米、魅族、HTC、三星和华为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开放给Android发烧友的专用UI。如此多的UI让不少Android用户眼花缭乱,甚至没用上多久,就在他人的怂恿之下懵懵懂懂地走上了刷机之路。而对于另外一部分用户来说,虽然同属Android系统,但不同的UI也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用户体验。
比如同样是通讯录功能,小米MIUI不能提供黑白名单功能,而腾讯tita则是连设定联系人铃声都不支持,魅族的Flyme更是不允许用户导入导出通讯录资料……,仅一个通讯录功能就有如此之大的差异性,难怪不少刚刚接触Android系统的用户,跳到另外一个深度定制系统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了。这种问题就直接导致了许多用惯了Android的用户在转战iOS之后,会迅速被其简单统一的UI所拉拢。
我是iOS的山寨版?
虽然谷歌想做一个与iOS不同的系统,但让人遗憾的是,许多厂商在打造自己深度定制系统时,却尽可能地期望去靠近iOS,让不少用户甚至产生了“Android是iOS山寨版”的错觉。
尽管普及度很高,但谷歌却缺少一套强有力的设计标准,在定制系统逐渐被更多用户所接受的时候,它之前所采用的Holo设计语言开始湮没,甚至连谷歌自己似乎也放弃了它,转而推出了新的设计语言—Material Design。与此同时,前面我们所提到的Android碎片化问题也制约着新的Material Design普及,不少厂商干脆直接将自己在iOS上成功的那一套,拿到Android继续用。如腾讯的QQ,Android版几乎完全照搬照抄iOS版本的设计,不少APP在设计Android版时,不注重突出不同平台一些功能与UI的差异性。结果就造成Android越来越像其他系统,反而不能发挥自己所长。
有了好平台,但应用在哪里?
在平板电脑市场,Android的境况也并不乐观。随着苹果iPad的推出,平板电脑也为整个3C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似乎只要和IT扯上关系的企业,如消费电子、PC、通讯和软件等厂商,都期望在平板电脑市场中插上一脚。由于iOS被苹果所垄断,他们当然会求助于Android系统。据统计,目前市场上大约有90%左右的平板电脑运行Android系统,虽然前有iOS珠玉在前,但Android依旧是个中霸主。
不过,高市场占有率并不代表它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我们知道,摩托罗拉Xoom是世界上第一款Android平板电脑,但是它的表现却相当糟糕,价格高昂、用户体验差成为了Xoom的催命符。而且,当时还没有任意一款Android APP特别为平板电脑进行设计或优化,而只能移植手机APP到平板电脑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谷歌特别发布了Android4.0“冰激淋三明治”版本,整合了2.3姜饼和3.1蜂巢版本中最好的功能,并针对平板电脑进行了性能和功用上的改进,这也让Android平板电脑生态日趋完善起来。
但也仅此而已,目前平板电脑市场中Android垄断了中低端市场,而iOS继续在高端市场中叱咤风云。尽管平台已经成熟,可是不少应用依旧不愿意为Android平板电脑平台进行量身定制,而历年来谷歌对于Android平板应用的具体数字更是只愿意透露一些类似于“许多许多”这样的虚数。有好的环境却没应用,那么Android平板电脑就注定不一定有好结果。
在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遇到种种难题之后,谷歌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创造一个新平台,在其中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就如同当初苹果推出了iPad一样。为此,谷歌将自己的切入点放在了Google Glass上,但是如同当年iPad那样的神话却并没有随之开启。
能不能不把我当玩具?
2012年,谷歌向外公布了著名的Google Glass,人们期望它能够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网上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收发电子邮件等功能,甚至引领未来,成为智能家居生活的一个接入窗口。当然,作为谷歌的“亲儿子”,它采用的也是Android系统。
然而两年过去了,Google Glass却雷声大雨点小,虽然时不时会在不同媒体上看到它的相关消息,或者向用户开放一定数量的购买资格,但它的市场普及度却极低。Google Glass在目前形势下,几乎看不出有能使家居生活产生革命性变化的可能。甚至在两年后的最近,它才刚刚正式开放了直播功能,允许佩带者将自己所见所闻免费分享给指定观众。如此缓慢的进度,磨光了许多人对于Google Glass的热情,也让Android在这个领域不幸的变成了小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