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梅花”落处病症除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rs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瑞女士热爱中华医学,尤其擅长使用梅花针施以放血疗法,並辅之以中草药救助病者,疗效卓著。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街头巷尾口碑相传,内地众多病者慕名而来,寻求救治;她谦虚亲和,朴实无华,卻保持医者该有的清简严谨态度。常年来,以梅花针为救死扶伤之“秘密武器”,还病者健康,传中医瑰宝。
  千年积淀 值得传承
  上山下乡的时候,王瑞女士生活在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贵州,她见当地农民在劳作受伤後,用玻璃、瓦片刺破皮肤,然後用竹筒将瘀血、坏血放出,此方法治愈伤痛,成效显著,而这正是放血疗法历经千年在民间的延伸与演绎。放血疗法,顾名思义,即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腧穴或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通过活血理气,通经活络,促邪外出,达到治病去痛的目的。
  放血疗法在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古代医家对放血疗法非常重视,《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凡治病必先去其血。”《灵枢?热病篇》中说:“心疝暴痛,取足太阴、厥阴尽刺去其血络。”通常在各种治疗方法不显的前提下用放血疗法,常常会有峰回路转的功能和作用,行医四十餘年,王瑞女士便是用她手中的梅花针,施以放血疗法,治愈了众多疑难杂症。
  放血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而後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後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蜂针”。由此可见,处於古医学时代,放血疗法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气候,王瑞女士酷爱中华医学,研习中华医学数十载,用梅花针施以放血治疗是她最为擅长之术,视病情而定,或辅之以中草药,效果显著。一直以来,她以梅花针治病救人,亦以梅花针传承中医瑰宝。
  远古时期,由於科学技术条件有限,放血尺度的把握不及现代医学精準,无疑加大了医疗事故的概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学的持续进步,中医的承古创新,放血疗法亦逐步提高。王瑞女士介绍道:“放血疗法也叫刺血疗法、泄血疗法,只是叫法不同,医生因爱好和经验而異,所选用的针不同(梅花针、三棱针等),其本质相同。还有换血,也是类似的,都是将旧的坏的血液放走,催生新鲜血液,在人体内吐故纳新,原理一样。”
  今龄六十五岁的王瑞女士,学习、钻研、探索放血疗法数十载,无论是从深厚理论出发,还是应用於临床实践,皆可证明放血疗法对退热、止痛、解毒、泻火、消肿、止痒、缓解麻木等病痛,有着迅速而便捷的医治效果。放血疗法可谓千年积淀,王瑞女士更承古创新,其效显著,值得发扬。
  技为基 四十餘载仁术保健康
  迄今行医四十餘载,在港近三十年,王瑞女士用梅花针施以放血疗法,在确保绝对无菌操作的前提下,治愈病者无数,更无一例医疗事故。王瑞女士说:“外国人看到血就很担心艾滋病、肝炎等问题,实际上並不需要过份杞人忧天,梅花针施针都是一次性过,玻璃罐必先用药水浸泡一二十个小时,再经高温消毒後才会使用,取血必定带手套,非常严格,确保安全。”王瑞女士有独立的药水浸泡消毒房、高温消毒锅等,以百分百保证施治工具和过程的安全,其精湛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为她在香港中西医界赢得了信任和讚誉。
  数十载确保零医疗事故,得益於王瑞女士高超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首先,中医的望闻问切更是必备基础,其次,要掌握一套熟练的经络检查法,具体如何治疗则因人而異,需顾全整体,辩证施治。王瑞女士补充道:“中医讲求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病人为本,医生为标,标本兼治,其气乃服。何种情况、何种病人能夠放血、放多少,要结合病人具体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如病人的凝血机制、修复细胞、代谢功能等是否正常,是否承受得了放血,而这种判断事关主治医师的临床经验、医务水平,必须是在医生经验丰富、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是故,在湿症、痛症、三高病人(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的治疗过程中,王瑞女士多採用梅花针放血疗法加针灸治疗,必要时辅之以中草药,这些判断源自其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王瑞女士提示,一般贫血病人不採用此法,气血不足的病人(需要固本培元、养气养血)就非常不适合放血疗法;若病人脈比较虚弱,可先扶正,再调理身体,确查病因,最後对症下药,多可药到病除。
  仅目前为止,王瑞女士已经医治过成千上万的病人,其中不乏电影明星、空姐、写字楼白领等等,印度人、日本人和韩国人最喜欢、信任放血疗法、梅花针。王瑞女士解释道:“也许是受文化影响,他们对放血疗法这一块了解得比较多,並且,很关注中医的进展,还投入时间、精力有针对性的学习,用心研究,这种探索、求知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对博大精深的中华医学,外国友人尚且如此认真对待,那麽,我们又有什麽理由囫囵吞枣呢,医界朋友当同心同德,爭取中医独立地位,挖掘中医时代新价值!
  自行医以来,王瑞女士以精湛的医术,在病患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通过口耳相传,许多病患者慕名而来。有关节错位、肿胀难忍的病人,有运动创伤的韩国学生,还有面瘫、半身不遂、急性扭伤、皮肤病患者、减肥、预防……王瑞女士用梅花针、针灸、放血疗法相结合,可谓“针到病除”,疗效显著。在众多病例中,顽固性、慢性病患者身体比较虚弱,更需辩证施治,取穴位多寡必须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而定,且在严格的条件下进行治疗。
  儘管中医疗效显著,但是,由於一定的历史原因,在香港绝大多数病人还是首选西医,在西医无解的情况下,才转向中医,这样周折便耽误了治疗的黄金时期,实在可惜。这也昭示着,中医还需努力,赢得市民信任,发挥其救死扶伤的功能。
  德为本 勤学不已仁心代代传
  由於历史文化差異,中医之地位在内地与香港有所不同无可避免,香港中医水平参差不齐,在国内能夠进入医界,一定是经过了系统的教育、学习,有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而在香港早先没有专门的医学院,多是仅跟师傅学些皮毛的徒弟,或是药店夥计,之後入行中医,而考牌制度又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
  经过多年的扶持与发展,香港中医也可谓是小有规模,小成气候,所以,政府和民间也越来越重视。在中医中药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中医再学习、再培训、持续进修,亦积极与国内外医界团体沟通、交流。王瑞女士说:“香港中医互相学习的氛围很是浓厚,並且,随着香港中医水平的不断提高,香港市民对中医的认知度逐渐提高,信心逐步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西医也慢慢接受、认可中医的价值和地位,这一点非常值得骄傲。”王瑞女士身在其中,亦深受其益,中医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被西医认同和称讚,更是无比自豪。   前人栽树,後人乘凉,中医千百年来庇佑炎黄子孙,当代医界亦当团结一心,继承与弘扬中华医学,使其继续绽放因救助生命而美丽的光芒。王瑞女士长於梅花针,梅花针的好处,显而易见,它简单易行,疗效卓著,值得肯定、推广,进行深入研究。在中医界,几乎无人不晓梅花针,无人不知如何使用梅花针,而她也一直在寻找合格的接班人。
  她坦言:“医学理论是基础,经验要靠自身积累,如何练就好的医术、履行医者职责。第一,必须要有爱心;第二,要在基本的学习之外,更需在实践中的积累、刻苦的钻研、勤奋的学习,这些举足轻重。学医需要一定的过程,不能拘泥於眼前,急功近利,走马观花。一个医生的成功,不是说出来的,是通过医治一个个病人,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王瑞女士自始至终带着认真的态度,简单而执著,为此,深圳、珠海、海南岛、香港、澳门、韩国、日本、印度等国内外诸多病人,皆慕名而来,寻病问药,这是对她专业的信任,亦是对她职业道德的肯定。
  谈及医德,行医半辈子的王瑞女士娓娓道来。医德是一门学问,病人求医,寄以生死,医生不可高高在上,应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去体会患者的心情、痛苦,他们既是病人,也是朋友,要在心理和身体上双重爱护和帮助他们,用心治疗。此外,做医生一定要小心、谨慎,勤於思考,触类旁通,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认真的工作态度,轻鬆的生活方式,中医在日常生活中,这只是我自己行医的一点点体会,还需要继续学习、求教。”王瑞女士谦虚地说,言辞恳切,数十年的行医经历,让她铅华洗净,唯保有医者简朴而严谨的初心。
  中医何其精深,世界进步何其之快,学医至今,王瑞女士从未停止读书,尤其关心老一辈医师留下的论文、积累的经验。“那些经验,耗费了前辈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如若不好好珍惜、保存、收藏,失去了,将永远不会复得。”语气如此凝重,源於王瑞女士对前辈的敬重,对中华医学的厚爱。她越学越察觉自己的不足与渺小,特别是现代社会,有越来越多的奇难顽症,更需不断提高医技,後施以仁心仁术,方可庇佑生灵。
  王瑞女士很是注重保健、养身,气功、太极、五禽戏、六字诀等等,是她的养身秘诀,身为医师,她比谁都明白:懂得生命,珍惜生命,才懂得医治。
  【人物简介】
  王瑞女士,註册中医师,香港针灸医师学会理事长兼会长,济康製药诊疗中心有限公司主理医师。她酷爱中华医学,通过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医术,终练成一绝——梅花针,亦精通放血疗法。四十餘载,她以其妙手仁心,为病者播撒希望。
其他文献
何世傑先生,是著名慈善家何耀光先生之子,是一名心存善念的仁爱之人。他继承其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宽广胸襟,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捐赠千万元专设教育发展基金,只为学子们提供更广阔、舒适的知识殿堂;他一脈相承父亲的爱国爱乡情怀,细心呵护父亲精心收藏的至乐楼珍藏精品,使明清易代之际的书画傑作,屹立於中华艺术之列,扬辉於世;他发扬勤俭朴实的何氏家风,注重融洽的家庭氛围,保持着简单健康的生活方式,还
期刊
因为心怀感恩,感恩社会带给他的一切,因此,在自己有能力之後,丁铁翔先生首先做的是回报社会;因为心存爱心,他总是尽己所能地做一些与慈善有关的事。  丁铁翔先生努力向上、拼搏进取。努力,让他在工作中遊刃有餘,成竹在胸;让他斩获了事业,基业稳定,步步直上;让他宽和包容、豁达光明。包容赋予了他精神上的自由,让他的心灵变得更加纯净。  怀抱将香港中小企业商会国际化的愿望,丁铁翔先生努力为之,经过精心地浇灌,
期刊
专注,能达到一种极致;专注,能获得广阔天地。龙达明先生从事保险行业30餘年,从他的谈吐中,让人感受到的不仅是专业精神,更有着他对保险业开阔而深远的理解。他时常说:我从朋友和客户那里,学到了更多。谦虚、包容、执著,龙达明先生让人体会到厚德载物的切实含义。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生活,往往是多种优秀的素质使然,龙达明先生的故事能给予人深刻的启迪。  业精 人和 万事兴  龙达明先生是香港MI INSURAN
期刊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在锺小健先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无不演绎着“仁者无敌,智者无虑,勇者无惧”的胸襟和气度,处处尽显君子之德风。他以仁者无敌的宽厚品德,广结天下友;他以智者无虑的人生智慧,处事从容不迫;他以勇者无惧的宏大气魄,在风起云涌的地产行业乘风破浪,引领澳门业界发展进步。  智者:经济发展 洞若观火  在经过四百多年中西文明洗礼的澳门,锺小健先生在
期刊
【人物简介】 岑傑英先生,森信纸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席,並担任佛山市政协常委、香港佛山工商联会永远荣誉会长、香港广东社团总会永远会长、佛山海外联谊会执行会长等多项社会公职。为佛山的医院和学校捐献逾千万元,並长期资助当地的贫困学生,被授予佛山市“荣誉市民”称号。  岑傑英先生,犹如一颗大树,一半沐浴阳光,将“森信”滋润得枝繁叶茂;一半洒落荫凉,用慈悲之心温暖四方。几十年光阴,走过风风雨雨,昔日的浮浮沉沉
期刊
王而刚夫妇二人以善长治疗老年退化性各类骨症而名扬香港中医界,王而刚先生是香港知名的气功大师,精通医理,其妻张葆荣女士是註册中医师,行医数十年。夫妻二人相携相长,共同进步,一路钻研医道,治病救人,以仁心成仁术,以仁术成就善业。他们自创将气功、针灸、推拿等手法相结合运用的疗法,精於各类骨科疾病及疑难杂症的治疗。多年来,为不计其数的患者解除了痛苦。其医术精湛、医德可风,不愧为名医风范。  而更令人敬佩的
期刊
曾宪梓为母校再捐千万港元  7月18日,前全国人大常委、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宪梓捐赠1000万元港币,用於母校中山大学博物馆的建设。在得知母校中山大学筹款建设博物馆之後,曾宪梓主动联繫母校要求捐款,他强调:“只要金利来不破产、曾宪梓不死,我对国家的回报就不会停止。”据称这也是中山大学接到的以个人名义捐赠的最大一笔善款。该博物馆的建成,将会是中国高校中最大的博物馆,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学
期刊
缪仲华女生虽然不是医生,但卻有一颗博大仁慈的心,给予世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她对生命充满了虔诚的爱和敬畏的感情,用她丰富的医药知识,为无数人带来健康与福音。她深爱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与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郭维笃先生精诚合作,将平乐郭氏祖先沿用的“益元堂”行号在澳门註册,传承和弘扬平乐郭氏正骨的医术和医德。近两年来,她更是与美国中药联商会多方联繫,並达成了共同开发平乐郭氏祖传秘方药品在美国的推广工作。
期刊
7月18至24日,被誉为“亚洲最大书展”的第二十三届香港书展,於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围绕以“从香港阅读世界-读通世情?书出智慧”为主题,汇聚逾530家参展商,广邀约300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讲者,配合超过350场文化活动,为读者呈献一场暑期多元文化盛宴。  纵览是次书展,十大亮点,星光熠熠,缤纷呈现。  一、从香港阅读世界  以往书展並无特定主题,直至2007年,书展举办的文化活动愈来愈多,贸发局始
期刊
【本刊讯】2012年8月26日,木兰歌舞团举行了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暨木兰歌舞团成立35周年联欢会。中联办宣传文体部米继红部长高级助理、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余国春会长、香港侨友社永远荣誉会长王钦贤先生、香港华侨华人总会吕良民常务副会长、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张诗剑副会长、香港舞蹈总会冼源艺术总监、香港舞蹈联会陈起声主席、香港中华文化总会谢纬武监事长、印尼雅加达中华中学旅港校友会黄昆民理事长、印尼雅加达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