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发展的手段,不创新只会重复,人类就不会进步,也更难立足于变化万千的新时代。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的今天,不可能是在守陈守旧的教育环境下进行的,它必须在教育目标、观念、手段、方法、评价等都与创新精神相协调,为学生构建起创新的空间,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提倡引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重要目标之一。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任,一个人创造才能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教育的作用与影响。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承担起教育的使命,才能把创新教育主阵定位于课堂,才会让创新教育落实到每节课的想法和具体行为。在科学课堂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是每个科学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学会质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发现真理”。任何科学发明与创造往往都是从质疑开始,从释疑入手,从无疑到有疑,再从解疑到创新。然而,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质疑这一能开发创新能力的教学技巧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一是教师不善于提问,即使提问,也只停留在“对不对、是不是等无效问答上,没有技巧,没有深度,根本不能激发学生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了。二是学生不愿提问,没有质疑,没有挑战,只有被动地接受、被动地作答。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教会学生质疑问难。
1、创设民主氛围,营造质疑环境
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要素。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引导者,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引导学生能容忍别人的不同意见,接纳他人的观点,营造既充满竞争又愉快的合作的氛围。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学起来,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体系。在《科学》教学中进行质疑,首先要营造适宜于质疑的条件和环境。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废除旧的教学模式,创建“多维互动”、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创设创造思维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产生各种疑问和猜想,在探索中学习科学方法、获取知识。例如:在讲物体的浮沉条件一课时,首先讲述小故事一则,“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师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却被波浪送回岸边”。让学生分析,猜想奴隶不沉入水里的原因在哪里,是“天神”保佑他们吗?然后教师再做鸡蛋在清水和浓盐水中的浮沉情况,让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从中悟出道理来。通过生动形象的举例,加之科学的实验,不仅使学生破除了封建迷信思想,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喜爱科学的目的。
2、鼓励学生质疑,保护和发展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老师要注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探求答案。要使学生自觉主动的质疑,还要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情感和敢于质疑的勇气。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挑战,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即使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提出的想法、见解和设计的方案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这种创造精神也是很可贵的,教师不应当轻易的否定了之。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使学生逐步达到“善疑”、“会疑”和“质疑”。
例如,在初中《科学》总复习课上,我要求学生重做一次“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以加深对液体沸腾的有关科学现象的解释。开始,如事先预料的那样,不长时间,便可以得到液体沸腾的有关结论。当我准备结束实验时,有一个叫王杰的同学迫不及待的站起来,提出自己得见解:老师,我还看到了水沸腾前,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以至消失。而在沸腾的时候这些气泡才会越来越大,到水面上破裂开来。我表扬了王杰同学,敢于提出新问题,并承认自己也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虚心向同学们征询:你们还有谁观察到了与王杰同学同样结果的?不少同学一片茫然,我决定让同学们重新做一次这个实验。实验开始了,我和所有同学都集中了全部注意力,时间一秒一秒过去了,一个个气泡也跟个出现了,它们挣扎离开了烧杯底部,上升、再上升,奇怪,真的变小了,又小了……,杯底气泡越来越多,终于沸腾了。大量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大,越来越快了。我肯定了王杰同学观察的结论是正确的,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呢?
同学们自己发现了问题,教科书也没有的的新问题,学生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我和学生们一起探讨,总结得出结论:水沸腾前,烧杯中上部水温比下部水温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遇冷放出热量,泡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所以越来越小;沸腾时各处都发生了剧烈的汽化,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蒸气充入,所受水的压强也越来越小,所以体积越来越大。体积变大后受到的浮力也随着变大,就出现了越来越快的状况。
通过以上教学,学生尝到了质疑和释疑的乐趣,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并体验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地喜悦。我们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空间和时间,学生的科学兴趣会大增,创新教育才有落实到学生的可能。由此可见,创新教育不应是一种雕刻的教育,而是潜意识地渗透到每个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行为中。
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的创新能力
1、教会学生用身边易找的材料进行实验
比如,在讲“分子间引力”的时候,用折段的粉笔不能重新结合,来说明分子间距大于分子直径10倍以上,引力不存在;在讲摩擦力与压力有关时,我随手拿起黑板擦按在竖直的黑板上,当压力不够时,黑板擦滑落在地上;在讲摩擦起电时,用塑料泡沫与手摩擦,极易使泡沫带负电,而且可以将吊起的乒乓球吸引得不停跳动,久而久之,教师的示范会在学生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在讲到压强实验时,学生会用笔尖和笔头顶着拇指来说明压强和受力面积有关。
2、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实验
演示实验一般以老师为主体,边讲边演示,学生只是边听边观察,虽然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和实验的要领,但学生只是被动参与,没有动手机会,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能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老师指导下的学生实验,增设开放性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学生由“观众”变为“演员”,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品尝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遗憾,将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新精神。比如,在蒸发致冷课中,可给每个学生配有一小杯酒精、一个温度计、若干棉花,学生通过酒精涂于手背而感到凉爽,说明酒精蒸发吸热;将温度计玻璃泡从酒精中取出,发现示数先下降后上升,从而使学生发现问题,进一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从感知到理解再到创造的过程。
3、有意识的布置一些课外实验
包括验证科学规律或科学现象的实验构思、想法和制作,或课本实验的改进,或是任意的小制作、小发明。教师可参与适当的指导,然后评出优秀作品奖、创意奖、优胜奖,尽可能多的做到以大面积奖来鼓励学生参与。如给出这样的小实验课题:如何测出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如何测量食用大米的密度;如何在家中测量牛奶、酱油的密度;如何测量不规则大石头的体积;没有天平如何测量一把粗细均匀刻度尺的质量;如何测人体的最大功率;如何测家用电冰箱的功率……对这些小实验课题的设计,学生感到非常亲近、现实、平易、不管成绩优秀还是成绩差的学生都会踊跃思考,大胆提出各种各样方案,甚至奇怪的连老师都想象不到的方案。
4、重视对意外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实验的目的不仅在于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那么,意外实验现象可作为一条有效的探索途径。实验中若出现意外现象,老师要不失时机的抓着机会,充分利用意外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如:H2的燃烧实验,H2在尖嘴管口点燃,火焰颜色不是淡蓝色而是蓝中带黄,这是为什么?学生经分析不能回答,老师再引导燃烧是在导管口进行,学生很快明白,黄色是玻璃导管引起的。那么用什么材料做导管呢?有同学回答用铁管、铝管,还有同学用瓷玻管,这个方案得到很多同学的认可。
有时,老师还要将可能出现的错误有意设计成错误实验,通地演示错误实验,让学生直接体会到错误实验所导致的后果,分析原因,在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将一块较大的钠投入盛有CuSO4溶液的试管中,钠在水面很快燃烧,试管口出现雾状,并有燃烧现象,同时伴随尖锐的爆鸣声,试管内出现蓝色和黑色沉淀。学生通过实验很快感受到钠与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分析出生成的NaOH与CuSO4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放出的热使钠燃烧并点燃试管内聚集的H2,同时使Cu(OH)2部分分解成氧化铜,生成黑色沉淀。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没有创造性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只要我们在科学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并从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开拓创新途径,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会被激活,创造性思维一定会得到发展。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任,一个人创造才能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教育的作用与影响。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承担起教育的使命,才能把创新教育主阵定位于课堂,才会让创新教育落实到每节课的想法和具体行为。在科学课堂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是每个科学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学会质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发现真理”。任何科学发明与创造往往都是从质疑开始,从释疑入手,从无疑到有疑,再从解疑到创新。然而,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质疑这一能开发创新能力的教学技巧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一是教师不善于提问,即使提问,也只停留在“对不对、是不是等无效问答上,没有技巧,没有深度,根本不能激发学生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了。二是学生不愿提问,没有质疑,没有挑战,只有被动地接受、被动地作答。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教会学生质疑问难。
1、创设民主氛围,营造质疑环境
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要素。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引导者,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引导学生能容忍别人的不同意见,接纳他人的观点,营造既充满竞争又愉快的合作的氛围。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学起来,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体系。在《科学》教学中进行质疑,首先要营造适宜于质疑的条件和环境。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废除旧的教学模式,创建“多维互动”、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创设创造思维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产生各种疑问和猜想,在探索中学习科学方法、获取知识。例如:在讲物体的浮沉条件一课时,首先讲述小故事一则,“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师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却被波浪送回岸边”。让学生分析,猜想奴隶不沉入水里的原因在哪里,是“天神”保佑他们吗?然后教师再做鸡蛋在清水和浓盐水中的浮沉情况,让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从中悟出道理来。通过生动形象的举例,加之科学的实验,不仅使学生破除了封建迷信思想,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喜爱科学的目的。
2、鼓励学生质疑,保护和发展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老师要注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探求答案。要使学生自觉主动的质疑,还要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情感和敢于质疑的勇气。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挑战,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即使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提出的想法、见解和设计的方案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这种创造精神也是很可贵的,教师不应当轻易的否定了之。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使学生逐步达到“善疑”、“会疑”和“质疑”。
例如,在初中《科学》总复习课上,我要求学生重做一次“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以加深对液体沸腾的有关科学现象的解释。开始,如事先预料的那样,不长时间,便可以得到液体沸腾的有关结论。当我准备结束实验时,有一个叫王杰的同学迫不及待的站起来,提出自己得见解:老师,我还看到了水沸腾前,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以至消失。而在沸腾的时候这些气泡才会越来越大,到水面上破裂开来。我表扬了王杰同学,敢于提出新问题,并承认自己也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虚心向同学们征询:你们还有谁观察到了与王杰同学同样结果的?不少同学一片茫然,我决定让同学们重新做一次这个实验。实验开始了,我和所有同学都集中了全部注意力,时间一秒一秒过去了,一个个气泡也跟个出现了,它们挣扎离开了烧杯底部,上升、再上升,奇怪,真的变小了,又小了……,杯底气泡越来越多,终于沸腾了。大量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大,越来越快了。我肯定了王杰同学观察的结论是正确的,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呢?
同学们自己发现了问题,教科书也没有的的新问题,学生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我和学生们一起探讨,总结得出结论:水沸腾前,烧杯中上部水温比下部水温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遇冷放出热量,泡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所以越来越小;沸腾时各处都发生了剧烈的汽化,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蒸气充入,所受水的压强也越来越小,所以体积越来越大。体积变大后受到的浮力也随着变大,就出现了越来越快的状况。
通过以上教学,学生尝到了质疑和释疑的乐趣,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并体验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地喜悦。我们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空间和时间,学生的科学兴趣会大增,创新教育才有落实到学生的可能。由此可见,创新教育不应是一种雕刻的教育,而是潜意识地渗透到每个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行为中。
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的创新能力
1、教会学生用身边易找的材料进行实验
比如,在讲“分子间引力”的时候,用折段的粉笔不能重新结合,来说明分子间距大于分子直径10倍以上,引力不存在;在讲摩擦力与压力有关时,我随手拿起黑板擦按在竖直的黑板上,当压力不够时,黑板擦滑落在地上;在讲摩擦起电时,用塑料泡沫与手摩擦,极易使泡沫带负电,而且可以将吊起的乒乓球吸引得不停跳动,久而久之,教师的示范会在学生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在讲到压强实验时,学生会用笔尖和笔头顶着拇指来说明压强和受力面积有关。
2、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实验
演示实验一般以老师为主体,边讲边演示,学生只是边听边观察,虽然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和实验的要领,但学生只是被动参与,没有动手机会,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能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老师指导下的学生实验,增设开放性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学生由“观众”变为“演员”,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品尝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遗憾,将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新精神。比如,在蒸发致冷课中,可给每个学生配有一小杯酒精、一个温度计、若干棉花,学生通过酒精涂于手背而感到凉爽,说明酒精蒸发吸热;将温度计玻璃泡从酒精中取出,发现示数先下降后上升,从而使学生发现问题,进一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从感知到理解再到创造的过程。
3、有意识的布置一些课外实验
包括验证科学规律或科学现象的实验构思、想法和制作,或课本实验的改进,或是任意的小制作、小发明。教师可参与适当的指导,然后评出优秀作品奖、创意奖、优胜奖,尽可能多的做到以大面积奖来鼓励学生参与。如给出这样的小实验课题:如何测出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如何测量食用大米的密度;如何在家中测量牛奶、酱油的密度;如何测量不规则大石头的体积;没有天平如何测量一把粗细均匀刻度尺的质量;如何测人体的最大功率;如何测家用电冰箱的功率……对这些小实验课题的设计,学生感到非常亲近、现实、平易、不管成绩优秀还是成绩差的学生都会踊跃思考,大胆提出各种各样方案,甚至奇怪的连老师都想象不到的方案。
4、重视对意外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实验的目的不仅在于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那么,意外实验现象可作为一条有效的探索途径。实验中若出现意外现象,老师要不失时机的抓着机会,充分利用意外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如:H2的燃烧实验,H2在尖嘴管口点燃,火焰颜色不是淡蓝色而是蓝中带黄,这是为什么?学生经分析不能回答,老师再引导燃烧是在导管口进行,学生很快明白,黄色是玻璃导管引起的。那么用什么材料做导管呢?有同学回答用铁管、铝管,还有同学用瓷玻管,这个方案得到很多同学的认可。
有时,老师还要将可能出现的错误有意设计成错误实验,通地演示错误实验,让学生直接体会到错误实验所导致的后果,分析原因,在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将一块较大的钠投入盛有CuSO4溶液的试管中,钠在水面很快燃烧,试管口出现雾状,并有燃烧现象,同时伴随尖锐的爆鸣声,试管内出现蓝色和黑色沉淀。学生通过实验很快感受到钠与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分析出生成的NaOH与CuSO4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放出的热使钠燃烧并点燃试管内聚集的H2,同时使Cu(OH)2部分分解成氧化铜,生成黑色沉淀。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没有创造性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只要我们在科学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并从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开拓创新途径,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会被激活,创造性思维一定会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