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的“教学名师”对教师群体的整体水平提升,专业能力发展具有示范引领和辐射的重要作用。对“教学名师”的基本特征进行梳理,能够为职业院校师资培养标准提供参考,本文依据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对职业院校“教学名师”的内涵及基本特征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名师;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297-01
教师对于学校的发展有这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教学名师更担任了学科建设和科技应用创新的排头兵。因此,“教学名师”的培养与成长也是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对“教学名师”的内涵及基本特征进行梳理,能够为“教学名师”的培养及师资队伍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一、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獎评选指标的研究
教育部2003年设立了“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7年,将高职高专部分的评选值班单列出来。这些指标体系的出台,对名师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名师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前进的方向标。
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高职高专部分)分为五个部分,教师风范与教学、企业经历与行业影响力、教学能力与水平、社会服务能力、教学团队建设,相对本科部分的评选指标,高职高专部分的评选指标突出了“企业经历与行业影响力”、“社会服务能力”,在“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指标中也各不相同,高职高专部分更突出教学效果、教学研究;而在“科学研究与学术水平”及“外语水平”方面对高职高专的教师没有要求。这些不同点与职业院校作为技术型学校,以及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学生的三大职能是密不可分的。在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也可以此为依据,重点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
二、职业教育中“教学名师”的内涵
对于名师的理解,国内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给定的标准也不同,总结起来主要是从广义和侠义的角度进行划分,如广义的名师泛指“社会各界中的杰出人才”,重点突出“影响广泛”和“拥有知名度”;狭义的指“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教育理论的创立者和教育实践的带头人”,重点突出了“教学成就”。
西方的学者一般将名师表述为专家型教师,就是具有某种教学专长的教师,具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具有丰富和组织化的专业知识;二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效率比新手更高;三是在解决教学领域的问题时富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
结合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从“教学名师”的特性出发啊,本研究认为职业教育中的“教学名师”是指在特定领域内,拥有一定企业经历,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注重学生发展并为学生欢迎的,具有高尚人格魅力及坚定理想信念的,拥有先进教学理念、高超教学能力、为同行所认可,能够带领年轻教师不断学习和创新的教师。
三、职业教育中的“教学名师”基本特征
根据前述总结的职业教育“教学名师”的内涵,本研究将职业教育中“教学名师”的基本特征分为四个部分“德”、“教”、“行”、“范”。
(一)“德”
“教育是太阳底下的光辉事业”,教育事业要求了教师必须要具备职业信念,而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更是需要一种特殊的教育信仰和信念。职业院校的“教学名师”应具有专业信仰和信念,坚信职业教育对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确保职业教育中知识和技能的传承,促进青年就业,实现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这种信仰和信念的本质是对职业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无差别关爱。“教学名师”不仅在专业上对学生进行教导,更要在生活中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真正将教书育人有机融合。
(二)“教”
“教学名师”是一位“有思想的教育行动者”,而不是“为教而教”的教书匠。作为教师群体中的杰出代表,“教学名师”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了如指掌,学识渊博,他们善于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深刻反思自己的的教学是否对学生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他们把教学上升为一种艺术,善于观察、熟练组合各种教学方法,采用最优组合,达到最佳效果。
作为“教学名师”,不仅在知识的教学上拥有独到之处,在对学生和班级管理上也具有管理智慧,他们能够与学生建立起一种融洽的个人关系。尊重、热爱、关心、信任学生,懂得欣赏学生的亮点。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能够及时沟通,给予宽容,帮助改正。总之,职业教育中的“教学名师”在“教”方面有着令人难忘的教学特质、教学风格和教学魅力。
(三)“行”
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在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是职业教育中“教学名师”必备的基本素质。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职业学校与普通高等教育在教育内容、教学场所、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不同和差异,也决定了对教师素质和教学经验要求的不同。因此,在教学工程中,不论在教室、校内实训基地或是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名师”都需要能够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内容,随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效控制教学,达成教育目标。而“教学名师”的企业工作经历蕴含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经验与能力能够帮助教师在不同的教学场景中,灵活有效的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或者特殊学生,能够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策略。
同时,作为在行业领域内拥有一定知名度并能够服务于企业的“教学名师”,他们能够及时掌握行业动态,了解前沿技术发展及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能够根据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先进的理念及技术引入课堂,同时服务企业过程中提升个人能力,实现双赢。
(四)“范”
职业教育中的“教学名师”不仅善于自我发展,而且还特别关心学校和其他教师的发展。在专业团队的建设中,他们善于沟通、合作、交流,主动分享经验及资源。“教学名师”作为区域内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人物,还善于通过“大师工作室”等途径来为其他教师的发展提供服务。
综上,我们把职业教育中“教学名师”的基本特征归纳为“德”“教”“行”“范”四个维度,这些优秀素质可以成为每位职业院校教师成长追求的目标,也是“教学名师”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唐林伟,董桂玲,周明星.“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的解构与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5,(26)10:46.
[2]张桂春.职业学校“教学名师”的特质[J].教育科学,2012,(28)6:62.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名师;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297-01
教师对于学校的发展有这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教学名师更担任了学科建设和科技应用创新的排头兵。因此,“教学名师”的培养与成长也是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对“教学名师”的内涵及基本特征进行梳理,能够为“教学名师”的培养及师资队伍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一、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獎评选指标的研究
教育部2003年设立了“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7年,将高职高专部分的评选值班单列出来。这些指标体系的出台,对名师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名师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前进的方向标。
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高职高专部分)分为五个部分,教师风范与教学、企业经历与行业影响力、教学能力与水平、社会服务能力、教学团队建设,相对本科部分的评选指标,高职高专部分的评选指标突出了“企业经历与行业影响力”、“社会服务能力”,在“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指标中也各不相同,高职高专部分更突出教学效果、教学研究;而在“科学研究与学术水平”及“外语水平”方面对高职高专的教师没有要求。这些不同点与职业院校作为技术型学校,以及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学生的三大职能是密不可分的。在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也可以此为依据,重点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
二、职业教育中“教学名师”的内涵
对于名师的理解,国内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给定的标准也不同,总结起来主要是从广义和侠义的角度进行划分,如广义的名师泛指“社会各界中的杰出人才”,重点突出“影响广泛”和“拥有知名度”;狭义的指“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教育理论的创立者和教育实践的带头人”,重点突出了“教学成就”。
西方的学者一般将名师表述为专家型教师,就是具有某种教学专长的教师,具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具有丰富和组织化的专业知识;二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效率比新手更高;三是在解决教学领域的问题时富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
结合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从“教学名师”的特性出发啊,本研究认为职业教育中的“教学名师”是指在特定领域内,拥有一定企业经历,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注重学生发展并为学生欢迎的,具有高尚人格魅力及坚定理想信念的,拥有先进教学理念、高超教学能力、为同行所认可,能够带领年轻教师不断学习和创新的教师。
三、职业教育中的“教学名师”基本特征
根据前述总结的职业教育“教学名师”的内涵,本研究将职业教育中“教学名师”的基本特征分为四个部分“德”、“教”、“行”、“范”。
(一)“德”
“教育是太阳底下的光辉事业”,教育事业要求了教师必须要具备职业信念,而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更是需要一种特殊的教育信仰和信念。职业院校的“教学名师”应具有专业信仰和信念,坚信职业教育对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确保职业教育中知识和技能的传承,促进青年就业,实现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这种信仰和信念的本质是对职业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无差别关爱。“教学名师”不仅在专业上对学生进行教导,更要在生活中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真正将教书育人有机融合。
(二)“教”
“教学名师”是一位“有思想的教育行动者”,而不是“为教而教”的教书匠。作为教师群体中的杰出代表,“教学名师”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了如指掌,学识渊博,他们善于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深刻反思自己的的教学是否对学生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他们把教学上升为一种艺术,善于观察、熟练组合各种教学方法,采用最优组合,达到最佳效果。
作为“教学名师”,不仅在知识的教学上拥有独到之处,在对学生和班级管理上也具有管理智慧,他们能够与学生建立起一种融洽的个人关系。尊重、热爱、关心、信任学生,懂得欣赏学生的亮点。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能够及时沟通,给予宽容,帮助改正。总之,职业教育中的“教学名师”在“教”方面有着令人难忘的教学特质、教学风格和教学魅力。
(三)“行”
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在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是职业教育中“教学名师”必备的基本素质。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职业学校与普通高等教育在教育内容、教学场所、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不同和差异,也决定了对教师素质和教学经验要求的不同。因此,在教学工程中,不论在教室、校内实训基地或是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名师”都需要能够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内容,随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效控制教学,达成教育目标。而“教学名师”的企业工作经历蕴含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经验与能力能够帮助教师在不同的教学场景中,灵活有效的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或者特殊学生,能够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策略。
同时,作为在行业领域内拥有一定知名度并能够服务于企业的“教学名师”,他们能够及时掌握行业动态,了解前沿技术发展及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能够根据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先进的理念及技术引入课堂,同时服务企业过程中提升个人能力,实现双赢。
(四)“范”
职业教育中的“教学名师”不仅善于自我发展,而且还特别关心学校和其他教师的发展。在专业团队的建设中,他们善于沟通、合作、交流,主动分享经验及资源。“教学名师”作为区域内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人物,还善于通过“大师工作室”等途径来为其他教师的发展提供服务。
综上,我们把职业教育中“教学名师”的基本特征归纳为“德”“教”“行”“范”四个维度,这些优秀素质可以成为每位职业院校教师成长追求的目标,也是“教学名师”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唐林伟,董桂玲,周明星.“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的解构与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5,(26)10:46.
[2]张桂春.职业学校“教学名师”的特质[J].教育科学,2012,(28)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