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j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都知道,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优势。同时,语文也同其他各科教学一样,是为了培养创新性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统一。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尊重学生自主性,培养创新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重视接受性学习,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抑制了独立探究意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创新的起点是独立与自主,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的自主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基础。学生的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自主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学习和管理自我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并能独立地、有效地展开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应该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让学生独立地、探究地学习,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创新能力
  
  要培养学生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创设语文或生活中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探究身边具体问题的欲望,组织他们进行讨论,联系己有知识解决身边问题或探究出新的知识。如学习一篇课文,先让学生阅读,接着让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还可补充一些问题,根据学生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利用他们对某些问题的争议或不同看法,创设导致学生认识冲突的情境,促使他们根据己有知识提出各种假设或猜想,在积极思维、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教学,可使学生产生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释放创新激情,增强创新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学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教师教一篇课文往往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一点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创新教育了。这样的课堂往往是教师说的头头是道,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比如《马说》,韩愈在这篇文章中采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说明千里马不遇伯乐就会被埋没,从而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现在我们可以提出:假定你是千里马,你是个人才,却没有人赏识你,重用你,你该怎么办?你是个人才,为什么非要等着别人去发现?你自己就不能开辟一条道路去干一番事业?这样教学,学生的思路就开阔了,思考问题就不会钻牛角尖了,就有了创新精神。运用观察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觉得无话可说。其原因一是教师限定的条条框框太多;二是学生实践少,肚中无“水”。针对这种情况,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并教给他们正确的观察方法,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教师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为学生发挥想象提供机会。作为语文教师尤其应该在教学中以鼓励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幻想能力为己任,引导学生善于虚构、幻想,不断提出新的构想,并通过诱发他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夯实学生想象的基础,培养求异思维的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进入期末考试总复习阶段,许多学生尤其是数学成绩一般的中等生总是感到很迷惑,不知如何入手。有些中等生甚至在复习中,常常无目的、无重心,凭感觉对待复习,结果耗时多、费力大,却“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最终数学成绩不进反退。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复习初中数学最好分时间段,从“四个步骤”入手逐一认真进行,夯实每个阶段的基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认真、详细地制订数学复习计划    制订复习计划要
期刊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已成为时代的特殊需求,培养高标准、全方位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的今天,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不断适应新形势、寻找新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众所周知,《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新的教育观念促使教师观念的转变要与课改合拍,要与创新同步,同时要求学生改变被动的学
期刊
思想政治课中,运用兴趣教学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当今社会的高新技术层出不穷,各种媒体高速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广泛,如果思想政治课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调,就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
期刊
导语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为进入新课而讲述的一段简要的、能叩动学生心弦、激起学生思维浪花、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的话。可见,好的导语在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更要认真研究、总结、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导入的艺术性,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一、创造意境导入法    现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河北省文科综合的学业考试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综合文科完全开卷考试是教育改革新形式下的一种尝试,它有利于引导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改进,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政治、历史的一线教师,如何教育学生走出误区、适应新的中考形势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针对近几年中考文科的综合复习情况,笔者将自己粗浅的体会总结如下:    
期刊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A版数学⑤》(以下简称新课标)必修系列第三章的第4节“基本不等式:”,它相对于旧版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是变化较大的一部分内容。原来教材的这部分内容偏重于“应用这个基本不等式来证明其它的不等式”,对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只不过用一个例题一笔带过;而新课标反过来了,重点强调怎样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这既符合不等式知识的认识规律,也对实际的应用有重要价值。因
期刊
“网络对孩子的吸引,难道就只能是游戏吗?除了游戏,网络应该给孩子些什么?”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刘艳琼提起的话题。据本人对我校高一、高二两个年级上网学生的调查,约有86%的人上网玩游戏,5%的人上网聊天,4%的人上网关注影视偶像动态或其他娱乐,5%的人上网查学习资料。由于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不成熟、意志力较差、对各类诱惑缺乏免疫力、生活阅历肤浅、缺乏美丑善恶的判断力等特征,因此,青少年上网的时候,很容易沉溺
期刊
在素质教育日新月异的今天,在课程改革的大步向前迈进的今天,新的教育形势需要新型的教师,新型的教师需要拥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终身学习、不断充电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新形势的授课方式下,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过硬的业务能力以及较强的亲和力外,还必须会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  首先,多媒体课件生动有趣,易于接受。学生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早已厌倦了单调的黑板、书本和教师的口头讲解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被当作礼物来接受。”(爱因斯坦语)这是何等诱人的教学境界,这是多么和谐的教学氛围!如果不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心理机智就很难启动,听起课来就会人在教室心在外,形在此而神在彼。“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消极被动之中不可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当然也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
期刊
柏拉图说过:“教只能给予推动,使学生自己找到必需认识的东西。”奥古斯汀在《统治篇》中把教学改写为对学习者自己认识的助产。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能够做到和应该做的是帮助学生去理解知识的意义,使其获得对知识和世界的认识,教师只能诱发学生去理解和掌握认识的行为。  自主学习就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知识需求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