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工作的压力致使教师心理出现障碍,为了适应教育这一职业,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要对社会、工作、自我、教育对象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和研究,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适时咨询、辅导、调整甚至治疗。本文分析了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提出应重视教师心理保健,促进教师适应职业发展。
关键词:教师;心理障碍;成因;对策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逐渐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如何在学生和老师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
(1)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属于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是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景下,工作在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
(2)人际交往障碍。与其他职业的人相比,教师与外界交流少,在遭遇压力时获得的社会支持也少,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就会郁积在心里,容易产生社交障碍和极端思想。
(3)情绪障碍。具体表现为怨职情绪,即不想教书,对工作缺少热情;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并随之出现一些生理反应,如失眠、头疼等;对学生失去爱心,缺少耐心,学生出现一点小错误就可能遭到批评甚至打骂。
(4)人格缺陷。在教师职业中常见的人格缺陷有:冲动性、偏执性和强迫性。表现为没有耐心,容易发怒,求全责备,追求完美。这些教师更容易对自己、他人和工作产生不满,容易用惩罚的手段来管理学生,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同时也不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
(5)适应障碍。教师职业具有一定的理想性,人们对于教师的期望值高。但是,教师在社会地位、工资收入、工作性质等方面,理想与现实产生了差距。这也可能使教师上课无精打采、大动肝火。
2.造成教师心理障碍的原因
(1)教育评价体系压力。教师工作若得到积极的评价,便会以饱满的情绪、更大的精力投入工作;反之,教师若对评价结果不满,担心由于人为的偏差,使自己在评价中受到误解、失去公正,则会产生心理负担,增加工作压力。
(2)工作环境压力。教师是一个相对单调的职业。教师工作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学校,交往对象主要是学生,一年四季的生活都比较平淡,缺乏刺激。这种单调重复,缺少变化的生活容易使人产生厌倦感。
(3)教育改革压力。我国的教育体制在不断地改变,在不断地推行,虽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规律,促进教育发展。但改革难免会有弊端,所以不论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还是高效课堂的推进;不论是教师终身学习还是专业发展的提出,都对教师各项素质的提高寄予厚望。如此,教师犹如驮着重负又拉着车的一头骆驼,真可谓压力有增无减啊。
3.重视教师心理保健,促进教师适应职业发展
目前教师职业压力和身心疾病已成为社会问题,也备受关注。在学校教育中,要重视教师的心理保健,想方设法缓解压力。首先,教师要了解心理学知识,学会心理自我调节,从而将心理素质与教师职业进行有效的匹配。其次,要面对现实,认知自我。人是独立而特殊的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越能帮助自己有效地调适工作压力、生活挫折及内心冲突。另外,要乐于交往,善于沟通。教师要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适时咨询、辅导、调整甚至治疗。那么,我们一线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技术,也要研究人的心理;既要研究学生的心理,也要认识自己的心理;在教学中不仅要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运用心理咨询技术;既要努力工作,也要允许工作落后,甚至工作失败。尽可能避免冲突的产生,尽可能地调节心理压力,为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从而更好地工作,把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杨 玲,赵国军.学校心理学[M] .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学校)
关键词:教师;心理障碍;成因;对策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逐渐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如何在学生和老师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
(1)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属于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是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景下,工作在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
(2)人际交往障碍。与其他职业的人相比,教师与外界交流少,在遭遇压力时获得的社会支持也少,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就会郁积在心里,容易产生社交障碍和极端思想。
(3)情绪障碍。具体表现为怨职情绪,即不想教书,对工作缺少热情;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并随之出现一些生理反应,如失眠、头疼等;对学生失去爱心,缺少耐心,学生出现一点小错误就可能遭到批评甚至打骂。
(4)人格缺陷。在教师职业中常见的人格缺陷有:冲动性、偏执性和强迫性。表现为没有耐心,容易发怒,求全责备,追求完美。这些教师更容易对自己、他人和工作产生不满,容易用惩罚的手段来管理学生,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同时也不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
(5)适应障碍。教师职业具有一定的理想性,人们对于教师的期望值高。但是,教师在社会地位、工资收入、工作性质等方面,理想与现实产生了差距。这也可能使教师上课无精打采、大动肝火。
2.造成教师心理障碍的原因
(1)教育评价体系压力。教师工作若得到积极的评价,便会以饱满的情绪、更大的精力投入工作;反之,教师若对评价结果不满,担心由于人为的偏差,使自己在评价中受到误解、失去公正,则会产生心理负担,增加工作压力。
(2)工作环境压力。教师是一个相对单调的职业。教师工作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学校,交往对象主要是学生,一年四季的生活都比较平淡,缺乏刺激。这种单调重复,缺少变化的生活容易使人产生厌倦感。
(3)教育改革压力。我国的教育体制在不断地改变,在不断地推行,虽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规律,促进教育发展。但改革难免会有弊端,所以不论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还是高效课堂的推进;不论是教师终身学习还是专业发展的提出,都对教师各项素质的提高寄予厚望。如此,教师犹如驮着重负又拉着车的一头骆驼,真可谓压力有增无减啊。
3.重视教师心理保健,促进教师适应职业发展
目前教师职业压力和身心疾病已成为社会问题,也备受关注。在学校教育中,要重视教师的心理保健,想方设法缓解压力。首先,教师要了解心理学知识,学会心理自我调节,从而将心理素质与教师职业进行有效的匹配。其次,要面对现实,认知自我。人是独立而特殊的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越能帮助自己有效地调适工作压力、生活挫折及内心冲突。另外,要乐于交往,善于沟通。教师要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适时咨询、辅导、调整甚至治疗。那么,我们一线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技术,也要研究人的心理;既要研究学生的心理,也要认识自己的心理;在教学中不仅要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运用心理咨询技术;既要努力工作,也要允许工作落后,甚至工作失败。尽可能避免冲突的产生,尽可能地调节心理压力,为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从而更好地工作,把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杨 玲,赵国军.学校心理学[M] .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