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也是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有效手段。每一位教师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能与策略。本文结合作者教学实践,介绍了几种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关键词]数学 问题 提问 策略
数学课堂提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美国教育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数学问题贯穿于每一堂数学课中,问题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需要研究和探索的。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介绍几种提问策略供同仁参考。
一、提问要针对学生的疑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欲望,自然想把知识弄个水落石出。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捕捉学生的疑惑之处,巧设问题。在上课时,抓住时机提出问题,让每一个学生积极投入思考,最后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比如,在《实数》一节的教学中,在无理数的运算教学时,正当学生疑惑无理数进行加减运算结果是怎样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吗?”来引导学生思考。
二、提問要把握教学的重点
重点是一节课中占地位较高的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部分。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不可能将一堂课的内容记得滴水不漏,为了让学生掌握必须知识,教师就要在重点内容处设置问题,一方面引起学生注意,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参与思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准确、透彻。比如在上《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时,为了让学生搞清楚对称轴,教师可以提问“请同学们画出函数的图像,然后观察找出不同有哪些?”因为二次函数对称轴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在对称轴中设问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
三、提问要抓住适当的时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查学情。教师的提问必须抓住时机,相机诱发。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难易适度的问题。一堂课不能问题太多,提问必须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当重视问题的分布密度、提出问题的节奏,还要与其他科学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堂课问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拓展训练效果。为了能够使提问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般说来,提问要抓住适当的时机,这样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质量就有很大的提高。有些教师提出问题以后,不管问题的难易程度如何,也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大部分学生没有来得及思考,教师就已经给出了结果,或者由个别成绩好的同学回答了,这样的问题对大多数学生没有任何价值。对于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这时教师就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往往造成启而不发,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提问要面向所有的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要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准备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好的提问不应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形成一对一的回答场面,或只向少数几位学生发问。教师提问的机会要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学生,好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思考,这样才会使全班同学的学习质量的有所提高。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积极引导学生,做到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思考。
五、提问要注意知识的生成
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楚数学知识的生成是新课标中明确说明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必须将问题的生成呈现清楚。有些教师提问时虽然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当学生回答不到自己所预设问题的答案上时,就把学生的答案不管不顾,或者草率地加入自己的评价,抑制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下面是一位年青教师上汇报课“一元一次方程”时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如何解方程4x-4=-8(x-1)。
生:老师,我看出来了,x=1。
师:光看怎么行?必须要按步骤算出来才行。
生:先两边同时除以4,再……(被老师打断了)
师:你的想法是对的,但以后要注意,刚学新知识时,记住一定要按课本的格式和要求来解,这样才能打好基础。
这位教师在提问时,打断了学生新颖的回答。为了只满足自己预设的标准答案,一味强调机械套用解题的“通法通性”。这样就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课堂的提问只流于形式。长期这样下去,一定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实,学生回答即使是错的,教师也要耐心倾听,要寻找他的闪光点,并给予激励性评析,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认识,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你所设计的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特约编辑 章强)
[关键词]数学 问题 提问 策略
数学课堂提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美国教育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数学问题贯穿于每一堂数学课中,问题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需要研究和探索的。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介绍几种提问策略供同仁参考。
一、提问要针对学生的疑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欲望,自然想把知识弄个水落石出。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捕捉学生的疑惑之处,巧设问题。在上课时,抓住时机提出问题,让每一个学生积极投入思考,最后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比如,在《实数》一节的教学中,在无理数的运算教学时,正当学生疑惑无理数进行加减运算结果是怎样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吗?”来引导学生思考。
二、提問要把握教学的重点
重点是一节课中占地位较高的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部分。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不可能将一堂课的内容记得滴水不漏,为了让学生掌握必须知识,教师就要在重点内容处设置问题,一方面引起学生注意,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参与思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准确、透彻。比如在上《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时,为了让学生搞清楚对称轴,教师可以提问“请同学们画出函数的图像,然后观察找出不同有哪些?”因为二次函数对称轴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在对称轴中设问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
三、提问要抓住适当的时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查学情。教师的提问必须抓住时机,相机诱发。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难易适度的问题。一堂课不能问题太多,提问必须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当重视问题的分布密度、提出问题的节奏,还要与其他科学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堂课问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拓展训练效果。为了能够使提问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般说来,提问要抓住适当的时机,这样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质量就有很大的提高。有些教师提出问题以后,不管问题的难易程度如何,也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大部分学生没有来得及思考,教师就已经给出了结果,或者由个别成绩好的同学回答了,这样的问题对大多数学生没有任何价值。对于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这时教师就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往往造成启而不发,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提问要面向所有的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要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准备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好的提问不应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形成一对一的回答场面,或只向少数几位学生发问。教师提问的机会要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学生,好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思考,这样才会使全班同学的学习质量的有所提高。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积极引导学生,做到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思考。
五、提问要注意知识的生成
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楚数学知识的生成是新课标中明确说明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必须将问题的生成呈现清楚。有些教师提问时虽然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当学生回答不到自己所预设问题的答案上时,就把学生的答案不管不顾,或者草率地加入自己的评价,抑制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下面是一位年青教师上汇报课“一元一次方程”时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如何解方程4x-4=-8(x-1)。
生:老师,我看出来了,x=1。
师:光看怎么行?必须要按步骤算出来才行。
生:先两边同时除以4,再……(被老师打断了)
师:你的想法是对的,但以后要注意,刚学新知识时,记住一定要按课本的格式和要求来解,这样才能打好基础。
这位教师在提问时,打断了学生新颖的回答。为了只满足自己预设的标准答案,一味强调机械套用解题的“通法通性”。这样就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课堂的提问只流于形式。长期这样下去,一定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实,学生回答即使是错的,教师也要耐心倾听,要寻找他的闪光点,并给予激励性评析,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认识,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你所设计的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特约编辑 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