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文学修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模式中跳出来,在阅读中与学生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平等对话者。这正体现了文本阅读的教学实质。阅读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要依靠学生的自我领悟体会。于是,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新课改带来的新气象,但是,如果在阅读教学中片面夸大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文本的基础地位,忽视教师对文本教学的指导作用,则不免会使教学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如何处理好文本、教师与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仍然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突出文本的基础地位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是强调学生自身阅读实践的重要性。就文本阅读教学而言,任何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才能实现。作为阅读教学载体的文本,其基础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常会出现文本基础地位丧失、文本遭到无情冷落和抛弃的现象。有的课堂甚至以运用多媒体的影像作品代替学生的文本阅读。学生是通过文艺作品来了解文本的内容和形式的,缺少了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与文本的“亲密接触”必然会影响阅读效果。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艺形式,包括电影、话剧、歌舞等等都是经过了导演、演员的再加工创作而成的,属于第二作品。而阅读是一种个体解读,读者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知识水平以及审美素养等的差异,对文本的理解也就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或不同的心境下对同一个文本的阅读也会有不同的理解。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先前读但丁的《神曲》,到《地狱》篇,就惊异于作者设想的残酷,但到现在,阅历加多,才知道他还是仁厚的了:他还没有想出一个现在已极平常的惨苦到谁也看不见的地狱来。”(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与深夜里》)。可见任何人都无法取代他人对文本的直接感悟。我们要注重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与文本展开对话。任何脱离文本的做法都不符合文本阅读的基本规律。叶圣陶先生曾在致友人书信中说:“果能引导学生细读本文,获得透彻之理解,则学生非徒理解而已,其思想感情必受深切之影响。”这也是新课标的阅读目的。离开了对文本的认真阅读和虚心揣摩,任何解读都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毫无价值的。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文能力,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二、尊重学生对文本阅读的个体体验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旨在提倡学生自主体验,允许多角度地解读文本。这既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理念,又符合文学鉴赏的主体性原则。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毫无疑问,二者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十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刺激。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由教师的大量讲解分析代替了学生的初读感知。语文课上,我们也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讲得激情澎湃、滔滔不绝,而学生依然冷静地漠然处之。教师是试图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来说服学生认同他的理解,而学生因为缺少对文本的研读感知,从情感上始终站在作品的圈外,与作者、与教师无法形成感情上的共鸣,更无法达成认识上的共识。所以,文本阅读教学必须始终坚持“以读为本”,尤其要强化初读,让学生自主、充分地读书,用自己的感官和心智去感受作者的情感。
阅读是需要学生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来唤回直觉经验的。个体阅读中瞬间呈现的真挚的情感体验,多来自心灵深处的无意识冲动,未经理性的梳理,飘忽朦胧,却蕴含着学生独特的智慧与创造的萌芽。教师应认真对待。应充分挖掘学生个体体验中的创造潜能,学会珍惜学生的独特理解,鼓励学生敢于与众不同,敢于让自己的心灵去触摸读者的思想。阅读是让学生与书中的一个个高尚的灵魂对话,在一个个事件中增加学生对生命的特殊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高尚人物的情感、精神品质、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因此,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创造与创新的空间, 给他们讨论、辩论以及充分表达自我见解的机会,让他们在发现、讨论、申辩中张扬个性,发现自我,从而体验到创造的乐趣。教师要学会倾听,尊重学生的创造性见解,重视学生的奇思妙想,使他们形成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的人格,也就是新课标中指出的:“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以利于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从而实现文本阅读的教学目的,在日积月累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三、注重教师对文本阅读的指导作用
阅读是教师指导下的文本阅读。新课程标准强调:“逐步培养学生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因此,不少教师开始审视自己过去的语文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对学生解读文本过程中的所有见解都无原则地给予肯定,似乎不如此,就不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有人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由,一味赞扬学生的发言,对明显错误的理解也不置可否。教师们在这样做的时候,似乎忘记了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还是哈姆雷特啊!对一个问题的理解,答案可能是多元的,但是多元并不是漫无边际。要改变千篇一律的标准化答案的状况,追求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也不应该淡化乃至取消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应负的责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并不等于放任自流,也并不意味着教师自身的指导作用可以被忽视。相反,由于学生思想观点、生活经验和阅读水平的不同,他们对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难免会有。对于这些差异,我们允许它们出现,却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当作“新奇”来认同,理当引导学生科学正确地深入把握文本要义,科学地解读文本。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这里强调阅读活动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这种对话能帮助学生触摸作者的喜怒哀乐,领悟文本内容深层含义所在,最终形成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应用能力,达到具有创造性的阅读境界。这也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教师必须努力搭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平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习共同体的参与者与促进者。教师有义务、更有责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组织、指导、引导、促进,教师的作用并不应因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被淡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叶圣陶先生在《<关于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中指出:“初学者还没有素养,一时无从着手,全仗教师给他们易晓的暗示与浅明的指导,渐渐引他们入门。”“素养”需要教师的暗示与指导,对文本的分析和研究,也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倾听作者的心声,体验文中的情感,品味精妙的语言,领悟文本的意义,让学生在与文本的自由对话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审美体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总之,重视文本阅读,正确处理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借助于文本,引导学生走自己读书感悟的路子,不断反省语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更好地去分析和欣赏阅读文本。
(罗长娟,济南第七中学)
一、突出文本的基础地位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是强调学生自身阅读实践的重要性。就文本阅读教学而言,任何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才能实现。作为阅读教学载体的文本,其基础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常会出现文本基础地位丧失、文本遭到无情冷落和抛弃的现象。有的课堂甚至以运用多媒体的影像作品代替学生的文本阅读。学生是通过文艺作品来了解文本的内容和形式的,缺少了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与文本的“亲密接触”必然会影响阅读效果。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艺形式,包括电影、话剧、歌舞等等都是经过了导演、演员的再加工创作而成的,属于第二作品。而阅读是一种个体解读,读者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知识水平以及审美素养等的差异,对文本的理解也就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或不同的心境下对同一个文本的阅读也会有不同的理解。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先前读但丁的《神曲》,到《地狱》篇,就惊异于作者设想的残酷,但到现在,阅历加多,才知道他还是仁厚的了:他还没有想出一个现在已极平常的惨苦到谁也看不见的地狱来。”(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与深夜里》)。可见任何人都无法取代他人对文本的直接感悟。我们要注重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与文本展开对话。任何脱离文本的做法都不符合文本阅读的基本规律。叶圣陶先生曾在致友人书信中说:“果能引导学生细读本文,获得透彻之理解,则学生非徒理解而已,其思想感情必受深切之影响。”这也是新课标的阅读目的。离开了对文本的认真阅读和虚心揣摩,任何解读都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毫无价值的。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文能力,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二、尊重学生对文本阅读的个体体验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旨在提倡学生自主体验,允许多角度地解读文本。这既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理念,又符合文学鉴赏的主体性原则。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毫无疑问,二者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十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刺激。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由教师的大量讲解分析代替了学生的初读感知。语文课上,我们也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讲得激情澎湃、滔滔不绝,而学生依然冷静地漠然处之。教师是试图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来说服学生认同他的理解,而学生因为缺少对文本的研读感知,从情感上始终站在作品的圈外,与作者、与教师无法形成感情上的共鸣,更无法达成认识上的共识。所以,文本阅读教学必须始终坚持“以读为本”,尤其要强化初读,让学生自主、充分地读书,用自己的感官和心智去感受作者的情感。
阅读是需要学生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来唤回直觉经验的。个体阅读中瞬间呈现的真挚的情感体验,多来自心灵深处的无意识冲动,未经理性的梳理,飘忽朦胧,却蕴含着学生独特的智慧与创造的萌芽。教师应认真对待。应充分挖掘学生个体体验中的创造潜能,学会珍惜学生的独特理解,鼓励学生敢于与众不同,敢于让自己的心灵去触摸读者的思想。阅读是让学生与书中的一个个高尚的灵魂对话,在一个个事件中增加学生对生命的特殊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高尚人物的情感、精神品质、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因此,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创造与创新的空间, 给他们讨论、辩论以及充分表达自我见解的机会,让他们在发现、讨论、申辩中张扬个性,发现自我,从而体验到创造的乐趣。教师要学会倾听,尊重学生的创造性见解,重视学生的奇思妙想,使他们形成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的人格,也就是新课标中指出的:“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以利于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从而实现文本阅读的教学目的,在日积月累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三、注重教师对文本阅读的指导作用
阅读是教师指导下的文本阅读。新课程标准强调:“逐步培养学生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因此,不少教师开始审视自己过去的语文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对学生解读文本过程中的所有见解都无原则地给予肯定,似乎不如此,就不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有人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由,一味赞扬学生的发言,对明显错误的理解也不置可否。教师们在这样做的时候,似乎忘记了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还是哈姆雷特啊!对一个问题的理解,答案可能是多元的,但是多元并不是漫无边际。要改变千篇一律的标准化答案的状况,追求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也不应该淡化乃至取消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应负的责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并不等于放任自流,也并不意味着教师自身的指导作用可以被忽视。相反,由于学生思想观点、生活经验和阅读水平的不同,他们对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难免会有。对于这些差异,我们允许它们出现,却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当作“新奇”来认同,理当引导学生科学正确地深入把握文本要义,科学地解读文本。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这里强调阅读活动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这种对话能帮助学生触摸作者的喜怒哀乐,领悟文本内容深层含义所在,最终形成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应用能力,达到具有创造性的阅读境界。这也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教师必须努力搭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平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习共同体的参与者与促进者。教师有义务、更有责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组织、指导、引导、促进,教师的作用并不应因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被淡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叶圣陶先生在《<关于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中指出:“初学者还没有素养,一时无从着手,全仗教师给他们易晓的暗示与浅明的指导,渐渐引他们入门。”“素养”需要教师的暗示与指导,对文本的分析和研究,也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倾听作者的心声,体验文中的情感,品味精妙的语言,领悟文本的意义,让学生在与文本的自由对话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审美体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总之,重视文本阅读,正确处理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借助于文本,引导学生走自己读书感悟的路子,不断反省语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更好地去分析和欣赏阅读文本。
(罗长娟,济南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