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的一个深夜,儿科急诊室外突然响起急促的呼救声,值班医生赶紧起身接待,只见一位家长怀里抱着一名大约3个月的小婴儿,婴儿大汗淋漓,头发都湿透了,面色苍白,四肢抽动。一测体温,高达40℃,家长还不愿意把孩子身上层层叠叠裹着的好几层衣物解开。
科里经验丰富的医生立即意识到了原因,迅速解开包被,予以吸氧、温水浴、输液等处理。很快,小婴儿的抽搐渐渐停止,面色红润起来,体温也开始下降,病情得以缓解。再跟家长了解情况,他们连声问道:“睡前还一切如常的宝宝,怎么睡了一觉后,就病得这么严重了?”
儿科医生告诉他们,这是典型的婴儿捂热综合征。就因为近期气温骤降,孩子的奶奶十分担心宝宝受凉,睡眠中给予过度严实的包裹,以致宝宝半夜突发高热、缺氧等一系列症状。
家长们惊讶地表示:“光知道孩子冷了容易生病,这样大冷天热出病来的,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其实,任何事情,物极必反,对于婴幼儿,过度保暖的危害甚至更大。我国古代有谚语,“要得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婴儿捂热综合征,做父母的你们了解多少?
婴儿捂热综合征又称闷热综合征、蒙被缺氧综合征,是寒冷季节婴儿较常见的急症之一。多见于小婴儿,是一组由于捂闷或保暖过度导致的缺氧、高热、大汗、脱水、呕吐、抽搐、昏迷等为主的临床症候群。严重者,可引起多个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很多捂热综合征发生在睡眠中、乘车途中或被家长背在背上时。
因为婴儿体温调节功能发育不完善,对环境温度变化的反应能力差,产热量大,而散热较缓慢。产热和散热不协调,使得婴儿容易在环境影响下出现高热。当过度保暖时,婴儿无力挣扎摆脱“捂热”的不利环境,会造成体温迅速上升,出现高热、大汗,体内水分大量丢失,继而发生脱水。再加之高热使机体代谢活动亢进,耗氧量增加,且宝宝困在被窝里,缺乏新鲜空气,导致慢性不全性缺氧,严重情况下会引起休克、脑水肿、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病情变化。
捂热综合征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后会很快影响宝宝多个重要器官,其病情严重性与受捂持续时间及器官功能衰竭程度相关。即受捂时间越长,脏器损害越多,恢复越差,严重者可能死亡或造成癫痫、脑瘫、失明、智力低下等后遗症。
宝宝一旦捂热过度,会出现发热、反应差、呼吸急促、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哭声低弱、拒奶、意识不清、凝视、肢体抽搐等脱水和缺氧症状。
婴儿捂热综合征一般起病突然,多数在睡眠中骤然发病,有较明确的过度保暖过程,而发病前孩子往往身体健康如常。
如果家长发现婴儿在过度保暖下出现上述表现,应立即松开包裹,开窗透气,保持呼吸道通畅,温水洗浴,喂温水,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宝宝的看护人一定要有科学的育儿知识,摒弃错误的育儿观念,做到以下几点:
◆室温适度。
特别是寒冷季节要注意室温适度,防止过高的室温引起宝宝体温上升。
◆穿衣盖被适度。
过多的衣着和被盖反而会让宝宝难受,更容易造成捂热,对宝宝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不要把宝宝长时间背在背上。
宝宝长时间在家长的背上,容易发热。另一方面,宝宝的面部如果紧贴家长的背部,容易造成缺氧甚至窒息,而此时家长往往不能及时观察到宝宝的面色和反应,易存在安全隐患。
把宝宝放在家长胸前,更便于观察婴儿面色。
◆不宜携小婴儿远途坐车。
在长时间乘车途中,车厢内空气不流通,温度偏高,再加之家长长时间怀抱婴儿,容易导致宝宝体温升高。
◆尽量不要与大人同睡。
提倡母婴分被睡眠,尤其不要含着妈妈的乳头睡,以防成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乳头阻碍婴儿顺畅呼吸。
◆感冒时不要采取“捂汗”的方式。
“捂汗退热”是一个认识误区,过度捂汗不仅不利于退热,反而会使体温在短时间内升得更高,对于体质虚弱的小宝宝是有害无益的。
科里经验丰富的医生立即意识到了原因,迅速解开包被,予以吸氧、温水浴、输液等处理。很快,小婴儿的抽搐渐渐停止,面色红润起来,体温也开始下降,病情得以缓解。再跟家长了解情况,他们连声问道:“睡前还一切如常的宝宝,怎么睡了一觉后,就病得这么严重了?”
儿科医生告诉他们,这是典型的婴儿捂热综合征。就因为近期气温骤降,孩子的奶奶十分担心宝宝受凉,睡眠中给予过度严实的包裹,以致宝宝半夜突发高热、缺氧等一系列症状。
家长们惊讶地表示:“光知道孩子冷了容易生病,这样大冷天热出病来的,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其实,任何事情,物极必反,对于婴幼儿,过度保暖的危害甚至更大。我国古代有谚语,“要得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婴儿捂热综合征,做父母的你们了解多少?
问:什么是婴儿捂热综合征?
婴儿捂热综合征又称闷热综合征、蒙被缺氧综合征,是寒冷季节婴儿较常见的急症之一。多见于小婴儿,是一组由于捂闷或保暖过度导致的缺氧、高热、大汗、脱水、呕吐、抽搐、昏迷等为主的临床症候群。严重者,可引起多个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很多捂热综合征发生在睡眠中、乘车途中或被家长背在背上时。
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后果?
因为婴儿体温调节功能发育不完善,对环境温度变化的反应能力差,产热量大,而散热较缓慢。产热和散热不协调,使得婴儿容易在环境影响下出现高热。当过度保暖时,婴儿无力挣扎摆脱“捂热”的不利环境,会造成体温迅速上升,出现高热、大汗,体内水分大量丢失,继而发生脱水。再加之高热使机体代谢活动亢进,耗氧量增加,且宝宝困在被窝里,缺乏新鲜空气,导致慢性不全性缺氧,严重情况下会引起休克、脑水肿、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病情变化。
捂热综合征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后会很快影响宝宝多个重要器官,其病情严重性与受捂持续时间及器官功能衰竭程度相关。即受捂时间越长,脏器损害越多,恢复越差,严重者可能死亡或造成癫痫、脑瘫、失明、智力低下等后遗症。
問:如果婴儿真是这种情况,会有什么表现呢?
宝宝一旦捂热过度,会出现发热、反应差、呼吸急促、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哭声低弱、拒奶、意识不清、凝视、肢体抽搐等脱水和缺氧症状。
问:怎么判断宝宝是捂热过度还是某种疾病所致?
婴儿捂热综合征一般起病突然,多数在睡眠中骤然发病,有较明确的过度保暖过程,而发病前孩子往往身体健康如常。
问:一旦出现捂热过度,家长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如果家长发现婴儿在过度保暖下出现上述表现,应立即松开包裹,开窗透气,保持呼吸道通畅,温水洗浴,喂温水,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问:应该如何防范捂热综合征?
宝宝的看护人一定要有科学的育儿知识,摒弃错误的育儿观念,做到以下几点:
◆室温适度。
特别是寒冷季节要注意室温适度,防止过高的室温引起宝宝体温上升。
◆穿衣盖被适度。
过多的衣着和被盖反而会让宝宝难受,更容易造成捂热,对宝宝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不要把宝宝长时间背在背上。
宝宝长时间在家长的背上,容易发热。另一方面,宝宝的面部如果紧贴家长的背部,容易造成缺氧甚至窒息,而此时家长往往不能及时观察到宝宝的面色和反应,易存在安全隐患。
把宝宝放在家长胸前,更便于观察婴儿面色。
◆不宜携小婴儿远途坐车。
在长时间乘车途中,车厢内空气不流通,温度偏高,再加之家长长时间怀抱婴儿,容易导致宝宝体温升高。
◆尽量不要与大人同睡。
提倡母婴分被睡眠,尤其不要含着妈妈的乳头睡,以防成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乳头阻碍婴儿顺畅呼吸。
◆感冒时不要采取“捂汗”的方式。
“捂汗退热”是一个认识误区,过度捂汗不仅不利于退热,反而会使体温在短时间内升得更高,对于体质虚弱的小宝宝是有害无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