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认语言学的结构对称性研究

来源 :汉语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0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认语言学强调语言的体认性,认为人们在对外部世界的互动体验(体)和认知加工(认)的基础上形成了语言.由于现实世界存在大量的对称(含平行)现象,人类据此形成了“对称性思维方式”,从而使得语言中出现了大量的对称现象,可使结构平衡、语义增强,产生音形义用的美感.汉语采用方块字,一字一音,还有平仄、音调、押韵等,书写整齐,极易在语言各层面上形成“对称”.学界常将其视为修辞现象,近来有人提出这也是一种语法手段,我们认为这也是一种体认机制,可视为汉语中除词序和虚词之外的第三大语法手段,还能统一解释汉语怪句,使语法理论更为简洁.
其他文献
在“新工科”建设目标的指引下,笔者采用云计算思想与虚拟现实(VR)技术,创建基于VR技术的机械类实验云教学平台.该平台作为多功能一体化的立体数字实验环境,可为机械类本科学生提供全天候的交互式实操体验.在实验云教学平台的框架下,以车支架的拆装实训过程为例,基于威爱教育集团开发的虚拟现实课件制作中心,对机械类本科实验教学中汽车零部件的拆装过程,开发出相应的VR实验资源,突破传统实验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把汽车零部件拆装实验的工作间搬进课堂.
关于“永远”的词性问题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永远”充当动词宾语、介词宾语以及少数主语的角度,着重研究了其名词化现象,认为“永远”已经从时间副词分化出名词用法.在副词>名词(虚词>实词)这一逆向语法化过程中,汉语类型学特征、凸显焦点、语言接触、求新求异的社会文化因素是动因,转喻、类推、重新分析、竞争更新是机制,其形式简捷经济、表义准确丰富的表达功效促使“永远”的这一特殊用法得以认可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