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提高高三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探寻了一些办法,指导学生从储备素材、捕捉灵感、训练立意、增强技巧、有效批改等方面加强训练,从而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作文成绩。
[关键词]素材 灵感 立意 技巧 批改
高三是学生备战高考关键的一年。学生抱着提高分数的愿望盯着每个学科,知识兴趣似乎渐渐淡去,剩下的只有反复训练为了得分。对于语文学科中的作文,学生早已“无心恋战”,一心想着有什么妙招能让评卷老师高看几眼。这功利心一强,文章就失去了真情本色。针对学生这种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如下策略:
对策之一:与学生保持着全班性的时政要闻交流。
教学目的:储备素材。
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回归生活、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一直是高考作文的主流,而新材料作文又考查学生的多角度思维。因此。文章中既要有新鲜的元素,又要辩证地展示真实的、多元的生活。思考生活的意义,才能文、道、情三者统一。我提倡学生关注和珍惜生活,紧密联系生活背景审题、取材、语言生活化,写出“活”的文字。
我与学生一直保持着要闻热点、感人时事、体育大赛、网络评说的交流。每天由教师或学生,把新闻消息讲述清楚,要素齐备,然后全班评论。这样,言者各抒己见。听者各取所需,往往不经意的一句话会成为别人搞录的经典。这不仅可以储备素材,让材料“保鲜”。还可以在阐述与争论中让观点更加辩证,语言更加规范。在争论中。学生渐渐懂得一分为二。辩证全面地看待事物。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另外,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动人故事,总会触动我们的心弦,讨论这些可以让我们更加敏锐。懂得感恩;体育赛事精彩纷呈。竞技场上斗智斗勇,拼意志、拼体力、拼团队合作,学生在高涨的情绪中平稳下来,思考运动员背后的酸甜苦辣,更深地理解拼搏,更好地体会生活。这些丰富了他们的作文。也丰富了他们的思想。
对策之二:向学生征集感兴趣的文题。可摘录可自编。
教学目的:捕捉灵感。
我常和学生一起模拟命题人,寻找感兴趣有意义的作文题,可以摘录,也可以自编。学生平日的作文就苦于没有真情实感,空洞无物,而渐渐厌恶写作。作文训练前搞一次征集,每人命一道作文题。学生在查找筛选和编创的过程中自然融入了思考。如学生命题:会梦的人把梦当作人生,不会梦的人却把人生当作梦。今天锦衣玉食,明天说不定锒铛入狱,真是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啊!题为《人生与梦》。再如:生活就是这样,你对他笑,他就会给你一副灿烂的脸;你对他哭,他就会给你一副悲伤的脸。因此,多一份嗟叹不如多一次尝试,多一份沉重不如多一份轻松。题为《生活的真谛》。
高三学生学业繁重,作文训练总想写一篇成功一篇。然而大家一样由老师命题,常常会有无话可说的时候,这样自己命题兴趣会浓厚些。这种做法的价值在于激活学生的写作心理,加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对策之三:审题训练注意方法步骤。求“正”与“稳”。
教学目的:立意准确。
这里针对近两年出现较多的新材料作文来谈。这类命题类型不同于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形式的指向明确,抓住关键词就可以思考立意,而需要自行理解、概括材料要点。因此从材料中得出准确全面的立意是写作的第一步,我教给学生“立意四招”。
第一招:“整体感知”。全面阅读材料。压缩概括材料主要内容,把握材料的整体倾向。这时需要区别材料中记叙与议论抒情性的语句,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往往带有情感倾向,暗含了写作提示。
第二招:“提纲挈领”。在提炼出的主要信息里概括出关键词,把材料最动人的、最有力度的部分突出出来分析。
第三招:“遣词造句”。把材料的关键词造成富有哲理的句子,斟酌并修饰该句。其中包括对句子的语法、表达形式进行审视推敲,看观点是否客观、辩证。围绕该句写一组文采句,来简洁阐述一下论点。
第四招:“代入检验”。将得出的观点句子代入材料,检验材料中的主人公或事理的说法、发展能否符合这个立意。都能合理阐释,则立意通畅,审题立意完成。
对于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往往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立足中心,照顾各个对象,总结出关键词。这样立意才会正,据此选材、论证才会稳。
对策之四:指导学生为作文增添几抹色彩。
教学目的:技巧取胜。
(1)底色要纯。文章尤其是考场作文,一定要讲究标题亮、首尾美、层次清,语言要注意锤炼。这是高分作文的基础,也是最能吸引阅卷老师的地方。
(2)添一笔情感色彩。“情感是文章的经线”,文章首先要做到情感真实自然,是情不自禁的自觉发挥,不能夸大也不能淡化;其次情感要积极健康,凸现个人修养,讴歌高尚情操,把握时代主旋律,感人奋进。
(3)添一笔思辨色彩。纵观历年高考题,始终没有间断过对哲学思辨能力的考查,学生的考场作文又多做议论之文,因此,引导学生活学活用一些哲学观点,不仅立意深,语言表达充满思辨色彩,作文会有很大收益,且对学生思想的发展有着助推作用。
(4)添一笔个性色彩。这就是让学生作文从立意、构思、语言、篇章等都能展示出作者个性化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表现出当代中学生的个性化魅力。高三作文教学中,我深深感到,为了创新、提分而去费尽心思挖掘那些吸引人眼球的“死角”是事倍功半的,不如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现有题材、观点和感情的斟酌上,使作文闪现着个性光彩才会与众不同。
我认为如果引导学生挖掘自己内心,表达自己的真情,张扬自己的个性,用与生俱来的个性之剑去开辟作文创新之路,那么,无论前方是风雨交加还是荆棘丛生,学生都会用他们的心灵这支生花妙笔去阐释自己的个性世界。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获得这样的效果的确有些困难,理想中的“应该如此”与现实中的“未能如此”反差很大。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学生富有个性的思想和情绪没有找到一个表达的契机,美丽的个性之花常常在困惑中黯然失色;二是强加给学生的作文训练等同于强逼学生吃下一块发霉的面包,个性之鸟只能在暴风雨中无奈的哀鸣不已。这两者能够发生转变的主体固然是学生自己,但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发现宣泄的切口,寻找命题中的兴趣点,率意写作。有感而发。这才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创新作文的根本,文章才会闪现个性之光。
对策之五:给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作文评改方式。
教学目的:批改到位。
学生习作往往是这样的流程:想时大费脑筋,写时一挥而就。上交万事大吉,批完绝不再改。其实,高三阶段作文想要再提升,多写几篇不如多改几篇,知道此长彼短。方知写作要害。教学中,我为了达到修改到位的目的,除传统的批改方式外,还“与生俱进”,一是按高考评分标准分项给分。一对一互评互改:另一个是从网络作文得到启发,引入更多学生的多元评价。
如今。空间、论坛、博客已经走进了学生的生活,我们何不加以利用?文章一旦发表到网上,它将引起传统作文所没有的多角度、多元化的评价,可视化、积分排名、丰富的点评都会激励学生。每一篇文章都会得到全面地审视。
我每次作文训练都拿出几篇,做全班开放性评价。高三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已经“审美疲劳”,老师的评语也不能引起他的兴趣,同学的评价人人不同,褒贬各异,更容易引起他的思考,修正自己的文章,从而达到写一篇收获一篇的效果。而且评价别人作文的学生必须熟知评分标准才能做出正确中肯的评判。基于我校的硬件设施完善,有几次我把作文发到论坛上,作文课挪到计算机房上,学生活动更加主动和有效。
写好作文。本没有捷径可走。在高三这一特殊阶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继而提高作文成绩形成了一个有机链条,教师起到的是导引和连接的作用。通过创造和设计。让学生享有一个思考和探索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地汲取、积累、释放,然后师生共同评价、共同享受美文,用讨论加深印象,用品味增强文采。这样,面对作文,高三学生可以说“我的地盘我做主”!
[关键词]素材 灵感 立意 技巧 批改
高三是学生备战高考关键的一年。学生抱着提高分数的愿望盯着每个学科,知识兴趣似乎渐渐淡去,剩下的只有反复训练为了得分。对于语文学科中的作文,学生早已“无心恋战”,一心想着有什么妙招能让评卷老师高看几眼。这功利心一强,文章就失去了真情本色。针对学生这种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如下策略:
对策之一:与学生保持着全班性的时政要闻交流。
教学目的:储备素材。
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回归生活、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一直是高考作文的主流,而新材料作文又考查学生的多角度思维。因此。文章中既要有新鲜的元素,又要辩证地展示真实的、多元的生活。思考生活的意义,才能文、道、情三者统一。我提倡学生关注和珍惜生活,紧密联系生活背景审题、取材、语言生活化,写出“活”的文字。
我与学生一直保持着要闻热点、感人时事、体育大赛、网络评说的交流。每天由教师或学生,把新闻消息讲述清楚,要素齐备,然后全班评论。这样,言者各抒己见。听者各取所需,往往不经意的一句话会成为别人搞录的经典。这不仅可以储备素材,让材料“保鲜”。还可以在阐述与争论中让观点更加辩证,语言更加规范。在争论中。学生渐渐懂得一分为二。辩证全面地看待事物。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另外,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动人故事,总会触动我们的心弦,讨论这些可以让我们更加敏锐。懂得感恩;体育赛事精彩纷呈。竞技场上斗智斗勇,拼意志、拼体力、拼团队合作,学生在高涨的情绪中平稳下来,思考运动员背后的酸甜苦辣,更深地理解拼搏,更好地体会生活。这些丰富了他们的作文。也丰富了他们的思想。
对策之二:向学生征集感兴趣的文题。可摘录可自编。
教学目的:捕捉灵感。
我常和学生一起模拟命题人,寻找感兴趣有意义的作文题,可以摘录,也可以自编。学生平日的作文就苦于没有真情实感,空洞无物,而渐渐厌恶写作。作文训练前搞一次征集,每人命一道作文题。学生在查找筛选和编创的过程中自然融入了思考。如学生命题:会梦的人把梦当作人生,不会梦的人却把人生当作梦。今天锦衣玉食,明天说不定锒铛入狱,真是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啊!题为《人生与梦》。再如:生活就是这样,你对他笑,他就会给你一副灿烂的脸;你对他哭,他就会给你一副悲伤的脸。因此,多一份嗟叹不如多一次尝试,多一份沉重不如多一份轻松。题为《生活的真谛》。
高三学生学业繁重,作文训练总想写一篇成功一篇。然而大家一样由老师命题,常常会有无话可说的时候,这样自己命题兴趣会浓厚些。这种做法的价值在于激活学生的写作心理,加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对策之三:审题训练注意方法步骤。求“正”与“稳”。
教学目的:立意准确。
这里针对近两年出现较多的新材料作文来谈。这类命题类型不同于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形式的指向明确,抓住关键词就可以思考立意,而需要自行理解、概括材料要点。因此从材料中得出准确全面的立意是写作的第一步,我教给学生“立意四招”。
第一招:“整体感知”。全面阅读材料。压缩概括材料主要内容,把握材料的整体倾向。这时需要区别材料中记叙与议论抒情性的语句,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往往带有情感倾向,暗含了写作提示。
第二招:“提纲挈领”。在提炼出的主要信息里概括出关键词,把材料最动人的、最有力度的部分突出出来分析。
第三招:“遣词造句”。把材料的关键词造成富有哲理的句子,斟酌并修饰该句。其中包括对句子的语法、表达形式进行审视推敲,看观点是否客观、辩证。围绕该句写一组文采句,来简洁阐述一下论点。
第四招:“代入检验”。将得出的观点句子代入材料,检验材料中的主人公或事理的说法、发展能否符合这个立意。都能合理阐释,则立意通畅,审题立意完成。
对于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往往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立足中心,照顾各个对象,总结出关键词。这样立意才会正,据此选材、论证才会稳。
对策之四:指导学生为作文增添几抹色彩。
教学目的:技巧取胜。
(1)底色要纯。文章尤其是考场作文,一定要讲究标题亮、首尾美、层次清,语言要注意锤炼。这是高分作文的基础,也是最能吸引阅卷老师的地方。
(2)添一笔情感色彩。“情感是文章的经线”,文章首先要做到情感真实自然,是情不自禁的自觉发挥,不能夸大也不能淡化;其次情感要积极健康,凸现个人修养,讴歌高尚情操,把握时代主旋律,感人奋进。
(3)添一笔思辨色彩。纵观历年高考题,始终没有间断过对哲学思辨能力的考查,学生的考场作文又多做议论之文,因此,引导学生活学活用一些哲学观点,不仅立意深,语言表达充满思辨色彩,作文会有很大收益,且对学生思想的发展有着助推作用。
(4)添一笔个性色彩。这就是让学生作文从立意、构思、语言、篇章等都能展示出作者个性化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表现出当代中学生的个性化魅力。高三作文教学中,我深深感到,为了创新、提分而去费尽心思挖掘那些吸引人眼球的“死角”是事倍功半的,不如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现有题材、观点和感情的斟酌上,使作文闪现着个性光彩才会与众不同。
我认为如果引导学生挖掘自己内心,表达自己的真情,张扬自己的个性,用与生俱来的个性之剑去开辟作文创新之路,那么,无论前方是风雨交加还是荆棘丛生,学生都会用他们的心灵这支生花妙笔去阐释自己的个性世界。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获得这样的效果的确有些困难,理想中的“应该如此”与现实中的“未能如此”反差很大。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学生富有个性的思想和情绪没有找到一个表达的契机,美丽的个性之花常常在困惑中黯然失色;二是强加给学生的作文训练等同于强逼学生吃下一块发霉的面包,个性之鸟只能在暴风雨中无奈的哀鸣不已。这两者能够发生转变的主体固然是学生自己,但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发现宣泄的切口,寻找命题中的兴趣点,率意写作。有感而发。这才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创新作文的根本,文章才会闪现个性之光。
对策之五:给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作文评改方式。
教学目的:批改到位。
学生习作往往是这样的流程:想时大费脑筋,写时一挥而就。上交万事大吉,批完绝不再改。其实,高三阶段作文想要再提升,多写几篇不如多改几篇,知道此长彼短。方知写作要害。教学中,我为了达到修改到位的目的,除传统的批改方式外,还“与生俱进”,一是按高考评分标准分项给分。一对一互评互改:另一个是从网络作文得到启发,引入更多学生的多元评价。
如今。空间、论坛、博客已经走进了学生的生活,我们何不加以利用?文章一旦发表到网上,它将引起传统作文所没有的多角度、多元化的评价,可视化、积分排名、丰富的点评都会激励学生。每一篇文章都会得到全面地审视。
我每次作文训练都拿出几篇,做全班开放性评价。高三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已经“审美疲劳”,老师的评语也不能引起他的兴趣,同学的评价人人不同,褒贬各异,更容易引起他的思考,修正自己的文章,从而达到写一篇收获一篇的效果。而且评价别人作文的学生必须熟知评分标准才能做出正确中肯的评判。基于我校的硬件设施完善,有几次我把作文发到论坛上,作文课挪到计算机房上,学生活动更加主动和有效。
写好作文。本没有捷径可走。在高三这一特殊阶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继而提高作文成绩形成了一个有机链条,教师起到的是导引和连接的作用。通过创造和设计。让学生享有一个思考和探索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地汲取、积累、释放,然后师生共同评价、共同享受美文,用讨论加深印象,用品味增强文采。这样,面对作文,高三学生可以说“我的地盘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