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中国科学社创办的《科学》为例,从意识形态、经济和影响力三个赞助方面探讨了该杂志的翻译赞助人及翻译赞助行为,认为《科学》的成功创办与上述三个方面的翻译赞助密不可分。
关键词:中国科学社 《科学》 翻译 赞助人
一、《科学》简介
《科学》是民国初年国内唯一的学术杂志,也是中国出版史上最早的期刊之一,其创办机构是中国科学社(以下简称科学社),由胡明复、赵元任、周仁、秉志、章元善、过探先、金邦正、杨杏佛、任鸿隽九人发起,{1}1914年6月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创立,其结社目的是为了创办《科学》杂志。科学社是中国第一个民间科学家团体,也是我国一切学术团体中历史最久、成绩最著者之一,{2}对当时及后世的科学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科学》作为中国科学社的第一份重要机关报,一直坚持以“联络同志、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为宗旨{3},在创办的35年中为中国科学发展史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该杂志是社员们为科学拓荒播火的重要阵地,是宣传科学救国思想的一面旗帜,也是通过翻译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阵地。{4}《科学》作者最初均为留学生,他们除了撰写科学论文外,还通过翻译来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由于该刊所发表的译文总数、所涉及的译者数量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翻译对该刊的影响不能不引起重视。本研究从翻译赞助人角度对该刊进行了探究。
二、相关理论
勒菲弗尔(Lefevere)认为文化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而文学系统则是文化系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子系统。文学系统是由内部及外部因素所构成,内部因素是指“专业人士”(the professionals),包括评论家、批评家、译者及教师等,外部因素则是“赞助人”(patronage)。{5}两个因素相互制衡,才能使得文学系统与社会中的其他系统距离不会太远。{6}
赞助人是指足以促进或窒碍文学的阅读、书写或重写的力量(人和机构),包括意识形态、经济和地位三个方面。{7}赞助人可以为群体、政党、宗教团体、朝廷、社会阶层、出版商,以及报纸、电视台等传播媒介。赞助人会协调文学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构成一个社会或文化。{8}作为文学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赞助人的意识形态直接左右文学活动,左右翻译题材的选择、原语选择、译者的翻译策略等诸多方面,因此构成了翻译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三个因素有时会统一于同一个赞助人身上(undifferentiated patronage),有时候是分开的(differentiated patronage)。
三、《科学》的翻译赞助人及赞助行为研究
(一)《科学》翻译概况
《科学》的社员兼具译者及翻译赞助人身份,他们除了从事创作、翻译工作外,还承担译名审定工作。据统计,《科学》所发表的译文总数多达634篇,占作品总数的四分之一,译者多达324人,这些数字都是前所未有的。此外,1916年科学社审定的“中国科学社现用名词表”,列举了物理、气象、农学、生物、工学、天文等1584条中英文对照条目{9},对科技译名的统一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翻译在该刊的影响力与赞助人士是密不可分的。
(二)意识形态方面赞助
1898年甲午战争给清政府和国民带来了沉重打击,中国输给了一度被视为“藩属国”的小国——日本,接着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清政府造成了更大的冲击,中国的羸弱已经显而易见。外国列强蹂躏以后,国内的义和团运动、军阀战争也无疑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即便辛亥革命,也没有使中国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民国初年一部分开明人士认识到了“闭关锁国”是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中国只能通过吸纳别国文化才能谋求发展。
科学社社员兼译者无疑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他们在接受西方文化后,迫不及待地将西方先进的科学及文化引入中国。科学社最初的社员均为“稽勋留学生”或“庚款留学生”{10},由于译者大多来自新式学堂,因此大都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接受西方文化洗礼后,他们便迫切地通过翻译来引进西方文化。
《科学》的翻译题材涉及数理化、地理、天文、生物、医学、心理学、哲学等诸多领域,也包括少量的文化、教育、科学家人物传记类译作,译者希望藉此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中国的国力。作为开篇语,《科学》首卷“例言”便阐明了《科学》“专以阐发科学精义及其效用”“取材他山,以资参考”“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职志”等方面的任务。{11}
《科学》的原语以英语为主,也含有少量的法、德、日、俄等语言。一方面,“庚子赔款”留学生兼译者就地取材,通过翻译引进西方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英美国家经济实力雄厚,代表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是时人所求学之对象。
与晚清盛行的翻译风尚相似,《科学》的译者采用当时流行的所谓“意译”风尚,即译者通过阐述的方式,传达原文意思;并在翻译过程中取便发挥,通过译者按/识/志等方式,加入自己的译评,以便于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译者的意识形态决定了他们以目的语读者为规范为参考,通过达旨的方式引进西方的先进文化与科学。
因此,对于《科学》翻译质量的评价不能通过今天所谓的“忠实”与否来判断,而是要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及赞助者的主观因素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
(三)经济方面赞助
1.科学社社员赞助《科学》创刊。科学社作为一个非营利性团体,其运行资金只能靠社员自行解决,因此,社员兼译者及赞助人双重功能。《科学》创刊之初“发行股票四十份,每份十美元,其中约二十份由发起人负担,余二十份发售”{12}。由于科学社社员的唯一经济来源是每月驻美使馆的资助金,其微薄的生活费也很难支付这十美元股份,因此,实际执行过程中又将股份降为每股五美元,每位社员至少认一股。令人欣慰的是,在发起之后的几个月中,社员已达七十余人,股金集到五百多美元,《科学》因此得以创刊。中国科学社成立之后,照社章规定,社员要缴纳入社费和常年费,杂志创办最初三年(1915—1917)的印制费用也因此得以解决。{13}
关键词:中国科学社 《科学》 翻译 赞助人
一、《科学》简介
《科学》是民国初年国内唯一的学术杂志,也是中国出版史上最早的期刊之一,其创办机构是中国科学社(以下简称科学社),由胡明复、赵元任、周仁、秉志、章元善、过探先、金邦正、杨杏佛、任鸿隽九人发起,{1}1914年6月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创立,其结社目的是为了创办《科学》杂志。科学社是中国第一个民间科学家团体,也是我国一切学术团体中历史最久、成绩最著者之一,{2}对当时及后世的科学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科学》作为中国科学社的第一份重要机关报,一直坚持以“联络同志、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为宗旨{3},在创办的35年中为中国科学发展史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该杂志是社员们为科学拓荒播火的重要阵地,是宣传科学救国思想的一面旗帜,也是通过翻译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阵地。{4}《科学》作者最初均为留学生,他们除了撰写科学论文外,还通过翻译来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由于该刊所发表的译文总数、所涉及的译者数量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翻译对该刊的影响不能不引起重视。本研究从翻译赞助人角度对该刊进行了探究。
二、相关理论
勒菲弗尔(Lefevere)认为文化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而文学系统则是文化系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子系统。文学系统是由内部及外部因素所构成,内部因素是指“专业人士”(the professionals),包括评论家、批评家、译者及教师等,外部因素则是“赞助人”(patronage)。{5}两个因素相互制衡,才能使得文学系统与社会中的其他系统距离不会太远。{6}
赞助人是指足以促进或窒碍文学的阅读、书写或重写的力量(人和机构),包括意识形态、经济和地位三个方面。{7}赞助人可以为群体、政党、宗教团体、朝廷、社会阶层、出版商,以及报纸、电视台等传播媒介。赞助人会协调文学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构成一个社会或文化。{8}作为文学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赞助人的意识形态直接左右文学活动,左右翻译题材的选择、原语选择、译者的翻译策略等诸多方面,因此构成了翻译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三个因素有时会统一于同一个赞助人身上(undifferentiated patronage),有时候是分开的(differentiated patronage)。
三、《科学》的翻译赞助人及赞助行为研究
(一)《科学》翻译概况
《科学》的社员兼具译者及翻译赞助人身份,他们除了从事创作、翻译工作外,还承担译名审定工作。据统计,《科学》所发表的译文总数多达634篇,占作品总数的四分之一,译者多达324人,这些数字都是前所未有的。此外,1916年科学社审定的“中国科学社现用名词表”,列举了物理、气象、农学、生物、工学、天文等1584条中英文对照条目{9},对科技译名的统一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翻译在该刊的影响力与赞助人士是密不可分的。
(二)意识形态方面赞助
1898年甲午战争给清政府和国民带来了沉重打击,中国输给了一度被视为“藩属国”的小国——日本,接着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清政府造成了更大的冲击,中国的羸弱已经显而易见。外国列强蹂躏以后,国内的义和团运动、军阀战争也无疑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即便辛亥革命,也没有使中国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民国初年一部分开明人士认识到了“闭关锁国”是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中国只能通过吸纳别国文化才能谋求发展。
科学社社员兼译者无疑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他们在接受西方文化后,迫不及待地将西方先进的科学及文化引入中国。科学社最初的社员均为“稽勋留学生”或“庚款留学生”{10},由于译者大多来自新式学堂,因此大都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接受西方文化洗礼后,他们便迫切地通过翻译来引进西方文化。
《科学》的翻译题材涉及数理化、地理、天文、生物、医学、心理学、哲学等诸多领域,也包括少量的文化、教育、科学家人物传记类译作,译者希望藉此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中国的国力。作为开篇语,《科学》首卷“例言”便阐明了《科学》“专以阐发科学精义及其效用”“取材他山,以资参考”“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职志”等方面的任务。{11}
《科学》的原语以英语为主,也含有少量的法、德、日、俄等语言。一方面,“庚子赔款”留学生兼译者就地取材,通过翻译引进西方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英美国家经济实力雄厚,代表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是时人所求学之对象。
与晚清盛行的翻译风尚相似,《科学》的译者采用当时流行的所谓“意译”风尚,即译者通过阐述的方式,传达原文意思;并在翻译过程中取便发挥,通过译者按/识/志等方式,加入自己的译评,以便于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译者的意识形态决定了他们以目的语读者为规范为参考,通过达旨的方式引进西方的先进文化与科学。
因此,对于《科学》翻译质量的评价不能通过今天所谓的“忠实”与否来判断,而是要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及赞助者的主观因素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
(三)经济方面赞助
1.科学社社员赞助《科学》创刊。科学社作为一个非营利性团体,其运行资金只能靠社员自行解决,因此,社员兼译者及赞助人双重功能。《科学》创刊之初“发行股票四十份,每份十美元,其中约二十份由发起人负担,余二十份发售”{12}。由于科学社社员的唯一经济来源是每月驻美使馆的资助金,其微薄的生活费也很难支付这十美元股份,因此,实际执行过程中又将股份降为每股五美元,每位社员至少认一股。令人欣慰的是,在发起之后的几个月中,社员已达七十余人,股金集到五百多美元,《科学》因此得以创刊。中国科学社成立之后,照社章规定,社员要缴纳入社费和常年费,杂志创办最初三年(1915—1917)的印制费用也因此得以解决。{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