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开展互动教学的桥梁,从互动教学的本质特征出发,提出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体验和感悟美术学科所带来的真、善、美。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互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70
一、多元互动,注重一个“活”字
在《培养审美的眼睛》一课导入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带有些学术意味的“审美”一词,通过展现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几种不同款式的服装照片,以此创建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并提出问题:这些服装款式各异,假如让你自己留一件,送一件给父母,你怎么选择?学生纷纷发表观点和理由,有的认为有马甲、帽子配套的服装适合自己,那种墨绿色长款双排扣风衣适合给父亲穿,紫罗兰花色的上衣与黑色裙子配套的服装适合自己的母亲穿,等等。我告诉学生,其实大家根据自我理解去选择服装的过程是一个审美过程,审美就是人们对一些事物进行分析,作出一个相对美与丑、好与坏的评价过程。在审美活动中,因为人有个性、生活经历的差异性,所以审美的结果就会不同,但审美的大方向是一致的。接着,通过选择过程回忆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审美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审美情趣却有健康与不健康、高尚与低俗之别。得出结论后,再一次回到生活中,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联想类似于这样的审美活动还有哪些(例如观察各种建筑)?于是,学生就会总结出审美和人类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人若失去了对艺术的理解和兴趣,就会致使感情生活单调,还可能殃及心理健康。艺术作品的审美既让学生从艺术中进入生活,又让学生自然地从生活中出走,来到艺术的殿堂——美术作品的审美。这种教学过程既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又将审美通过课外延伸,不知不觉实现了课内外的互动。
二、体验内化,突出一个“情”字
美术课堂里适宜创设一些美的情境,设计出一些问题,并运用形式新颖、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学生的思维,突出学生的体验和内化过程。当然,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则是一个“情”字。一位教师的处理很值得借鉴。他在出示挪威画家蒙克的作品《呐喊》时,班级里发出了“哟……”的一声,接着有学生说:“好吓人!”还有学生说:“我不喜欢,感觉不舒服。”于是我问道:“谁能说说不喜欢的原因?”片刻后一男生回答道:“人画得像骷髅,这个画家是不是有精神病啊?”班里一阵哄笑。我又问:“大家觉得呢?”这时,班级里已经平静下来,学生露出茫然的表情。这样的课堂现象是常见的,学生的反应有时夸张,有时与预想的相去甚远。教师没有立刻向学生解释,而是用多媒体展示了几行简短的文字:
1863年——蒙克生于挪威,5岁——母亲因病去世,14岁——两位姐姐因病去世,26岁——父亲因病去世,32岁——患精神分裂症住进医院,1944年——去世。
接着大屏幕上连续播放蒙克的另外几幅作品:《病孩》《在灵床旁》《忧虑》《母亲死了》。此时,教室里安静极了,学生的表情出现少见的凝重,一种强烈的悲怜情绪弥漫在课堂上。
教师说道:同学们已经从简短的文字和图片中了解到他一生的遭遇,假设这种不幸的事发生在你的身上,你将会用何种形式来绘画呢?“我会画一个十字架”“我会画枯树和乌鸦”“我会画灰色的世界”“画一个绝望的人”“我也许会有和蒙克一样的画法”学生众说纷纭,能充分感觉到他们已经被作品的内容所吸引,于是教师问道:“艺术家是通过何种艺术语言表现内心焦虑的?”请同学们思考后回答。台下一阵讨论后学生回答:“我看到他用扭曲的线条来表现自己内心的不安”“画面中的黑色让人联想到家庭的不幸”“人物形象常常被黑暗的背景所吞噬”等,学生的感情就这样不知不觉在情境中诞生了。
三、展示交流,体现一个“创”字
美术作为一种艺术,贵在创造。创造是在巩固运用已知内容的同时,向更高层次发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美术教学的目标之一。互动学习方式更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更善于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兴趣和参与的愿望。教师需要认真组织、观察、适当点拨与及时“推波助澜”。
比如,在色彩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观察不同色彩所表现的特征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对观察的情况进行表达,感受不同色彩带来的情绪表现。学生回答内容比较开放,答案自然很多。这时候一位平时特别内向的男生站起来有点腼腆地说:“老师,可以用动作和表情来表达色彩对心情的影响吗?”多新奇的想法啊,在我的鼓励与赞许的眼神下,他表演得非常投入而准确,他的表情随着不同的色彩,时而痛苦、时而兴奋、时而忧郁、时而开心、时而烦躁、时而安静……他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总之,运用“互动”教学方法进行美术教学时,要做到活而不乱、动中有节、动中有序、能收能放,既能发挥教师学习指导者的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真正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互动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熊徐冰.观画则情浓于画[J]. 中国美术教育,2011(5).
(责任编辑黄晓)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互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70
一、多元互动,注重一个“活”字
在《培养审美的眼睛》一课导入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带有些学术意味的“审美”一词,通过展现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几种不同款式的服装照片,以此创建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并提出问题:这些服装款式各异,假如让你自己留一件,送一件给父母,你怎么选择?学生纷纷发表观点和理由,有的认为有马甲、帽子配套的服装适合自己,那种墨绿色长款双排扣风衣适合给父亲穿,紫罗兰花色的上衣与黑色裙子配套的服装适合自己的母亲穿,等等。我告诉学生,其实大家根据自我理解去选择服装的过程是一个审美过程,审美就是人们对一些事物进行分析,作出一个相对美与丑、好与坏的评价过程。在审美活动中,因为人有个性、生活经历的差异性,所以审美的结果就会不同,但审美的大方向是一致的。接着,通过选择过程回忆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审美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审美情趣却有健康与不健康、高尚与低俗之别。得出结论后,再一次回到生活中,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联想类似于这样的审美活动还有哪些(例如观察各种建筑)?于是,学生就会总结出审美和人类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人若失去了对艺术的理解和兴趣,就会致使感情生活单调,还可能殃及心理健康。艺术作品的审美既让学生从艺术中进入生活,又让学生自然地从生活中出走,来到艺术的殿堂——美术作品的审美。这种教学过程既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又将审美通过课外延伸,不知不觉实现了课内外的互动。
二、体验内化,突出一个“情”字
美术课堂里适宜创设一些美的情境,设计出一些问题,并运用形式新颖、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学生的思维,突出学生的体验和内化过程。当然,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则是一个“情”字。一位教师的处理很值得借鉴。他在出示挪威画家蒙克的作品《呐喊》时,班级里发出了“哟……”的一声,接着有学生说:“好吓人!”还有学生说:“我不喜欢,感觉不舒服。”于是我问道:“谁能说说不喜欢的原因?”片刻后一男生回答道:“人画得像骷髅,这个画家是不是有精神病啊?”班里一阵哄笑。我又问:“大家觉得呢?”这时,班级里已经平静下来,学生露出茫然的表情。这样的课堂现象是常见的,学生的反应有时夸张,有时与预想的相去甚远。教师没有立刻向学生解释,而是用多媒体展示了几行简短的文字:
1863年——蒙克生于挪威,5岁——母亲因病去世,14岁——两位姐姐因病去世,26岁——父亲因病去世,32岁——患精神分裂症住进医院,1944年——去世。
接着大屏幕上连续播放蒙克的另外几幅作品:《病孩》《在灵床旁》《忧虑》《母亲死了》。此时,教室里安静极了,学生的表情出现少见的凝重,一种强烈的悲怜情绪弥漫在课堂上。
教师说道:同学们已经从简短的文字和图片中了解到他一生的遭遇,假设这种不幸的事发生在你的身上,你将会用何种形式来绘画呢?“我会画一个十字架”“我会画枯树和乌鸦”“我会画灰色的世界”“画一个绝望的人”“我也许会有和蒙克一样的画法”学生众说纷纭,能充分感觉到他们已经被作品的内容所吸引,于是教师问道:“艺术家是通过何种艺术语言表现内心焦虑的?”请同学们思考后回答。台下一阵讨论后学生回答:“我看到他用扭曲的线条来表现自己内心的不安”“画面中的黑色让人联想到家庭的不幸”“人物形象常常被黑暗的背景所吞噬”等,学生的感情就这样不知不觉在情境中诞生了。
三、展示交流,体现一个“创”字
美术作为一种艺术,贵在创造。创造是在巩固运用已知内容的同时,向更高层次发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美术教学的目标之一。互动学习方式更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更善于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兴趣和参与的愿望。教师需要认真组织、观察、适当点拨与及时“推波助澜”。
比如,在色彩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观察不同色彩所表现的特征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对观察的情况进行表达,感受不同色彩带来的情绪表现。学生回答内容比较开放,答案自然很多。这时候一位平时特别内向的男生站起来有点腼腆地说:“老师,可以用动作和表情来表达色彩对心情的影响吗?”多新奇的想法啊,在我的鼓励与赞许的眼神下,他表演得非常投入而准确,他的表情随着不同的色彩,时而痛苦、时而兴奋、时而忧郁、时而开心、时而烦躁、时而安静……他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总之,运用“互动”教学方法进行美术教学时,要做到活而不乱、动中有节、动中有序、能收能放,既能发挥教师学习指导者的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真正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互动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熊徐冰.观画则情浓于画[J]. 中国美术教育,2011(5).
(责任编辑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