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技巧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72245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有人认为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堂提问有一定的技巧,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敢问、多问。教师既要给出学生“自己说话”的自由和“说自己话”的权利,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 ,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获得自我满足。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并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时时处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乐趣。第二要旁敲侧击,善于启发。在整体把握全篇的基础上,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巧设问题,吸引学生。有意识地把设问的过程当作开启学生思路的过程,激活他们思维的灵性。在学生思路梗塞时巧言启发,在对立或矛盾中诱其比较,站在新的角度,新的层面锻炼学生的思考力,使他们思维向纵深拓展,感受到思考的乐趣。第三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个难的大问题,可以科学地分解为几个容易的小问题,步步诱导,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解决难题。设问要结合学生年龄、科研课题、能力实际,使他们回答问题时可望又可及。既不因为问题过难而使学生望而却步,甚至挫伤学生思考和回答题的积极性,又不因為问题过简单而使学生骄傲自满,思维惰性滋生,这样对于他们素质的提高毫无价值。有序地结合问题,有助于理解和正确利用知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又避免了语文教学杂乱零散的弊病。第四要适时设问,随机应变。设问的目的在于解决疑难,而不是把学生问倒,更不是作为花絮点缀课堂,创设“学生活动”的形式。是否适时发问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过早发问,造成气氛紧张,学生内心茫然,容易造成课堂冷场;过晚发问,学生勿需思考就能对答如流,使问题成为“瞎子戴眼镜,多余的圈圈”,毫无所值。此外,还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问题的难度,切入的角度,提问的方式,以把握知识要点,训练重点和教学进程。提问讲求技巧性,下列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几种方式,以供参考。
  一是抓住关键词发问。为了避免问题的空泛和学生思考问题的笼统、粗略,把学生的思维触觉引到家里发问,对文章的言语作深入细致的品味、分析,以形成严谨、实在的思维品质,教师应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发问。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的第8小节,教学时就可以抓住“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中的“那时”发问。“那时指什么时候?”“那时”指的就是十年浩劫,那时紫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进而就能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是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可见抓住“那时”一词发问,便抓住了文章的扣子,打通了全文的脉络。
  二是迂回设问。就是不按习惯思维从正面设问,而从问题的侧面入手,引导学生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去思考问题。这利于拓展学生思维,不易形成思维定势。
  三是寻找比较因素提问。语文教学中的比较因素是很多的,仅阅读教学中就会涉及作者的比较、文体的比较、内容的比较、主题立意的比较、写作技巧的比较等等。同是送别诗,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以及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抒发的离别情绪大不相同。通过比较足以建立起信息之间的横向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养成思辨的习惯。
  四是逆向设问。对于一些学生普遍误解或混淆的问题,不是从正面引导,而是从反面假设,刺激学生逆向思维,通过比较、启发联想、分析矛盾来解决问题。在说明文的教学中,“下定义”和“作诠释”两种说明方法学生容易混淆,“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这一表述,很多学生认为是下定义,实际是作诠释。用概念揭示的办法过于抽象,不利于初中学生接受,我们可以采用逆向设问的办法来解释,“同学们现在在骨头和龟甲上刻上字是甲骨文吗?”显然不是。下定义是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前面对甲骨文的解说并不严密,是作诠释而非下定义。逆向设问改换了思考的角度,从矛盾的对立面设问,利用矛盾,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五是平中问奇。初中义教材第五册《范进中举》是一篇略读课文,很多老师和学生对这样的文章不屑一顾,无兴趣学习。教学这样的文章,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作品写的范进,当他清醒的时候并不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这对表现他一见报贴喜得疯起来,有什么作用?”“作家借一个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这种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这里表现了作家怎样的思想感情?”“课文中哪一处透露像范进那样喜极发疯的并非他一人?”要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我们按传统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地讲下去,就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和热烈讨论的兴趣,也不可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也应是无穷无尽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全成长,为了全方位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探索向学生激疑设向的方法,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他文献
物理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所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亦有多种多样。改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新观念。为此我们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以住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勤于动脑、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因此,探究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展示物理趣味,激发探究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标的教学精神符合当前社会人才要求。为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传播这种精神,本文以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为载体,从有效教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氛围和发挥学生个性这几个维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 有效教学    一、概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传道授业,而且还需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性的控制。有效教学的宗旨
期刊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作为教育最基本的形式——课堂教学,也必须去适应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策略做出调整势在必行。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而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美国著名心理学
期刊
屈指算来,从教已有十余年,一直与语文教学相伴。以前,也曾问过学生,所学科目中,你最喜欢哪门功课?在教学中占课时最多的语文课往往不是大多数学生的首选。原因在于,以往的语文教学给学生的任务大、压力大,带来学习的乐趣却不多。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崭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理论洗涤着我们传统的思想。2005年我有幸接手一年级新生,成为新课改的实践者。我常常在思索:怎样才能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将课
期刊
摘 要: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数学教学 新课标 创新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
期刊
摘 要:新课改下,传统教学方法必须逐步改变,努力探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方法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科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教学方法的探究 激发兴趣 创新培养    课改前的中学思想政治课主要弊端在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其带来的后果是思想政治课严重滞后于社会实际,严重滞后于学生实际。新的课程改革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但由于我们对现代教育的理念及方法的研究
期刊
摘 要: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手段;数学思想方法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数学学科的精髓,是形成学生良好的认识结构的纽带,是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将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 思想方法的内涵 教学渗透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方法,毋用置疑,必须指导学生紧
期刊
当前,随着数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加强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透视近几年高中选拔数学考试的情况,空间与图形一直是历年来薄弱环节,因此,提高空间与图形的数学素质教育,就显得更加的重要。本文在我三十多年的常规教学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评的五环节的基础上。谈谈九年义务教材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五个注重”,力图改善过去 “入门难,论证难”的教学现状。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去,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学生
期刊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和高中数学相比较侧重点是不同的。小学数学侧重是打下数学的基础。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数学语言表达抽象,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强。而初中数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等。与小学数学相比在内容上增加了复杂的平面几何知识,系统学习代数知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扩展到有理数、实数;还有简单
期刊
习题是中学数学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蔡上鹤先生指出“教科书是由正文、例题和习题三部分有机组成的”,由正文的讲解,到例题的演练,再到习题的巩固,构成了数学学习的最基本的环节,缺一不可。习题部分作为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对教科书中配备的习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新人教版”和“华师大版”“统计与概率”内容为例,对新课标下两版本初中数学教科书习题数量比较分析。在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