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紅楼梦》的影视改编作品从乾隆末年开始到2010版,这中间的影视改编作品不胜枚举,本文将对其改编的重要影视作品的改编历程进行了梳理,并重点分析了2010版本影视改编的成功之处。
关键词:红楼梦影视改编;历程;2010版
一、《红楼梦》影视改编历程
(一)《红楼梦》影视改编片段
200多年来,以《红楼梦》为题材的改编作品不胜枚举。从乾隆末年间仲振奎改编《葬花》一折开始,到传奇剧、昆剧、越剧、京剧、评剧等剧种分别搬演过《红楼梦》的片段故事;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早在1924年便拍过电影《黛玉葬花》,主演黛玉一角,是《红楼梦》故事第一次在银幕上出现;继之,无声片、时装片《红楼梦》纷至沓来,直到王文娟、徐玉兰等著名演员主要的越剧电影《红楼梦》达到了高潮。越剧版《红楼梦》使“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这个唱词家喻户晓;但是这些演绎都是折子戏或者截取原著的部分章节,终究在广度和深度上比原著逊色。
(二)1987版《红楼梦》
《红楼梦》这部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名著被完整地搬上荧屏,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是1987年央视版《红楼梦》,以36集电视连续剧的形式播出,盛况空前,反响强烈。87版《红楼梦》由刘耕路、周雷、周岭三位编剧参考红学家周汝昌的意见进行编写;王扶林导演。电视剧《红楼梦》荣获第七届(1986年)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中的“特别奖”、优秀美术奖、优秀剪辑奖(剪辑:傅正义)。《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扮演者邓婕获同届“飞天奖”中的“优秀女配角”奖。
(三)2010版电视剧《红楼梦》
2002年,开始有人提出重拍电视剧《红楼梦》,随之出现了新一轮的热评,许多人对《红楼梦》影视改编充满期待,肯定名著改编为影视剧的意义,并为影视改编者建言献策,当然也有对重拍的担心、怀疑。2010年,人们把目光投向在李少红导演的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上。
2006 年,2010版《红楼梦》凭借“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这一事件,首次强势进入公众视线,该活动声势浩大、覆盖面广,全国设置了多个分选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皆可报名参加,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占据各大杂志报纸的头条。而经过数月的海选,最终却传出“不用海选演员”、“演员内定”的消息,再次引发舆论关注。其实,这次海选无非为新版《红楼梦》制造热点话题,吸引公众眼球。由于海选冲突,导演胡枚选择退出,一年后,官方宣布李少红导演接任胡玫,使该剧第二次引起大众关注,两位导演有着不同的风格,新版《红楼梦》再次被炒的沸沸扬扬直到2010 年新版《红楼梦》电视剧播出,这一媒介事件的影响力随之达到顶峰。
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也有过全国海选演员的活动,导演王扶林亲自去全国各地挑选演员,最终选出来的演员不仅貌似而且神合。如饰演林黛玉的陈晓旭,不仅相貌酷似黛玉,而且性格相像,喜欢写诗,很有才情,许多作品都发表过;而饰演王熙凤的邓婕,是川剧演员,本人性格也与王熙凤有相似之处。这些被选出来的演员,要潜心修习,并在一起生活,寻找大观园中生活的气氛,女演员要学习琴棋书画,打造大家闺秀的气质,接受专业培训,听红学大家讲课。1983年还创建了《红楼梦》顾问委员会,其中包括周汝昌这样的红学大家,还有一些学者,共同参与红楼梦服饰、道具、场景上的选择。由此看来,87版《红楼梦》的成功是无疑的,而新版红楼虽然也进行了全国海选演员,选拔结果却遭到了质疑。
二、2010版电视剧《红楼梦》改编的成功之处
(一)力图完整地演绎原著
87版电视剧《红楼梦》选用了曹雪芹的前80回,而后40回则另起炉灶,根据脂砚斋的点评和红学家的研究来改编,这一改编方式也有很多人的不认可。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则严格遵循传世版本,即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共120回来拍摄,全剧共50集,后面也是按照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校注的120回版本拍摄,而且剧中的旁白,人物之间的对白也都是直接使用书中原话。李少红导演解释,“这次翻拍高度忠于原著是为了尊重原著、尊重观众。原本小说就是很好的东西,没必要再改编,要是乱改会对不起观众的,我们拍的是《红楼梦》,不是《黑楼梦》。”《红楼梦》是一部长篇小说,试图从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红楼梦》中提炼一部故事结构完整,又意义深远的电视剧实属不易。李少红围绕宝黛钗三个人的爱情主线来叙述,有些次要人物就大胆地略去不谈,以家族的衰败为副线,力图完整地演绎原著。
(二)太虚幻境的完整展现
87版电视剧《红楼梦》追求写实,在改编中弱化了写虚的部分,特别是在小说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太虚幻境,并没有完整展现。这使得87版《红楼梦》过于写实,缺乏诗意美与梦幻感。[1]而在新版《红楼梦》中李少红导演将太虚幻境完整的展现出来了。
新版红楼将半真半假、半虚半实的味道恰当地体现出来了。从宝玉进入秦可卿房中,房中的摆设、挂画让人半信半疑,宝玉入梦,丝竹管弦之声环绕、云雾缭绕,接着是高耸入云的大门让人觉得是来到了天宫,瞬间像进入了神话。当宝玉翻看十二钗的判词时,判词在宝玉翻开的册子上一字一字的出现,同时,旁边也呈现着相应的动态画面,揭示人物的悲惨命运,营造出梦幻效果。在宝玉翻到钗黛的判词时,这时背景音乐随之变成了判词的吟唱,空中也开始飘起雪花,画面十分唯美,同时营造出幽怨哀伤之感,也将“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真实地表现出来了,奠定了悲剧的基调。在宝玉惊醒前,小说中的描写是水响如雷,许多夜叉水鬼要将他带走,在剧中也有相应的呈现,通过画面的展示产生了很好的视觉冲击。这便是影视剧较文字的成功之处。
(三)场景华丽唯美
不得不提的是,随着时代变迁,影视技术的提升,新版《红楼梦》启用了五个5A级的电影摄影棚,并在影棚内搭建了占地五千平米的大观园和一千六百平米的贾府;房间完全还原明清时期官宦人家的标准,剧中用到的道具都华丽、逼真,舞美效果、特效制作远超旧版,场景唯美华丽,给人美轮美奂之感,不仅在视觉效果上赢得了好评,而且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贾府生活的奢侈、豪华。在开场时使用特效,以快速旋转的镜头再现女娲补天的场景,人身蛇尾的女娲立于绚烂的云雾、彩色的光影之中,巨石飞起、电闪雷鸣、山崩地裂,场景恢宏壮观,色彩感非常强烈,给人带来了视觉冲击;在太虚幻境的场景中,也是仙气缭绕,石牌高耸入云,颇有仙境意味,逼真的特效打造了华丽唯美的场景。写意的美学风格让整部电视剧充满梦幻感,不管是镜头的缓慢摇曳,还是背景音乐的浅唱低吟,都力图展现一个梦幻世界,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确实做到了“亦假亦真”,许多场景都梦幻十足。
在宝琴抱着梅花站在雪地里这一幕中,电视剧中采用了远景,从贾母的视线望去落在宝琴身上,宝琴站在桥上,背后是雪景,画面右上角是淡淡的霞光,身着红袍,与白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观众很容易产生“仙境”的联想,一下就觉得宝琴如梅花一般高洁,实现了画面的唯美效果。另外,新版《红楼梦》中有多处花瓣的使用,宝黛共读《西厢记》、黛玉葬花、宝玉娶亲,这几处都使用了漫天的花瓣。与前两处不同的是,在宝玉娶亲、黛玉咽气之时,出现的不是真实的花瓣,而是黑屏上飘飘荡荡的花瓣特效,这里的花瓣便勾连起前两次宝黛之间相处甜蜜的往事,屏幕中,花瓣先是在黛玉方中降落,呈现螺旋式下降,最终落在正在成婚的宝玉和宝钗脚下,同时映射出黛玉“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命运。花瓣的使用不仅代表着人物的感情,同时这样的设计使画面充满了唯美感和梦幻感。
参考文献
[1]陈力吧.《红楼梦》编剧周岭谈新旧红楼梦[OL].http://tieba.baidu.com/p/289649275.
关键词:红楼梦影视改编;历程;2010版
一、《红楼梦》影视改编历程
(一)《红楼梦》影视改编片段
200多年来,以《红楼梦》为题材的改编作品不胜枚举。从乾隆末年间仲振奎改编《葬花》一折开始,到传奇剧、昆剧、越剧、京剧、评剧等剧种分别搬演过《红楼梦》的片段故事;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早在1924年便拍过电影《黛玉葬花》,主演黛玉一角,是《红楼梦》故事第一次在银幕上出现;继之,无声片、时装片《红楼梦》纷至沓来,直到王文娟、徐玉兰等著名演员主要的越剧电影《红楼梦》达到了高潮。越剧版《红楼梦》使“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这个唱词家喻户晓;但是这些演绎都是折子戏或者截取原著的部分章节,终究在广度和深度上比原著逊色。
(二)1987版《红楼梦》
《红楼梦》这部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名著被完整地搬上荧屏,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是1987年央视版《红楼梦》,以36集电视连续剧的形式播出,盛况空前,反响强烈。87版《红楼梦》由刘耕路、周雷、周岭三位编剧参考红学家周汝昌的意见进行编写;王扶林导演。电视剧《红楼梦》荣获第七届(1986年)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中的“特别奖”、优秀美术奖、优秀剪辑奖(剪辑:傅正义)。《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扮演者邓婕获同届“飞天奖”中的“优秀女配角”奖。
(三)2010版电视剧《红楼梦》
2002年,开始有人提出重拍电视剧《红楼梦》,随之出现了新一轮的热评,许多人对《红楼梦》影视改编充满期待,肯定名著改编为影视剧的意义,并为影视改编者建言献策,当然也有对重拍的担心、怀疑。2010年,人们把目光投向在李少红导演的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上。
2006 年,2010版《红楼梦》凭借“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这一事件,首次强势进入公众视线,该活动声势浩大、覆盖面广,全国设置了多个分选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皆可报名参加,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占据各大杂志报纸的头条。而经过数月的海选,最终却传出“不用海选演员”、“演员内定”的消息,再次引发舆论关注。其实,这次海选无非为新版《红楼梦》制造热点话题,吸引公众眼球。由于海选冲突,导演胡枚选择退出,一年后,官方宣布李少红导演接任胡玫,使该剧第二次引起大众关注,两位导演有着不同的风格,新版《红楼梦》再次被炒的沸沸扬扬直到2010 年新版《红楼梦》电视剧播出,这一媒介事件的影响力随之达到顶峰。
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也有过全国海选演员的活动,导演王扶林亲自去全国各地挑选演员,最终选出来的演员不仅貌似而且神合。如饰演林黛玉的陈晓旭,不仅相貌酷似黛玉,而且性格相像,喜欢写诗,很有才情,许多作品都发表过;而饰演王熙凤的邓婕,是川剧演员,本人性格也与王熙凤有相似之处。这些被选出来的演员,要潜心修习,并在一起生活,寻找大观园中生活的气氛,女演员要学习琴棋书画,打造大家闺秀的气质,接受专业培训,听红学大家讲课。1983年还创建了《红楼梦》顾问委员会,其中包括周汝昌这样的红学大家,还有一些学者,共同参与红楼梦服饰、道具、场景上的选择。由此看来,87版《红楼梦》的成功是无疑的,而新版红楼虽然也进行了全国海选演员,选拔结果却遭到了质疑。
二、2010版电视剧《红楼梦》改编的成功之处
(一)力图完整地演绎原著
87版电视剧《红楼梦》选用了曹雪芹的前80回,而后40回则另起炉灶,根据脂砚斋的点评和红学家的研究来改编,这一改编方式也有很多人的不认可。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则严格遵循传世版本,即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共120回来拍摄,全剧共50集,后面也是按照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校注的120回版本拍摄,而且剧中的旁白,人物之间的对白也都是直接使用书中原话。李少红导演解释,“这次翻拍高度忠于原著是为了尊重原著、尊重观众。原本小说就是很好的东西,没必要再改编,要是乱改会对不起观众的,我们拍的是《红楼梦》,不是《黑楼梦》。”《红楼梦》是一部长篇小说,试图从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红楼梦》中提炼一部故事结构完整,又意义深远的电视剧实属不易。李少红围绕宝黛钗三个人的爱情主线来叙述,有些次要人物就大胆地略去不谈,以家族的衰败为副线,力图完整地演绎原著。
(二)太虚幻境的完整展现
87版电视剧《红楼梦》追求写实,在改编中弱化了写虚的部分,特别是在小说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太虚幻境,并没有完整展现。这使得87版《红楼梦》过于写实,缺乏诗意美与梦幻感。[1]而在新版《红楼梦》中李少红导演将太虚幻境完整的展现出来了。
新版红楼将半真半假、半虚半实的味道恰当地体现出来了。从宝玉进入秦可卿房中,房中的摆设、挂画让人半信半疑,宝玉入梦,丝竹管弦之声环绕、云雾缭绕,接着是高耸入云的大门让人觉得是来到了天宫,瞬间像进入了神话。当宝玉翻看十二钗的判词时,判词在宝玉翻开的册子上一字一字的出现,同时,旁边也呈现着相应的动态画面,揭示人物的悲惨命运,营造出梦幻效果。在宝玉翻到钗黛的判词时,这时背景音乐随之变成了判词的吟唱,空中也开始飘起雪花,画面十分唯美,同时营造出幽怨哀伤之感,也将“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真实地表现出来了,奠定了悲剧的基调。在宝玉惊醒前,小说中的描写是水响如雷,许多夜叉水鬼要将他带走,在剧中也有相应的呈现,通过画面的展示产生了很好的视觉冲击。这便是影视剧较文字的成功之处。
(三)场景华丽唯美
不得不提的是,随着时代变迁,影视技术的提升,新版《红楼梦》启用了五个5A级的电影摄影棚,并在影棚内搭建了占地五千平米的大观园和一千六百平米的贾府;房间完全还原明清时期官宦人家的标准,剧中用到的道具都华丽、逼真,舞美效果、特效制作远超旧版,场景唯美华丽,给人美轮美奂之感,不仅在视觉效果上赢得了好评,而且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贾府生活的奢侈、豪华。在开场时使用特效,以快速旋转的镜头再现女娲补天的场景,人身蛇尾的女娲立于绚烂的云雾、彩色的光影之中,巨石飞起、电闪雷鸣、山崩地裂,场景恢宏壮观,色彩感非常强烈,给人带来了视觉冲击;在太虚幻境的场景中,也是仙气缭绕,石牌高耸入云,颇有仙境意味,逼真的特效打造了华丽唯美的场景。写意的美学风格让整部电视剧充满梦幻感,不管是镜头的缓慢摇曳,还是背景音乐的浅唱低吟,都力图展现一个梦幻世界,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确实做到了“亦假亦真”,许多场景都梦幻十足。
在宝琴抱着梅花站在雪地里这一幕中,电视剧中采用了远景,从贾母的视线望去落在宝琴身上,宝琴站在桥上,背后是雪景,画面右上角是淡淡的霞光,身着红袍,与白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观众很容易产生“仙境”的联想,一下就觉得宝琴如梅花一般高洁,实现了画面的唯美效果。另外,新版《红楼梦》中有多处花瓣的使用,宝黛共读《西厢记》、黛玉葬花、宝玉娶亲,这几处都使用了漫天的花瓣。与前两处不同的是,在宝玉娶亲、黛玉咽气之时,出现的不是真实的花瓣,而是黑屏上飘飘荡荡的花瓣特效,这里的花瓣便勾连起前两次宝黛之间相处甜蜜的往事,屏幕中,花瓣先是在黛玉方中降落,呈现螺旋式下降,最终落在正在成婚的宝玉和宝钗脚下,同时映射出黛玉“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命运。花瓣的使用不仅代表着人物的感情,同时这样的设计使画面充满了唯美感和梦幻感。
参考文献
[1]陈力吧.《红楼梦》编剧周岭谈新旧红楼梦[OL].http://tieba.baidu.com/p/289649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