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期,某行总行通报的一起典型案例——Z银行理财诈骗案:2011年6月至10月期间,Z银行郑州黄河路支行前副行长郭某及员工贾某等人以Z银行“联合理财产品”为诱饵,在该银行的办公场所诈骗117名客户共计4022万元。(相关信息摘自《中国网》报道)
【关键词】以案为鉴 构筑合力案防
该案过程:一是伪造虚假理财合同。郭某利用职务之便,在与有融资需求企业的前期接触中获得了其营业执照等各种盖有公章的证明文件,再以这些公司的名义炮制虚假理财合同。二是在营业场所诱骗客户购买虚假理财产品。当客户在黄河路支行办理业务时,郭某等人趁机向客户推荐高收益理财产品,并以Z银行的名义保证“项目绝对没问题”,出于对郭某副行长职务的信任,客户同意购买理财产品。三是签署虚假理财合同并通过POS机转款。郭某一般邀请客户到其办公室签署理财合同,其提供的理财合同均没有“Z银行”字样及公章。购买理财产品的款项,大多通过郭某提供的POS机转至其控制账户。四是将客户资金用于投放高利贷和挥霍。郭某等人将客户资金通过担保公司投向急需贷款的企业,收取月息3分乃至更高的利率息差收益除部分支付客户外,大部分被郭某等人瓜分。
2012年,郑州市公安局对此案立案侦查,郭某等涉嫌金融诈骗罪被批捕。
案件防范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的每个单位、每个环节,某一个部位出了漏洞,都有可能导致案件的发生。大量事实证明,经济案件多发生在基层。—Z银行理财诈骗案,不同程度暴露出该营业机构内部控制和员工行为管理多方面薄弱之处,此案的教训发人深思。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案件发生的根源:
一是人员素质不高,是产生案件的根源之一。金融业务的发展,队伍迅速扩大。在用人时,由于各种客观因素,有些政治思想素质不高的人混进了金融队伍,不能自觉抵御商品经济大潮中腐朽思想的侵袭。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法律观念淡薄,职业道德差。
二是内部的教育管理工作跟不上,一些人员未经充足的培训就上了岗,致使一部分员工没有树立牢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业务技能不熟悉,违章操作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现状是其发案的必然。
三是人员思想麻痹,防范意识不强,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银行内部思想政治工作时紧时松,员工得不到应有的教育,政治思想工作缺乏广度、深度和力度,致使部分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下降,员工之间也就不能相互监督,“视而不见”。
四是规章制度不落实。各类经济案件的发生,无一不是制度不落实所至。究其原因:一是有些人规章制度、法纪观念淡薄,工作马虎不负责任不按章办事,给犯罪分子造成有机可乘;二是极个别人员思想意识不健康,有意不执行规章制度,利用在一些规章控制、产品销售上的合规漏洞或缺陷,进行虚假交易,伺机作案。
五是监督检查不到位。没有将人员、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置于各分行全方位的监督之下。监督检查不力,致使在重要工作环节上不能严格履行制度,丧失了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相互制约的作用,导致了案件的发生。
市场经济和金融事业的发展,全面呼唤员工素质、服务手段和管理水平诸方面的提高和增强,要加强基层案件的防控工作,必须采取强有力地措施。
第一、紧密围绕“一岗双责”案防责任机制,正确处理拓展业务与加强内部管理的关系,把案件防范工作纳入经营管理之中,增强抓好案件防范工作责任感,不断深化领导负责、条线履责、网点尽责、人人有责的案防责任体系。各级管理人员要自觉履行风险管控责任,真正做到“了解你的员工”,全力做好辖属风险防控工作。加强沟通,定期交流工作信息,讨论风险事项,积极研究应对措施,形成防控风险的工作合力。
第二、坚持日常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培育良好的合规意识。面对当前经济形势,必须注重从思想教育入手,结合上级开展的各类专题教育,经常教育、督促员工要居安思危,对经济案件的动向保持高度警惕,始终对案件防范工作不放松,坚持有计划地加强对要害岗位、人员培训,定期对要害岗位人员进行考核和轮换。努力做到教育为先、考核辅助,有效预防,对发现的苗头和隐患,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加于防范。
第三、注重学习,提高素质,为切实履行员工职责、防范风险提供有力保障。金融业务迅猛发展,高智商、高科技作案活动也呈发展势头,作案手段由显形向隐性转化,作案工具日益现代化。所以,要狠抓根本,着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实际工作中,积极组织学习各类实际案例剖析材料,引导员工熟悉并切实掌握案件防范工作的具体特性、高科技手段、防范技术、科学的防控对应方法,“练好内功”,使银行案件防范工作逐步由体力型向技术型、智能型方向过渡。
第四、坚持从严治行,注重合规操作,把规定动作做到位。紧紧围绕“依法履职,制度至上,安全第一,促进和谐”等价值理念,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牢固树立制度意识、安全意识、规范意识,正直做人,踏实做事,勤勉敬业。严格规范操作、不违规。还要加强内部管理,突出责任意识,坚持违章必究,层层设防,岗岗把关,人人守口,共同做好案件防范,从而把防范工作完整、全面地覆盖到全行的各个环节和部位,不留任何死角和空白点。
第五、通过现场、非现场、突击检查等方式,不断制定、完善相应的内控制度,结合工作实际,从岗位设置、监督事项方面加强管理,在岗位之间定期不定期开展自查与抽查,检查中发现问题后,要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汇总、总结,并按照“谁检查、谁认定、谁负责督促整改”的原则,彻底整改。认真查找内部监督风险点,查漏补缺,促使各网点规范操作。增强员工的自我约束及风控能力,把防范案件发生的基础工作抓实、抓好。
第六、牢固树立案防工作意识,积极建立基层机构日常监督机制。要把基层行的重点人群作为监督、监察重点方向,找关键人、抓关键事、盯关键部位,对可能引发案件或损失的任何事、任何人要随时关注、紧盯死守,“以点及面”做到人员相互制约、岗位制衡。还要不定期组织人员对照岗位职责和业务操作流程,逐一梳理各岗位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风险点,有效排查风险,降低风险几率,保证监督工作有序开展。
第七、强化惩戒,对违规违纪当事人严肃问责,不姑息、不护短。对发现的各类违规行为严惩不贷,决不姑息,以达到处罚一部分人、教育一群人的目的。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违规的重大案件,应同时追究相关领导人员的责任,以达到“不敢为”的效应。对那些在执行制度表现突出、执行内控表现优异的人员,应大力激励,以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总之,增强银行案防工作的有效性要坚持查防并举、防范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进一步结合银行业务发展实际,深化关口前移,严格和完善制度,增强案防工作的效能性,加强基层建设,构筑多层次的“合力”防线,夯实整个管理基础,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才能使防范工作建立在深厚、扎实的基础之上,把银行基层机构案件防范工作做好,才能筑起防范经济案件的坚强防线,从而保证长治久安。
【关键词】以案为鉴 构筑合力案防
该案过程:一是伪造虚假理财合同。郭某利用职务之便,在与有融资需求企业的前期接触中获得了其营业执照等各种盖有公章的证明文件,再以这些公司的名义炮制虚假理财合同。二是在营业场所诱骗客户购买虚假理财产品。当客户在黄河路支行办理业务时,郭某等人趁机向客户推荐高收益理财产品,并以Z银行的名义保证“项目绝对没问题”,出于对郭某副行长职务的信任,客户同意购买理财产品。三是签署虚假理财合同并通过POS机转款。郭某一般邀请客户到其办公室签署理财合同,其提供的理财合同均没有“Z银行”字样及公章。购买理财产品的款项,大多通过郭某提供的POS机转至其控制账户。四是将客户资金用于投放高利贷和挥霍。郭某等人将客户资金通过担保公司投向急需贷款的企业,收取月息3分乃至更高的利率息差收益除部分支付客户外,大部分被郭某等人瓜分。
2012年,郑州市公安局对此案立案侦查,郭某等涉嫌金融诈骗罪被批捕。
案件防范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的每个单位、每个环节,某一个部位出了漏洞,都有可能导致案件的发生。大量事实证明,经济案件多发生在基层。—Z银行理财诈骗案,不同程度暴露出该营业机构内部控制和员工行为管理多方面薄弱之处,此案的教训发人深思。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案件发生的根源:
一是人员素质不高,是产生案件的根源之一。金融业务的发展,队伍迅速扩大。在用人时,由于各种客观因素,有些政治思想素质不高的人混进了金融队伍,不能自觉抵御商品经济大潮中腐朽思想的侵袭。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法律观念淡薄,职业道德差。
二是内部的教育管理工作跟不上,一些人员未经充足的培训就上了岗,致使一部分员工没有树立牢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业务技能不熟悉,违章操作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现状是其发案的必然。
三是人员思想麻痹,防范意识不强,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银行内部思想政治工作时紧时松,员工得不到应有的教育,政治思想工作缺乏广度、深度和力度,致使部分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下降,员工之间也就不能相互监督,“视而不见”。
四是规章制度不落实。各类经济案件的发生,无一不是制度不落实所至。究其原因:一是有些人规章制度、法纪观念淡薄,工作马虎不负责任不按章办事,给犯罪分子造成有机可乘;二是极个别人员思想意识不健康,有意不执行规章制度,利用在一些规章控制、产品销售上的合规漏洞或缺陷,进行虚假交易,伺机作案。
五是监督检查不到位。没有将人员、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置于各分行全方位的监督之下。监督检查不力,致使在重要工作环节上不能严格履行制度,丧失了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相互制约的作用,导致了案件的发生。
市场经济和金融事业的发展,全面呼唤员工素质、服务手段和管理水平诸方面的提高和增强,要加强基层案件的防控工作,必须采取强有力地措施。
第一、紧密围绕“一岗双责”案防责任机制,正确处理拓展业务与加强内部管理的关系,把案件防范工作纳入经营管理之中,增强抓好案件防范工作责任感,不断深化领导负责、条线履责、网点尽责、人人有责的案防责任体系。各级管理人员要自觉履行风险管控责任,真正做到“了解你的员工”,全力做好辖属风险防控工作。加强沟通,定期交流工作信息,讨论风险事项,积极研究应对措施,形成防控风险的工作合力。
第二、坚持日常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培育良好的合规意识。面对当前经济形势,必须注重从思想教育入手,结合上级开展的各类专题教育,经常教育、督促员工要居安思危,对经济案件的动向保持高度警惕,始终对案件防范工作不放松,坚持有计划地加强对要害岗位、人员培训,定期对要害岗位人员进行考核和轮换。努力做到教育为先、考核辅助,有效预防,对发现的苗头和隐患,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加于防范。
第三、注重学习,提高素质,为切实履行员工职责、防范风险提供有力保障。金融业务迅猛发展,高智商、高科技作案活动也呈发展势头,作案手段由显形向隐性转化,作案工具日益现代化。所以,要狠抓根本,着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实际工作中,积极组织学习各类实际案例剖析材料,引导员工熟悉并切实掌握案件防范工作的具体特性、高科技手段、防范技术、科学的防控对应方法,“练好内功”,使银行案件防范工作逐步由体力型向技术型、智能型方向过渡。
第四、坚持从严治行,注重合规操作,把规定动作做到位。紧紧围绕“依法履职,制度至上,安全第一,促进和谐”等价值理念,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牢固树立制度意识、安全意识、规范意识,正直做人,踏实做事,勤勉敬业。严格规范操作、不违规。还要加强内部管理,突出责任意识,坚持违章必究,层层设防,岗岗把关,人人守口,共同做好案件防范,从而把防范工作完整、全面地覆盖到全行的各个环节和部位,不留任何死角和空白点。
第五、通过现场、非现场、突击检查等方式,不断制定、完善相应的内控制度,结合工作实际,从岗位设置、监督事项方面加强管理,在岗位之间定期不定期开展自查与抽查,检查中发现问题后,要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汇总、总结,并按照“谁检查、谁认定、谁负责督促整改”的原则,彻底整改。认真查找内部监督风险点,查漏补缺,促使各网点规范操作。增强员工的自我约束及风控能力,把防范案件发生的基础工作抓实、抓好。
第六、牢固树立案防工作意识,积极建立基层机构日常监督机制。要把基层行的重点人群作为监督、监察重点方向,找关键人、抓关键事、盯关键部位,对可能引发案件或损失的任何事、任何人要随时关注、紧盯死守,“以点及面”做到人员相互制约、岗位制衡。还要不定期组织人员对照岗位职责和业务操作流程,逐一梳理各岗位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风险点,有效排查风险,降低风险几率,保证监督工作有序开展。
第七、强化惩戒,对违规违纪当事人严肃问责,不姑息、不护短。对发现的各类违规行为严惩不贷,决不姑息,以达到处罚一部分人、教育一群人的目的。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违规的重大案件,应同时追究相关领导人员的责任,以达到“不敢为”的效应。对那些在执行制度表现突出、执行内控表现优异的人员,应大力激励,以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总之,增强银行案防工作的有效性要坚持查防并举、防范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进一步结合银行业务发展实际,深化关口前移,严格和完善制度,增强案防工作的效能性,加强基层建设,构筑多层次的“合力”防线,夯实整个管理基础,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才能使防范工作建立在深厚、扎实的基础之上,把银行基层机构案件防范工作做好,才能筑起防范经济案件的坚强防线,从而保证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