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2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九大”)新闻发言人在梅地亚宾馆二层新闻发布厅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宣传部、中央纪委、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资委等单位有关负责人解读十九大报告,并回答了记者关心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政治论断意义重大
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在发布会上谈到,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大会报告的一大亮点,其内涵贯穿报告全篇。
冷溶指出,新时代事实上是从党的十八大开启的。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新时代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描绘了新时代的宏伟蓝图,作出了新时代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冷溶表示,“新时代”具有丰富内涵,报告用了“五个是”作了精辟概括。一是,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这句话是讲新时代的中国要举什么样的旗、走什么样的路的问题。二是,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句话是讲新时代要完成什么樣的历史任务、进行什么样的战略安排的问题。三是,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这句话是讲新时代要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思想、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目的的问题。四是,这"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这句话是讲新时代要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什么样的宏伟目标的问题。五是,这“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句话是讲新时代的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国际地位、要对人类社会作出什么样的贡献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大意义,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报告用“三个意味着”进行了深刻阐述。
冷溶表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报告作出这个重大论断是有充分根据的。
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1956年党的八大上就提出,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后,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又作了归纳和精练,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党的八大算起已经过去60多年了,改革开放也快40年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需求和社会生产这两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从社会需求看。我们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变化了的需求。
从社会生产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也已经不符合实际了。
从原来讲的"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这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反映了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也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点要求。经济建设仍是中心工作,但在新时代更要注重抓全面发展。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必然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的要求。这一点,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同时,还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判断。
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步走”战略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发布会上指出,根据发展阶段,制定发展战略,一届接着一届办、一代接着一代干,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十九大既要明确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重点,也要对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进行战略谋划。
第一,明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再过三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三年是决胜的三年、攻关的三年,特别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或者说是重要的标志。十九大报告明确这“三大攻坚战”,有利于引导各方面全面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难点重点、主攻方向,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第二,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及其“两步走”战略安排。2020年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将转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四个全面”中的第一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转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可以保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连续性。同时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
“两步走”的意义在于:一是完整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提出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战略目标,前两步目标早已提前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再过三年也即将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从2021年到2050年的30年将分两个15年安排。这样,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就完整了,实际上分成这样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之初到1990年主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阶段,1991年到2000年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阶段,2001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四阶段,2021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五阶段,2036年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是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15年。我们党过去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次提出到2035年就要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就是说和过去的目标相比提前了15年。一方面说明我们发展的成就巨大,超出了预期;另一方面也表明未来我国发展的潜力仍然很大,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作出这样一个安排我觉得是非常有把握的,也有利于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之而奋斗。 三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表述更加完整。原来的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对此作出了两处小的调整,一是加上了“美丽”两个字,一方面是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统一相对应,另外将“美丽”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有利于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第二个小的变动就是把原来的“国家”改成了“强国”,这样提升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
四是不再提GDP翻番类目标。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这次两步走的战略安排都没有再提GDP翻番类目标。这主要考虑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是高速度增长的阶段了。现在产能不足已不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突出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在哪里呢?是发展的质量还不够高,所以才提出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不是不要增长速度了,我们要的是什么呢?我们要通过质量、效率、动力“三个变革”来实现,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不提GDP翻番目标,是为了更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内在要求
杨伟民表示,在过去五年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样一个重大判断。新常态其中的一个特征就是增长速度换挡,就是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的增长。十九大以后,我们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要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进一步进行完善。
第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和过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常态的判断内涵上实际上是一致的,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对我国发展实际的一个准确判断。前面我已经讲过了,现在量的不足已经不是我们最突出的问题,我们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是全世界第一,很多行业现在产能不是少而是过剩了,所以我们要去产能,但是我们的问题在于质量还不够高。另外,这个判断也是同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这样一些判断相一致的,前后逻辑是一致的。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也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什么叫现代化?其实本质的要求就是发展的质量要高,而不在于发展的速度要多快。
二是要着力攻克三大关口。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当中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就清楚地表明了下一步我们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前三季度GDP增长6.9%,比去年同期回升了0.2个百分点,但是稳中向好的基础并不牢固,经济发展还没有过关,也就是说还没有过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这三大关口,当然,过这三大关口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
三是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这也是十九大关于未来中国经济建设当中的一个总纲领。那么怎么去建设?十九大报告讲得也很清楚,坚持一个方针,就是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持一条主线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三大变革:质量、效率、动力;建设一个四位协同的产业体系: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因为现代化的产业要求这四者协同,而不要去孤军奋战;另外,要建设“三个有”的经济体制:市场机制要有效、微观主体要有活力、宏观调控要有度。
此外,十九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这就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也是针对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提出的。所以十九大以后,我们在发挥市场机制和国有企业作用两个方面将会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市场化改革也好,国有企业改革也好,都不会减弱,力度只能加大。
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十分必要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党组书记、副主任袁曙宏在回答提问时表示,我个人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之所以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领导小组,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全面依法治国至关重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我们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要做到这些,迫切需要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来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第二,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泛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涉及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这么大的范围,这么宽的面,需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三,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它改变的是人们的观念、改变的是人们的行为。建国68年来、改革开放39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效,走过了西方国家上百年乃至几百年的路程,这是很不容易的。但是,确实也还有不少短板,还有不少弱项。十九大报告当中有一句话: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我认为这就留下了伏笔,要对全面依法治国更加重视。因此,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十分必要。
第四,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调研起草过程中,征求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的意见,很多地方和部门都提出,建议中央成立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 这四个方面可能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的主要原因。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利于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中央纪委驻国务院国资委纪检组组长、国资委党委委员江金权在回答问题时说,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干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实际上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强调的要求的重申。这次报告提出的,就是要进一步解决干部当中存在的一些思想顾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既要强调从严治吏,也要从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广大干部,从而充分地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今天之所以提出容错纠错问题,这是有来由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力度空前,解决了一些干部乱作为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也出现了一些干部不作为的问题。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这个现象是存在的。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目的就是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提出了一个原则,就是“三个区分开来”。他明确指出: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随后的一系列讲话中对这个原则进行了阐述。我理解总书记的这个原则和要求主要有四点: 首先,看你是为公还是为私,你的出发点是什么。第二,看你是无心之过还是有意为之。第三,看你是遵纪守法带来的失误还是违法乱纪。第四,看你的决策程序,你是集体决策还是个人肆意妄为。把这四点把握住了,那我们的干部就知道干什么、怎么干。
容错纠错,第一,容的是前一个方面而不是后一方面,后一方面的故意为之肯定不能容,这是要区分开来的。第二,容的是过失,这个地方的“错”应理解为“过失”。第三,容错后面还有一个纠错。有了错误、有了过失可以容,但必须纠,要真心地认错、悔错、改错。这三点把握住了,也就把握住了底线,广大干部就可以放手干事。总的要求是,党的干部要依规干事、干净干事。
全面从严治党与干部干事创业之间不是对立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全面从严治党并不是要捆住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而是要整治干部乱作为、防止干部不作为。决不能以全面从严治党作借口为不干事来推脱。
过去五年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8.9万件
中央纪委副书记肖培在发布会上指出,十九大报告共3.2万字,第十三部分(全面从严治党)达4 100字,占了报告的八分之一,可见分量之重。这部分我的学习体会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紧紧围绕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过去五年,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央纪委查处的中管干部案件从李春城到孙政才共292人,几乎都有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绝大多数都有政治问题和经济腐败相互交织的严重问题。所以报告把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第一条,是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的,这就要求全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
第二,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作自觉行动,驰而不息改进作风。过去五年,我们共查处18.9万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处理党员干部25.6万人。今后要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发扬钉钉子精神,紧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大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度,绝不能让“四风”反弹回潮,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第三,全面加强纪律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报告强调要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真正把纪律挺在前面,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使我们的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第四,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党的十九大仍然作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政治判断,提出18字要求:坚持无禁区、全覆蓋、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要明确今后的惩治重点,那就是在高压态势下仍然不收敛、不收手,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反映集中,已经进入了重要岗位、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特别是要清除政治问题与经济腐败相互交织的利益集团。此外,过去这几年我们累计纪律处分的县处级干部、乡科级干部、村委会主任分别多达6.3万人、24.6万人、27.8万人。所以要推动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使人民群众增强获得感,真正感受到管党治党的成效。
第五,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能力。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目的,就是探索出一条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要把党内监督与人民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擦亮巡视利剑,推进市县巡察;擦亮派驻“探头”,发挥监督作用。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十九大的安排,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迅速在全国推开,这样实现我们的巡视监督、派驻监督、国家监察三个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监察体制改革是一项重大政治体制改革
肖培表示,监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体制改革。我学习这个报告,理解有四个关键词得抓住。
第一个关键词是合署办公。1993年,中国共产党就作出了一个形势判断: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巡视工作五年规划的时候提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严峻加上“复杂”是对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的精准概括。形势决定任务。1993年依据当时形势党中央作出决策,中央纪委和监察部合署办公,把分散的反腐败力量集合起来,由中央纪委行使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两项职能,由中央纪委对党中央全面负责,这叫合署办公。
这次报告要求国家监察委员会与中央纪委合署办公,根本目的就是要加强党对反腐败斗争的统一领导,把党执纪与国家执法有机贯通起来,把过去分散的行政监察、预防腐败以及检察机关的反贪、反渎力量整合起来,攥成拳头。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本质是组织和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就是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度创新就是制定《国家监察法》。
第二个关键词是职责权限。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要依法赋予监察机关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这几个字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要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因此,正在制定起草的《国家监察法》将赋予国家监察委员会以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责权限。
第三个关键词是调查手段。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在北京、山西、浙江三个地方开展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赋予了12项调查措施,都没有扩大权力,都是实践中实际使用又比较成熟的权限。可以分两类:第一类就是现行的《行政监察法》中规定的监察机关的调查手段和权限,主要是查询、复制、冻结、扣留、封存等手段。从全国人大去年的试点决定看,未来要把它修改完善为查询、冻结、调取、查封、扣押、勘验检查、鉴定等一些手段,都是现有手段。第二就是把纪委实际使用的谈话、询问等措施确定为法定权限,写入法律。这样完善调查手段,把所有的调查手段法治化。技术侦查则仍然按照现有规定,由严格的审批程序决定以后,交有关部门实施,监委不重复、不替代。
第四个关键词是留置调查。报告提到,用“留置”取代“两规”。“两规”是1994年出台的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28条第三款所规定的。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参加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时提出,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惩治腐败。国家监察委员会不是司法机关,其职责是监督、调查、处置,反腐败所涉及的重大职务犯罪也不同于一般的刑事犯罪,因此对贪污、受贿等的调查手段也就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对刑事犯罪的侦查。所以将要制定的《国家监察法》,对留置的审批程序、使用条件、措施采取的时限都会作出严格的法律规定,乃至于对调查过程的安全、医疗保障等等都会作出相应的规定,这必将进一步推动反腐败工作法治化。(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政治论断意义重大
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在发布会上谈到,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大会报告的一大亮点,其内涵贯穿报告全篇。
冷溶指出,新时代事实上是从党的十八大开启的。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新时代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描绘了新时代的宏伟蓝图,作出了新时代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冷溶表示,“新时代”具有丰富内涵,报告用了“五个是”作了精辟概括。一是,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这句话是讲新时代的中国要举什么样的旗、走什么样的路的问题。二是,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句话是讲新时代要完成什么樣的历史任务、进行什么样的战略安排的问题。三是,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这句话是讲新时代要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思想、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目的的问题。四是,这"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这句话是讲新时代要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什么样的宏伟目标的问题。五是,这“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句话是讲新时代的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国际地位、要对人类社会作出什么样的贡献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大意义,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报告用“三个意味着”进行了深刻阐述。
冷溶表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报告作出这个重大论断是有充分根据的。
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1956年党的八大上就提出,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后,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又作了归纳和精练,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党的八大算起已经过去60多年了,改革开放也快40年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需求和社会生产这两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从社会需求看。我们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变化了的需求。
从社会生产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也已经不符合实际了。
从原来讲的"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这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反映了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也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点要求。经济建设仍是中心工作,但在新时代更要注重抓全面发展。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必然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的要求。这一点,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同时,还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判断。
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步走”战略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发布会上指出,根据发展阶段,制定发展战略,一届接着一届办、一代接着一代干,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十九大既要明确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重点,也要对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进行战略谋划。
第一,明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再过三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三年是决胜的三年、攻关的三年,特别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或者说是重要的标志。十九大报告明确这“三大攻坚战”,有利于引导各方面全面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难点重点、主攻方向,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第二,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及其“两步走”战略安排。2020年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将转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四个全面”中的第一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转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可以保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连续性。同时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
“两步走”的意义在于:一是完整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提出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战略目标,前两步目标早已提前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再过三年也即将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从2021年到2050年的30年将分两个15年安排。这样,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就完整了,实际上分成这样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之初到1990年主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阶段,1991年到2000年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阶段,2001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四阶段,2021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五阶段,2036年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是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15年。我们党过去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次提出到2035年就要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就是说和过去的目标相比提前了15年。一方面说明我们发展的成就巨大,超出了预期;另一方面也表明未来我国发展的潜力仍然很大,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作出这样一个安排我觉得是非常有把握的,也有利于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之而奋斗。 三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表述更加完整。原来的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对此作出了两处小的调整,一是加上了“美丽”两个字,一方面是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统一相对应,另外将“美丽”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有利于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第二个小的变动就是把原来的“国家”改成了“强国”,这样提升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
四是不再提GDP翻番类目标。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这次两步走的战略安排都没有再提GDP翻番类目标。这主要考虑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是高速度增长的阶段了。现在产能不足已不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突出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在哪里呢?是发展的质量还不够高,所以才提出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不是不要增长速度了,我们要的是什么呢?我们要通过质量、效率、动力“三个变革”来实现,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不提GDP翻番目标,是为了更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内在要求
杨伟民表示,在过去五年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样一个重大判断。新常态其中的一个特征就是增长速度换挡,就是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的增长。十九大以后,我们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要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进一步进行完善。
第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和过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常态的判断内涵上实际上是一致的,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对我国发展实际的一个准确判断。前面我已经讲过了,现在量的不足已经不是我们最突出的问题,我们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是全世界第一,很多行业现在产能不是少而是过剩了,所以我们要去产能,但是我们的问题在于质量还不够高。另外,这个判断也是同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这样一些判断相一致的,前后逻辑是一致的。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也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什么叫现代化?其实本质的要求就是发展的质量要高,而不在于发展的速度要多快。
二是要着力攻克三大关口。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当中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就清楚地表明了下一步我们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前三季度GDP增长6.9%,比去年同期回升了0.2个百分点,但是稳中向好的基础并不牢固,经济发展还没有过关,也就是说还没有过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这三大关口,当然,过这三大关口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
三是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这也是十九大关于未来中国经济建设当中的一个总纲领。那么怎么去建设?十九大报告讲得也很清楚,坚持一个方针,就是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持一条主线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三大变革:质量、效率、动力;建设一个四位协同的产业体系: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因为现代化的产业要求这四者协同,而不要去孤军奋战;另外,要建设“三个有”的经济体制:市场机制要有效、微观主体要有活力、宏观调控要有度。
此外,十九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这就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也是针对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提出的。所以十九大以后,我们在发挥市场机制和国有企业作用两个方面将会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市场化改革也好,国有企业改革也好,都不会减弱,力度只能加大。
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十分必要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党组书记、副主任袁曙宏在回答提问时表示,我个人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之所以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领导小组,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全面依法治国至关重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我们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要做到这些,迫切需要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来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第二,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泛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涉及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这么大的范围,这么宽的面,需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三,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它改变的是人们的观念、改变的是人们的行为。建国68年来、改革开放39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效,走过了西方国家上百年乃至几百年的路程,这是很不容易的。但是,确实也还有不少短板,还有不少弱项。十九大报告当中有一句话: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我认为这就留下了伏笔,要对全面依法治国更加重视。因此,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十分必要。
第四,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调研起草过程中,征求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的意见,很多地方和部门都提出,建议中央成立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 这四个方面可能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的主要原因。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利于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中央纪委驻国务院国资委纪检组组长、国资委党委委员江金权在回答问题时说,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干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实际上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强调的要求的重申。这次报告提出的,就是要进一步解决干部当中存在的一些思想顾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既要强调从严治吏,也要从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广大干部,从而充分地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今天之所以提出容错纠错问题,这是有来由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力度空前,解决了一些干部乱作为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也出现了一些干部不作为的问题。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这个现象是存在的。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目的就是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提出了一个原则,就是“三个区分开来”。他明确指出: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随后的一系列讲话中对这个原则进行了阐述。我理解总书记的这个原则和要求主要有四点: 首先,看你是为公还是为私,你的出发点是什么。第二,看你是无心之过还是有意为之。第三,看你是遵纪守法带来的失误还是违法乱纪。第四,看你的决策程序,你是集体决策还是个人肆意妄为。把这四点把握住了,那我们的干部就知道干什么、怎么干。
容错纠错,第一,容的是前一个方面而不是后一方面,后一方面的故意为之肯定不能容,这是要区分开来的。第二,容的是过失,这个地方的“错”应理解为“过失”。第三,容错后面还有一个纠错。有了错误、有了过失可以容,但必须纠,要真心地认错、悔错、改错。这三点把握住了,也就把握住了底线,广大干部就可以放手干事。总的要求是,党的干部要依规干事、干净干事。
全面从严治党与干部干事创业之间不是对立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全面从严治党并不是要捆住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而是要整治干部乱作为、防止干部不作为。决不能以全面从严治党作借口为不干事来推脱。
过去五年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8.9万件
中央纪委副书记肖培在发布会上指出,十九大报告共3.2万字,第十三部分(全面从严治党)达4 100字,占了报告的八分之一,可见分量之重。这部分我的学习体会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紧紧围绕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过去五年,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央纪委查处的中管干部案件从李春城到孙政才共292人,几乎都有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绝大多数都有政治问题和经济腐败相互交织的严重问题。所以报告把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第一条,是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的,这就要求全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
第二,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作自觉行动,驰而不息改进作风。过去五年,我们共查处18.9万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处理党员干部25.6万人。今后要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发扬钉钉子精神,紧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大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度,绝不能让“四风”反弹回潮,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第三,全面加强纪律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报告强调要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真正把纪律挺在前面,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使我们的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第四,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党的十九大仍然作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政治判断,提出18字要求:坚持无禁区、全覆蓋、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要明确今后的惩治重点,那就是在高压态势下仍然不收敛、不收手,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反映集中,已经进入了重要岗位、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特别是要清除政治问题与经济腐败相互交织的利益集团。此外,过去这几年我们累计纪律处分的县处级干部、乡科级干部、村委会主任分别多达6.3万人、24.6万人、27.8万人。所以要推动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使人民群众增强获得感,真正感受到管党治党的成效。
第五,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能力。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目的,就是探索出一条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要把党内监督与人民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擦亮巡视利剑,推进市县巡察;擦亮派驻“探头”,发挥监督作用。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十九大的安排,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迅速在全国推开,这样实现我们的巡视监督、派驻监督、国家监察三个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监察体制改革是一项重大政治体制改革
肖培表示,监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体制改革。我学习这个报告,理解有四个关键词得抓住。
第一个关键词是合署办公。1993年,中国共产党就作出了一个形势判断: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巡视工作五年规划的时候提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严峻加上“复杂”是对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的精准概括。形势决定任务。1993年依据当时形势党中央作出决策,中央纪委和监察部合署办公,把分散的反腐败力量集合起来,由中央纪委行使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两项职能,由中央纪委对党中央全面负责,这叫合署办公。
这次报告要求国家监察委员会与中央纪委合署办公,根本目的就是要加强党对反腐败斗争的统一领导,把党执纪与国家执法有机贯通起来,把过去分散的行政监察、预防腐败以及检察机关的反贪、反渎力量整合起来,攥成拳头。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本质是组织和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就是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度创新就是制定《国家监察法》。
第二个关键词是职责权限。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要依法赋予监察机关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这几个字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要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因此,正在制定起草的《国家监察法》将赋予国家监察委员会以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责权限。
第三个关键词是调查手段。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在北京、山西、浙江三个地方开展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赋予了12项调查措施,都没有扩大权力,都是实践中实际使用又比较成熟的权限。可以分两类:第一类就是现行的《行政监察法》中规定的监察机关的调查手段和权限,主要是查询、复制、冻结、扣留、封存等手段。从全国人大去年的试点决定看,未来要把它修改完善为查询、冻结、调取、查封、扣押、勘验检查、鉴定等一些手段,都是现有手段。第二就是把纪委实际使用的谈话、询问等措施确定为法定权限,写入法律。这样完善调查手段,把所有的调查手段法治化。技术侦查则仍然按照现有规定,由严格的审批程序决定以后,交有关部门实施,监委不重复、不替代。
第四个关键词是留置调查。报告提到,用“留置”取代“两规”。“两规”是1994年出台的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28条第三款所规定的。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参加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时提出,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惩治腐败。国家监察委员会不是司法机关,其职责是监督、调查、处置,反腐败所涉及的重大职务犯罪也不同于一般的刑事犯罪,因此对贪污、受贿等的调查手段也就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对刑事犯罪的侦查。所以将要制定的《国家监察法》,对留置的审批程序、使用条件、措施采取的时限都会作出严格的法律规定,乃至于对调查过程的安全、医疗保障等等都会作出相应的规定,这必将进一步推动反腐败工作法治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