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想象是创造之母”,想象能力越强,人的创造能力就越强。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开发智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 语文 教学 想象力
一、想象力培养的必要性
想象力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要的心理品质,是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丰富的想象力对孩子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切事物,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想象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正是人的想象力,补充、发展,创造着人类生活和多彩的世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学生通过想象,不但可以获得间接的知识,还可以使知识深化,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想象,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有所创见”,激励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新标准》(试验稿)中明确提出了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一目标。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显得十分必要。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1、营造氛围,创设想象空间
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则给师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障碍。在教学中创设想象的气氛与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奠定想象的情感基础。只有在欢愉舒畅的自由氛围中,学生才能够、才敢于去尽情想象。作为课堂组织者----教师自身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和平相处,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如教师的及时赞扬更能使学生受到鼓舞,一句“你真棒!”“你的说法有新意”“你真聪明”……把这一声声赞扬送入儿童的耳际,流入幼童的心田,给他们以亲切感。学生就更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说给老师、同学听,创设美好情境的同时如果把“微笑教学”的艺术带入课堂,让每个孩子都有一种美好的心境,大胆的想象就孕育在了这种心境之中。
2、充分挖掘教材,多方面寻找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突破口。
想象力具有普遍存在性,它并非是少数伟人的专利,而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具有的潜在能力。想象力的普遍存在决定了语文教学完全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培养。我们语文教师更要充分利用教材,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点燃学生创造想象的智慧之火,多给他们广阔的驰骋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善于从多角度看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思维习惯。
2.1、从重点词语着手引发想象。
文学作品是作者形象思维的产物,学生在阅读这些作品时,教师要始终不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在头脑中进行再造想象:读一首诗,诗中意境尽现脑海;读一个故事,人物形象活跃于脑中。而文章中的重点词语是让学生发生再造想象的题眼,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题眼,把握作品的意蕴,剖析其深刻含义,就交给了学生打开想象闸门的金钥匙。
2.2、从标点着手展开想象
精彩的文章中,往往一个标点符号也有着丰富的内涵,因此我们在阅读这样的文章时,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标点符号展开合理想象,帮助理解课文。
2.3、从主旨句着手进行想象
有很多文章在写作时总有一些概括性的语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很好地把握这些语句,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就能幫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意蕴。
2.4、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着手展开想象
为刻画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作者总是要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抓住这些词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在头脑中进行再造想象,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闪现在学生的脑海里。
2.5、从插图着手展开想象
插图和课文的表现形式不同,所以它们强调的重点也不同,课文强调的是整体,插图强调的是局部,可能文有图也有,可能文有图却无,也可能是文无图却有,所以让学生在阅读时把课文和插图进行对比,获得有关的表象和情节依据,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丰富画面的形象和情节,无形中是对图和文进行了一番再创作。
2.6、从课文结尾着手展开想象
教材中精选的文章都是一些大作家的作品,他们深厚的文学功底,使得许多作品的结尾言虽尽而意犹存,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还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凭自己的实际经验和生活知识加以想象,去感知和欣赏作品的意境。另外,教师还要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形象思维,发挥再造和创造想象力。作文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理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想象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意义,是作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3、强化思维训练,提高想象力
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展示出来。训练是一切学科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问题的训练,才可以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和强化,语文学科也同样如此。训练时采取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深化并提高分析能力和解答技巧,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新性。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的有效方法。在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改变问法、改变材料或改变因果关系,使之变为更多的有价值的有新意的问题,可以使更多的知识得到应用,从而获得一题多解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问题的不断变换而得以提高。在许多问题当中,进行分类分析,抓住问题的共同特征,掌握解答相同问题的规律,达到解答一题则弄通一片的效果,从而总结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这样通过变化题型,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训练与提高。
关键词 语文 教学 想象力
一、想象力培养的必要性
想象力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要的心理品质,是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丰富的想象力对孩子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切事物,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想象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正是人的想象力,补充、发展,创造着人类生活和多彩的世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学生通过想象,不但可以获得间接的知识,还可以使知识深化,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想象,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有所创见”,激励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新标准》(试验稿)中明确提出了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一目标。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显得十分必要。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1、营造氛围,创设想象空间
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则给师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障碍。在教学中创设想象的气氛与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奠定想象的情感基础。只有在欢愉舒畅的自由氛围中,学生才能够、才敢于去尽情想象。作为课堂组织者----教师自身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和平相处,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如教师的及时赞扬更能使学生受到鼓舞,一句“你真棒!”“你的说法有新意”“你真聪明”……把这一声声赞扬送入儿童的耳际,流入幼童的心田,给他们以亲切感。学生就更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说给老师、同学听,创设美好情境的同时如果把“微笑教学”的艺术带入课堂,让每个孩子都有一种美好的心境,大胆的想象就孕育在了这种心境之中。
2、充分挖掘教材,多方面寻找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突破口。
想象力具有普遍存在性,它并非是少数伟人的专利,而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具有的潜在能力。想象力的普遍存在决定了语文教学完全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培养。我们语文教师更要充分利用教材,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点燃学生创造想象的智慧之火,多给他们广阔的驰骋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善于从多角度看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思维习惯。
2.1、从重点词语着手引发想象。
文学作品是作者形象思维的产物,学生在阅读这些作品时,教师要始终不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在头脑中进行再造想象:读一首诗,诗中意境尽现脑海;读一个故事,人物形象活跃于脑中。而文章中的重点词语是让学生发生再造想象的题眼,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题眼,把握作品的意蕴,剖析其深刻含义,就交给了学生打开想象闸门的金钥匙。
2.2、从标点着手展开想象
精彩的文章中,往往一个标点符号也有着丰富的内涵,因此我们在阅读这样的文章时,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标点符号展开合理想象,帮助理解课文。
2.3、从主旨句着手进行想象
有很多文章在写作时总有一些概括性的语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很好地把握这些语句,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就能幫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意蕴。
2.4、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着手展开想象
为刻画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作者总是要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抓住这些词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在头脑中进行再造想象,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闪现在学生的脑海里。
2.5、从插图着手展开想象
插图和课文的表现形式不同,所以它们强调的重点也不同,课文强调的是整体,插图强调的是局部,可能文有图也有,可能文有图却无,也可能是文无图却有,所以让学生在阅读时把课文和插图进行对比,获得有关的表象和情节依据,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丰富画面的形象和情节,无形中是对图和文进行了一番再创作。
2.6、从课文结尾着手展开想象
教材中精选的文章都是一些大作家的作品,他们深厚的文学功底,使得许多作品的结尾言虽尽而意犹存,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还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凭自己的实际经验和生活知识加以想象,去感知和欣赏作品的意境。另外,教师还要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形象思维,发挥再造和创造想象力。作文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理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想象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意义,是作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3、强化思维训练,提高想象力
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展示出来。训练是一切学科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问题的训练,才可以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和强化,语文学科也同样如此。训练时采取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深化并提高分析能力和解答技巧,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新性。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的有效方法。在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改变问法、改变材料或改变因果关系,使之变为更多的有价值的有新意的问题,可以使更多的知识得到应用,从而获得一题多解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问题的不断变换而得以提高。在许多问题当中,进行分类分析,抓住问题的共同特征,掌握解答相同问题的规律,达到解答一题则弄通一片的效果,从而总结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这样通过变化题型,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训练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