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琴弹奏中手臂肌肉的运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qio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论及弹奏者面临的许多问题,即关于手指能力、臂力运用、弹奏力量等因素之前,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个更为具体的领域,那就是弹奏机制,即关于参与创造音乐声响的手臂肌肉的运用。为了建立用以创造声音的技巧方式,我们先得检查机制本身,即整个手臂的各个部分的特性。我们不需要对人身每个部分的生理结构都有充分理解,但需要对我们弹奏时运用着的器官有一个基本认识。弹奏技巧是一种必须明智而又合理地发展才能获取的本领,不能滥用有关的机制。手臂肌肉在我们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它们的时候,它们才会处于最佳的功能状态。
  钢琴弹奏的力量来源是相关肌肉工作的结果。首先解释一下名词:肌肉中间的多肉部分叫做肌腹,一端叫做“起端”,另一端叫做“肌肉附着点”。肌肉的两端称为肌腱,腱就像是肌肉运动的传递者,肌腱的周围是腱鞘。在说到肌肉的动作之前,先说肌肉是怎样工作的。肌肉随意或非随意地受神经系统的控制而收缩。肌肉收缩,就变短变粗。肌肉变短,就将组织从某一附着点拉向另一个附着点。肌肉能把躯体或躯体的某部分拉向肌腱附着点,它并不能把拉的部分回到原位。这要由相对肌或重力,或这两者共同来完成。肌肉收缩做功以后,需要恢复原状,以便再次工作。
  上臂由肩肌、背肌和胸肌三块肌肉控制,这三块肌肉可以使肩部灵活地运动,而且,它们的对抗活动有助于达到力量的平衡。正因为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所以上臂完成的动作一般比较准确。在肱骨上控制下臂的肌肉。是起伸肌作用的肱三头肌和起屈肌作用的肱二头肌。在弹奏动作中,整个手臂向下用力由肱三头肌完成,同时也用胸、背部的一些肌肉。而把手从键盘上拿起来则是由肱二头肌完成,同时也用肩、背部的一些肌肉。胸、背、肩部的这些肌肉属于人身较强大的肌肉之列,使用这些强大的肌肉,容易避免疲劳;协调得正确,就不会有相对肌的长时间收缩,并会获得无限的肌肉能源。胸部肌肉负责手臂向下和向内的动作,对某些和弦的弹奏非常有用。当然,在这种动作中也有其他肌肉群参与。有些背部肌肉在抬起手臂和肩部时起作用,背部肌肉能使身躯往后和往两侧靠。肱二头肌参与下臂的回转动作。肱二头肌不能在手臂伸直时完成外转,所以在弹奏快速震音时手臂的状态应该稍弯曲些。参与内转的是内转肌(分为内转圆肌和内转方肌),内转圆肌也起着下臂的屈肌作用,正是因为内转圆肌和肱二头肌都起着屈肌的作用,所以手臂弯曲时内转比较容易,因此无论外转还是内转动作弹奏时都让手臂弯有一定角度,不让它伸直。肱二头肌参与使得外转经常比内转强度大,因此在快速震奏中五指不要比其他手指强得太多,要尽量平均。
  当手臂放松时,下臂的骨骼呈半内转状态,而弹奏时手臂姿势要求90度的内转。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开始学习时都下意识地把小指躺在琴键上而不能主动站立起来,就是因为要做到手指弹奏所必需的内转需要刻意地去控制。所以应该要求学生练好内转基本动作,使其足以保证手指的独立运动。
  手腕可以借助自己的肌肉完成侧向动作。这组肌肉对伸展和弯曲效果很小,因为它们的腱就附着在腕部本身。
  指肌完成手指的弯曲和伸展。在指肌这组肌肉中,排列在下臂上半部的有:深层屈指肌、浅层屈指肌、总伸肌以及拇指、食指、小指本身固有的肌肉。屈肌完成手指的弹奏。浅层屈肌腱的末端附着在四个手指的第二指骨上,深层屈肌腱附着在第三指骨上。浅层屈肌的作用是使第二指骨弯曲,从而使手指呈现适合弹奏的姿势。总伸肌的末端也有四根腱,这些腱各有两个附着点,一个在第二指骨的基底上(靠第一指骨),另一个在手指尖上。伸肌的作用是使手指伸直。在弹奏中,第三指骨和第二指骨呈略为弯曲状态,而第一指骨与第二指骨是略呈90度角,掌关节带动第一指骨上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二、三指骨、指尖击键。前臂是手指上下运动的肌肉所在之处。抬高手指的一组肌肉在前臂的上面(背面),叫伸肌。伸肌收缩,手指就抬;伸肌放松,在重力的作用下,手指就往下。要主动地把手指往下拉,就必须收缩前臂下面的一组叫屈肌的肌肉。这样,先前使用过的伸肌(相对肌)得以放松并且有点伸长。这种放松和伸长使伸肌获得再次收缩的充分条件。这就是说,手指向上向下的活动是由伸肌和屈肌这样的相对肌组交替收缩和放松来完成的。相对肌组交替地工作,它们会无限地继续下去!
  完成弹奏任务最重要的是手部本身肌肉中的骨间肌,它在流畅技巧中就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因为骨间肌的部位接近手指。它生在掌骨的两侧,骨间肌腱与总伸肌腱在第一指骨上部联结。它们使第一和第三指骨弯曲和伸直以完成手指的侧面动作。骨间肌发达与否是手指灵巧的重要条件。手指略微伸展,对骨间肌的活动较为适宜,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甚至肌肉最微小的收缩,也会起到屈肌的作用。在稍微伸直的状态中,手指的动作十分迅速,有利于弹奏快速经过句。拇指和小指的对掌肌,这种肌肉使两个手指互相牵制。这两条肌肉对增加腕部的力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只有深刻认识了钢琴弹奏中所运用的手臂的生理结构,才能更好地去体会弹奏过程中各个部位的用力情况,才能更合理且有效地安排发力点,科学地分配弹奏中需要的力量,更好地使钢琴弹奏向着更加规范、专业的方向发展。
  (渤海大学)
其他文献
眶内侧壁骨折患者1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眼球内陷,复视,视力减退。眼眶CT显示均有眶内容物疝入筛窦并伴积液。在内窥镜下经鼻腔开放筛窦,摘除筛房,暴露骨折的纸板,将疝入物回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历来都是中华文化之精华,中国文学之精品。大唐盛世,国力空前强大,在诗词歌赋、艺术、宗教等各个领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并有了新的开拓,成为中华文学史上一座令人永远缅怀和礼赞的不朽丰碑。唐诗是我国文学的一朵奇葩,其语言之精练,韵律之优美,蕴涵之丰富,是我国语言文化中的精髓。  早在人类艺术的萌芽时期,诗歌与音乐就是一对同时诞生的孪生姐妹。无论中外,古代的诗歌都是可吟
摘要:心理拓展训练自1995年进入中国以来,已经走过了十余年。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如何在避免问题的同时提高训练效果呢?于是笔者引入了互联网这个现代化概念。  关键词:心理拓展训练;互联网;网络教育    1. 前言  心理拓展训练又名外展训练,英文为Outward Bound,字面解释是出海的船。在教育领域诠释为一艘小船在暴风雨来临之际,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从创新理念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英语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所谓创新能力就是创造新事物和产生新观念的能力,也就是各种能力在活动中最完备的发展和有机结合。众所周知,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建立我国统一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是顺应世界被害人权利保障潮流趋势和满足我国刑事司法实务迫切需求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切实平等保障被害人权利,彰显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到2020年,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物理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所以在物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