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进入新时代,我国能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面临着更加复杂严峻的环境.本文通过对典型能源型城市大同的案例分析,剖析了能源型城市在振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此类城市需要从融入区域分工体系、开创协同发展新局面、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和实施科技立市战略,构筑创新发展新战略方面探索努力.
【机 构】
: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10008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时代,我国能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面临着更加复杂严峻的环境.本文通过对典型能源型城市大同的案例分析,剖析了能源型城市在振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此类城市需要从融入区域分工体系、开创协同发展新局面、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和实施科技立市战略,构筑创新发展新战略方面探索努力.
其他文献
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新能源,将是中国与欧洲双方政治阻力较小、投资增速较快的合作领域.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中欧相关合作进行了分析.首先,把中欧应对气候变化和新能源合作的主要领域归结为三大类:产业绿色化、能源绿色化和资源绿色化,为全面了解中欧合作提供了一个较宏观的视角.进而,对中国与欧洲主要国家的合作进行了探讨,发现中国与英、法、德的合作重点分别是低碳技术、核电站和新能源汽车,这是一个相对中观的分析.然后,以电动汽车为例,对中欧合作进行了较微观的剖析.最后,提出了深入推动中欧合作的几点政策建议.
石化行业借助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提升设备、平台和整个生产系统的数字化水平,是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现实路径.本文从设备联网、软件应用、系统上云和搭建平台四个方面对石化行业数字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石化行业数字化的三个趋势,即整合产业链供应链集成、工业大数据生态系统和数字低碳转型.最后,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引领下,我国进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阶段,将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本文基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全面分析了我国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存在的四个问题及面临的三个潜在风险,并提出了把握双碳目标“窗口期”,避免电力行业高位碳达峰等有关对策与建议.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机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现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机制面临的问题.在价格形成机制和扩大市场需求方面,对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机制提出合理化建议;在与其他政策协调衔接方面,为完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机制提供思路.
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有序推进非化石能源替代,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途径.2021年,全国非化石能源装机突破10亿千瓦,清洁电力产能进一步提升,非化石能源重点建设项目取得良好开端,电力市场建设稳步推进.本文梳理了 2021年涉及非化石能源的主要政策,总结了2021年非化石能源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分析我国非化石能源发展面临着的挑战,并提出推进非化石能源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协同进步等建议.
供热行业仍严重依赖高碳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低碳供热的处境艰难.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下,亟待消除供热行业低碳化发展的制度性制约,构建促进低碳供热规模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体系.本文分析了供热行业低碳化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可再生能源等低碳热源发展面临的艰难处境;并探讨供热行业现行的供热价格形成机制、税收和补贴政策,及其对供热行业低碳化发展的影响;研究提出了构建对特殊群体的精准补贴制度等五项建议.
近日,《自然》(Nature)杂志刊发了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我国学者在陕西省镇巴县的碎屑灰岩中发现了地球上已知最早的苔藓动物化石.化石证据揭示,苔藓动物门起源于寒武纪早期,这将苔藓动物的起源向前推进了至少5000万年.
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各区域及各行业都需要积极回应,民用采暖属于重要的能源终端消费领域,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肩负着较大的责任.我国民用采暖需要从清洁采暖向低碳采暖转化,在推进民用低碳采暖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地方重视短期效益”“市场化困局”“城市化影响”等问题,需要在综合考虑民用采暖的经济属性、公益属性及国家安全属性等要素的基础上,探讨应对的切入点.
能源开发利用不可避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厘清能源发展中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对推动两者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双碳”目标要求下我国能源转型发展趋势,针对其中的主要技术形式,从正面与负面、近期与远期、破坏与污染等角度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全面评述.并针对问题和风险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海上风电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浙江是能源消费大省,加快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是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培育海洋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举措.本文在梳理浙江省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其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和多措并举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