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用信息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大学生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危害,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
“诚信”即“诚实、守信”,自古以来就是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规范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诚信,是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大学生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代表中国素质教育的程度。诚信问题“何去何从”应引起中国大学生的深思。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1.弄虚作假严重。一是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大学考试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以营利为目的,有组织、有中介的“职业枪手”队伍。二是简历造假严重。不少大学生在个人简历上大做手脚,人人都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都有一叠荣誉证书,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弄虚作假的直接后果是严重挫伤了努力学习同学的积极性;同时使得学生水平下降,水平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学生就业。
2.信用意识缺乏。一是骗贷逃贷。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人1%的比例。少数大学生甚至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这些骗贷逃贷的行为,致使后来的贫困大学生上大学之路越发艰难。二是拖欠学费。恶意欠费现象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所欠金额每年都在递增。三是随意违约。大学生中任意变更、撕毁就业合同的行为时有发生。
3.人际关系淡漠。导致学生孤僻、冷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引发心理疾病,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使学校的不稳定因素加大。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1.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必定导致信息拥有方(或信息优势方)为牟取自身更大的利益使另一方利益受到损害,从而产生两种市场行为,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信息的不对称引发了诚信问题的产生,通常状况下,诚信是克服信息不对称的一个非正式的合约安排。诚信问题之所以产生,其根本在于不守信用是有利可图的,不守信用所带来的利益比守信用所带来的利益还要大。
2.功利思想严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经济上的急功近利,必然造成道德上的惟利是图,从而不可避免地使一些人公德心淡漠和行为方式失范,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规范被物质化、功利化。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从经济领域中的假冒伪掠产品冲斥市场、坑蒙拐骗经营,到社会政治领域中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欺上瞒下、搞形式主义、浮夸虚报;从教育界的教师不安心教书、搞第二职业,领导只讲不做、失信于师生到学生考试时的替考、作弊等等,这些失信行为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很大的收益。因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消极现象极大地腐蚀着大学生的灵魂,使得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有无所适从之势,从而导致了当代大学生诚信的滑坡。
3.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我国现行的诚信教育约定俗成多,约束机制少,教育管理体制还很不完善。在传统社会,人们往往将诚信建立在道德良心的基础上,缺乏严肃性、连续性、系统性。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诚信观念很难成为普遍突出的社会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广泛、频繁、紧密、复杂,在这种关系和环境中,约定俗成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也是远远不够的。当传统的诚信维系手段渐渐失去了效应,而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制体系,尚未建立或健全时,诚信缺失现象便在各个领域不断出现。正是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惩罚,诚信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4.诚信教育乏力。身教重于言传,一些教师和家长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说话,做事不负责任,做出不诚信,不守信的事情来,在学生面前树立了坏的榜样。一方面,一些老师的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为了学生,而是过多的考虑个人利益。他们在工作中不深入实际、不调查研究,不倾听学生的心声,为了捞取个人政绩而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另一方面,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学校的门,培养、教育孩子的事就全交给了学校,结果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这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诚信滑坡留下了空间。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对策
1.减少信息不对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减少信息不对称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我们应该逐步建立起公平的社会公用信息网络,及时更新披露信息,以便人们能够获取有效的信用信息,减少交易风险和成本。增加市场透明度,逐步完善以诚信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市场效率。可喜的是,我们针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大学生诚信网已经建立,为我们整个信用体系的建立起到了良好的先导作用。
2.加强诚信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诚信的表率,把德育放在首要的位置来抓,从小抓好孩子的品质教育。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有地位,要改变重智轻德的现象,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在学校办学理念上要坚持诚信原则,排除权钱交易对教学工作的干扰。要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自觉加强学习与思考,将诚信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
3.完善诚信体系。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诚信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约束和制裁。诚信机制建设主要包括制定信用体系及制度的基础法律,信用中介机构的管理法规,制订对欺诈行为的惩处办法等。诚信立法是大势所趋,作为人才济济、思想活跃的高校而言,有条件也有必要建立诚信教育机制。目前有很多大学已建立了大学生信用档案、学生诚信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后发国家如何建立信用体系》
[2]大学生诚信网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
“诚信”即“诚实、守信”,自古以来就是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规范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诚信,是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大学生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代表中国素质教育的程度。诚信问题“何去何从”应引起中国大学生的深思。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1.弄虚作假严重。一是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大学考试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以营利为目的,有组织、有中介的“职业枪手”队伍。二是简历造假严重。不少大学生在个人简历上大做手脚,人人都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都有一叠荣誉证书,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弄虚作假的直接后果是严重挫伤了努力学习同学的积极性;同时使得学生水平下降,水平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学生就业。
2.信用意识缺乏。一是骗贷逃贷。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人1%的比例。少数大学生甚至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这些骗贷逃贷的行为,致使后来的贫困大学生上大学之路越发艰难。二是拖欠学费。恶意欠费现象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所欠金额每年都在递增。三是随意违约。大学生中任意变更、撕毁就业合同的行为时有发生。
3.人际关系淡漠。导致学生孤僻、冷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引发心理疾病,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使学校的不稳定因素加大。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1.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必定导致信息拥有方(或信息优势方)为牟取自身更大的利益使另一方利益受到损害,从而产生两种市场行为,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信息的不对称引发了诚信问题的产生,通常状况下,诚信是克服信息不对称的一个非正式的合约安排。诚信问题之所以产生,其根本在于不守信用是有利可图的,不守信用所带来的利益比守信用所带来的利益还要大。
2.功利思想严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经济上的急功近利,必然造成道德上的惟利是图,从而不可避免地使一些人公德心淡漠和行为方式失范,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规范被物质化、功利化。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从经济领域中的假冒伪掠产品冲斥市场、坑蒙拐骗经营,到社会政治领域中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欺上瞒下、搞形式主义、浮夸虚报;从教育界的教师不安心教书、搞第二职业,领导只讲不做、失信于师生到学生考试时的替考、作弊等等,这些失信行为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很大的收益。因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消极现象极大地腐蚀着大学生的灵魂,使得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有无所适从之势,从而导致了当代大学生诚信的滑坡。
3.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我国现行的诚信教育约定俗成多,约束机制少,教育管理体制还很不完善。在传统社会,人们往往将诚信建立在道德良心的基础上,缺乏严肃性、连续性、系统性。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诚信观念很难成为普遍突出的社会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广泛、频繁、紧密、复杂,在这种关系和环境中,约定俗成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也是远远不够的。当传统的诚信维系手段渐渐失去了效应,而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制体系,尚未建立或健全时,诚信缺失现象便在各个领域不断出现。正是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惩罚,诚信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4.诚信教育乏力。身教重于言传,一些教师和家长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说话,做事不负责任,做出不诚信,不守信的事情来,在学生面前树立了坏的榜样。一方面,一些老师的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为了学生,而是过多的考虑个人利益。他们在工作中不深入实际、不调查研究,不倾听学生的心声,为了捞取个人政绩而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另一方面,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学校的门,培养、教育孩子的事就全交给了学校,结果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这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诚信滑坡留下了空间。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对策
1.减少信息不对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减少信息不对称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我们应该逐步建立起公平的社会公用信息网络,及时更新披露信息,以便人们能够获取有效的信用信息,减少交易风险和成本。增加市场透明度,逐步完善以诚信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市场效率。可喜的是,我们针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大学生诚信网已经建立,为我们整个信用体系的建立起到了良好的先导作用。
2.加强诚信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诚信的表率,把德育放在首要的位置来抓,从小抓好孩子的品质教育。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有地位,要改变重智轻德的现象,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在学校办学理念上要坚持诚信原则,排除权钱交易对教学工作的干扰。要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自觉加强学习与思考,将诚信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
3.完善诚信体系。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诚信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约束和制裁。诚信机制建设主要包括制定信用体系及制度的基础法律,信用中介机构的管理法规,制订对欺诈行为的惩处办法等。诚信立法是大势所趋,作为人才济济、思想活跃的高校而言,有条件也有必要建立诚信教育机制。目前有很多大学已建立了大学生信用档案、学生诚信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后发国家如何建立信用体系》
[2]大学生诚信网